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各中小学都或多或少地开发了自己的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确实积累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甚至一些学校不能正视校本课程与中高考的关系,歪曲了校本课程的性质、功能和价值。试图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迁移理论以及素质教育与中高考的博弈三个方面来诠释校本课程与中高考的相关性。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中高考;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都形成了不少值得推广的经验。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甚至一些学校仍然不能正视校本课程与中高考的关系,担心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而使得学校和学生在教学竞争中失利,从而歪曲了校本课程的功能和价值。面对这些疑虑和担心,本文试图从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关系、迁移理论以及素质教育与中高考的博弈来诠释校本课程与中高考的相关性,希冀能给学校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一、校本课程可以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力基础
1985年,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提出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成功并非单纯制约于智力,而是由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必须建立在人们的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之上。一般来说,智力因素主要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五个因素并以思维力为核心组成的,是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国家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非智力因素”一般界定为智力以外的一切影响于智力行为的心理因素,涉及面较广,包括学习动机的引起、认识兴趣的激发、情感体验的加深、品德行为与习惯的养成,乃至气质、意志、性格的塑造等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基本上就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限于国家课程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通过多种渠道交叉进行,方能卓有成效。而校本课程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
国家课程很难照顾到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差异,再加上应试教育之风盛行,很多学校仅仅围绕升学率,在认知和智力方面做文章,而很少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但是如果学校仅强调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导致情绪低落、意志薄弱、厌学逃学等,就必然会削弱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相反,如果学校的校本课程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独立人格,使学生在学校保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那么长此以往,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所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常常表现得非常突出。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动力基础。
浙江省特级教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非智力因素研究会常务理事徐锦生做了20多年非智力因素研究,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证明:刚开始随机进入实验班的学生在考试成绩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毫不突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劲却越来越强,在中考和高考中明显比没有参与非智力因素培养实验的学生略胜一筹。而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学校开设了200多门校本课程,让孩子们用自由快乐的方式学习,并不影响他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只有喜欢了,只有兴奋了,他才能够充分发挥他的潜能,只有放松了,他才特别有创造力。所以,学生在这个时候,学习热情会特别高,动力也会非常足”。
二、校本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兴趣、自信心的迁移,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每一位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是可以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的,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而校本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点的,学生对选择的这门课程感兴趣,他就能在学习这门课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能动性,在实践和体验中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体验到很大的成功,从而提高其自尊和自信。这种兴趣、能力和自信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都将会迁移到他们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去。
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于智博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于智博曾是一个小学留级、中学倒数的典型差生,他把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的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学习上,即便如此,他仍然考不出一个理想的成绩,无奈之下,他被父母送到了美国一个非常偏远的乡村中学,在那里他从体育和汽车维修课中找到了兴趣,找回了学习的自信,这种兴趣和自信被迁移到了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从这两门课中我得到了相当高的快乐,是对我自信心的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两门课让我觉得我不再是笨蛋,我完全有能力把其他的课程也学好。尤其是前一天运动了,打了球了,心情好了,第二天上课反倒更加努力,会更有精神”。这就是迁移的力量。
于智博的事例让我们每个人都为之触动,反思我们当今校本课程的现状,如果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能以学生的兴趣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并充分发挥其潜能,并进而把这种自信和自尊迁移到平时的学习中去,那么学习的效率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校本课程的价值也就真正得到了体现。
