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视角下的高职网络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教育技术视角研究高职网络课程,综合应用动态语言开发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开发高职网络课程,探讨基于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型。
  关键词:教育技术;高职;网络课程;开发
  1 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教学的高耗低能。如我校高职类网络技术与应用专业开设的网站设计与制作课程,是该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网站设计与制作课程具有涵盖教学内容多、难度跨度大的特征,再加上高职学生个体差异大的特点,传统的教材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环境等都难以满足本课程教学需要。
  如何优化该课程的教学,从而使学习更有效率,一直是专业教师难以攻克的难题。近年来,教育技术迅速发展,在教学设计理论、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支持下,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网络教学的基本信息载体,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也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培训和学习过程中,笔者以教师和学习者两种不同的角色参与到网络课程中,从两个不同角度体会了网络课程的优势。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它具有资源共享性、学习自主性、结构开放性、协作互助性等特点。笔者以教育技术理念为指导,对高职网络课程的开发及其应用模型进行初步研究。
  2 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学习理论与传播理论,作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对网络课程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学习理论是关于人的学习发展的理论,不论是个别化学习理论、协作学习理论,还是分布式学习理论,都强调个性需求,强调在交互过程中进行知识转化。传播理论是关于信息社会中知识传递、接受的理论,网络课程以多媒体技术为开发手段,以网络为载体,以传播理论为支持。
  网站设计与制作课程安排在五年制高职网络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三年级,此时,学生已经学完了程序设计基础、图形图像制作、网络技术基础等基础课程,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期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网站管理及网页制作的技术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开发与制作出具有专业水准的网站,以适应现代网络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具体来说,期望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学习网站设计与制作教程,设计制作出布局美观、链接合理,包含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并具有交互功能的网页;能够建立、管理与发布小型网站。
  针对网站设计与制作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遵循网络教育的教学规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课程教学大纲为基础,分析知识结构,设计、开发针对性强的网络课程,将网站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用文字、图片、动画、录像等形式传授给学生,力求为学生提供具有丰富信息资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的阐述、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教学评价及修改等环节的有机整合,力求教学最优化。整个教学设计系统如图1所示。
  3 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的构建
  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体是人体的延伸”,技术既可以用来加强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可以用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媒体技术作为教育技术中的物化技术,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以媒体技术为基础,以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网络课程可以实现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有效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3.1 网络课程系统设计
  3.1.1 网络课程设计原则
  网络课程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构建一个开展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本网络课程依托网络技术,按照教学设计理论,充分发挥想象,力求做到:(1)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及时对学生学习活动做出相应的反馈;(2)界面美观,导航简单清晰;(3)语言表述措辞准确,行文流畅,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注重知识的科学性;(4)重视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特征和知识结构,设计能够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3.1.2 网络课程结构设计
  本网络课程采用菜单、树状目录和课程地图引导的导航设计形式,由5个功能模块组成。课程地图中放置了课程网站结构图和教学实施模型,起到使用说明书的作用。
  登录网站后,必须在登录界面输入账号和密码才能进行课程学习,在注册时可以选择用户类型,使用JavaScript做一个表单验证,不同类型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
  主页面主要分为3个部分,顶端用于显示用户的登录信息:用户姓名和用户类型。左边可以看到当前时间,这里也是使用JavaScript实现的效果,在它的下面是公告栏,使用HTML中的Marquee标签,使其有文字滚动的效果,点击教师信箱可以直接给教师发送邮件,方便师生联系。右边主要是导航栏,在导航中设计了二级菜单。首页效果如图2所示。
  在课程首页,通过点击菜单进入相关的功能模块,如作业管理模块使用JSP中的IFELSE语句,实现用户登录后,根据用户的不同类型显示不同的界面:学生用户登录,可以上传、下载、查看作业信息;教师用户登录,可以下载查看作业、评分、查看信息。教师批阅的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作品将被自动收集到优秀学生作品板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材章节内容和教师处理过的教学环节,放置在在线学习板块,该板块采用框架技术,把页面分为左右两边,左边是树形目录结构,点击节标题,右侧将呈现教材内容;点击章标题,右侧则呈现经过教师处理过的教学内容,按照教学模式分为6大环节。
  3.2 网络课程开发的技术方案
  (1)开发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XP
  软件开发工具:MyEclipes7.5
  设计工具:Dreamweaver Mx,Photoshop CS2,Flash 8.0,Cool Edit Pro2.0,Premiere Pro2.0等。
