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陕北苹果栽培由延安市南部塬区北扩9县,延伸到白于山区榆林市的子洲、米脂一带,建成了总面积近200万亩,全球最大的山地苹果集中产区。此区的气象指标完全符合苹果生产最适宜区7项指标,即年均温(℃)、年降雨(毫米)、一月中旬均温(℃)、年极端最低温(℃)、夏季均温(℃)、>35℃天数、夏季平均最低气温(℃)。所产苹果个大色艳,含糖量高,香气浓郁,又无污染,耐贮耐运,深受消费者青睐。
山地苹果虽有其独特的小气候优势,但由于多数为山坡地,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霜冻与冰雹频繁,加之基础设施较差,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比较粗放,导致苹果树大小年严重,优果率低,经济寿命短,直接影响陕北山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园地选择
应详细调查了解当地气候、土壤、植被等果园立地条件,尤其要掌握山地特殊小气候,并认真总结多年来苹果生产的经验与教训,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选好园地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根据多年来山地苹果园的经验,应严格限制在川地、地势较低的下坡地、冰雹线、霜冻频发区及城郊发展果园,而应选择背风向阳的梯田地建园,在此基础上做到集中连片,形成区域特色和商品优势,推动品种良种化、生产区域化、管理标准化、果实优质安全化和经营产业化的发展进程,确保山地苹果产业稳步、高效、持续、健康的发展。
2 品种配置
山地苹果园产区无霜期普遍偏短(如志丹县为142~146天),≥10℃的积温2724~2871℃,应着重选择生长期相对较短的中晚熟及具有地方特色品种,如玉华早富(弘前富士)、早熟富士、新世界、蜜脆、着色千秋等品种,晚熟红富士如岩富10号、宫崎短富、烟富1号、寒富等优系,应选择适宜的区域适量发展。一般主栽品种占80%,授粉品种占20%。
山地苹果园土壤属于碱性土壤,应选择耐寒、抗旱、抗盐碱、抗黄化并且根系发达,生长快的八棱海棠和吴起揪子作砧木。旱地和早春易抽条的地区,栽植SH系的SH6、SH38等矮化砧木。寒冷地区栽植富士不易过冬,可以选择GM256矮化砧木,与短枝寒富作组合。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建立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为规模发展提供品种纯正,质量可靠,数量充足,成活率高,实现山地苹果建园一次成功的目标。
3 果苗栽植
山地台田结合水土保持发展苹果园,应实行一次到位的宽行距栽植,平整农田行株距5米×4米,每亩38株;采用计划密植的,应在株间加密,生长结果若干年后,株间隔株去株(或移栽)。
地膜覆盖是山地苹果园春季管理的必要措施。有条件的果园,树盘内浇水后(或降雨后),覆80~100厘米宽的地膜,增温保墒,提高栽植成活率,促进根系和树体加快生长。
由于山地果园冬季空气干燥,风力较大,幼树易发生抽条现象,因此定植后的前3年,1~2年生幼树,冬季全压埋土;3年生幼树,采取压土块、绑草把等措施防抽条。在一年中的管理要采取“前促,后控”措施,增加树体营养积累,增强枝条木质化程度,有利安全越冬;幼树冬季修剪的时期应尽量推迟进行。
4 行间种草
山地苹果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如三叶草、小冠花等浅根性豆科作物,当其生长至20~30厘米高时,割草覆盖树盘,每次刈割应留茬3~5厘米。寒冷地区,冬前草未覆盖地面的要进行苫土防寒。每年春、夏季趁雨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促进草生长,以无机肥换有机肥。据测定,覆盖20厘米厚的秸秆,可使土壤温度变幅减小,即冬季封冻迟,冻土层浅;早春解冻早;盛夏土壤温度不致过高,有利于根系生长、活动并延长时期。水分蒸发减少55%,还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腐殖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为了打破根系自然分布,引根反上生长,生草延续4~5年后,秋季趁墒深翻入土,清耕(加覆盖)1~2年后,再重新播种绿肥作物。
