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对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的一些影响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i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新型建筑材料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内,改变了工程质量管理与造价管理的方式,因此,本文以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工程质量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新型建筑材料;工程质量;工程造价
  近几年,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得到广泛的推进,逐渐渗透到建筑材料的分类管理中,此类材料的出现,不仅满足建筑施工的需求,更是增加了工程质量与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产生很明显的影响,而且应用新型建筑材料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为了保障新型建筑材料的有效使用,必须规划好此类材料的工程管理以及工程造价。
  一、建筑工程中新型材料的应用现状
  新型建筑材料是指应用到工程建设中的新品种、新功能材料,如:节能类材料、环保型材料等,完善建筑施工的材料体系,强化了建筑施工中的各项功能。新型建筑材料的综合性能好,改善了建筑施工的过程,现代建筑也比较重视新型材料的应用[1]。建筑工程中,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应用到施工内,在满足建筑材料需求的同时,也引起了质量管理和造价管理方面的问题。
  二、新型建筑材料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
  1.管理机制不协调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仍旧采用原有的材料管理机制,而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不适用原本的管理机制,导致材料的质量管理出现漏洞。例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并没有改变原来的管理机制,不能为新型建筑材料提供恰当的指标表格、结构图示等,直接影响到新型材料的分配方式,没有准确定义好新型材料的管理机制,降低了新型材料质量管理的水平,不能保证新型材料的使用效率,在新型材料质量管理方面引起矛盾,特别是管理与应用的矛盾,体现管理机制不协调的影响。新型建筑材料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应该改进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通过管理机制约束新型材料的应用,同时完善新型材料中的数据管理。建筑管理部门,深入分析新型建筑材料对管理机制的需求,逐步协调建筑材料的管理机制,确保新型建筑材料能够具备清晰的管理机制。
  2.管理信息不完整
  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容易出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原有信息不完整且未及时更新,需要更新新的材料型号、规格编号等大量信息,增加了管理信息的汇总难度和时间,由此降低了管理信息整理、统计的效率。新型建筑材料的采用,引起的管理信息不完整的影响状态,不仅表现在零散的信息管理方面,还会影响后期的信息调配,当管理人员需要查询新型建筑材料的管理信息时,不能在第一时间搜索到,很大程度降低了新型材料管理信息的时效性,增加了新型建筑材料的信息管理的负担,管理部门还需要重新调配人员[2],从而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
  3.管理秩序不全面
  新型建筑材料,不论是在工程质量,还是造价管理方面,都缺乏一定的现有秩序,导致管理制度不全面,直接影响到质量与造价的实践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具有多面性的特点,各类新型材料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很容易影响现有的质量及造价秩序。例如:传统材料采用工程量清单,在造价控制的过程中其耗量都是经验数据,比较准确,在管理中根据施工方案容易控制工程质量;但是采用新型材料时,不易完全融合到工程量清单中,再加上新型材料在性能方面未能达到稳定,在工程量清单中的耗量也不够准确,与现有的施工方案不甚匹配,在质量控制上有难度。
  三、新型建筑材料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
  新型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采用,在多方面影响了造价管理的进行,结合新型材料的实际应用,分析其对造价管理的具体影响。
  1.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中,广泛采取清单计价管理的方式,按照建筑设计方案、图纸等,计算出工程量包括材料的耗量。工程量清单中采用定额计价,此类方式有时需要更换材料,一般材料的耗量可以作为更换材料的参考耗量,但新型建筑材料在定额计价中,不能使用与传统材料定额中的数据,新型材料的型号、规格不能对应相关的数据,一方面影响了定额套用的方式,另一方面影响定额计价的准确性,干预了工程的造价管理及预算。造价人员需提高对数据应用的熟悉度,尽可能使定额计价更标准化,尽量避免出现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2.缺乏有效的归类方案
  新型建筑材料属于新兴的类型,虽然可以应用到建筑施工中,但是材料的性质尚未非常明确,只是确定了新型材料的功能,符合新的建筑设计要求。新型建筑材料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缺乏有效的归类方式,再加上建筑造价管理中,本身不具备归类新型建筑材料的有效方案,造成一系列的归类问题[3]。例如:新型建筑材料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此类材料在归类时,就没有对应的方案,而且该材料规格属性不明确,造价管理人员很难将其准确的规划到某一个造价项目内,这表明新型材料对工程造价归类方案的影响颇大,造价管理中应全面归类新型建筑材料,做好归档管理的工作。