三、校本课程是沟通素质教育与中高考的桥梁,追求的目标是“不为中高考,赢得中高考”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基点,面向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这恰与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尽其才”的理念相吻合,而对于中高考来说,校本课程也是给学生一个隐形的翅膀,成为提高学校升学率的一个助推器。因为校本课程很大程度上都是侧重于学生的体验和实践的,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而且知识也是可以迁移的,这些“编外”知识,有的时候会形成一种智慧链条,在不经意间链接中高考知识,从而收获意外的惊喜。近年来,教师们总是感叹:现在的中高考试题太活,综合性很强,令人难以捉摸。对许多考生来说,更是不知所云,无从下手。而这恰恰印证了近几年的中高考改革的方向:强调应用性、开放性、探究性,既注重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强化课本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又引导学生综合使用基础知识,突出学生的创造能力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校本课程就是沟通素质教育与中高考的桥梁,其目标是“不为中高考,赢得中高考”。 上海的萧成勇教授曾经对“高考入学成绩与道德品质水平的相关性”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在高考成绩的高分阶段里,特别是在“一本”与“二本”分数段之间,两者的相关性较强,即高考入学分数与其道德品质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大学生的高考入学分数越高,其整体道德水平也会越高,他们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各方面都会有良好的表现,是在人的知识和智力开发中不可忽视的动力基础。而这种动力基础既可以通过专门的学科教育,也可以通过各门学科的渗透,抑或是学校自己通过开设类似的校本课程进行培养。这里所指的道德品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目前我们倡导的综合素质或者人文素养。现在的中小学往往热衷于举办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和强化班,对学生进行知识、方法和技能方面的训练,唯独忽视更为基础的道德品质或人文精神的培育。殊不知,这样做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在学生身上施加过分的压力,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抵制情绪,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为真正的道德品质或人文素养培育造成难以排除的障碍。其实,各门学科的学习在方法及动力机制方面是互相贯通和一致的,而且,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作为更为基础的道德品质或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有意义。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成绩与其道德品质或人文素养呈正相关,且随其程度越高其相关性越强。这也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个启示:即一个人道德品质或人文素养构成其在学习和发展道路上的基本动力。学生道德品质或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是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引导和推动智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或者一定程度上说,学生学习成绩是其道德品质或人文素养培育的必然结果。
衡水二中校长秦海地曾经把学校的教育比作和尚撞钟:“和尚撞钟,有其声未必有其韵,仅准时、响亮是不够的,还要有穿透力和感召力,要能唤醒沉迷的众生,教育也是这样,有其形未必有其神。钟易响,佛难学;形好仿,神难备。撞响钟容易,心中有佛不易,并不是每一个僧人都能有佛心佛念。教育的外形本好模仿,而要做到神备,则需要扎实的真功夫、硬功夫。”其实,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和中高考并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存在着正相关。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校本课程的边缘化以及“教师单枪匹马苦干一阵,课程改革过眼烟云”现象的发生,我们理应让校本课程真正由当初的“回应”走向“自觉”,让其自然地融入国家课程之中,而不再是“回应”时的那份被迫,努力切中素质教育与“两考”的结合点,抓住当今教育的脉搏,使课程改革真正在学校扎根,从而获得素质教育与中高考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习「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08.
[2]秦海地.好学校是个超强磁场「N」.中国教育报,2012-01-17.
(作者单位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中高考;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都形成了不少值得推广的经验。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甚至一些学校仍然不能正视校本课程与中高考的关系,担心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而使得学校和学生在教学竞争中失利,从而歪曲了校本课程的功能和价值。面对这些疑虑和担心,本文试图从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关系、迁移理论以及素质教育与中高考的博弈来诠释校本课程与中高考的相关性,希冀能给学校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一、校本课程可以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动力基础
1985年,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提出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成功并非单纯制约于智力,而是由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必须建立在人们的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之上。一般来说,智力因素主要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五个因素并以思维力为核心组成的,是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国家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非智力因素”一般界定为智力以外的一切影响于智力行为的心理因素,涉及面较广,包括学习动机的引起、认识兴趣的激发、情感体验的加深、品德行为与习惯的养成,乃至气质、意志、性格的塑造等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基本上就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限于国家课程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通过多种渠道交叉进行,方能卓有成效。而校本课程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
国家课程很难照顾到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差异,再加上应试教育之风盛行,很多学校仅仅围绕升学率,在认知和智力方面做文章,而很少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但是如果学校仅强调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导致情绪低落、意志薄弱、厌学逃学等,就必然会削弱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相反,如果学校的校本课程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独立人格,使学生在学校保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那么长此以往,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所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常常表现得非常突出。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动力基础。
