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灏:追逐风暴深处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care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年初席卷了全国的“霸王级寒潮”为广州带来了一场百年一遇的降雪,这场雪让广州人激动的原因不仅是罕见,还因为意外——各大气象台都没有预报说广州要下雪。
  不过,在1月16日的“中大追风足迹”个人公众号中,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专业的大三学生周明灏发了一篇名为《极地涡旋南下:“超级寒潮”下周扫荡全国》的原创文章,在文中,周明灏参考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气候监测预报图,通过观察北极涛动指数来推测寒潮暴发的风险。
  周明灏分析:“下周四起,受南下极地涡旋影响,一股强烈的冷空气将席卷我国大部,带来严寒天气。这股冷空气所向披靡,所到之处冰封雪飘,堪称‘超级寒潮’。”
  周明灏将文章推送到学院的群里,新招聘的大气学院院长、曾任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的董文杰教授立刻把文章推出去,不少中山大学的老师都转发了。文章发出第二天,阅读量就超过10万,第三天一天,单日阅读量25万,之后累计阅读量逾60万。
  23日,周明灏再次发文预告“广州:今天夜里或可见雪”,次日突如其来的大雪让周明灏的预测掷地有声。随着文章的现象级科普传播,“超级寒潮”这个非学术的叫法被越来越多媒体采用,紧接着获全国权威媒体广泛转载,这让周明灏名声鹊起,《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都对他进行了报道。
  周明灏的突然走红并非毫无伏笔。在老家湖北,周明灏就喜欢下雪,常跟着爷爷看天气预报。9岁随家人到广东佛山后,他喜欢追击台风。周明灏在小学就明确了自己以后要成为一名气象学家,所以高考时他果断报了中山大学的大气科学学院。
  2011年,周明灏结识了中国气象爱好者团体。与志同道合的人相处,大有相见恨晚的感慨,很快,他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由于表现突出,周明灏现在是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所“台风论坛”总版主。他负责管理论坛百万粉丝微博,组织参与2015冬夏两次全国气象爱好者交流学习。“在大自然的咆哮中,有我最真切的归属感。”
  发展自身兴趣的同时,周明灏不忘帮助有志于此的师弟师妹。他曾向江门一中赞助一套小型自动气象站,鼓励学校的气象爱好者坚持自己的兴趣、把喜欢做的事情继续做下去。该自动站被命名为“周明灏站”,由学校的星研社负责日常维护,并传输记录下了江门一中数年间的风雨历程,这成为大家的美好回忆。
  周明灏的公众号推送以他的天气预测文字消息为主,遇到特殊天气,如寒潮、台风,他会做一篇图文结合的长推送,预告并分析其原理。从大一下学期开始,他已经坚持了两年多。久而久之,粉丝们形成了一种默契——每当周明灏发长推送时,就预示着要有糟糕天气来了。2016年5月30日,周明灏发布了一篇“年度首轮高温热浪天气来袭”,有粉丝留言开玩笑说:“你一写长推送我就好慌。”“最烦你发长推送,从来都没有好消息。”这次推测依然准确到位,在接下的一周里,广州的高温一度达到了37℃。
  能实现成功预测,当然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2015年度的全系成绩排名,周明灏第一。不过,学霸也有不安的时候。刚进大学时,周明灏也曾有过迷茫的时期。眼花缭乱的新生活让他耐不住性子,做什么都不愿甘居人后,于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别人干什么,周明灏总想着要去干同样的事情来证明自己。“各种社团、学生活动,别人选一个,我就加倍。逛街、聚餐,别人去一次,我就加倍。”渐渐地,时间和精力的大量付出让他疲惫不堪、力不从心,期末考让他备受打击。反思之后,周明灏想清楚了:“其实我大可不必如此,自己实际上早有方向了啊。”调整重点后,周明灏摆脱了这种焦虑状态。他专注于专业,开始主持国家级科研立项课题,潜心钻研、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课题,担任院刊《环境之友》主编,向全校推广学院动态和气象知识。同学说:“在他的解读里,才发现气象原来这么有意思。”
