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一度火爆,在各地屡创收视奇迹。但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新媒体猛烈冲击之下,地面频道各类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一路急跌。新时代对电视新闻栏目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时代变革中再一次占据制高点?传媒业界都在深思。
关键词 民生新闻;地面频道;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5-0145-02
广州广播电视台的《广视新闻》,是在广州地区享誉多年的品牌民生新闻栏目,收视率最高时突破20点。近年来,一方面新时代舆论形势发生变革,另一方面媒体格局也迎来裂变,如何破局,地面频道民生新闻将走向何方?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广视新闻》的主创团队做出了一系列的大胆尝试,取得一定成绩。
1 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尽显主流风范
什么是民生新闻?业界和学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但是主要阐述不外乎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
向”等。
从遍地开花、人见人爱,到过于琐碎、屡被诟病,各地民生新闻自身的发展从草创到辉煌,大多迈入瓶颈。加上新兴媒体的冲击,即便是引领民生新闻风气之先的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节目收视亦从开办之初的单日最高17.7,急跌至2018年年均的1.9。
随着广州广播电视台1988年开台创办的《广视新闻》(前身是《广州电视新闻》),是广州地区最富盛名的电视新闻栏目之一。因广州地域上毗邻港澳,广东地区在1992年成为全国唯一有境外电视落地的省份。香港两家电视台的4个频道——翡翠台、明珠台、亚洲台、国际台,纳入了广东省和广州市有线电视网络。
香港电视新闻呈现几大特色,一是新闻价值的取向表现出巨大的商业性,主要体现在新闻节目更注重新闻的时效性,以及更加追求平民性的大众传播,新闻内容更贴近市民生活。而20世纪80年代的内地电视新闻节目,则更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和信息的权威性。电视新闻节目承担着一种特殊的宣传使命。
为了与香港电视媒体抢占市场,广东地区的电视新闻节目几经变革,形式上方言(粤语)播报、内容上立足本地、放眼粤港澳乃至全球。正是在这股风潮下,《广视新闻》在全国地面频道中率先变革,以“最快最新、街知巷闻”作为节目口号,主打民生报道。过去30年间,节目收视率长期在广州地区名列前茅,最高时达到20点,栏目也屡获殊荣,曾获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一等创优新闻栏目、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地面频道新闻类栏目十强、广东省新闻媒体优秀品牌栏目等,还多次斩获广东新闻奖一、二等奖。但是近年来,在新兴媒体来势凶猛、传统媒体日益萎缩的当下,《广视新闻》2018年日平均收视跌至2.06,收视份额仅11.3%。
十九大之后,全国宣传舆论战线迎来历史性变革。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有了新变化新要求。《广视新闻》的采编团队亦认识到,必须主动且更多地向主流媒体的主流新闻靠拢,关注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审视社会趋势,在权威性上做出大模样,从公信力中寻求大突破。2018年,节目转型升级,从传统的民生电视新闻栏目,变成具有旗帜意义的主流时政新闻节目,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广视新闻》的改革率先从内容入手,围绕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代表团座谈、改革开放40周年、总书记再度视察广东等重大主流题材,先后推出《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广州坐标》等68组主题策划近千条新闻,将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贯穿全年,并逐渐推向高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报道的数量与规模都几乎占据全年自采新闻的半壁江山。
同时,《广视新闻》还以重大民生题材报道为重要抓手,始终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推出了众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传报道,进一步占据市场。在2018年重大主题、重大工程的重要时刻,打造多个重点版面,9月16日推出《众志成城战“山竹”》特别报道,节目收视高达5.78,创下2017年以来《广视新闻》的新高;9月22、23日,与另一民生新闻栏目《G4出动》合作,在广州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联合推出《“动感”飞穗港 明月伴往来——广深港高铁全线通车特别节目》;10月24日围绕港珠澳大桥通车,推出《灣区彩虹 飞跃伶仃——港珠澳大桥通车特别报道》,12月9日以广州马拉松首次获得“双金”赛事作为切入点,推出特别报道《广马的“双金”时代》,12月28日围绕广州地铁三线齐发,实现区区通地铁,推出《地铁,让梦想驶进现实》的特别节目等。
2018年,《广视新闻》尽显主流风范,借助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平台,重构地面频道的新时代传播体系,通过主流时政强化宣传、重大主题精心策划、技术创新引领风尚、媒体融合深入推进等一系列组合拳,做有广泛社会影响力,核心价值观的节目。
2 借高清契机,融高精呈现,提升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的画面呈现,近年来出现众多变化。无人机拍摄、移动直播、AI主播、在线互动……各类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使电视新闻呈现在逼真、互动、代入感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