5 增施肥料
一是秋季施好基肥。山地果园土壤瘠薄,有机质严重不足(多数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左右),必须改变目前多数果农秋季不施或少施有机肥的状况。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的施用量,亩产1000千克以上的苹果园,应达到“每产1千克果施1千克肥”;亩产2000千克以上的丰产园,应达到“每产1千克果施1.5千克肥”的标准。经3~5年的努力,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5%以上,10年内维持在2%~3%。
二是抓好穴施肥水。穴施肥水是根据苹果不同物候期的需肥规律,间接供肥、供水的有效措施。方法是在树体四周挖30厘米深、宽的坑,内埋20厘米厚的秸秆、杂草或有机肥,灌水10~15千克,后加入二铵、尿素、硫酸钾等速效肥,用农膜或秸秆、杂草等覆盖坑口。一般可利用2~3年,然后在其他地方再挖施肥穴,逐步实现全园改良,这对及时解决山地苹果园干旱季节肥水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6 抗旱保墒
陕北黄土高原的山地苹果产区水资源短缺,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必须立足抗旱保墒。一方面要通过各种保墒措施,如耕作保墒、覆盖保墒、喷布抗旱剂、土壤保水剂等,提高水分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应减少水分的损失和浪费,减少无效消耗。与此同时,广开水源,如将山地果园道路、荒坡径流储蓄到“旱井”内,在果树急需水时用来灌溉。冬季大雪过后,将果园地埂、道路上的积雪收集堆放在树冠下,以增加土壤水分。
积雪集流与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穴贮肥水等抗旱保墒措施相结合,是山地苹果园的发展方向。
7 病害防治
一是苹果树腐烂病。果园管理粗放和大小年结果的果园发病重。一年中有2次发病高峰期,即春季2—3月和秋季9—10月。增强和保持健壮树势,是防治腐烂病的根本措施,如改良土壤,增施肥料,科学修剪,合理负载,及时防治病虫害等,均能减轻或控制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抓紧综合防治是控制苹果树腐烂病的有力措施,如喷药防治,及时刮治,涂抹主干,经常检查,工具消毒,伤口保护,适时桥接等。
二是苹果树早期落叶病。保叶就是保果。此病渭北旱塬6月上中旬开始发生,7—8月为发病盛期,8—9月可使易感病的红富士树体叶片大量脱落。苹果树早期落叶病的防治,一是增强树势;二是清除病源;三是喷药防治,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选喷高质量的杀菌剂如腈菌唑、丙森锌、戌唑醇等;套袋后,喷1∶2∶200倍波尔多液或优质代森锰锌等。
8 预防冰雹
冰雹是山地苹果园夏季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每年6—8月果区多数县(区)程度不同发生冰雹,近年来还有加重的趋势,表现为降雹时期拉长,范围扩大,路线改变,概率增加,强度加大,时间延长,危害加重。
防御措施:一是新建山地苹果园时,应尽量避开常易发生的“冰雹带”地域;二是在易降雹果园积极推广应用防雹网;三是在降雹期注意收听当地天气预报,及时组织火箭、高炮集中力量轰击雹云,增温化雹为雨;四是降雹后根据灾情程度立即喷农抗120、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世高等药剂;及时摘除伤果、伤叶,剪除伤枝,清扫落叶、落果深埋;五是迅速进行树盘追施磷酸二铵,叶面喷布尿素加磷酸二氢钾液,加强光合作用,尽快恢复长势。
9 预防霜冻
霜冻主要发生在春、秋季节转换时期,一般分春霜冻(又叫晚霜)、秋霜冻(又叫早霜),尤其春霜冻对果树生产带来极大损失。据调查,陕西渭北及陕北地区霜冻出现一般1~2年1次轻冻,5年1次中冻,10年左右1次大冻。
防御措施:一是春季苹果萌芽前后,喷布碧护、硼砂、氨基酸螯合肥混合液,每隔5~7天1次,连喷2~3次,增强树体抗霜冻能力;二是依据天气预报,有灌溉条件的果园,霜冻前2~3日给树盘灌水,增湿提温防霜;降霜当晚清晨(风静后),点燃柴禾、树叶、杂草、锯末等熏烟增温防霜;三是霜冻发生后,及时喷布永业生命素(植物生长营养液)1~2次,可减轻霜冻危害,恢复树势。
