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 构建军事外宣平台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ome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军事国防力量不断增强,中国崛起引起世界瞩目。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良好的国家及军队形象已提上了日程。
  
  “中国崛起”与“境外媒体关注”
  
  中国崛起尤其是在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让全球媒体集体“向东看”,军事力量、军队建设无疑是外界关注的重中之重。
  
  一、关注重点
  通过对海外舆情的长期监控,我们发现境外媒体对中国军队发展状况的关注重点大体有6个方面:
  第一,军事战略。海外智库及媒体喜欢研究中国的军事战略,以期预测我国未来的军事政策走向。
  俄罗斯《报纸报》2010年2月引述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一篇名为《2010年军事力量对比》的报告称,中美采取两种模式来打造武装力量。美国模式是国家领导层重新考虑战略重点,逐渐压缩武器产量,把重心放在“网络战”和“非对称战”上;中国则在军事领域继续加大投入。
  第二,军队高层人事变动。海外媒体十分关注军队智囊、高层人员调动。
  台湾《新新闻》2010年3月第一期发表文章《大陆智库影响政策制定》,详细介绍了大陆研究台湾问题的高级智囊,从学术观点到影响高层的力度再到个人爱好无一不进行了描述。作者试图通过研究大陆高参为台湾决策层提供资讯情报,以准确预测大陆对台政策走向。
  2009年我军高级将领大幅人事调动引起了境外媒体的关注,香港报刊注意到,今年晋升的大军区副职以上高级将领相对较年轻,并且调整的职位和交流形式都有所突破,折射中央军委今后选拔高级将领的趋势、思路与标准。
  第三,军队反腐问题。海外媒体关注军内肃贪方式及军队高官及子女腐败问题。
  对于中国军队的反腐举措,外媒大加赞赏,如2009年中央军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高中级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引起了海内外热议。如美国《华尔街日报》就刊文称,中国对军队中的“奢侈和享乐主义”采取了“零容忍”。这必将遏制军队的贪腐之风。
  第四,军费问题和军队改革。2010年我国的国防预算增幅下降为7.5%,这是近20年来首次不到两位数。西方惊讶中国军费增幅下降,纷纷猜疑中国军费的真实性。
  对于军队改革方面,路透社做了猜测,它引用知情人士的话说:“中国或将在2-3年内裁军70万,军方将增加海军和空军人数,减少陆军人数,同时增加其他兵种人数,此举是为了对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进行现代化。”
  第五,军事外交。外媒关注中国与西方大国高层互访和海外行动。
  近年来,中国军方高层出访了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并与美国、德国、越南等国开展了10余场防务磋商,外媒称“中国与周边国家近年在领土和海洋争端增多,通过军事外交的方式,可起到稳定与邻国关系的作用”。
  2008年中国首次派军赶赴索马里海域护航最受关注。美国《纽约时报》称,“这是中国军舰首次在太平洋以外的海域积极部署”。英媒则猜测中国派军舰护航索马里有着政治、外交和军事考量。
  第六,先进武器。外媒最感兴趣的就是中国航母的建造、核武器问题以及电子对抗系统、信息战等。
  以航母为例,外界一直猜测中国在秘密建造航空母舰,它们推测航母的数量、载机数、建造中遇到的瓶颈。
  
  二、报道手段
  第一,固定专栏。如香港《广角镜》设有军事专栏“军事特写”,其中“军情纵览”栏目,文章每期固定,节选国内外军事动态短文15篇左右,反映中国大陆军事的略占一半分量,加上台湾方面,占一半以上分量。
  香港《镜报月刊》的专门栏目“军事脉搏”,每期固定刊登两三篇文章,其中有固定集锦文章栏目叫“现代武器日新月异”。
  上述两本杂志军事文章信息来源主要有:专栏文章是该刊自己编写,节选文章主要来自英语国家,如美国《华盛顿邮报》、《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英国《先驱报》、《简氏防务周刊》。
  第二,推出“中国特刊”。由于越来越多的受众希望从媒体上了解中国,西方主流媒体纷纷以封面文章、特别策划、系列报道等名目,推出各种有关军事问题的“中国特刊”。
  外界对中国军队及国防的关注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中国崛起,“中国模式”受到热议,一些专家和媒体慢慢开始摘掉“有色眼镜”,同时我国开始注重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积极实行“大外宣”战略,这都为我军塑造良好形象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短期内难改变,如何同实力强大的欧美媒体抢夺世界舆论主导权,是我们要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元对立”与“被妖魔化”
  
