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劳动密集的中小企业增值税应优先转型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经》2004年1月5日号《增值税转型:远虑与近忧》)
  
  为了平稳推进增值税转型,不少人建议实行分步走的方案。学术界和实践部门不少人主张的一种分步走方案是:增值税转型应该优先让高技术企业享受。
  但我以为,应当让劳动密集的中小企业优先享受增值税转型。
  劳动密集的中小企业增值税优先转型有利于促进就业、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这三方面的问题对于当前中国的形势而言,其重要性和繁难程度,都不亚于任何其他问题。歧视中小型劳动密集企业的方案是不可取的。
  与优先让高技术企业享受转型优惠的方案相比,优先让中小型劳动密集企业享受增值税转型,显然更加有利于促进过渡期就业增长和改善就业的地区分布结构。该方案下,中小型劳动密集企业投资扩张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是比较显著的,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就业将较快增长。
  优先让中小型劳动密集企业享受增值税转型,也不会抑制西部地区和发展相对滞后的乡村的投资,从而有利于过渡期内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优先让中小型劳动密集企业享受增值税转型也有利于保障过渡期内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这是因为,该方案下,中低收入群体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也相应增长。大量的研究表明,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高收入群体,所以,该方案也有利于国内市场上消费需求的增长。
  当然,中小型劳动密集企业优先享受增值税转型的分步走方案,也存在操作上的难题。这是因为大中小型企业的划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企业的划分,在实践中难以严格界定。为解决这一难题,有关部门付出更多的努力。
  刘培林 张永明
  
其他文献
(《财经》2004年1月20日号《在股改上市年之后》)     曾经有人指出,中国的企业“还没有学会合理的死亡,只是在不断地出生”。现实也在或多或少地验证这句话的正确性。怎样的退出机制算作“合理”?尚无定论。我以为,在“出生”后应如何“成长”,如何加入市场竞争,才是更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2003年12月17日,纽约交易所一声开市锤音敲出了这一年国际市场上最大的IPO,于是业内业外叫好声不绝,提
期刊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小街赵堂子15号的那个小院已经在城市改造的浪潮中永远地销声匿迹了。此前我曾几次去那里看望我的朋友、臧克家先生的大女儿臧小平。她是《文艺报》的编辑,久被颈椎病所缠,已在家养病多年。有次我去时,恰巧臧老在家,正于北屋休息,却不得见;知道他喜欢小孩子,就恨不得变成10岁的小丫头去叩门求教。  臧克家老人因病于2002年12月27日离开家,住进医院。一年多以后,2004年2月5日晚8时3
期刊
要评论和预测美国经济未来的走向,很难找到一个组合,比马丁费尔德斯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艾比科恩三人更为理想。  马丁费尔德斯坦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主任,在经济决策层与学界间游走多年;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艾比科恩是高盛集团投资策略委员会主席,因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的准确预测成为华尔街上最被重视的证券分析师。  3月21日、22日,《财经》杂志记者在香港和北京
期刊
世上许多事情,难有“是非”可言。比如饮食。  尽管中国古人说过“口之于味,有同嗜焉”之类的大话,但现实之中,南人之口与北人之口,中国人之口与东洋人之口与西洋人之口,所“嗜”之味,往往毫不相干。有的时候,此地之“非”,恰为彼地之“是”,很难达成一致。  中国南方的田间地头长着一种草,叶卵状,茎白色,大名蕺菜,古称岑草,别名折耳根。说起来,这蕺菜也是大有名头。当年越王勾践吃了败仗,被迫到吴王夫差宫中打
期刊
跨进新年40多天以来,最为港股H股投资者所关心的莫过于股市上连绵不断的大规模集资行动。粗略一算,单是配股一项,与中国有关的股票,包括H股及红筹股已在市场上筹集了35亿美元左右。而新股上市的筹资额尚不包括在内。港股集资亦不遑多让。35亿美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已经等于2001年新股上市加配股的筹资总额、2003年的一半,为H股市值现值的9%。  在H股、红筹股为期甚短的历史中,筹资最为汹涌的一年是2
期刊
2003年:A股蓝筹风暴  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随着QFII进入中国股市,中国A股市场将进入一个以价值投资为主导的时代。最明显的例子是,虽然众多A股整体大市表现在2003年并不突出,但绩优蓝筹大盘股却出现一波十分了不起的行情。这肯定有一点道理,但事实是不是这么简单呢?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绩优股,是不是等同于我们现在在市场上见到的蓝筹大盘股呢?  2003年对A股市场的蓝筹大盘股来
期刊
猴年春节刚刚过去,上市仅仅一月有余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遭遇了自登陆资本市场以来第一场较大的风波。其在香港和美国两地市场的股价出现大幅波动,同时也引起了市场内外对于中国人寿及其母公司中国人寿集团(以下简称“人寿集团”)的密切关注。  事情的源头来自国家审计署。1月30日(星期五),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尽管这是一次例行的会议,但由于审计长李金华在工作报告中要涉及过去
期刊
近2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每一次经济过热(无论总体还是局部),我们基本上都是通过直接控制银行的资金投放,实现对经济的调整,不论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过热,还是90年代初中期的经济过热。这种手法被称作“釜底抽薪”,“断水源”,对经济的降温效果不错,可谓屡试不爽。因此,监控者对此手段似乎情有独钟。  目前中国经济应该又出现了至少是局部的经济过热现象,如果通过加息收紧银根,就会在总量上给经济泼冷水
期刊
“攫钱大亨”(Robber Barons):美国政治与经济评论人马修·约瑟夫森(1934)曾用这个词来称呼他那个年代的经济巨头。今天,我们把这些人叫做“亿万富翁”。我们的资本主义经济(任何资本主义经济)能够使得财富迅速集中于个别人手中:那些幸运的人总是在恰当的时间处于恰当的地点,他们紧紧盯住任何可以发财的机会并牢牢将其把握;他们目光如炬,能够将一大批赢利企业收入囊中;他们神通广大,足以抵挡任何想要
期刊
“一年以后,等我做完这件事,你再采访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谢平以独特的方式向《财经》记者证实了“这件事”:中国将建立储蓄存款保险制度。  “这件事”也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扬处得到了印证:央行金融稳定局正在研究存款保险制度方案,势必建立。  此前,一份由原央行监管二司牵头,综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英国Maxwell Stamp咨询公司、清华大学和北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