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马铃声

来源 :含笑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jizhid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夏初始,雨后微晴,我们一行人前往新店乡,寻访清朝至民国时期滇东南最繁忙的驿站——半边寺.说来汗颜,我虽为丘北人,却从不曾耳闻半边寺.好奇心驱使着我,这样奇怪的名字,该是怎样的一座古寺呢?
其他文献
1.地埂石  我是一块方形的地埂石  刚被一双粗糙的大手  移挪到一堵崭新的石墙上  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旗帜  就在我左侧的上空,飘扬  搬家不如搬石头  良田肥地自己造  具有实干苦干硬干精神的西畴人  用手中的撬杆和大锤  将漫山遍野的石头敲碎,搬开  原先怪石林立的山坡  土薄水少,植被稀疏  人穷房矮,牛羊饥嚎  在石头缝里求生的西畴人  没有选择摇头摆手,背井离乡  如今新造的台地上 
期刊
1974年, 大连机车车辆工厂试制成功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四千马力内燃机车——东风4型内燃机车,并从同年7月开始成批投入生产. 这台东风四千马力内燃机车设计精良, 主要技术
期刊
老村支书耿发今年刚满六十,吃过晚饭便抱着水烟筒坐在大门门墩上,“哧溜、哧溜”不紧不慢地吸拉着,这是耿发一天中最悠闲惬意的时光。   一条大黄狗乖巧地趴在他的脚边,它是四十年前耿发回村时三婶送给他那条黄狗“大黄”的孙子,大黄陪了他十五年,那正是耿发意气风发带领全村老少开山炸石,与石头抢土地,在旮旯角落里抢种粮食的时代。而今的这条黄狗可比它爷爷幸福多了,打从一出生,就没给它落下过一顿,餐餐都是炒
期刊
期刊
迅速出击协调作战———中国青年报张北地震报道聚焦小舟1998年1月11日,星期六。11点50分,河北省张北地震。北京,中国青年报。记者编辑们立即行动,开始了震情报道。13点30分:文字记者景星赶到地震
是什么力量  让石头开出花朵  是什么力量  让绝处赢得生机  “西畴县相当部分地区  已失去人類生存的条件。”  外国专家的话多像  一位医生对患者的无情判决  “不,祖先既然选择了  这片土地,就一定有生路。”  生活有多沉重,  誓言就有多豪迈  七月流火浇筑  十二月风霜磨砺  石硬硬不过脊梁  山高高不过精神  厚厚的手茧就是我的荣耀  1500亩“三保”台地奠基信仰  西畴精神  大树
期刊
摸石谷的炮声  云南西畴 摸石谷  遍地是旮旯 处处是石头  春种满山 秋收一小箩  姑娘往外跑 伙子无老婆  等不是办法 干才有希望  王廷位扶着钢钎  刘登荣挥起铁锤  在摸石谷  木者人把压在心中那块大石头  炸开 砸碎 撬起来搬走  砌成规范的石墙   砌成全村人的希望  摸石谷的三保台地哟  保泥保肥又保水  栽下核桃 种下玉米  粮食增收添经济  干部笑开颜 群众心欢喜  一级做给一
期刊
肖家塘村通向外面的路  是几个顽固不化的家伙  用锤子一下一下地砸出来  是用他们弯曲的折断的手指  一点点地抬出来  是他们用望世界的方式  用身体里的冲动作动力铺展  他们还住在漆黑的房子里  守着祖先留给他们的土地  养育着儿孙,还在用双手抬着石头  哦,肖家塘村的兄弟大爷  你们举起信念的手指  将一把年长的骨节  伸向更远的将来  老生产队长  老生产队长,八十多岁  每天都挪著步子来看
期刊
伟大的使命,神圣的职责,将远隔千山万水的福建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紧紧地连在一起。驱除西海固的贫瘠,加快宁夏发展。肩负党中央、国务院重托的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密切合作,谱
童年时,我最为珍爱的是一本藏蓝色的硬面手抄笔记本。记得父亲把笔记本买来给我后,没用多长时间我就陆陆续续的以抄写歌曲、诗句,或者画画,或者“创作”诗、歌词、小感言的形式把笔记本填满了;当时约摸10岁的我,又会抄些什么、画些什么、“创作”些什么呢?  2002年底,我从县城调到州府工作,收拾东西时从一捆旧书当中发现了一片硬纸壳,我一眼认出这是我童年时最为珍爱的那本藏蓝色硬面手抄笔记本外壳的一半,并且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