  研究发现,美国等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军队及其他问题时,常坚持三个“二元对立”原则,即“美国或西方与中国”的二元对立、政府与个人的二元对立和“我们”与“他们”的二元对立。在具体传播实践中最常见的如“美国和西方是民主,中国是集权主义或者权威主义”,“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中国军队意在对外扩张”。
  欧美媒体对中国军队的片面报道使西方受众形成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而偏见主要集中在“军力增长”和“透明度”问题上。
  这种“偏见”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2009年2月由英国BBC赞助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全球访问的21个国家共1.35万人中,对中国印象正面的人占39%,较前一年减少六个百分点,对中国印象负面的有四成。
  
  “三方信源”与“全方位外宣平台”
  
  目前我国的媒体数量、对外传播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处于弱势地位。这使得我军的国际传播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被弱化了。要改变这一状况,以下几点值得决策层关注:
  第一,不断提高军事外宣透明度。由于军事问题的特殊性和敏感性,我们对军事外宣常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外宣“无关紧要”、“容易泄密”,但事实上遮遮掩掩易引起外界猜测,对展示良好的国家形象无益。中国军事外宣的透明度,归根结底是由实力决定的。在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较弱的情况下,公开的军事资料和声明往往会侧重于“务虚”,多讲空话和笼统的概念,让对手难以摸清虚实。随着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防问题上的透明度逐步提升也势在必然。
  第二,实话实说、有话快说,抢占舆论制高点。在传播实践中,我国媒体常处于被动状态,易被西方“牵着鼻子走”,往往是欧美媒体炮制一个议题,在特定框架内歪曲报道中国军事发展状况,我们再通过官媒应战。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我们也要学会定期进行“议题设置”,另一方面在一些突发性问题上要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并通过各媒体联动和集纳式报道手段引导世界舆论。
  第三,构筑全方位外宣平台。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上掌握话语权需要三方的努力:官员、学者、媒体。我军应不断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应急发声机制;由于国外受众长期受西方新闻理念影响,往往对“官方信源”充满敌意,而更看重“学者信源”,所以军队外宣机构应与各学科专家建立密切联系,构筑强大的“智囊团队”;就媒体而言,除加强军队媒体自身外宣实力外,要积极与官方媒体及时沟通,海外华文媒体也是一支重要的舆论力量,军事外宣机构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切实提高对外传播能力。
其他文献
建设电力企业文化首先要培育有文化和市场竞争意识的人,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当前,不仅要对员工进行技术、技能、业务知识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进行企业经营管
卫生器具排水管不穿越楼板进入他户,在同楼层内平面施工敷设,使得污、废水的排放顺利进入排水总管,一旦发生需要疏通清理的情况,在本层套内就能解决问题的排水方式,简称同层排水。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师德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
2008年12月4日,德国波恩历史博物馆举办了题为“德国人和国家的标志”的展览,博物馆展示了600样展品,记录了德国政界和民众对国家的认知感受、国家的象征在历史上的演变。据波恩
过热汽温和再热气温对机组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有直接影响,本文分析了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的调节方式,对电厂运行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传播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并渐成体系的过程。本文拟从对外传播理论、对外传播实务和对外传播史3个方面对30年的对外传播学研究进行总结和回顾。
由于高新技术的支持,网络传播呈现出海量信息、独特的交流性、开放性、及时性和更强的针对性,形成了与传统媒体舆论所不同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在晚清的警政建设中敢于突破和创新,因此其无论是在地方警政建设还是中央警政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也决定了其在晚清警政史上独一无二的地
10月12日,作为庆祝中国网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互联网与国际传播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出席并做主旨报告,王晨指出,中国网是我国第一家致力于向世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法治社会,每个公民都有权利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年龄正处于青春期发育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