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推进江苏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MWi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10年下发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开创了江苏“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一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持续发展。2012年粮食总产674亿斤,位居全国第4位,实现建国以来首个“九连增”。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发展,农业增加值3418亿元,位居全国第3位。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2202元,实现“九连快”,增幅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三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所有行政村实现了通电、通公路、通班车、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互联网“七通”目标,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低保3项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四是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全省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比重达到47.5%,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突破50%。农村金融改革扎实推进,政策性保险主要种植品种基本覆盖,高效农业保险积极拓展。总的看,这10年是江苏农业发展最快、农民得到实惠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1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突破带动了全局改革,推动了全面发展。
  江苏农村改革发展历经艰难探索创新,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第一,科学确定“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积极探索具有江苏特点的农村改革发展道路。第二,构建系统的强农惠农支农政策体系。彻底放开粮食购销,迈出了农业市场化改革关键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开创了政府补贴农民先河。第三,积极推进城市统筹发展。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着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社会化服务。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地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积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新农合、新农保和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短短几年初步建成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第四,尊重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第五,全面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探索和创新党组织设置、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基层民主建设机制,着力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有效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江苏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二
  今年中央1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强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中共江苏省委也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为主题发出了1号文件。从省情实际出发,省委、省政府把农业现代化工程作为实施“八项工程”的重要基础,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初步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推进,江苏农业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艰巨。江苏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9亩,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现有单产水平较高,各种生产要素绷得较紧,实现持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人口增长、城镇人口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粮食供求趋紧将呈长期趋势。二是工业农业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补充耕地的质量有较大差距。农业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地表水中Ⅲ类水只占1/3左右,化肥、农药施用过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加重,农作物病虫害、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等呈加重趋势,对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相当部分农田基础设施标准不高,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天吃饭”。三是农业科技、人才支撑不足。自主创业能力不强,80%以上的蔬菜园艺品种依赖引进,农业科技转化程度不高。四是农业经营体制亟待创新。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状况突出,户均耕地不足6亩,劳均耕地不足10亩。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转化不足。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五是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尽完善。财政投入增长较快,但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投入与需求相差较大,市县对“三农”的投入不足,农业“贷款难,贷款贵”现象普遍存在。
  当前,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则。第一,坚持把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重要基础。江苏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立足省内解决好吃饭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第二,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中心任务。必须突出鼓励农民创业就业,实现由“打工潮”向“创业潮”转变,持续增加农民的生产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实现较高基础上的增收致富。第三,坚持把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基础保障。目前江苏的农业物质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还不高,必须切实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农业现代化建设基础。第四,坚持把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作为关键举措。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經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当前特别要反对、制止和纠正工商资本到农村大面积、长时间占用土地、水面的做法,防止与农民争地争利。第五,坚持把加大政策支持保护力度作为重要保证。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大支持保障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要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关键措施落实,确保年年有新进展。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落实“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播种面积,主攻粮食单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口粮自给。全面落实地方粮食储备,构建粮食应急保供体系,保证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二是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启动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水果等同艺生产,着力提升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发展水平,满足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加强品牌质量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和流通销售。四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步伐,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力争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五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每年建设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农田各100万亩。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重点突破水稻机插秧和收获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六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下大力气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村庄绿化,建设美丽乡村。七是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大农业组织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强村富民机制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实力。八是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和保护价收购制度,兑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支农政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通过改革创新和扎实工作,率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