  (2)运行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Windows 2003/Linux/Unix/Windows XP/Windows7
  网站服务器:Tomcat6.0(网站服务器)
  后台数据库:SQL Server 2008
  (3)网络课程应用方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4)混合运用多种技术和工具进行网站设计与开发(包括JavaScript,Java等),并采用组件技术(包括Jspsmartupload)实现网站高端应用。
  (5)综合运用多种网络信息资源开发新技术,进行网站的资源编码和设计,特别是采用3层架构技术,使网站的资源管理条理清晰。
  3.3 网络课程体系结构
  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共分为五大模块:用户管理、课程学习、作业管理、作品展示、BBS论坛。这五大模块构成了系统的网络课程,每个模块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结构如图3所示。
  (1)用户管理模块:本网络课程用户按权限分为两类:教师和学生,整个系统结构按照两类用户可分为两个子系统:教师教学子系统、学生学习子系统。教学子系统基本功能包括上传或删除各种学习资源、添加、删除作业、批阅作业、在讨论区发帖等;学习子系统基本功能包括课程学习、作业上传、浏览优秀作品、在讨论区发帖等。由于此网站不对外开放,学生主要是本校网络技术与应用专业三年级学生,因此教师和学生首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时可以通过手工分配的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在首次登录后可根据情况更改个人相关信息。
  (2)课程学习模块:本课程的主要模块,包括视频资源、在线学习、学习支持3个子模块。视频资源子模块通过视频进行同步式讲授教学,在线学习子模块是一个框架结构,左边框架是一个树形目录,包括五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自测题、综合题等,学生可以点击进入页面学习,右边的主框架里显示的是各个知识点的学习内容。学习支持模块包括文献资料或网站链接,进一步丰富知识环境。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或把学生带到相关知识网站进行学习,以弥补网络课程呈现知识内容有限的问题,拓展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作业管理模块:作业是深化知识、巩固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本网络课程中,学生可以在网上下载作业、上传作业、查看作业成绩,教师可以在网上布置作业、批改作业。
  (4)作品展示模块:包括经典作品和学生作品。教师将收集到的经典作品和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上传到作品展示模块进行展示,通过观看分析经典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查找自身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将成绩在90分(含)以上的作业自动添加到作业展示模块的学生作品区进行展示,通过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创作,帮他们树立自信。
  (5)BBS论坛:BBS是一种信息服务系统,也称为“电子布告栏”。用户可以在上面发表信息和提出看法。在BBS模块中,教师可以召集学生进行主题讨论,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教师引领下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学生也可以发帖提问,在教师给予解答的同时,其他学生也可以提出解决办法;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或交流心得;达到协作互动学习的目的。
  4 基于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型
  作为教育技术的新技术手段,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技术正成为学习者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的比较快捷有效的学习途径。要改变传统教学高耗低能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型来实现。
  4.1 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型
  为了充分发挥本网络课程的功能,有效实施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笔者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构建基于网络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型,设置项目任务,提供各种学习资料。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协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图4所示)。采用网络增强型教学方式,即面授之余,在课外利用平台辅助教学:教师布置作业、批改学生在线提交的作业、发布通知、开展讨论等;学生获取拓展教学资料、作业上传、专题讨论等。
  运用本网络课程教学是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的,结构化的内容是学习的主要对象,学生可以自主控制学习进度,采用适合自己认知风格和思维习惯的学习策略,完成学习目标。这种学习方式需要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布朗、柯林斯等认为,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只有在有意义的情景中学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学生进入教师设定的主题学习情境后,可以结合教师要求的学习目标,明确各项学习任务,对主题有整体认识,进而了解本主题的各项要求。
  分布式认知观认为,学习应从个体掌握知识转向协作的绩效,在学习共同体中生成一个“分布式的专业知识网络”。在了解各项要求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明确学习策略,如:小组协作、自主学习等,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进入基于网络课程资源的主题内容学习,资源包括结构化学习资源、拓展资源、泛在网资源等。结构化学习资源,是将文字教程与特定的教学环节相结合,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学习结构化学习资源,学生可以达到最基本的教学要求。拓展资源,是为方便学生深入学习主题内容,经过教师精心选择,提供给学生拓展知识视野的学习资源,主要是视频资源,通过这部分探究,学生将较为全面地理解该主题内容。泛在网资源是指与主题相关的网站链接,Word文档,PPT文档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与主题相关的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基于自身需求,还可以运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收集所需要的文档、数据和视频等各种学习信息。这是一个自我导向的过程,是一个适量学习的过程。
  在整个主题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就某些学习问题通过论坛或电子邮箱进行交流、讨论,共享学习经验等,借助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共同体,形成知识与人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持续不断地获取所需知识,参与学习的团队整体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在完成主题内容学习后,学生将按照学习任务在网络环境下提交相关作业,教师将会对作业做出评价,包括评语和分数,学生可以及时看到教师对作业的评价情况。而成绩高于90分(含)的优秀作业将会被自动收集并在优秀作品区展示,以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并起到示范参考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对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情况进行整理和总结,根据实际情况,对学习计划、目标要求、评价标准等做出适当的修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4.2 教学实施与效果分析
