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员的知情权

来源 :理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情权是党员行使其他各项民主权利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在党员知情权的落实方面,还存在着知情范围有限、内容流于表面、渠道狭窄和保障措施缺乏等问题。为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必须实现党内事务的公开化,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具体要从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和情况反映制度,健全党务公开责任制和监督评价机制两方面努力。
  〔关键词〕党员,知情权,党务公开
  〔中图分类号〕D2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0)04-0049-04
  
  一
  
  知情权是指主体依照法律或相关规定所享有的获取有关信息的权利。享有知情权是党员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的主要途径,也是党员有效行使其他各项权利的前提。党员的知情权是指党员依据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所享有的了解党内信息或事务的权利。党章规定的参加会议权、阅读文件权和接受教育培训权,属于党员知情权。(1)参加会议权。召开各种会议是党的各级组织开展工作的一种最普遍的形式。党员有权参加党小组会、支部大会、党员大会以及与其担任的党内职务和代表资格相应的会议。(2)阅读文件权。阅读各种党内文件也是党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党的文件包括党内的公报、决议、条例、规定、会议纪要等。这项权利是党员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前提和具体体现。(3)接受教育培训权。党员有权根据党组织的计划提出接受培训的要求,这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党员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更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党员的知情权被普遍认为是目前最需要实现的一项权利。2002年,中央纪委为了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委托一些地方的纪检部门进行调查,被调查的党员认为,在需要实现的各项党员权利中,排列第一位的就是知情权。〔1 〕目前,党内信息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党内的重大事情和关系党员切身利益的信息,领导干部要比普通党员知道得多,在职党员要比流动党员、下岗党员和退休党员知道得多,城市党员要比农村党员知道得多。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党员的知情权无法充分实现。另一份对湘、津、辽、蒙四省(市、区)七个地区的调查报告也显示,党员认为最需要实现的权利依次是知情权(占49.64%)、参与、表决权(占34.30%)、监督权(占31.55%)、选举与被选举权(占22.70%)、批评、建议权(占21.15%)、申诉、控告权(占12.47%)等。〔2 〕
  知情权之所以被认为是目前最需要实现的一项权利,原因并不复杂。享有党内事务的知情权是党员行使其他一切民主权利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普通党员而言,享有知情权不仅是对其获取党内信息渠道狭窄的一种补偿,也是增强其荣誉感和集体感的重要途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知情权是党员有效地监督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党代表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党内的大部分事务基本上都是由普通党员通过党内授权的方式将权力委托给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党代表来行使的。要确保对委托的权力进行有效控制,首要的前提就是委托者必须充分了解被委托者是否如实地反映了自己的意志,是否科学、民主、高效地行使了受委托的权力,否则参与党内事务、行使选举权以及批评权、建议权等,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
  
