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具有难度梯度的教学内容,从而促进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 课堂教学 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C633.91
文献标志码B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现有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具有难度梯度的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成学生达到下一阶段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分析学情,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围绕“最近发展区”进行问题设计和组织活动。
下面以“开花和结果”一课为例,分别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分析教师如何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和组织教学。
1 教材分析应注重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开花”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对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起着关键作用,本节课在章节中是一个重点。本节教学内容包括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三部分,重点是花的结构及花和果实、种子一一对应的关系,难点是微观抽象的受精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分析学生现有水平,技能层面已熟练掌握观察法,能够自主完成观察实验;知识层面,已学习和掌握了植物体具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知道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而且前面章节学习了种子结构、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知识内容,知道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
2教学目标设计应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概述花的基本结构,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进而描述出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植物传宗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花、护花的良好习惯。基于以上分析,将目标内容分解,如图1所示。
3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
3.1新课的引入
教师准备新鲜桃子。上课伊始,请学生吃桃子,联系学生所学知识,设计系列问题:
①你刚才吃的桃子,用生物学术语描述为植物的什么器官?
②果实的结构是怎样的?
③种子的结构包括哪两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出图2所示的知识结构简图。
师: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都开始于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是哪种细胞?
生:受精卵。
师:对的,受精卵发育成新的植物体。种子萌发时,种子的胚发育成新的植物体。由此,你做出什么样的推测?
生:受精卵发育成胚。
师:同学们的推测非常准确,对于植物体来说,受精卵发育成胚,再由胚发育成新的植物体。那受精卵是怎么来的呢?植物的精子和卵细胞在哪儿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开花和结果一节,在学习中揭晓答案。
设计意图:导入是一堂课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起点,重视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才能将问题难度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花和结果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师借助“吃桃”活动激发出学生对于这一常见现象的探究热情。“吃桃”活动的设计正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随后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领学生一步一步推测得出受精卵发育成胚。随后,学生会产生疑问:受精卵是怎么来的呢?精子和卵细胞在哪儿?从而在一片浓郁的探究氛围中,导入新课。
3.2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应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学情;其次,要深度挖掘教材,研究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使之难度梯度和呈现方式切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2.1 花的结构
教师播放“桃树开花结果”的视频,提出问题:桃树在什么时候结出了桃?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为什么开花之后才会结果,花与果实有什么联系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桃花各部分的结构,并把各部分粘贴在发放的表格中(表1),重点标注雌蕊、雄蕊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自主观察桃花的结构,粘贴、标注名称。教师巡视、指导,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
教师提出问题:桃花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学生回答:一朵桃花是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组成。教师追问:你认为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说明理由。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果,教师评价鼓励,适时搭建问题支架,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中有精子,雌蕊中有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能够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开花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繁殖后代。
设计意图:解剖观察桃花实验,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极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探究中,学生在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的同时,必定关注精子和卵细胞所处的位置,完成最近发展区的跨越,概述出花的基本结构,认识到开花对于植物繁殖后代的重要性,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基于新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顺利进入传粉和受精过程的学习。
3.2.2传粉和受精
教师创设情境:假使你有一位小精灵朋友“精子”,请你帮助他设计路线找到他的新娘——卵细胞。
学生在图3中画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需要经历的路径。教师点拨,学生描述路径:精子要想与卵细胞结合,第一步需要成功降落到雌蕊柱头上,突破传粉的概念。学生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展开传粉的学习,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①传粉的方式有哪几种?
②根据媒介的不同,花分为哪两种类型?