  笔者依托开发的网络课程,尝试了新的教学模型,在本校网络技术与应用三年级学生中开展“创建CSS样式”教学案例。在运用高职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从作品质量来评价,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有显著提高。调查问卷显示,用高职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网络增强型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形式,受到高职学生欢迎,体现了个性化学习特点,提高了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交流能力,拓展了知识视野,进一步丰富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理论。
  5 存在的问题和后续工作
  由于笔者对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缺乏经验,在实践中,认识到对高职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的研究仍存在不足,有待继续改进和完善。如:用户管理需要加强;学习资源需进一步丰富;对网络环境下高职具体课程教学模型的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深入研究;需要寻求构建更为科学、有效的网络课程架构,加强学生创造性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需要对网络文化加强研究,关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发展。
  高职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一项工作量庞大而又繁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只具有一种专业背景的人才就能够完成的,需要课程教学人员、教育技术人员、网站制作人员、网络管理人员、参与实验相关人员等反复研究、共同合作完成。由于时间关系,本网络课程暂时完成了整体框架的设计和部分学习内容、资源的开发建设,但还不是一个完整的网络课程,仍有很多后续工作有待完成,如注册功能增加教师用户验证限制;进一步改善网页的美工设计,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视觉感受;作业管理模块和BBS论坛模块增加删除信息功能;课程地图板块增加各节点的相关页面链接;如何使用更少时间,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是将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6 结束语
  教育技术对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恰恰是对网络课程“教什么”与“如何教”的支持,涉及资源的技术是对“教什么”的支持,涉及过程的技术则对“如何教”提供了支持。网络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模式,缩短了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的距离,提供了大量学习资源,让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荣怀.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 董志彪,李文光.网络环境下主题式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国电化教育,2007(8):82-85.
  [4] 唐永中.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9):22-24.
其他文献
在足球场上有负责进攻的前锋,也有负责防守的后卫,教练不会因为后卫不会进球,就全都换成前锋。珠宝类商品也一样。我们经常讲到“素转非”,意思是通过黄金的薄利多销带来更多
组播提供了一种发送者可以同时发送信息到多个接收者的高效通信机制。设计高效的密钥协商方案是实现安全组播的主要环节。以双线性对为工具,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动态安全组播密钥协商方案,并具体地分析了该方案用于组播时,子组之间的通信过程,以及组成员动态变化时密钥的更新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案在降低计算和通信代价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满足组播密钥协商的各种安全要求。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域的自适应多平面位的信息隐藏算法,该算法计算复杂度低,信息隐藏量大。实验表明在不影响图像视觉效果的前提下,其信息隐藏量比LSB算法大一倍以上,比各种变换域算法的信息隐藏量更是大很多,而计算复杂度比变换域算法低很多。该算法嵌入的隐藏信息不是嵌入在载体图像的固定位平面,可防止位平面过滤所导致的失密。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的對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语文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已经变成现实,并在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强化,丰富写作素材,提升作文水平,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下面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谈几点感受。    一、利用
针对高校实验室信息手工管理方式落后的现状,指出了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实验室信息管理的必要性。以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实验室为研究对象,采用增量式开发软件GeneXus,设计构
本文从解析黄显之先生的素描教学理念入手,论述"方位感"在素描教学中的作用和入门训练要求,以及随之拓展后可能得到的感悟启示;同时,促进学子悟道于艺术和人生,才能使其身心真
运用DTOPSIS法对本所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的10个春小麦新品系的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DTOPSIS法比产量分析更为合理,能将各品系的性状指标归纳为统一的量化综合指标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句话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听过,但是如何让这位最好的“教师”一直停留在学生身边,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曾经听很多其他学科的教师说:“学生肯定喜欢上你们的课
基于FP-tree的最大频繁模式挖掘算法是目前较为高效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针对这些算法需要递归生成条件FP-tree、做超集检验等问题,在分析DMFIA-1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大频繁模式的非检验挖掘算法NCMFP。该算法改进了FP-tree的结构,使挖掘过程中不需要生成条件频繁模式树也不需要超集检验。算法采用的预测剪枝策略减少了挖掘的次数,采用的求取公共交集的方式保证了挖掘结果的完整性。实验结果
攀枝花市地处攀西大裂谷,海拔高度从900m~4000m,地形地貌复杂,小气候变化大,而杂交玉米对温、光反应敏感,每年因杂交玉米引种不慎在生产中造成减产或绝收的情况时有发生。攀枝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