  虽然知情权在党员各项民主权利中居于重要的位置,发挥独特的作用,但在党的实际生活中,党员的知情权落实得并不到位。具体表现为:
  (一)党员知情的范围还需扩大。目前,广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特别是领导机关的决策环节知之甚少。有些部门和地区甚至仍然沿用革命年代的方法处理党内事务。由于战争时期对敌斗争的残酷性和特殊性,党内曾突出强调必须严守党的秘密,因此在文件上冠以“秘密”、“机密”等以防止秘密泄露,有时也规定党的文件只能在党内某一个层级传阅,形成了一套比较严格的保密制度。虽然现在有些特殊文件仍有加密的必要,有些文件仍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传阅,但应该说绝大部分文件都是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不能动輒以“机要”为名扣留文件,不将文件精神传达到基层党员,最终使普通党员沦为党内的“局外人”。目前,个别的基层组织和负责人有意截留党内信息,生怕党员知情后作出不利于他们的举动,害怕党员给他们“捅篓子”、“影响工作”,这是必须坚决制止和克服的情况。
  党内事务不向党员通报,不向党员传达,不向党员公开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比较严重。党内的有关规定和党的先锋队性质,要求有些重要的事情应该在党内先行讨论,让党员早知道,并进而在群众中做好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但目前来看,普通党员获知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指示,包括领导干部人事问题等,大部分都是在媒体公开发布后才知晓的。党员不再享受党内政治信息的“先知权”,结果导致党员既丧失了作为党员的荣誉感,也没有了担负政治责任的使命感,党员不再发挥引导群众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作用,无法及时清除一些小道消息,甚至有部分党员因为党内通报的情况简而又简,导致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产生不了解,并进而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党员对党内事务出现了“事前不知、事中乱猜、事后抱怨”的现象。
  党员知情权的范围受到严格“控制”的现象也需要格外注意。目前,很多部门和地区把许多“小事”搞得人人皆知,而对于那些需要党员特别了解和强化监督的事情,诸如组织方面的人事安排、单位的财务状况、重大工程的招标投标、领导干部的个人及家庭财产状况等,则被严格限制在领导层,普通党员根本无从知道。一项相关课题的调查数据显示,党员和基层干部对党内事务特别是重大事务普遍知情有限,认为自己“知道”的占15.92%,只“知道一些”的占71.45%,“不知道”或“无从知晓”的占12.47%。〔3 〕那些控制党员知情权范围的地区和部门,或以提高决策的效率为借口,或以党内大事不适合所有党员知道为借口,或以维护安全稳定为借口,不将信息与全体党员分享,一律实行暗箱操作,致使党内公开性和透明度日渐缺乏。
  (二)党员知情的内容还需深化。目前,普通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程度往往处于“被动知情”的状态,上级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公布什么内容,党员就了解什么内容,主动了解、咨询和过问的现象比较少见。普通党员了解的内容一般来说也比较简单。例如,在干部选任问题上,即使公开也只是公开候选人的简历等一般情况,对于候选人德、能、勤、绩、廉、学等方面的情况基本不太了解,对于干部考核的标准、要求和程序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对于候选人的了解如果仅限于公示的那些基本情况,而缺乏更深入的了解,那么即使选举本身是公正的,也未必能把德才兼备的干部选到合适的岗位上。
  党员知情的内容还必须客观、全面。一方面,党组织应当把包括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内的所有情况都实行公开,不能回避或蜻蜓点水式地提及问题。另一方面,知情的内容务求要清晰、明确,不能欲言又止、遮遮掩掩。只有客观、全面、准确地提供党内信息,党员对党的各项工作才能作出科学、准确的决断。此外,目前党员享有的知情权并不完整。普通党员对于党内事务往往只知“过程”而不知“结果”,或只看到“结果”而不知道“过程”。例如,有的地方让党员参加对任用考察领导干部的一系列民意测评,但一些地方民意测评结果却由“组织”掌握,党员的知情权成了“有头无尾”的“怪胎”。又如,许多党组织习惯于直接公布完成任用的干部情况,而对于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推荐、提名、考核、选拔等各环节却不予公开。信息的不公开难免让人产生猜疑,致使谣言四起,既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又削弱了新任干部的权威性。再如,党员对领导干部和党内事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是如何处理和答复的,对于那些未解决的问题作何解释,党员对处理结果的反馈意见如何,等等,都基本没有一个完整的公开过程,知情权大打折扣。
  (三)党员知情的渠道还需拓宽。目前,党员获得有关党内事务信息的方式和途径还存在不畅通的情况。例如,参加党的有关会议是确保党员知情权的一条重要渠道。但目前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各级各类党组织的支部活动很不规范,很多支部常年不召开会议,只是在发展党员、改选支部成员或年终考评时才集中开会,通过党的会议公布党内信息的方式受到严重挑战和考验。对于越来越多的流动党员、社区党员,传统的确保党员知情的渠道(如传阅文件、设置公开栏等),也逐渐显现出不足之处。例如,公开栏的放置地点、公示内容等仍很不规范。党员知情渠道的不畅影响了党员知情权的行使和保障。很多党员甚至只能通过小道消息来了解党内事务,当党员了解党内信息的主要渠道变成这种社会传闻的时候,党员知情权的实现状况可想而知。
  (四)党员知情的保障措施还需强化。在许多部门和地区,党组织在党员知情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一些党组织的信息公开与否完全取决于主要领导的个人素质和偏好,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党员的知情权如果被破坏或忽视,几乎没有哪一级的党组织或领导干部进行干预和保护,也很少进行纠正,更不会去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如果党员主动向上级党组织或党的负责同志主张自己的知情权,多数情况下都会被劝解,甚至会遭到批评教育,或被视为是单位的“刺儿头”。党员知情的保障措施不到位,导致党员的知情权长期被忽视。因此,切实维护党员的知情权,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相关的保障措施。
  