但是《广视新闻》因演播室狭小、设备陈旧等原因一直无法“施展拳脚”。2018年,《广视新闻》三十而立,迎来蝶变。随着广州广播电视台从环市路的花果山,整体搬迁至广州塔下的国际媒体港,《广视新闻》也正式迈入高清时代。2018年2月10日,《广视新闻》高清启播。400平方新闻演播室启用,这也是全国目前最大的室内新闻演播厅。360度的环形大屏、二楼增设新媒体互动区等,这些在新闻演播室的设计上均是首创。 得益于硬件提升,节目引入各类高科技呈现手段,包括大屏、虚拟前景等在线包装手段,令新闻呈现更加直观宏大。例如在港珠澳大桥开通时,通过虚拟前景呈现了珠海香港车道如何实现变换,很好地诠释了主题;在地铁新线开通的节目中,大屏与虚拟前景联动,14号线列车从壮阔的从化森林景观中徐徐开进演播室,场面震撼等。
3 促媒融发展,建设全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
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人,普及率为57.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广视新闻》加速推进媒体融合,突破了地面频道不能上星、传播范围有限的桎梏,同时进一步深化与央级新媒体平台的合作,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2018年,《广视新闻》记者全面转型为全媒体记者,一到新闻现场,记者第一时间发回图文报道,通过新媒体平台首先推送。
另外,自主研发的新媒体产品掌中广视“两微一端”、城市交换云平台,与电视新闻节目全面打通。以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报道为例,掌中广视手机客户端先后开设了近20个专题,收录报道逾千条。
2018年8月15日,《广视新闻》以全媒平台专属账号“花城+”进驻新华社客户端,实现原创稿件的自动上传。截至2018年12月31日,“花城+”上传新闻2012条,总浏览量为7 966万人次。
2018年台风“山竹”吹襲广东,全媒体平台以电视新闻直播为带动,联合全省多家城市电视台联合推出12小时不间断手机直播节目《超强“山竹”袭广东》,除了在多个城市台客户端推出外,还推送至新华社客户端“现场云”、央视新闻+、触电新闻等。跨平台浏览量近百万人次。多屏联动的全媒体播发,令《广视新闻》成功实现了在更高平台更广领域的二次传播,放大了主流媒体在互联网等舆论场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新时代当有新作为。曾红极一时的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在这个变革期,能否抓住媒体融合的有利契机,成功破局,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在这个实践与创新的过程中,期待新一批领传媒风气之先的作品涌现。
参考文献
[1]韩杨.地方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发展策略[J].中国报业,2015(2):54-55.
[2]唐薇.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创新发展探究[J].电视指南,2017(6):50.
关键词 民生新闻;地面频道;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5-0145-02
广州广播电视台的《广视新闻》,是在广州地区享誉多年的品牌民生新闻栏目,收视率最高时突破20点。近年来,一方面新时代舆论形势发生变革,另一方面媒体格局也迎来裂变,如何破局,地面频道民生新闻将走向何方?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广视新闻》的主创团队做出了一系列的大胆尝试,取得一定成绩。
1 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尽显主流风范
什么是民生新闻?业界和学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但是主要阐述不外乎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
向”等。
从遍地开花、人见人爱,到过于琐碎、屡被诟病,各地民生新闻自身的发展从草创到辉煌,大多迈入瓶颈。加上新兴媒体的冲击,即便是引领民生新闻风气之先的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节目收视亦从开办之初的单日最高17.7,急跌至2018年年均的1.9。
随着广州广播电视台1988年开台创办的《广视新闻》(前身是《广州电视新闻》),是广州地区最富盛名的电视新闻栏目之一。因广州地域上毗邻港澳,广东地区在1992年成为全国唯一有境外电视落地的省份。香港两家电视台的4个频道——翡翠台、明珠台、亚洲台、国际台,纳入了广东省和广州市有线电视网络。
香港电视新闻呈现几大特色,一是新闻价值的取向表现出巨大的商业性,主要体现在新闻节目更注重新闻的时效性,以及更加追求平民性的大众传播,新闻内容更贴近市民生活。而20世纪80年代的内地电视新闻节目,则更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和信息的权威性。电视新闻节目承担着一种特殊的宣传使命。
为了与香港电视媒体抢占市场,广东地区的电视新闻节目几经变革,形式上方言(粤语)播报、内容上立足本地、放眼粤港澳乃至全球。正是在这股风潮下,《广视新闻》在全国地面频道中率先变革,以“最快最新、街知巷闻”作为节目口号,主打民生报道。过去30年间,节目收视率长期在广州地区名列前茅,最高时达到20点,栏目也屡获殊荣,曾获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一等创优新闻栏目、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地面频道新闻类栏目十强、广东省新闻媒体优秀品牌栏目等,还多次斩获广东新闻奖一、二等奖。但是近年来,在新兴媒体来势凶猛、传统媒体日益萎缩的当下,《广视新闻》2018年日平均收视跌至2.06,收视份额仅11.3%。