  中央和省委今年1号文件,明确把推进城镇化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并要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中央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要求、新部署,为江苏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江苏省情实际出发,省委、省政府于上世纪末提出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坚持走具有江苏特点的城镇化道路,全省城镇化率2005年突破50%,2012年提高到63%,这不仅标志着人口结构、社会结构的历史性转变,更表明了江苏城镇化的发展迈入了关键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4100万人,其中相当部分是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既改变了千百万农民的命运,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江苏的城镇化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是中心城市竞争力、区域影响力还不够强,小城镇集聚吸纳功能亟待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突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差距就是潜力,在当前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任务艰巨的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扩大围内需求,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江苏发展提升的一项重大“红利”。
  城镇化不是单纯的城镇面积扩张、人口比例增加,核心是城镇功能的提升和完善。农业转移人口要真正市民化,关键在于就业形态、居住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要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真正融入城镇。在新的发展阶段,江苏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把推动人口城镇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科学规划城市布局,控制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发展规模,大力发展中等城市、县城镇和小城镇,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并积极调整地区生产力布局,加快苏北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鼓励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引导人口合理流动。高度重视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推动城镇经济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着力增强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和集聚人口功能,为农业转移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切实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集约、节能、生态的发展道路,提高城镇的土地、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城镇发展由外延扩展向内涵提升转型。城镇化要方便民众生产生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以物为本,只见高楼大厦、宽马路、大广场而不见人。要尊重城镇历史,传承城市文脉,保护文化古迹,改善人居环境,塑造城镇特色,防止“千城一面”。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不断推进的结果,也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要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切实增强城镇化发展动力。当前,着重要抓好户籍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三个方面的工作。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合法穩定职业和住所为基本条件,小城市和小城镇要进一步放开落户限制,大城市和中等城市推广居住证制度,特大城市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在农业人口市民化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其承包土地、宅基地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制定实施置换政策,维护其合法权益,不能随意剥夺和侵占。对于暂未落户城镇的农民工,要努力解决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入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关键是要维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农村土地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要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的项目用地,逐步缩小土地征收范围。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健全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较大幅度地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推进新型城镇化,一项重要任务是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市和农村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必须看到,即使江苏的城镇化率达到70%甚至80%以上,还将有二三千万人口居住在农村,丝毫不能忽视。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坚持不懈地兴办农村实事工程,推动城镇基础设施的农村延伸覆盖,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戈尚达
其他文献
腐败为什么会发生?在于权力的手太大,又能够乱伸手。没什么约束,约束也形同虚设;没人看着,看着也敢怒不敢言。这样的权力,想不腐败都难。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在反腐败与腐败不断较量的进程中,将公权力赶进笼子,成为一个反腐的价值共识。笼子这个意象表明,权力之手没那么长,把一切想要的东西够着。被笼子束缚着,伸手就不那么自由。笼子处于众目睽睽之下,伸手就有被群众敲打的可能。这个笼子,对应的是削权、制权、监
期刊
最近在宿迁召开的全省苏北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2005年加快苏北振兴工作会议之后,省委、省政府又一次专题研究部署苏北发展的重要会议,也是在去年沿海开发工作会议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党代会的战略部署,认真总结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成效和经验,深入分析苏北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推动苏北地区全面落实“六个注
期刊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对做好企业党建工作既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当前,企业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企业党建工作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积极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特点,大力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把党的建设更好地融入到企业各项工作之中,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大局。  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深化改革之中,坚持改革发展到哪里党建就拓展到哪里  进一步深化
期刊
编者:悠悠万事,民生为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用于民生事业的开支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民生改善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从基本的生存保障逐步转向更高层次的幸福需求,如更體面的工作、更完善的公共服务、更优美的生活环境等。如何回应群众不断增长的民生渴望?除了靠不断扩大民生支出规模,还要靠什么?认真解决好这一问题,形成一个高效、可持续的民生事业发展模式,关系到各项民生
期刊
近年来,海安把科技创新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抓手,在构建县域创新体系方面进行了有效实践并积累了初步经验。  海安构建县域创新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结合县情实际,海安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创新驱动战略。截至2013年,连续五轮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居南通市第一;连续九年获南通市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考核第一名;连续四轮入选全省人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上强调:“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这一论述体现了对党的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治党方式的重要创新,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意义,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把握从严治党的规律性  从严治党
期刊
公众参与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即将出台的《江苏省关于进一步推动参与式行政程序建设的意见》规定:涉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须进行听证,把公众参与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如何鼓励、支持、引导公众参与公共决策,是各级党委政府提高决策能力的一个新课题。公眾参与的程度如何,领导干部对公众参与有哪些
期刊
核心提示:  “法制副村长”扮演着法律参谋的角色,免费向基层组织和个人提供意见和建议;  “法制副村长”为乡村管理提供法律专业意见,进一步增强了村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管理村务的能力;  “法制副村长”制度实行三年来,让社会治理开了花、使法治惠民结了果,农村基层治理出现较大改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历次
期刊
核心提示:  社区服务由社区居委承担,但因为存在大量事务性工作以及人手缺乏,居委并没有太多精力将社区服务做精做细。而纯市场化运作,由于企业的逐利性,睦邻中心就会发展成为商业经营活动的场所,背离了社区服务的初衷。政府搭台、专业公司运作的新模式,有效保障了睦邻中心的高效运转,推动了社区服务的良性发展。  学舞蹈、练书法、听书场……无锡锡东新城商务区安镇街道水岸佳苑、山韵佳苑社区的居民们如今享受着精彩纷
期刊
伴随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日益卷入城镇化和工业化,城乡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城市管理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邻避冲突现象,演化出一种新型的群体性事件。邻避冲突的发生与蔓延,意味着我国地方公共事务的管理开始进入复杂性阶段。  邻避冲突,按照国外公共管理学者的看法,是公众基于“邻避情结”而形成的一种社会聚合行动,我国有的学者视其为“邻避型”群体性事件。我们知道,在都市生活中,有些公共设施诸如垃圾掩埋场、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