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s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创新是贯彻新课程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物新课堂的需要。为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本文通过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体现创造性教学。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方面探讨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教学;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创新教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在当今时代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其焕发生命活力,使创新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作为新时代的生物学教师在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中应做如下探索:
  
  一、以问题探究为主线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科学发明与创造力正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的。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探究教学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问题情境。这是探究的准备,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的创设学生创新意识的各种情境。如:在初一生物教材中,学习《鸟类多样性》一节时,首先,应设下疑问,蝙蝠会飞,那么它是鸟吗?这样学生就在问题的指导下积极学习。(2)把握问题的多样性。问题不能只限于一个方面,要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的提出,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讲《两栖纲》一节课时,对青蛙的导入要多层次,多角度。如: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那些?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有哪些?适于两栖生活的特点有哪些?(3)问题的方向性务必要明确。创设任何问题情景都不能没有目标,如果问题没有方向性,学生的思维便没有明确的目标。如:《蝙蝠》一节时,如果提出问题:蝙蝠是鸟还是哺乳动物?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发散。当老师展示给学生蝙蝠的皮质膜同鸟翼的区别时,学生的思维便有了明确的方向。
  
  二、以学生自身活动为中心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主动性思维。在课堂活动中,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活动,就不可能有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就不可能有学生真正的自主发展。在生物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的靠自身来感知生物界的奥秘。如:《种子成分》一节时,给学生充分准备好各种实验用具,靠学生亲自动手验证种子成分。《鉴定骨的成分》一节时,也可采取同样的方法。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
  
  三、以教师的启发性语言为主导
  
  在整个教学全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式语言应围绕着培养创新意识为目标。为此,应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事先讲明本节课的创新目标,如:同学们,你们在认识完本节知识以后,一定要提出同课本思路不同的考虑思路。(2)教师的创新性语言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点上,要求教师要预先备好课,要在备课上多下功夫。特别是是在一些能深挖掘创新知识的个别地方。同时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也是实现这一层次的不可缺少的方面。(3)在课堂小结时,教师要总结全过程,提出课后的创新任务。这样一来学生在此任务的促使下继续完成创新活动,建立创新意识。
  
  四、以情景体验为基本途径
  
  生物教学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可以同周围环境相结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时刻注意这一点。真正的自身体验胜于一切间接的学习。在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各个章节基本上都可以同现实生活相结合,或者与自身结合。要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既和现实结合,同时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现问题,提出设想。比如在学习《青蛙》一节时,可让学生联想生活当中的环境质量对青蛙生活的影响。同过去几年相比青蛙数量的锐减等等。这样可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青蛙的感性认识。同时,在对青蛙认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感受,唤起学生对保护青蛙的责任意识。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课堂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同时,教师的启发性语言起主导作用。但关键在于学生本身有意识的锻炼,思维意识的定向提高。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只有不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教改的主题,课堂是创新的主渠道只有创新的教学,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那么怎样才能把创新教育引入到生物课堂教学中去呢,本人有如下观点:
  一、 疑是动力
  首先,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解疑的过程。高明的提问应当“在不疑处设疑”,抓住问题的本质,符合创设问题的原则。(1)设计问题精心构思,问题少而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体现教学重难点,反映教材和课标对教学的要求。(2)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努力探索能得出正确的解释,难易适中,问题有梯度、宽度和深度。对难度较大问题的设置,解决采取“铺”垫递进式,“化整为零”,先易后难,让学生始终感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保持活跃的思维,主动积极地学习。(3)创设问题按教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循序渐进,涉及的知识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接近到“最近发展区”,把握住问题的程序性和实质的显示度。程序过细,问题的关节过于显露,引不起争议,不利于思维的开展;程序过粗,隐含条件太多,学生不易抓住要点,会使讨论无法深刻进行或只作肤浅的理解。(4)设计的问题要力争开阔、新鲜,给学生带来意外的惊喜,激发他们的求知欲。(5)教师提问语言准确,亲切和蔼,尽可地运用生物学科术语。提出的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空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时间。
  其次,鼓励质疑,培养创新精神。“质疑”体现出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一种积极参与,通过调动已有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求知中蕴蓄突破,标志着学生由被动学变成主动学,从学会走向会学。科学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有疑才能不断拓宽学生的思路,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鼓励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在其有疑时,则为其释疑。例如:在做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的实验时,启发学生:“大家观察到边缘微暗,中间较亮的细胞是红细胞,那么,为什么红细胞中间发亮,边缘微暗呢?”等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答案后,我又进一步提问:“根据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原理,解释红细胞为什么是双凹圆饼状?”大部分学生只能得出红细胞的功能,但不能把结构和功能结合起来进行解释。我进一步启发:“扁球形表面积比同体积圆球形大,双凹圆饼状的形态结构进一步扩大了体积与表面积之比。这种特殊的形态结构,使得红细胞有更大的表面积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接触。据统计,它比同样体积的圆球形可增加20%——30%的表面积,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适应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这里,通过老师设疑、释疑,不仅使学生明白了红细胞为什么呈双凹圆饼形,而且加深了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观点的理解。
  