十九大之后,全国宣传舆论战线迎来历史性变革。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有了新变化新要求。《广视新闻》的采编团队亦认识到,必须主动且更多地向主流媒体的主流新闻靠拢,关注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审视社会趋势,在权威性上做出大模样,从公信力中寻求大突破。2018年,节目转型升级,从传统的民生电视新闻栏目,变成具有旗帜意义的主流时政新闻节目,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广视新闻》的改革率先从内容入手,围绕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代表团座谈、改革开放40周年、总书记再度视察广东等重大主流题材,先后推出《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广州坐标》等68组主题策划近千条新闻,将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贯穿全年,并逐渐推向高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报道的数量与规模都几乎占据全年自采新闻的半壁江山。
同时,《广视新闻》还以重大民生题材报道为重要抓手,始终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推出了众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传报道,进一步占据市场。在2018年重大主题、重大工程的重要时刻,打造多个重点版面,9月16日推出《众志成城战“山竹”》特别报道,节目收视高达5.78,创下2017年以来《广视新闻》的新高;9月22、23日,与另一民生新闻栏目《G4出动》合作,在广州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联合推出《“动感”飞穗港 明月伴往来——广深港高铁全线通车特别节目》;10月24日围绕港珠澳大桥通车,推出《灣区彩虹 飞跃伶仃——港珠澳大桥通车特别报道》,12月9日以广州马拉松首次获得“双金”赛事作为切入点,推出特别报道《广马的“双金”时代》,12月28日围绕广州地铁三线齐发,实现区区通地铁,推出《地铁,让梦想驶进现实》的特别节目等。
2018年,《广视新闻》尽显主流风范,借助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平台,重构地面频道的新时代传播体系,通过主流时政强化宣传、重大主题精心策划、技术创新引领风尚、媒体融合深入推进等一系列组合拳,做有广泛社会影响力,核心价值观的节目。
2 借高清契机,融高精呈现,提升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的画面呈现,近年来出现众多变化。无人机拍摄、移动直播、AI主播、在线互动……各类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使电视新闻呈现在逼真、互动、代入感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
但是《广视新闻》因演播室狭小、设备陈旧等原因一直无法“施展拳脚”。2018年,《广视新闻》三十而立,迎来蝶变。随着广州广播电视台从环市路的花果山,整体搬迁至广州塔下的国际媒体港,《广视新闻》也正式迈入高清时代。2018年2月10日,《广视新闻》高清启播。400平方新闻演播室启用,这也是全国目前最大的室内新闻演播厅。360度的环形大屏、二楼增设新媒体互动区等,这些在新闻演播室的设计上均是首创。 得益于硬件提升,节目引入各类高科技呈现手段,包括大屏、虚拟前景等在线包装手段,令新闻呈现更加直观宏大。例如在港珠澳大桥开通时,通过虚拟前景呈现了珠海香港车道如何实现变换,很好地诠释了主题;在地铁新线开通的节目中,大屏与虚拟前景联动,14号线列车从壮阔的从化森林景观中徐徐开进演播室,场面震撼等。
3 促媒融发展,建设全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
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人,普及率为57.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广视新闻》加速推进媒体融合,突破了地面频道不能上星、传播范围有限的桎梏,同时进一步深化与央级新媒体平台的合作,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2018年,《广视新闻》记者全面转型为全媒体记者,一到新闻现场,记者第一时间发回图文报道,通过新媒体平台首先推送。
另外,自主研发的新媒体产品掌中广视“两微一端”、城市交换云平台,与电视新闻节目全面打通。以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报道为例,掌中广视手机客户端先后开设了近20个专题,收录报道逾千条。
2018年8月15日,《广视新闻》以全媒平台专属账号“花城+”进驻新华社客户端,实现原创稿件的自动上传。截至2018年12月31日,“花城+”上传新闻2012条,总浏览量为7 966万人次。
2018年台风“山竹”吹襲广东,全媒体平台以电视新闻直播为带动,联合全省多家城市电视台联合推出12小时不间断手机直播节目《超强“山竹”袭广东》,除了在多个城市台客户端推出外,还推送至新华社客户端“现场云”、央视新闻+、触电新闻等。跨平台浏览量近百万人次。多屏联动的全媒体播发,令《广视新闻》成功实现了在更高平台更广领域的二次传播,放大了主流媒体在互联网等舆论场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新时代当有新作为。曾红极一时的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在这个变革期,能否抓住媒体融合的有利契机,成功破局,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在这个实践与创新的过程中,期待新一批领传媒风气之先的作品涌现。
参考文献
[1]韩杨.地方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发展策略[J].中国报业,2015(2):54-55.
[2]唐薇.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创新发展探究[J].电视指南,2017(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