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态护坡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来源 :水运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u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堤防工程在发挥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原有生态系统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堤防工程建设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镂空驼峰型生态护坡是一种响应生态堤防建设需要而提出的新型护面结构,具有良好的消浪性能及生态效应。通过波浪断面物理模型试验,针对镂空驼峰型生态护坡设计方法开展了研究,得到结论:1)规则波与不规则波作用下护坡满足自身稳定所需的厚度D均与入射波浪的破碎参数ξp有关。2)D/H的值随ξp0.5的增大基本
其他文献
随着港城矛盾等问题的日趋显著,日照港石臼港区大力推进大宗散货作业区南移,东、北、西作业区装卸洁净货种,集装箱码头岸线进一步加长的发展步伐。以日照港石臼港区通用码头自动化集装箱改造工程为例,通过对堆场平行岸线和堆场垂直岸线两种总体布局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综合考虑自动化水平、建设投资、生产作业效率等因素,确定采用堆场平行岸线的总体布局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堆场作业能力、降低工程建设投资,具备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同时为远期无人集卡技术的应用预留发展空间。
针对水运工程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效率低下、精度不高、模型难以在工程设计阶段得到有效应用的弊端,结合地质插值计算方法,通过Civil 3D二次开发实现地质层面模型和三维地质模型的快速创建技术,并实现三维地质模型的任意剖切、地质剖面图的生成以及地质模型在桩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等。工程实践证明,该技术方法切实可行,可为类似的水运工程BIM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为深化电动汽车在降低交通系统碳排放、促进清洁能源高比例消纳的良好作用,该文构建了以电动汽车充电成本最小和电力系统发电成本最低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模型以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场景为基础,并进一步探究碳配额和需求响应协同作用对电动汽车用能成本和系统发电调度的影响。仿真算例结果表明,赋予电动汽车碳配额有利于加强用户的充电响应程度。协同调度在减少电动汽车充电成本、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平抑负荷波动等方面具有更显著的优化效果。
我国内河高等级航道普遍存在大量现有桥梁通航净空不足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分步改造标准,是高等级航道建设中亟待破解的普遍性、关键性技术问题。以广东省北江、东江航道为例,对现有跨河桥梁净空尺度进行复核计算,结合代表船型预测提出船舶航行对桥梁的净空尺度要求,并对航道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洪水标准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北江、东江千吨级航道建设中,桥梁净空尺度满足净高不小于8.3 m(最高通航水位的洪水重现期2 a)、双向通航孔净宽不小于86 m或单向通航孔净宽不小于44 m的跨河桥梁可暂缓改建。在此基础上,综
水下炸礁爆破作为航道建设、扩建和疏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整个工程效率和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了分析爆破影响因素对安全性判别的影响,进行现场监测研究,采用考虑振速-频率双重影响因素和考虑振速-频率-爆破持续时间三重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对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拟合公式及相应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三重影响因素公式的拟合精度更高;水下爆破引发振动时应考虑爆破持续时间这个重要的影响因子;式(5)为适用于水下爆破工程安全性的最优判据法。
针对大水位变幅影响下的水库变动回水区码头前沿通航水流条件问题,以在建的白鹤滩水电站坝址下游白石滩翻坝码头为例,通过二维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大水位变幅水位进行分级,开展白石滩翻坝码头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研究,得出码头最高通航流量与分级水位呈线性的关系:码头前沿水位越高通航水流条件越好,当码头河段水位≥585 m时,在各级流量下码头前沿通航水域水流条件均满足船舶安全停靠和通航的要求,说明码头按照建成后在较高水位期间运行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针对大连港太平湾港区总体布置调整问题,根据宏观环境改变和新时期发展要求,采用定性、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法对总体布置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得出总面积、用海面积、占用自然岸线、泊位数减少,能力、绿化率提高、码头岸线增加的港区总体布置方案,使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显著减低,码头专业化程度得到提高。
针对钢渣的资源化利用问题,进行钢渣替代近海水工混凝土骨料的可行性研究。以宝钢滚筒渣部分替代天然粗、细骨料进行钢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钢渣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并进行试点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随着钢渣掺入量的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逐渐降低,抗压强度、抗渗等级、耐磨度逐步提高,电通量和扩散系数略有增大,抗氯盐侵蚀性能略有下降,能够满足近海水工结构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试点工程结构表观质量与普通混凝土无异,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为沿海地区钢渣的消纳与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经。
为了设计出更为合理的船闸布置方案,对湘江近尾洲枢纽扩建工程一线船闸的原设计方案和修改方案的通航安全性进行试验研究。在水工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小尺度船模技术观察分析船舶在不同流量下的舵角、航速等通航参数。结果表明,修改方案布置比原设计方案布置更加合理,通航水流条件有所优化。在流量Q≤5210 m3/s时,一线船闸上、下游航道的航行参数均没有超过相应限值,总体可满足1000 t自航货船(静水航速18 km/h)的通航要求。综合试验结果分析,建议一线船闸的最高限制通航流量为5210 m
针对耙吸挖泥船疏浚设备参数标准化建设与应用的问题,基于疏浚设备特性与工程经验,采用对比归纳与标准化分析的方法,建立耙吸挖泥船疏浚设备参数标准,并结合实际施工案例,进行实测与理论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疏浚设备参数的标准化建立对疏浚设备特性的把控与疏浚效率的提升十分重要,须结合工程应用进行不断补充和完善,从而为耙吸挖泥船疏浚作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