(作者联系电话:13700201266)
山地苹果虽有其独特的小气候优势,但由于多数为山坡地,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霜冻与冰雹频繁,加之基础设施较差,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比较粗放,导致苹果树大小年严重,优果率低,经济寿命短,直接影响陕北山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园地选择
应详细调查了解当地气候、土壤、植被等果园立地条件,尤其要掌握山地特殊小气候,并认真总结多年来苹果生产的经验与教训,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选好园地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根据多年来山地苹果园的经验,应严格限制在川地、地势较低的下坡地、冰雹线、霜冻频发区及城郊发展果园,而应选择背风向阳的梯田地建园,在此基础上做到集中连片,形成区域特色和商品优势,推动品种良种化、生产区域化、管理标准化、果实优质安全化和经营产业化的发展进程,确保山地苹果产业稳步、高效、持续、健康的发展。
2 品种配置
山地苹果园产区无霜期普遍偏短(如志丹县为142~146天),≥10℃的积温2724~2871℃,应着重选择生长期相对较短的中晚熟及具有地方特色品种,如玉华早富(弘前富士)、早熟富士、新世界、蜜脆、着色千秋等品种,晚熟红富士如岩富10号、宫崎短富、烟富1号、寒富等优系,应选择适宜的区域适量发展。一般主栽品种占80%,授粉品种占20%。
山地苹果园土壤属于碱性土壤,应选择耐寒、抗旱、抗盐碱、抗黄化并且根系发达,生长快的八棱海棠和吴起揪子作砧木。旱地和早春易抽条的地区,栽植SH系的SH6、SH38等矮化砧木。寒冷地区栽植富士不易过冬,可以选择GM256矮化砧木,与短枝寒富作组合。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建立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为规模发展提供品种纯正,质量可靠,数量充足,成活率高,实现山地苹果建园一次成功的目标。
3 果苗栽植
山地台田结合水土保持发展苹果园,应实行一次到位的宽行距栽植,平整农田行株距5米×4米,每亩38株;采用计划密植的,应在株间加密,生长结果若干年后,株间隔株去株(或移栽)。
地膜覆盖是山地苹果园春季管理的必要措施。有条件的果园,树盘内浇水后(或降雨后),覆80~100厘米宽的地膜,增温保墒,提高栽植成活率,促进根系和树体加快生长。
由于山地果园冬季空气干燥,风力较大,幼树易发生抽条现象,因此定植后的前3年,1~2年生幼树,冬季全压埋土;3年生幼树,采取压土块、绑草把等措施防抽条。在一年中的管理要采取“前促,后控”措施,增加树体营养积累,增强枝条木质化程度,有利安全越冬;幼树冬季修剪的时期应尽量推迟进行。
4 行间种草
山地苹果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如三叶草、小冠花等浅根性豆科作物,当其生长至20~30厘米高时,割草覆盖树盘,每次刈割应留茬3~5厘米。寒冷地区,冬前草未覆盖地面的要进行苫土防寒。每年春、夏季趁雨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促进草生长,以无机肥换有机肥。据测定,覆盖20厘米厚的秸秆,可使土壤温度变幅减小,即冬季封冻迟,冻土层浅;早春解冻早;盛夏土壤温度不致过高,有利于根系生长、活动并延长时期。水分蒸发减少55%,还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腐殖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为了打破根系自然分布,引根反上生长,生草延续4~5年后,秋季趁墒深翻入土,清耕(加覆盖)1~2年后,再重新播种绿肥作物。
5 增施肥料