教师解释:传粉过程完成后,进入第二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花粉,在柱头黏液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内的精子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教師边板画,边写路径(图3)。 教师播放受精过程的动画,学生以小精灵——“精子”朋友的身份为动画配音,进一步理解受精这一微观动态过程。
设计意图:受精的过程微观不易见,对于直观思维仍占主要的初一年级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单纯借助动画播放来突破,会让学生产生“不真实感”。教师创设角色,学生以“精子”朋友的身份帮助精子寻找卵细胞,身临其境、参与其中。教师采用绘图画出精子和卵细胞要结合形成受精卵需要经过的路径的方式,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起“支架”,从而使学生在路径分析、绘制和动画配音中一步步理解受精的过程,突破教学难点。
3.2.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板书找一找花与果实和种子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学生分析板书,建立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对应关系(图4)。
设计意图:教师没有直接进行知识的讲授,而是依据学生在本课学习中新形成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分析板书,寻找花与果实和种子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使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总结和建构。学生在建构过程中体会被子植物产生后代的不易,认同并养成爱花、护花的良好行为习惯。
3.3鏈接生活,情感升华
教师引领:从开花、传粉、受精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被子植物产生后代还真不容易呢!就拿传粉来说,并不是所有的花粉都能落在同种花的柱头上,也不是所有的的柱头都能得到同种植物的花粉。图片中的农民伯伯就遇到了难题(课件出示玉米缺粒和向日葵子粒空瘪的图片),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农民伯伯找找原因。学生分析得出是传粉不足导致的缺粒现象。教师追问:如何补救?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并模拟演示操作。教师结合对学生模拟人工辅助授粉的评价,倡导学生欣赏花的美丽和芬芳,但不攀折破坏据为己有。
设计意图:初一阶段的学生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又乐于助人,教师利用“帮助农名伯伯找原因”的情境事例,引出人工辅助授粉的应用,既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又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认同“生物来源于自然,服务于生活”的观点。通过倡导学生爱花护花,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社会责任意识,自然达成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4教学反思
“开花和结果”是山东科技版初中生物初一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关于本节的教学设计,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多数教师都是以花作为切入点导入。而笔者在充分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的情况下,借助“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借助学生熟知的果实入手,一步步展开问题,由果推知到花再由花学习到果。学生学起来知识主线清楚明了,易于理解,也算是比较成功的尝试。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依据“最近发展区”做好问题设计和引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黄玮.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最近发展区”[J].中学生物学,2010,(1): 16-17.
[3]胡志军.运用支架式教学提升生物学习力[J].中学生物学,2013,(7):20-21.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 课堂教学 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C633.91
文献标志码B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现有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具有难度梯度的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成学生达到下一阶段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分析学情,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围绕“最近发展区”进行问题设计和组织活动。
下面以“开花和结果”一课为例,分别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分析教师如何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和组织教学。
1 教材分析应注重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开花”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对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起着关键作用,本节课在章节中是一个重点。本节教学内容包括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三部分,重点是花的结构及花和果实、种子一一对应的关系,难点是微观抽象的受精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分析学生现有水平,技能层面已熟练掌握观察法,能够自主完成观察实验;知识层面,已学习和掌握了植物体具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知道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而且前面章节学习了种子结构、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知识内容,知道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
2教学目标设计应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概述花的基本结构,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进而描述出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植物传宗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花、护花的良好习惯。基于以上分析,将目标内容分解,如图1所示。
3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
3.1新课的引入
教师准备新鲜桃子。上课伊始,请学生吃桃子,联系学生所学知识,设计系列问题:
①你刚才吃的桃子,用生物学术语描述为植物的什么器官?
②果实的结构是怎样的?
③种子的结构包括哪两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出图2所示的知识结构简图。
师: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都开始于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是哪种细胞?
生:受精卵。
师:对的,受精卵发育成新的植物体。种子萌发时,种子的胚发育成新的植物体。由此,你做出什么样的推测?
