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ster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汉字有浓厚兴趣,主动识字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的习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使用各类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的习惯。一年级学生由于年纪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从幼儿园的孩子忽然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还无法轻易适应这角色的转变。我认为首先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
  一、以写字习惯的培养作为切入口,老师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孩子从模仿中学习,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好的教学习惯。自己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那自己在黑板上的板书也要工整,要求学生说普通话,自己就得带头说普通话。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在教学中有许多细节,如坐的姿势,两腿并拢,放在桌下,腰挺直。握笔的姿势,要做到“三个一”,即一寸、一拳、一尺。还有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等,这些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而必须有一个过程,一个好的习惯起码要6个星期才能养成。教师除了在学校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教师工作,在家督促孩子的行为。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预习是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孩子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古人说得好“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时要多想、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对待学问必须要有一种怀疑精神,不要“人云亦云”,一味盲从轻信。“有疑则进”,有求知欲,则有兴趣,这样,孩子们就会带着问题来上课,把主要精力放在不能理解的问题上,在听课时就能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学习兴趣更浓,成绩也就会更好。所以,我认为培养孩子们课前预习的习惯尤为重要。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编字谜,编生字故事等形式来进行识字教学。通过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识字。如在阅读中识字,在看图说话中识字,在生活实践中识字……每个孩子也喜欢用不同于别人的方法来识字。自编字谜,编故事,做加减法一样,加一加,减一减,联想法,编顺口溜等。孩子们编的字谜让我感到惊叹。如:母亲戴着帽子在水边,这是“海”字;太阳从天边升起,这是“旦”字;三个人在太阳下玩,这是“春”字,一人牵一头牛,这是“件”。虽然有的孩子编的字谜还很幼稚,但他们是真正动了脑的。编故事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他们能够用要认识的字编出一个个优美而又动听的童话故事。我尽量给孩子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在这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孩子们在快乐的课堂上快乐地学习。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我很重视的。每一位教过语文的老师都明白,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单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就能形成,更大程度要靠学生日积月累的阅读。而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与学生的阅读是紧密相关的。为了扩大孩子们的阅读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给他们推荐一些少儿读物。动员孩子们将自己喜欢读的书带来放在班上的“图书角”里与同学交换着读,每天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将自己最喜欢的书大声地朗读一段给大家听。这样,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做准备,班上的读书气氛相当浓厚,有的孩子一下课就捧着书认真读,“图书角”里也增添了不少好书,有《西游记》《水浒传》《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名著。我没有想到,孩子们已经开始津津有味地读这些名著了。
  现在我们班上的孩子爱看书,多看书已经成为他们都喜欢完成的课外作业。我认为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对他们的一生也是有影响的。
  三、善于倾听的习惯
  课堂上要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现在不少孩子不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与自己无关,我要求学生在听时坚持“三个到”:耳到、眼到、心到。眼睛看着说话人的表情,耳朵听说话人的语气,语音、语调,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说话人身上。在平时的口语交际,小组学习中,有意识地进行听力的训练,在午会时也给孩子们念一些动听的,有意义的故事,提醒他们要叫醒自己的耳朵,多听别人的发言,做一个有心人。
  习惯的培养犹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所以培养习惯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否则良好的习惯之舟就会搁浅,甚至倒退。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益,而且将使人终生受益。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格。
其他文献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较大的变化,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敢于探索实践的精神值得称道,但有些做法并非值得学习,而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求量不求质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这在语文教师中基本达成共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文一定要多读。这的确从根本上改变了那种只听教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朗朗的语文阅读课。然
期刊
多媒体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使用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  一 、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认识、思维、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但是,小学生作文的最大困难是“无话可说。”要使小学生“有话可说”,最基本的办法就是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只要有了材料,自然就“有话可说”了。可见,观察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系着作文之源。那么,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呢?    一、观察事物要在留心上下功夫    观察事
期刊
语文是思维的艺术,它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所以语文教师要张扬语文魅力,善待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所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对于走进语文、融入语文、嗜好语文显得多么重要。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化积淀。就我个人而言,我重点从阅读这一领域来升华孩子的语文素养。(一)通过阅读教学
期刊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那么,我们如何做好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呢,下面是我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和建议。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是一个合作探研,纵向 发展的过程。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应贯穿阅读教
期刊
所谓自学,就是通过受教育者自主、主动地去学习并获取知识的过程。自学能力是指独立地获取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具有自学能力的人,一般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能在自己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新知识、技能。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力,无疑将会让我们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教师从“教书匠”的窘境中解脱出来。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课外的自
期刊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期刊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新,人类就不会进步。下面,本人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的几点认识。  一、创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教育应该以教育学生为本。许多活生生的教学事例说明:严厉、呆板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他们只能一味地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惟命是从,如傀儡一般。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培养出有主见、有创新
期刊
读了《穷人》,有的学生问:“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她和她的丈夫能养活她们吗?她的好心能办成好事吗?”读了《太阳》知道太阳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有的同学说:“太阳那么好,为什么妈妈还要擦‘防晒霜’?”……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质疑和争论,可谓色彩斑斓。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新事物,新观点也层出不穷,孰是孰非,往往通过争论更能泾渭分明,“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
期刊
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即便有的考得高分,也往往只能“玩”语言文字,人文精神却严重缺失,难以做到和谐发展。这种“半截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