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三个关键词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课堂,常以应试代替了鉴赏,教师把诗歌当文言来对待,字词句翻译到位,技巧上一一罗列,学生们关注的则是审题技巧、鉴赏术语等。在程式化的教学下,一首首洋溢着生命光辉,闪耀着中国文化魅力的诗词,变得毫无生命可言。笔者认为,不是古诗疏远了学生,也不是学生疏远了古诗,是我们没有在他们之间架起一座生活的桥梁。只有架设好这座桥梁,学生才有可能“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借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才有可能给心灵一个诗意的空间。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在思考,在诗歌教学的“诵读、意境、整合”上,不断探究,力求让学生走近诗歌,爱上诗歌。
  一、关键词1:诵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朗读是学生走进诗歌殿堂的一把钥匙。通过朗读,学生可体会诗歌所蕴涵的超越时空的喜、怒、哀、乐,在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通过朗读,学生方可体会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激愤,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宏阔悲壮,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反之,如果对于诗歌一味地进行语言拆解,则会诗味大减,因此,对于文采斐然、意象斑斓、情感起伏、韵律和谐的诗歌作品,是最适宜“朗诵欣赏”的。
  笔者在诗歌课堂教学中,常以名家配乐朗诵作为新课的切入点,然后让学生模仿朗读,在朗读中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而诗歌又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因此,在赏析诗歌之后,笔者常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诵,以此将学生带人诗人的情感世界,使诗人的情感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以达到“感之于外,受之于内”。当然,进行诵读方法指导也很重要,如引导学生注意诗歌中的“诗眼”,把握诗歌的节奏等等。总之,读是学习文本最直接的方式,诗的情感、诗的语境、诗的意象无一不是读出来的。
  二、关键词2: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以意境的渲染和营造来凸显其独特的美与魅力,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们不能对诗歌进行简单的拆解或是单纯的字词句的分析,而要重视引导学生体会诗文带来的情景交融的境界。但是,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由文字感知上升到心灵的体味,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呢?这确实是一个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面对诗歌的意境展示,一方面可用文学性的语言给学生设置一个特定的环境与氛围,以抓住学生心理,让学生走进诗歌;另一方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声与画的效果,以声传情,以形传意,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优化诗歌教学过程。如笔者在教学李白的《蜀道难》时,大部分同学对蜀道没有感性认识,也就更谈不上对“难”字的理解了,如果单纯靠教师的描述又过于单调与空洞。于是,笔者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有关蜀道的介绍片,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蜀道的难行,也为鉴赏理解诗歌打下了基础。
  三、关键词3:整合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是散落于“必修”与“选修”之中的,因此,要想使学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诗歌学习体系,增补与整合是必不可少的,借此,既让学生对诗人、诗歌有更全面的理解,又为高三总复习做了一定铺垫。
  首先,通过“增、补”进行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解。主要是以语文必修教材为核心,适当增补学生熟悉的或是配套辅助练习中的相关内容,对诗歌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类诗歌主要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如在学习了《诗经》之后,除了课本中的《氓》和《采薇》之外,笔者还补充了《蒹葭》、《木瓜》、《无衣》、《子衿》等诗,这些诗内容涉及婚恋、思乡、战争等各个层面,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块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诗经》赋比兴的手法和现实主义风格。
  其次,进行专题教学与探究。知人论诗,以诗知人。笔者常以课文选诗为主,结合诗人生平、思想和个性特点,开设诗人教学专题,让学生对诗人的生活和创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笔者先后开设了“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陆游”等诗人专题,让学生对诗人的生平与思想,创作内容与风格,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诗歌。如在“苏轼”专题学习中,以《念奴娇》和《定风波》做基础,又增加了《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等诗词,加上其散文《赤壁赋》,将这些作品放入词人一生的历史沉浮中去感悟、去品读,感受到时代留在诗人身上浓重的烙印,以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
  整个高中诗歌的学习就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而每一位诗人就是这棵大树上的一朵奇葩,我们以精英采撷的方式去体味这些传统文化,关注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们要探索和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古典诗歌的唯美精彩,为学生打下一个博大精深、熏陶灵魂的文化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中学(214200)
其他文献
俗话说,靠山吃山,广西桂平市有位女能人,把树上的叶子扎成工艺品卖到国外,从一个农村妇女变成了百万富翁,还带动全村的人一起致富。她就是陈有花。
自新课程标准施行以来,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犹如百舸争流,已经显现出蒸蒸日上的强劲发展态势,但高中语文教学依然有较大的创新提升空间。因此,执教者要善于通过一定的教学艺术,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从中获得最佳教学状态和最大教学合力。  一、充分发挥亲师信道作用  影响学习过程和成效的众多因素可以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就是情感性因素。实践证明,非智力情感因素虽然善于变化,但可以有效地调控
历年高考各省市在语言表达题这一块都会冒出许多新题型。2009年高考,福建卷的一道语用题就值得各地考生关注与分析。
6月10日,卫生部下发《关于开展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优先选择几种危及农村儿童生命健康、医疗费用高、经积极治疗愈后较好的重大疾病开
泉州市博物馆现藏有一通清康熙二十年“重建丽正门楼记”碑.材质为黑页岩.呈圭形.通高150厘米.宽77厘米.厚9厘米.一面有字.一面为素面.碑额面阴刻竖排行书“皇清”二字.皇字上半部至额
农友小王问:农大夫,我种的丝瓜现在出现叶片受害,先在叶面出现不规则形褪绿斑点,随病情发展,病斑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黄色至黄褐色。严重时角斑密布并相互连合为斑块,致叶片变黄
自主性学习是相对于被动性学习和机械性学习而言的,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的内在品质,是指学生能够在无人监控和催促下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预习、探究并通过
水稻收割后,在很多地方有空茬现象,特别是圩区空茬极为普遍,资源不能很好利用,造成光能地力浪费,影响农民增收。免耕直播油菜,对
期刊
特优679是广西博士园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其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茎秆粗壮、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2007年广西桂南稻作区早造开始试种该品种,本文主要介绍了特优6
近几年来,学校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也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究其原因,学校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产生异化: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僵死化;安全教育目的价值的工具化;安全教育内容的狭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