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设计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547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过充分准备,精心创设一些数学问题情境,是激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十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下面就不同的教学情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优化;问题设计;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1 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发兴趣
  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新知识的引入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正好说明了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学习《数据》这一章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三者都是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它们之间没有固定的大小关系,选择哪一个来代表一组数据更为合适?在学习它们之间的区别时,我创设了一个贴近生活情景:“ 同学们都开了一个卖鞋小店,做小老板,鞋的尺码有22、23、24、25、26码,现在让你来进货,怎样进货才算合理?”一个声音马上传来:每个尺码一样多。另一个声音也传来:中间数是24码,24码进货最多。台下的讨论此起比伏,我快要听不清其它学生的想法了。我请学生举手发言,甲说:小码的进多点,大码进少点。乙说:应该做一个调查,看各个尺码的销售量的比例而定。我注意到学生对这种提法充满了疑惑。我问发言的同学:“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个数你最关心哪一个?你能解释你的做法为什么可行吗?”他的答案是众数,因为他在课本看过,但他并不明白。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生活中学习,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以上的几种方案是否可行充满了质疑,他们的情绪完全被调到“我要学”的状态。他们迫切想知道老师的解答。
  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难易适中,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联系到已有的经验(自己穿小码),有的应用了数学的方法,有的把问题与刚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中位数),教育的艺术在于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 开放性问题激发兴趣
  开放性题目是数学课程改革涌现出来的一类新颖课题。开放条件,开放结论,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封闭的旧模式,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了充满活力、富有挑战性的新环境。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可操作性的题目,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讲授《等腰三角形性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题目:让同学们首先准备一张等腰三角形的半透明的纸片(每个同学的等腰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一样),然后把纸片对折,让两腰重合在一起,你们发现什么现象?请你们写出2-3个结论。这样一来,同学们可积极多了,不同的答案出来了。我简单总结一下有:1,∠B=∠C;2,∠ADB=∠ADC=90,即AD为底边上的高;3,BD=CD,即AD为底边上的中线;4,∠BAD=∠CAD,即AD为顶角平分线;5,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这样,学生既学习了知识点,又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设计例题时适当考虑开放性题目,让它具有多个结论的特点,能反映思维的灵活性,层次性,展示学生自主选择的途径与方式,展示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教师适时地启发,体现了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定位: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体现了数学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 趣味性问题拓展兴趣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将数学问题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 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学生就会精力集中,理解力、记忆力等处于最佳状态。因此,通过恰当的,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的符合课本要求的问题,列举一些有趣的例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4 应用性问题激活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公民所具有的数学素养。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较好地体现了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数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
  在上《分段函数的应用 》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准备去购物,甲商场提出的优惠销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销售,而乙商场提出的优惠方法是凡一次购满300元以上可打八五折销售。请同学们出出主意,你究竟该到哪家商场购物得到的优惠更多呢?问题提出后,同学们十分感兴趣,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说:去甲商场,因为我花不了300元;有的说:去乙商场,因为乙商场打折打的多,买的越多越合算。有的说:要看情况。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学生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并用分段函数的思想解决了此题。
  5 引用典故升华兴趣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公式、法则本身比较枯燥,如果在教学中仍是单调地说教,机械地传授,必定使知识变得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减退。教师可通过引用历史典故,通过恰当的,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故事情节,与学习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思维集中起来,从而展开新知识的学习。
  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时,可以这样展开: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鸡兔同笼”的故事呢?我注意到,学生把头抬得高高的,很多同学摇了摇头,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学生提议让老师讲一讲。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大部分同学还是不懂文言文的。我用白话文复述一遍: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师:这个问题被称为“鸡兔同笼”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同学们纷纷议论开了。有位学生首先回答: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设鸡有x只,則兔有y只,共有x+y=35只。其中,鸡有两只腿,则共有鸡腿2x只;兔子有四只腿,则共有兔腿4y只。这样一算,腿的总数应该是:2x+4y=94.我说了一声:好,分析正确。有趣的故事,激励了学生们的思维,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组就这样列出来了。很快,其他学生也不甘示弱,很快就算出答案。
  教师善于挖掘有关数学问题典故,有利于启发学生认知水平。故事是学生最喜爱的文学样式之一,将故事引进数学课堂,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体会到数学问题的源远流长。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问题,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既能体验学习过程,又能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作者单位
  江西省乐平市桥头坵中小学 江西省乐平市 333300
其他文献
一  现在回想起来,中国文化史上不知有多少名篇巨制,都是率性为之的,比如苏东坡、辛弃疾开创所谓的豪放词风,并非有意为之,不过逞心而歌而已,说白了,是玩儿出来的。  文人最会玩儿的,首推魏晋,其次是五代。两宋以后,文人渐渐变得认真起来,诗词文章,都做得规规矩矩,有“使命感”了。  以今人比之,犹如莫言之《红高粱》,设若他先想到诺贝尔奖,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决心为国争光,那份汪洋恣肆、狂妄无忌,就断然
期刊
最近,我们到全国最大的,被评为全国文明市场的北京西郊汽车配件城采访时,看到这个市场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好,管理规范,规章制度健全,经营管理办法多,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和新的
高效微生物肥料是一种新型肥料,它含有多种有益的微生物,通过先进的新工艺制造而成。这种微生物肥料能够促进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改善植物的营养。施用这种肥料可以提高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的能力,能促使植物茁壮成长,枝叶繁茂,茎杆粗壮,根系发达,花朵鲜艳,果实饱满,明显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这种微生物肥料的优点在于,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是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肥料。我国微生物专家已经在
目的探讨硫酸锌对B段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 B,UVB)造成的角朊细胞(Keratinocytes,KC)氧化损伤及胞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取新生Wistar大鼠背部皮肤,采用中性蛋
8月4日,广元市委老干部局领导班子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浚荣,市委第七督导组组长、广元电大原党委书记、校长党天安等到会指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FQs) are frequently detected as emerging pollutants in aqueous environments.In this study,kinetics,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echanis
合理用药,可减少药害,提高疗效,节约药物资源和经费,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已成为医药界的共识,并逐步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居民获取卫生服务的基层
我国的财税制度一方面为政府的实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也是促进社会资源公平分配,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的制度保障,这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问题教学法就是用问题的形式将课本上所列出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最终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来,让学生进行研究、探索,在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培养技能、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