  三
  
  为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各级党组织必须从制度上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实现党内事务的公开化,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
  党务公开就是党组织在不违背党的保密纪律的前提下,将党的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等方方面面的建设和发展的状况,向全体党员公布并接受监督的机制。它能够提高党内的民主程度和党的执政能力,强化党内监督,密切党群关系。推进党务公开,首先要科学界定党务公开的内容。一般认为,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的秘密,党内的所有事务都要按照有关规定在适当范围内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开。党组织建设和发展方面应该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本地区、本部门事关大局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党组织的年度计划、总结和制度建设的情况,召开党的有关会议的时间、研究内容、议决事项和决议,党组织进行理论学习的规划,党组织日常的办事政策、办事程序,党内干部的提名、推荐、选拔和任用情况,党的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和廉洁自律的情况,党费的收缴及使用情况,等等。党员方面应该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党员的情况,党员民主评议的结果,党员受表彰和处分的情况以及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等等。其次,要丰富党务公开的形式。根据灵活多样、简便实用的原则,一般根据党务公开的内容及公开的范围确定公开的形式。如果是需要在党内公开的内容,可以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简报、墙报、党务公开公示栏等形式进行公开;如果是面向社会公开的内容,一般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公开,还有诸如网上党务、手机短信等也可作为新时期党务公开的载体和形式。再次,要把握党务公开的时限。党务公开的时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常规性的工作应定期公开,对于阶段性的工作应逐步公开,对于临时性工作应随时公开,对于重大或复杂问题,要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及时公开,对于党内意见不一致或多数人不赞成的问题,可以暂缓公开或不公开。最后,要规范党务公开的程序。党务公开必须有序进行,不能随意行事,要在公开的范围和时限内,形成一套严谨和规范的程序规定。根据一些地方开展党务公开试点的情况,党务公开可以按照提出、审核、公开、反馈、再公开的程序,遵循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进行。
  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要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是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和情况反映制度。推进党务公开必须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和情况反映制度。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就是要把党的方针、政策、决议等及时传达到广大党员之中,做到重要事情党内先通知,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问题党内先讨论。唯有如此,才能使党员更多地了解党的政策主张,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为此,必须改变过去党员被动式地理解党内文件的简单做法,建立党内情况的定期通报制度。根据通报内容的不同来规定时限,常规性工作可以定期作情况通报,重要性或紧急性的工作则需要及时通报。党组织应充分利用各种会议、传阅文件等形式,定期将上级党组织的决策、活动和工作安排情况,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传达、通报。定期召开党组织会议是实现党内情况通报制度的重要环节。应当按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召开党的各级各类会议,依照预定的内容、参加人员和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严格进行。党组织既要为会议的召开做充分准备,也要为党员参加党的会议创造必要的条件。文件的传阅规范程度也是确保党内情况通报制度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应及时把党内文件传达到基层党员,以方便其了解和监督党的各项工作。同样,党组织也要为党员阅读文件提供必要条件。
  党内情况反映制度更多地强调党内下情上达的问题,既包括党员个人向党组织的思想汇报,也包括党员对领导干部及党组织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方面的情况反映,还包括基层党组织工作落实情况的汇报。党组织对党员个人或基层的反映要及时向上级汇报,不能擅自截留,一般问题应采取逐级反映的方式,重大事项可以越级反映。对党员反映的重大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党组织应认真办理、及时答复,并将结果在限定时间内反馈给党员。党组织应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调查研究、建立电子党务信箱、开通党务热线电话、收集党报党刊言论等方式,支持和鼓励党员积极反映意见和建议,拓宽党员意见的收集渠道。
  二是健全党务公开责任制和监督评价机制。为确保党务公开落到实处,还必须健全党务公开责任制和监督评价机制。各级党组织的党务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公开本部门的有关党务,应明确主要负责人为党务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对任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具体落实到工作岗位和人员身上,建立健全党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和责任机制。同時,要将党务公开实施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所属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进行考评和监督。此外,还要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形成特色鲜明、简便易行的党务公开成效评估体系,努力提高党务公开的实际水平。
  尽快出台党内信息公开条例,使党务公开有章可循,也是确保党务公开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在此基础上,各级党组织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具体的党务公开实施细则,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刀切”的现象,进而增强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协调和处理好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的关系,也是深化党务公开必须解决的课题。在政务公开方面,各地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取得了比较成熟的经验。为此,党务公开应该主动借鉴政务公开的做法和经验,并借助政务公开的平台,实现二者在内容、程序和时机方面的联动、协调,形成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协调共进的格局。
  参考文献:
  〔1〕薛梅.保障党员权利 提高监督整体效能——关于贯彻和落实《实施纲要》的几点思考〔J〕.是与非,2005,(8).
  〔2〕彭建军,毛政相.当前影响党员行使监督权利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5).
  〔3〕滕兴才.五个障碍阻碍党员监督〔N〕.中国青年报,2008-07-03.
  
  责任编辑原方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变化率、投入比重、馆藏和流通人数与国民经济的关联分析,提出主动的协同战略.并列举出战略实施要点,阐述了战略的推进措施.
国民经济的长期运行结果显示.煤炭企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呈现出非常强的关联性.要实现煤炭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长期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煤炭企业对煤炭城市的积极辐射效应
本文论述了过程动画的原理及特性,提出过程动画在超媒体系统中的设计考虑,包括动画媒体与其它媒体的关系及用户交互、热点、各种触发方式等.
本文围绕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当前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实际,指出在服务流程、设计产品的类型、风险的防控、考评机制的健全等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并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需要十分关注国内经济的发展情况,也需要十分关注世界经济的形势。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论及的当代世界经济主要发展趋势有:“大力推进信息化
〔摘要〕加重对领导干部“德”的考察,首先要科学确立考察标准,应围绕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四个方面,对领导干部“德”的表现进行细化分解,区别不同类型、层次和岗位制订不同考察标准;其次是全面准确地开展考察,采取正向测评和反向调查相结合,现实考察与历史考察相结合,平时表现考察与关键时刻表现考察相结合,八小时之内考察与八小时之外考察相结合等方法;再次是注重运用考察结果,搞好结果反馈,视情况
基于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其发展策略。
通过对CALIS成员馆西文三级编目员资格认证考试B卷的评阅,指出了资格认证考试准备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西文三级编目员的B卷中的错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归纳和总结出CAL
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高等学校逐步改变传统的资金收付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现金流动.应政策要求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