一是秋季施好基肥。山地果园土壤瘠薄,有机质严重不足(多数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左右),必须改变目前多数果农秋季不施或少施有机肥的状况。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的施用量,亩产1000千克以上的苹果园,应达到“每产1千克果施1千克肥”;亩产2000千克以上的丰产园,应达到“每产1千克果施1.5千克肥”的标准。经3~5年的努力,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5%以上,10年内维持在2%~3%。
二是抓好穴施肥水。穴施肥水是根据苹果不同物候期的需肥规律,间接供肥、供水的有效措施。方法是在树体四周挖30厘米深、宽的坑,内埋20厘米厚的秸秆、杂草或有机肥,灌水10~15千克,后加入二铵、尿素、硫酸钾等速效肥,用农膜或秸秆、杂草等覆盖坑口。一般可利用2~3年,然后在其他地方再挖施肥穴,逐步实现全园改良,这对及时解决山地苹果园干旱季节肥水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6 抗旱保墒
陕北黄土高原的山地苹果产区水资源短缺,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必须立足抗旱保墒。一方面要通过各种保墒措施,如耕作保墒、覆盖保墒、喷布抗旱剂、土壤保水剂等,提高水分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应减少水分的损失和浪费,减少无效消耗。与此同时,广开水源,如将山地果园道路、荒坡径流储蓄到“旱井”内,在果树急需水时用来灌溉。冬季大雪过后,将果园地埂、道路上的积雪收集堆放在树冠下,以增加土壤水分。
积雪集流与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穴贮肥水等抗旱保墒措施相结合,是山地苹果园的发展方向。
7 病害防治
一是苹果树腐烂病。果园管理粗放和大小年结果的果园发病重。一年中有2次发病高峰期,即春季2—3月和秋季9—10月。增强和保持健壮树势,是防治腐烂病的根本措施,如改良土壤,增施肥料,科学修剪,合理负载,及时防治病虫害等,均能减轻或控制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抓紧综合防治是控制苹果树腐烂病的有力措施,如喷药防治,及时刮治,涂抹主干,经常检查,工具消毒,伤口保护,适时桥接等。
二是苹果树早期落叶病。保叶就是保果。此病渭北旱塬6月上中旬开始发生,7—8月为发病盛期,8—9月可使易感病的红富士树体叶片大量脱落。苹果树早期落叶病的防治,一是增强树势;二是清除病源;三是喷药防治,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选喷高质量的杀菌剂如腈菌唑、丙森锌、戌唑醇等;套袋后,喷1∶2∶200倍波尔多液或优质代森锰锌等。
8 预防冰雹
冰雹是山地苹果园夏季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每年6—8月果区多数县(区)程度不同发生冰雹,近年来还有加重的趋势,表现为降雹时期拉长,范围扩大,路线改变,概率增加,强度加大,时间延长,危害加重。
防御措施:一是新建山地苹果园时,应尽量避开常易发生的“冰雹带”地域;二是在易降雹果园积极推广应用防雹网;三是在降雹期注意收听当地天气预报,及时组织火箭、高炮集中力量轰击雹云,增温化雹为雨;四是降雹后根据灾情程度立即喷农抗120、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世高等药剂;及时摘除伤果、伤叶,剪除伤枝,清扫落叶、落果深埋;五是迅速进行树盘追施磷酸二铵,叶面喷布尿素加磷酸二氢钾液,加强光合作用,尽快恢复长势。
9 预防霜冻
霜冻主要发生在春、秋季节转换时期,一般分春霜冻(又叫晚霜)、秋霜冻(又叫早霜),尤其春霜冻对果树生产带来极大损失。据调查,陕西渭北及陕北地区霜冻出现一般1~2年1次轻冻,5年1次中冻,10年左右1次大冻。
防御措施:一是春季苹果萌芽前后,喷布碧护、硼砂、氨基酸螯合肥混合液,每隔5~7天1次,连喷2~3次,增强树体抗霜冻能力;二是依据天气预报,有灌溉条件的果园,霜冻前2~3日给树盘灌水,增湿提温防霜;降霜当晚清晨(风静后),点燃柴禾、树叶、杂草、锯末等熏烟增温防霜;三是霜冻发生后,及时喷布永业生命素(植物生长营养液)1~2次,可减轻霜冻危害,恢复树势。
(作者联系电话:1370020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