  运营公众号,科普气象知识的体验培养了周明灏学业上的钻研精神。开始做公众号的时候,周明灏有些心虚。大一刚入门的他尚未接触过多的专业课,“我喜欢气象,经验之谈可以滔滔不绝,但一说到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却处处犯难。预报有偏差,虽不至于被指责,但我会过意不去。”抱着能够用科学准确的天气信息服务于同学的想法,周明灏开始在课堂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将自己模棱两可的概念或知识盲点弄清,并将老师所讲与之前他的观察经验结合起来思考。在理清科学原理后,他再在公众号进行预测,这样不断循环累积经验,不仅提高了预测天气的准确度,也让周明灏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如何把微信推送写的不那么“高冷”也是一门学问,做“台风论坛”总版主,负责运营其微博和微信,让周明灏学到了如何将高深的气象知识通俗化。在推送中,他尽量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将语言转化成容易理解的比喻或俗语。采访中,周明灏信手拈来一个例子,“要解释台风的生成,我就会这样描述:副热带高压南边是东风气流,夏季风爆发后又引来一支西风气流,两股气流撮合、旋转、壮大,就形成了台风。”
  除了在学校的学习,周明灏也跑了不少地方,他曾先后到上海市气象局、中国台风所等机构交流。夏天追拍雷暴飑线,冬天跟踪降雪寒潮,台风、闪电,朝霞、彩虹,大自然最温柔和最狂野的瞬间,都让他震动。
  2014年9月,周明灏与资深气象爱好者一起,携仪器自费驱车赴台风“海鸥”登陆地——雷州半岛,模拟台风影响外场试验。“雨从水平方向飞过来,风力之强劲,使人联想起科幻片中的特大风暴。横飞的雨点像石子一般,打在背上生疼。”为了拍下这段珍贵的视频,周明灏把手机抱在胸口。“用尽浑身力气稳住自己的重心,艰难地在飓风中半蹲着行进。暴怒的风挟着雨水横飞,每呼吸一口空气就感觉像要在大海中溺水。稍有不慎失足滑倒,我就会永远被吸入风暴深处,永远留在那里。”这次的风暴带走了发生地九条鲜活的生命,并在海峡咫尺的海口创下了最大风暴潮的记录。在有所防备的前提下,周明灏和追击队员并没有受伤,三天日以继夜的追击与观测终于有了成果,他们捕捉到台风的旋臂、眼墙,实测风速、气压,在风暴中心获取的珍贵台风眼壁影像资料,在优酷播放次数共计63万次。   事后,周明灏将此次追风纪实经历写在了自己的公众号里,在结尾,他说:“闭上眼,风雨仿佛还在眼前呼啸。为了完成梦想,追风者们必须去到世界边缘不可。我们热爱自然,也敬畏着自然。我们更衷心地希冀,这样的灾害不要重创任何一处人口密集地。风云变幻依旧。追风归来,我们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
  问:你在大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最大的收获是创办了微信公众号“中大追风足迹”。作为气象专业的学生,我对天气变化敏感,平时常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发布天气消息。于是有同学建议道:怎么不去开办个自己的公众号呢?我便这样做了。从大一暑假开始。原本只是出于个人兴趣、给身边同学提供天气预报,时不时写点科普文。后来逐渐受到广泛群体的关注,从老师、外院外校同学到社会人士,粉丝越来越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能够将专业小圈子推向社会、给大家带来便利、得到肯定和信赖,使我很受鼓舞。
  问:在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中,你不仅在学校是佼佼者,还从全国优秀大学生中脱颖而出,你认为自己是如何胜出的?
  答:每一位候选者都非常优秀。说实话,我没办过轰轰烈烈的活动,公益助人循规蹈矩,没参与过太多竞赛,获得奖项几近于0,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算不上主流的候选者。我只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专业小圈子里怡然自得并努力尝试将这种有限的共鸣跟社会分享。当然,非主流不代表封闭。我以我的才华铺展着我的影响力,并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的这种努力。如果大家能与我产生共鸣,或是说这种非主流式努力唤起了大家身上的什么,那么我便是大家眼里的优秀者。
  问:你的爱好有哪些?你是如何平衡学习、社工(社团活动、学生活动)和自己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的?
  答:我的爱好较多,主要是追击天气、看书写作;讲到学习,气象学是一门对数理基础要求很高的学科,门槛不低,难度很大;社团而言,我大一一口气加了七个,后来退了两个,大二时留任两个(院新闻媒体中心主任、院学术性社团项目组组长);参加学生活动我也是活跃分子。除此还会有各种预料之外的任务或事项。日程冲突与时间拮据的状况是肯定有的。不过我总会选择把自己实际上想要做的事情摆在第一位,其他的事情之后考虑也不迟。这样子循序渐进地处理,保持自己的节奏,大多数时候反而都能获得不错的效果。小部分时候会错失机会或需承担相应责任,那么理直气壮地正面迎接后果即可。
  问:压力大的时候会做什么?