  3.降低造价管理的规范化
  新型建筑材料对工程造价管理造成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成本分配的稳定性。新型建筑材料在造价管理的规范化方面,同样存在一定的影响,使造价控制中的统计表出现多处空缺项目,不能对应造价管理的信息。在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化方面,应该考虑到新型建筑材料的本质,严格制定规范管理此类材料的指标,弥补造价管理中的缺陷,规范计量新型建筑材料的费用,为了保障新型建筑材料造价管理的规范化,避免出现造价风险,建筑企业可以提前预留部分费用,专门用于协调新型材料的造价管理及应用。
  结束语:
  建筑工程应该根据新型材料的应用现状,明确其对工程质量管理以及造价管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新型建筑材料能够有效的融合到管理及造价控制体系内,深化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同时提供恰当的管理手段和造价控制方式,保障新型建筑材料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续强.新型建筑材料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分析[J].神州,2013,(20):41.
  [2]黄莉.新型材料出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1):192-193.
  [3]孙立苹,文晓琳.新型材料出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J].中国房地产业,2015,(09):181.
其他文献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061基地发挥军工企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民品生产形成了较大规模。2004年基地军民品科研生产比翼齐飞,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36亿元,其中民品产值比上年
本文根据JJG1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及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干涉滤光片盲样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
1995年出生的孩子现在在做什么?他们今年23岁,如果在读书的话,应该上大四,马上要参加工作了.rn而在四年前,两名年仅19岁的年轻人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档名为《老美,你怎么看》的
期刊
交叉持股是日本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独特的公司所有权结构。作为一种新的所有权结构安排,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企业交叉持股现象已经出现。  一、交叉持股动因  (一)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首先,交叉持股可以达到节约交易成本的效果。通过与其他企业交叉持股,建立关联关系,可以以优惠的价格进行采购、销售,降低经营成本,还可以避免出现单方面的价格要挟。  其次,在经营过程中,通过与产业链上下
9月11日-16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在成都举行.作为国际旅游界规格最高的会议,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这是大会继2003年在北京举办后第二次移师中
期刊
头孢呋辛是英国葛兰素公司研发出来的,其属于一种头孢类抗生素的范畴,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进行结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细胞分裂和生长,最后使得细菌得以溶解或者
到目前为止,我听过的两句让我瞬间掉泪的话,是同一个人说的.这个人是我的死党Y.我对Y的第一印象极好,现在再想,恐怕这种“一见钟情”有两个很具体的原因.rn一是Y为人好,初次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生活观念已发生了很大转变。出外旅游、体育健身、户外运动、休闲娱乐已成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河北省环京津体育休闲旅游产业概念的形成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消费意识和水平逐步增强,北京奥运会更是极大地激发了空前的体育热、健身热,特别是京津地区尤其是一个巨大的健身休闲市场。河北环绕京
跟一位创业的朋友约饭,他神色郁郁,说,前几天刚辞退了公司一个骨干,虽不后悔,但真舍不得.rn那姑娘叫小阳,是从公司创业就一路跟着他打拼的元老,一步步走来,从几个人的小房间
期刊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自此中国进入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新时代。以唐山曹妃甸工业区为代表的新型发展地区,成为了建立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先行者,但是如何建立科学发展示范区,需要科学技术的保驾护航,因此尽快建立科学发展示范区的科技支撑体系尤为重要。本文即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理论探讨。  一、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