浙江省特级教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非智力因素研究会常务理事徐锦生做了20多年非智力因素研究,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证明:刚开始随机进入实验班的学生在考试成绩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毫不突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劲却越来越强,在中考和高考中明显比没有参与非智力因素培养实验的学生略胜一筹。而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学校开设了200多门校本课程,让孩子们用自由快乐的方式学习,并不影响他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只有喜欢了,只有兴奋了,他才能够充分发挥他的潜能,只有放松了,他才特别有创造力。所以,学生在这个时候,学习热情会特别高,动力也会非常足”。
二、校本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兴趣、自信心的迁移,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每一位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是可以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的,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而校本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点的,学生对选择的这门课程感兴趣,他就能在学习这门课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能动性,在实践和体验中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体验到很大的成功,从而提高其自尊和自信。这种兴趣、能力和自信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都将会迁移到他们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去。
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于智博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于智博曾是一个小学留级、中学倒数的典型差生,他把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的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学习上,即便如此,他仍然考不出一个理想的成绩,无奈之下,他被父母送到了美国一个非常偏远的乡村中学,在那里他从体育和汽车维修课中找到了兴趣,找回了学习的自信,这种兴趣和自信被迁移到了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从这两门课中我得到了相当高的快乐,是对我自信心的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两门课让我觉得我不再是笨蛋,我完全有能力把其他的课程也学好。尤其是前一天运动了,打了球了,心情好了,第二天上课反倒更加努力,会更有精神”。这就是迁移的力量。
于智博的事例让我们每个人都为之触动,反思我们当今校本课程的现状,如果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能以学生的兴趣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并充分发挥其潜能,并进而把这种自信和自尊迁移到平时的学习中去,那么学习的效率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校本课程的价值也就真正得到了体现。
三、校本课程是沟通素质教育与中高考的桥梁,追求的目标是“不为中高考,赢得中高考”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基点,面向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这恰与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尽其才”的理念相吻合,而对于中高考来说,校本课程也是给学生一个隐形的翅膀,成为提高学校升学率的一个助推器。因为校本课程很大程度上都是侧重于学生的体验和实践的,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而且知识也是可以迁移的,这些“编外”知识,有的时候会形成一种智慧链条,在不经意间链接中高考知识,从而收获意外的惊喜。近年来,教师们总是感叹:现在的中高考试题太活,综合性很强,令人难以捉摸。对许多考生来说,更是不知所云,无从下手。而这恰恰印证了近几年的中高考改革的方向:强调应用性、开放性、探究性,既注重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强化课本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又引导学生综合使用基础知识,突出学生的创造能力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校本课程就是沟通素质教育与中高考的桥梁,其目标是“不为中高考,赢得中高考”。 上海的萧成勇教授曾经对“高考入学成绩与道德品质水平的相关性”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在高考成绩的高分阶段里,特别是在“一本”与“二本”分数段之间,两者的相关性较强,即高考入学分数与其道德品质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大学生的高考入学分数越高,其整体道德水平也会越高,他们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各方面都会有良好的表现,是在人的知识和智力开发中不可忽视的动力基础。而这种动力基础既可以通过专门的学科教育,也可以通过各门学科的渗透,抑或是学校自己通过开设类似的校本课程进行培养。这里所指的道德品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目前我们倡导的综合素质或者人文素养。现在的中小学往往热衷于举办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和强化班,对学生进行知识、方法和技能方面的训练,唯独忽视更为基础的道德品质或人文精神的培育。殊不知,这样做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在学生身上施加过分的压力,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抵制情绪,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为真正的道德品质或人文素养培育造成难以排除的障碍。其实,各门学科的学习在方法及动力机制方面是互相贯通和一致的,而且,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作为更为基础的道德品质或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有意义。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成绩与其道德品质或人文素养呈正相关,且随其程度越高其相关性越强。这也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个启示:即一个人道德品质或人文素养构成其在学习和发展道路上的基本动力。学生道德品质或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是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引导和推动智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或者一定程度上说,学生学习成绩是其道德品质或人文素养培育的必然结果。
衡水二中校长秦海地曾经把学校的教育比作和尚撞钟:“和尚撞钟,有其声未必有其韵,仅准时、响亮是不够的,还要有穿透力和感召力,要能唤醒沉迷的众生,教育也是这样,有其形未必有其神。钟易响,佛难学;形好仿,神难备。撞响钟容易,心中有佛不易,并不是每一个僧人都能有佛心佛念。教育的外形本好模仿,而要做到神备,则需要扎实的真功夫、硬功夫。”其实,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和中高考并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存在着正相关。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校本课程的边缘化以及“教师单枪匹马苦干一阵,课程改革过眼烟云”现象的发生,我们理应让校本课程真正由当初的“回应”走向“自觉”,让其自然地融入国家课程之中,而不再是“回应”时的那份被迫,努力切中素质教育与“两考”的结合点,抓住当今教育的脉搏,使课程改革真正在学校扎根,从而获得素质教育与中高考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习「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08.
[2]秦海地.好学校是个超强磁场「N」.中国教育报,2012-01-17.
(作者单位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