生:受精卵发育成胚。
师:同学们的推测非常准确,对于植物体来说,受精卵发育成胚,再由胚发育成新的植物体。那受精卵是怎么来的呢?植物的精子和卵细胞在哪儿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开花和结果一节,在学习中揭晓答案。
设计意图:导入是一堂课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起点,重视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才能将问题难度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花和结果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师借助“吃桃”活动激发出学生对于这一常见现象的探究热情。“吃桃”活动的设计正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随后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领学生一步一步推测得出受精卵发育成胚。随后,学生会产生疑问:受精卵是怎么来的呢?精子和卵细胞在哪儿?从而在一片浓郁的探究氛围中,导入新课。
3.2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应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学情;其次,要深度挖掘教材,研究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使之难度梯度和呈现方式切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2.1 花的结构
教师播放“桃树开花结果”的视频,提出问题:桃树在什么时候结出了桃?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为什么开花之后才会结果,花与果实有什么联系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桃花各部分的结构,并把各部分粘贴在发放的表格中(表1),重点标注雌蕊、雄蕊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自主观察桃花的结构,粘贴、标注名称。教师巡视、指导,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
教师提出问题:桃花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学生回答:一朵桃花是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组成。教师追问:你认为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说明理由。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果,教师评价鼓励,适时搭建问题支架,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中有精子,雌蕊中有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能够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开花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繁殖后代。
设计意图:解剖观察桃花实验,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极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探究中,学生在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的同时,必定关注精子和卵细胞所处的位置,完成最近发展区的跨越,概述出花的基本结构,认识到开花对于植物繁殖后代的重要性,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基于新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顺利进入传粉和受精过程的学习。
3.2.2传粉和受精
教师创设情境:假使你有一位小精灵朋友“精子”,请你帮助他设计路线找到他的新娘——卵细胞。
学生在图3中画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需要经历的路径。教师点拨,学生描述路径:精子要想与卵细胞结合,第一步需要成功降落到雌蕊柱头上,突破传粉的概念。学生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展开传粉的学习,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①传粉的方式有哪几种?
②根据媒介的不同,花分为哪两种类型?
教师解释:传粉过程完成后,进入第二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花粉,在柱头黏液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内的精子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教師边板画,边写路径(图3)。 教师播放受精过程的动画,学生以小精灵——“精子”朋友的身份为动画配音,进一步理解受精这一微观动态过程。
设计意图:受精的过程微观不易见,对于直观思维仍占主要的初一年级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单纯借助动画播放来突破,会让学生产生“不真实感”。教师创设角色,学生以“精子”朋友的身份帮助精子寻找卵细胞,身临其境、参与其中。教师采用绘图画出精子和卵细胞要结合形成受精卵需要经过的路径的方式,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起“支架”,从而使学生在路径分析、绘制和动画配音中一步步理解受精的过程,突破教学难点。
3.2.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板书找一找花与果实和种子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学生分析板书,建立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对应关系(图4)。
设计意图:教师没有直接进行知识的讲授,而是依据学生在本课学习中新形成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分析板书,寻找花与果实和种子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使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总结和建构。学生在建构过程中体会被子植物产生后代的不易,认同并养成爱花、护花的良好行为习惯。
3.3鏈接生活,情感升华
教师引领:从开花、传粉、受精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被子植物产生后代还真不容易呢!就拿传粉来说,并不是所有的花粉都能落在同种花的柱头上,也不是所有的的柱头都能得到同种植物的花粉。图片中的农民伯伯就遇到了难题(课件出示玉米缺粒和向日葵子粒空瘪的图片),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农民伯伯找找原因。学生分析得出是传粉不足导致的缺粒现象。教师追问:如何补救?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并模拟演示操作。教师结合对学生模拟人工辅助授粉的评价,倡导学生欣赏花的美丽和芬芳,但不攀折破坏据为己有。
设计意图:初一阶段的学生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又乐于助人,教师利用“帮助农名伯伯找原因”的情境事例,引出人工辅助授粉的应用,既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又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认同“生物来源于自然,服务于生活”的观点。通过倡导学生爱花护花,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社会责任意识,自然达成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4教学反思
“开花和结果”是山东科技版初中生物初一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关于本节的教学设计,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多数教师都是以花作为切入点导入。而笔者在充分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的情况下,借助“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借助学生熟知的果实入手,一步步展开问题,由果推知到花再由花学习到果。学生学起来知识主线清楚明了,易于理解,也算是比较成功的尝试。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依据“最近发展区”做好问题设计和引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黄玮.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最近发展区”[J].中学生物学,2010,(1): 16-17.
[3]胡志军.运用支架式教学提升生物学习力[J].中学生物学,2013,(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