  答:看书。村上春树的书,并思考自己。
其他文献
E在洛杉矶读医药学,教授总是鸡蛋里挑骨头般对E上交的作业打游击战,甚至不惜占用自己下班后的自由时间。好的方面是,E的教授在学术上非常严谨,责任心几乎可以跟鲁迅的藤野先生PK,虽然经常把E叫过去单聊,但这样开小灶似的额外补习,也是让E的成绩保持坚挺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独有偶,我的另一位同学J,也曾给我留言抱怨她的教授。J在国内念数学专业,平时上课对于教授讲的题目没有完全理解,下课总是去问,但国内的
2012年周晓宇通过转专业考核,从复旦材料科学系转入中文系。这在他的朋友圈子里曾引起不小的震动:一个前途光明的理工科尖子,为什么想转进“冷门”的中文系呢?周晓宇坦言,“我自己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毕竟想从工科转入文科,整个人生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心里有些迷茫。不过最后,我决定坚持自己的梦想。”  带着黑框眼镜,喜欢穿T恤衫休闲裤的周晓宇看起来是一个标准的理工男形象,但他“闷骚”的外表下早已有了
作为一名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没做过和体育搭边的工作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体大的。2015年,我有幸获得了在某体育网站实习的机会,对于又喜欢体育又喜欢新闻的我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事实证明,这次实习的确称得上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零食和咖啡八卦,根本没有  2015年,我正式成为S网站的实习体育编辑,主要工作包括:处理日常体育资讯、大型赛事报道、发掘新闻线索以及策划轻互动产品等等,说白了就是发新闻、
除了在上文中列出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及其新材料产业企业名单外,此图按东北三省、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和西部六大部分,列出其他省、市新材料产业企业名单,供同学们在找工作时参考。
2015年11月,研究发起者禾木和我在青年志的蘑菇趴上变着法搜集各种有趣的年轻人对性别的疑问和评论。大家的语句跳跃又热烈,便利贴贴满了整个窗户大小的白板纸。那时我还想不到,5个月后发布的报告,有一半的内容角度将来自于这些鲜活的、粗糙的便签文字带给我们的启发。这场百人参加的趴体式的“头脑风暴”所带来的开放精神,是接下来贯穿整个研究过程的精神之一。  为避免和以往的本土性别研究一样囿于理论框架的纠缠中
我在中戏上学,大三了,也快毕业了,现在回顾起大学生活,觉得挺迷茫也挺失落的。我学的是戏剧管理,这个专业特别水。曾经预期能在这个学校里学到更多的东西,认识更多不同的人,反正就是觉得大学和高中相比,应该在各种资源、平台上都更上一层才对。其实我以前更喜欢拍片子,想学导演,一直想自己做点什么东西出来。可是现实并不能是预期得那么好,我学这个专业是走弯路了,但是现实就是这样,能怎么办?我现在的状态就是,做的事
在杨帆看来,每个职业都有它的崇高,而他们快递行业的崇高,就是源于“被需要”。  快递小哥杨帆四年前开始在北京从事快递行业,他回忆:“那时候骑着一辆破破烂烂的自行车,不管酷暑还是寒冬总是担心客户的快递会被送晚,所以就拼命地骑着自行车飞奔,还记得一年八月十五送月饼,我一辆自行车带了三十多盒月饼,天又下着大雨,不得已把衣服脱下来盖在月饼盒子上。”  现在他做快递兼职外卖,他说:“说实话真的很累,每天风吹
RLU风云  1978年出生的兰大电台,最初叫“兰州大学广播站”,1987年试播无线调频广播,更名为“兰州大学广播电台”。直到2001年4月23日,电台正式播出无线调频广播节目,才有了自己的英文名:Radio of Lanzhou University,也就是让很多“退休台胞”念念不忘的RLU。  电台设置了专题部、新闻部、技术部、体育部、听众服务部等部门,每一年纳新完毕,台长、编辑、记者、播音、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的遗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992年春天,在大一下学期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课上,我第一次听老师提到陈旭麓,直到1996年才真正读到这本“精心构思、反复推敲、凝结着先生大量心血的学术著作”。从那时起,这本书陪伴了我20年,我已记不清通读了过多少遍,书早已被我圈点勾划的不成样子了。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是我1998年1月30日写的一句话:“一本好书,
尹采绿第一次见到苏叶是在图书馆楼下。  远远看到那个男生,穿着白衬衫、拿着大喇叭,  为来参观的小学生介绍学校的光荣历史,  采绿扑哧笑出了声。  男生齐楚像是听到了她的笑声,  转过头来,四目相对,  采绿只觉得曾在小说里看到的白衣胜雪的男子似乎从书页里一步步走了出来,  立在她面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败笔是手里捏着一只发出噪音的大喇叭。  遇见  再次看到苏叶是在舞台上,镁光灯下,他和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