  二、“导”是灵魂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学生整个研讨活动中,只起穿针引线的促进作用,绝不包办代替。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促进者课内探究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学生探究活动的终结,相反教师应巧设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扩大和延伸探究范围,把探究活动变成学生乐于从事的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进而拓展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一石激起千层浪”正是课内探究活动的目的所在。勿庸置疑,教师应是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促进者、鼓动者。如在《动物与环境》一课的结束阶段,教师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蚯蚓的再生能力很强,你想不想把它的身体分成两段或三段或四段试一试呢,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蚯蚓再生能力的热情,其意义与作用远远超过了课堂教学的范畴。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活动时始终要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和不断探索、追求真知之动力,使学生感到老师时刻与他们同在,但又不能完全依赖;教师应该以自己的神态、动作、语言去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促进学生积极地探索,做一个优秀的“旁观者”。
  
  三、“动”是关键
  
  1寻找“动点” “科学、人文”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点”。“ 科学、人文”的学习氛围即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是主体发展的前提。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激发学生“动点”。如在探究《人的反应速度》时,我首先在前面表演了抛接硬币,一个、两个、三个,其中我有成功、也偶尔有失败。成功时,同学们为我鼓掌,失败为我叹息。此时,师生的关系已经拉近,在不知不觉中已激发了学生“动点”,当我刚停下,许多同学争着“试一试”。当即请两位同学上台比赛。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此时自然引出课题,再顺势启发:反应速度还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想探究反应速度在哪方面的问题?学生:“反应速度与人的性别有没有关?”“反应速度与人的高矮有没有关?”“反应速度与人的注意力有关吗?”“反应速度与心理素质有关?”“反应速度与手指长短有没有关?”等等,全班一下提出了39个不同的问题。人文、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放飞学生心灵,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极大发展。紧接着我鼓励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定探究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开展探究实验。整节课大家在快乐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2 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动点”。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接受教育、学习理解的基础,所以,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来学习,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学会生活。如在讲《鸟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特点》时,折纸飞机是大家从小就玩的游戏,但要折得好,飞得远也不容易,有一定技巧。课堂上通过折纸飞机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的最高最远,研究分析飞得高远的原因:纸材质轻还是重;纸大小;飞机翅膀大或小;机头折法……最后引导得出纸飞机要飞得远,必须解决“三个力”:重力、阻力、动力。那“鸟是怎样解决空中飞行的这三个力?”引导大家分析讨论课本中资料,总结得出鸟适于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水到渠成。又如许多同学家养有宠物,如何解决宠物随地大小便?同学们根据经验,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促进了对条件反射的理解。此外,利用学生关注和社会正发生的热点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奋性、激发“动点”的有效方法。如2003年我国非典的流行为我们在讲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提供活生生的情景和材料。总之,现实生活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最丰富的活动内容。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无处不有丰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为了不教”。我们应不断的探索,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有了这种能力,知识就能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学以致用、创造海阔天空,才能算真正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
  [2]《中国高等教育》
  [3]《科技导报》、《生物学杂志》
  [4]《生物学教学》
  [5]《生物多媒体课堂互动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人们都在讨论为什么我国学术界会有高端真空化现象出现,人们也都在讨论“官本位”思想的危害;同时,人们都在提出要创新思维以使学术界重现生机,人们也都在提出要转变观念以剔除“官本位”思想的毒瘤。可试想一个人若从小就在“官本位”思想下耳濡目染,而学习的时候又没有受到良好的人格教育,当聪慧过人的他正攀登到学术界的半山腰的时候,往往就被人“捧杀”至管理层,开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新生活,慢慢的他便与学
【摘要】师生关系和谐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很多老师会认为英语的学习是如何在教学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我想这是每个英语老师都必须做的最基本的,我发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值得每个英语老师探究的话题。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相当重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
【摘要】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特点入手,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分析论述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要性并对怎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了一些初探。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学生 主体作用    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通过人自觉能动活动而获得和创设的。正如法国著名作家孔巴兹所说:“未来的学校应该是培育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很多人常将“单亲”与“问题”划上等号,呈现出自卑自闭、敌对叛逆等灰色现象。单亲学生的教育成为了德育工作者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单亲学生;德育;关爱    一、理念阐述  从教育的角度看,无一个完整稳固的家庭的学生,其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很多人常将“单亲”与“问题”划上等号,“嫌犯来自单亲家庭”
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知识不多,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学生年龄实际出发,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
摘要:近年来,随着可靠、安全的高性能计算机网络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也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网络管理的内容、网络管理软件技术热点,提出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安全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管理 安全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在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问题,既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安全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的发展,许多学校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硬件的投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也越来越融入,但是与硬件的投入相比,产出还远远不成正比,信息技术的利用率还比较低,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还不明显。多数教师只有在上汇报课、公开课、研讨课的时候使用,其余时间闲课件制作麻烦,备课量大,基本不用。其实,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软件平台越来越简单、智能、人性化,资源也越来越丰富,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中学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对初学者来说,大量的地理概念、规律、特征等常常不易分辨、掌握。那么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内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
【摘要】课堂教学是检验课程改革理念学习和实施的主要场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构建。  【关键词】课堂教学;构建;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因此,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探
【摘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也是一个错误不断显现、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学生的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误”作出修正,助其迈向成功的道路,那么“错误”也可成为宝贵的教学“财富”。  【关键词】错误;完善;教学资源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特殊的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有效的运用教学资源的过程。这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在教学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