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59-0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这首诗告诉我们: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想要客观、全面了解事物,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摆脱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结果不同,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同一个几何体,正视、侧视、俯视看到的结果都不相同,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瞧扁了……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呢?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孔子主张“爱有差等”,“克己复礼”,而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孔子的“仁者爱人,爱有差等”与墨子的“兼爱”是相对立的。
这一时期,不同的流派为什么会对同一历史现象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们代表着不同阶级或不同阶层的利益,他们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立场上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他看到礼崩乐坏、奴隶制度瓦解,忧心忡忡,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就是要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所以他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主张“兼爱”、“爱无差等”。
明白了这个道理,下面这道题就很容易做了。
2010年湖南省高考文科综合第35题,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袭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袭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造成这种记载差别的原因,正是研究者站的角度和立场不同所致。日本学者站在本国立场上,当然记叙是中方先开炮。中国学者站在中国立场上,当然记叙是日方先开炮。不管当时的事实怎样,两国学者肯定会有不同的记载。
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交织的背景下,清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他们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就是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的统治。它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那么这个“近代化”是从哪一个角度来讲的呢?是政治民主化吗?显然不是,因为它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其实主要是从经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的。那么有人不禁要问,洋务派为何看不到中国的落后不仅是技术落后,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制度落后呢?答案显然是洋务派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们当然看不到封建制度的弊端,就像苏东坡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他们就只能提出“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命令张学良不予抵抗,拱手将东三省的大好河山送给日本人,而集中兵力围剿红军。蒋介石为何放着日本人不打,却要中国人打中国人呢?其根本原因是蒋介石是站在国民党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利益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中华民族利益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一问题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摆在第一位。因此,在“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以民族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西安事变后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来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中,蒋介石坚持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不发动人民群众的抗战路线。有人会问,蒋介石为何不发动群众?难道群众没有抗战要求吗?其根本原因是蒋介石不敢发动群众,他害怕人民力量在抗战中壮大,对自己的独裁统治不利。说到底,他还是在为自己打算,而没有为中华民族利益打算。而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劳苦大众的利益,希望人民力量的壮大,因此可以放手发动群众,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那么怎样看历史才是血肉丰满的呢?
同一个历史问题,即使是同一个人去看,角度不同,结果就不同。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是鲜卑的游牧经济农耕化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是北魏奴隶制政权封建化的过程;从民族关系看是鲜卑族汉化的过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孝文帝改革,你了解到的才是全面的、客观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下面这道题就很容易解答了。06年上海的一道高考题: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欧洲人的角度去看,是发现美洲,开辟了欧、美之间大西洋的新航道,使欧、美两个文明第一次汇合,为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汇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从印第安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伙强盗,带来的是灾难,改变也美洲人的种族和血统。那么,站到别的星球上去看,这是欧洲文明和美洲文明的碰撞,是两种文明的交汇,是世界一体化的开端。
这种站在别的星球上去看,就是跳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看整体、看全局。这就是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想要客观、全面了解历史,就必须摆脱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既从整体上去观察,又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样看到的历史才是血肉丰满的、鲜活的历史。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这首诗告诉我们: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想要客观、全面了解事物,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摆脱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结果不同,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同一个几何体,正视、侧视、俯视看到的结果都不相同,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瞧扁了……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呢?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孔子主张“爱有差等”,“克己复礼”,而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孔子的“仁者爱人,爱有差等”与墨子的“兼爱”是相对立的。
这一时期,不同的流派为什么会对同一历史现象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们代表着不同阶级或不同阶层的利益,他们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立场上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他看到礼崩乐坏、奴隶制度瓦解,忧心忡忡,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就是要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所以他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主张“兼爱”、“爱无差等”。
明白了这个道理,下面这道题就很容易做了。
2010年湖南省高考文科综合第35题,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袭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袭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造成这种记载差别的原因,正是研究者站的角度和立场不同所致。日本学者站在本国立场上,当然记叙是中方先开炮。中国学者站在中国立场上,当然记叙是日方先开炮。不管当时的事实怎样,两国学者肯定会有不同的记载。
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交织的背景下,清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他们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就是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的统治。它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那么这个“近代化”是从哪一个角度来讲的呢?是政治民主化吗?显然不是,因为它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其实主要是从经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的。那么有人不禁要问,洋务派为何看不到中国的落后不仅是技术落后,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制度落后呢?答案显然是洋务派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们当然看不到封建制度的弊端,就像苏东坡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他们就只能提出“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命令张学良不予抵抗,拱手将东三省的大好河山送给日本人,而集中兵力围剿红军。蒋介石为何放着日本人不打,却要中国人打中国人呢?其根本原因是蒋介石是站在国民党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利益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中华民族利益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一问题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摆在第一位。因此,在“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以民族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西安事变后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来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中,蒋介石坚持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不发动人民群众的抗战路线。有人会问,蒋介石为何不发动群众?难道群众没有抗战要求吗?其根本原因是蒋介石不敢发动群众,他害怕人民力量在抗战中壮大,对自己的独裁统治不利。说到底,他还是在为自己打算,而没有为中华民族利益打算。而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劳苦大众的利益,希望人民力量的壮大,因此可以放手发动群众,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那么怎样看历史才是血肉丰满的呢?
同一个历史问题,即使是同一个人去看,角度不同,结果就不同。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是鲜卑的游牧经济农耕化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是北魏奴隶制政权封建化的过程;从民族关系看是鲜卑族汉化的过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孝文帝改革,你了解到的才是全面的、客观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下面这道题就很容易解答了。06年上海的一道高考题: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欧洲人的角度去看,是发现美洲,开辟了欧、美之间大西洋的新航道,使欧、美两个文明第一次汇合,为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汇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从印第安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伙强盗,带来的是灾难,改变也美洲人的种族和血统。那么,站到别的星球上去看,这是欧洲文明和美洲文明的碰撞,是两种文明的交汇,是世界一体化的开端。
这种站在别的星球上去看,就是跳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看整体、看全局。这就是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想要客观、全面了解历史,就必须摆脱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既从整体上去观察,又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样看到的历史才是血肉丰满的、鲜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