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走了我们的想象力?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tag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任务成功后,嫦娥四号收集来的一手科研数据将会对外全部公开,欢迎全世界科学家共同研究。一言以蔽之:嫦娥工程是近些年中国航天在国际上最大的一张名片,造成广泛影响的同时,也在行业内外得到了很多关注,是我国航天对外开放吸引合作的最佳平台。因而,眼前的嫦娥四号,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它的科学和工程意义,对整个人类而言都是重大突破。(摘自科普中国网,2019年1月10日)从太空的角度来回望地球,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家园,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显其可贵之处。
  图为2019年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降落过程(示意图)(新华网)。
  导语:首先,祝贺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并预祝各项科研项目圆满成功。很难想象《2001太空漫游》是1968年拍摄的一部电影,一直到特效技术有了长足发展的今天,这仍旧是一部经典的科幻电影。他的构架宏大,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哲学性,把宇宙的魅力酣畅淋漓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关键词:经验 黑石碑 源头 未来
  1. 从猩猩手里的骨头到太空中的空间站
  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无法接受科幻电影或文学作品,如果没有刘慈欣老师和他的《三体》,我们甚至要悲观地认为,华夏民族是创造不出科幻文学的。原因很简单,在我们现在的理解中,“幻想”已经渐渐变成了贬义词。
  这种想法的根源,来自于那个腐朽的时代。读《资治通鉴》的时候,我注意到书中多次出现了这样一个情节:但凡是有点水平的皇帝,都会派人“下乡”去请教“通古”的老人们一些古风古俗,然后以此为标准,规范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可以把那些古风古俗看成是古代构建社会秩序的经验。
  从《资治通鉴》中多次出现类似的情节来看,司马光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好君主的表现,也是那个时代的一种智慧体现。估计不光是司马光这么认为,这应该是那个时代大部分人的看法。
  而以现在的视角来看,这纯粹是一种经验式思维的模型。古代人把经验看得太重要了,致使他们忘记了自己还有创新的能力。在东、西方文明都在原地踏步的时候,这倒还没什么,但是西方却先醒了过来,于是造成了华夏民族长达一个世纪的屈辱。
  当然这个观点不是说经验是没用的东西,文明进步的规律应该是这样的:在一定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生革新,各方面的革新产生新的经验,在新积累的经验上,再发生革新,如此周而复始。
  很显然,我们过度关注经验的积累,而忽视了经验产生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给革新创造条件。而经验产生的根源,又来自于革新。
  诚然,经验在生活中很重要,但是我们利用经验可以,如果一切问题都依照“成例”解决,就会产生对经验的依赖。与成例不符的解决方案,可能不如成例,也可能是更好的解决方案,只不过好坏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按照成例解决问题才最稳妥。久而久之,就会拿成例来直接用,不愿意去做思考了。
  我想,对经验的过分依赖,很有可能是中国人惰性的根本所在!
  幻想是思考之后的产物,长时间不去思考,就会忘记幻想的可贵,很多人自己不去思考也就算了,还要批评别人的幻想。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好像是不对劲,只是脑筋还没有转过来,因为我们太久不去幻想,已经不会幻想,以至于幻想竟然有了“妄想”的意思。
  可以用搜索引擎搜一下,或者拿字典查一下,幻想的本意是:1.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2.幻想出来的情景。
  请注意“理想和愿望”,以及“依据”“实现”,由这四点构建出来的想象,肯定会有一定逻辑性。而毫无逻辑性的想象,才要归类于妄想。
  科幻,是在科学设想的基础上产生的想象,他比幻想更加缜密,具有更高的邏辑性。我之所以用这么大的篇幅来解释什么是科幻,是因为我发现很多人不懂科幻的含义,更多的人会把科幻跟修仙、玄幻等等混为一谈。
  虽然他们都是幻想型文体,但是科幻探讨的是未来,是文明的意义,是科学与社会的大命题。而修仙和玄幻之类,更多的是人情世故,是男欢女爱,是君君臣臣,这些局限,让这些文体根本无法深入探讨那些哲学性的问题。
  《2001太空漫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他对“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样的哲学命题做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他从影片一开始的猩猩时代,到最后一个人类的描述,让我们忍不住反思人类文明的进程,这便是科幻的魅力所在。
  电影中的第一个桥段,开始是说一群猩猩生存环境的艰难,他们的食物只能跟食草性动物抢,随时会被肉食性动物捕食,还要跟同类抢水源,夜里也要时刻小心夜间捕食动物。直到有一只特立独行的猩猩,拿起了一根骨头做工具,这群猩猩的生活方式突然发生了巨变,他们开始用工具捕猎,用工具打败敌人。
  有人可能要赞美说,多么朴素又华丽的进步啊!可这个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死亡!
  现在的人类史,比1968年要详细得多,现在已经不能把使用工具当成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因为生物学家发现,很多动物都会使用工具,人类在这一点上毫无特别之处。学会使用火以及耕种的出现,才是人类进步的关键点。
  一万两千年前,随着最后一次冰河时代的结束,人们很快就进入了农耕文明,那才是一个工具制造的高峰期,只是被制造出来的不只是工具。随着农耕文明的到来,人口暴涨,之前老死不相往来的领地衔接起来,为了争夺领地,随之产生了冲突和武器。
  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进入了一个人类淘汰人类的时代。这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就能理解电影中第一个桥段跟第二个桥段的衔接一点儿都不显得突兀。从我们第一个会使用工具的始祖,到可以建造空间站的今天,我们只是在制造工具上,即科技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在其他方面几乎在原地踏步。
  王东岳先生所讲的《中西方哲学启蒙课》中,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在上古时代,一个部落的领地只有几十公里,在这几十公里之内,衣食住行就全部能解决。而在现代,虽然都能跑到月球上插旗子了,但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还是衣食住行。
  比如说上古时代靠步行就能取得食物、获得衣物,现在汽车、飞机到处都有了,可以轻易地到几百公里之外去工作,可是工作的目的,还是为了衣食住行这四样。汽车和飞机的制造则变成了一个取得衣食住行的附加品,我们只是把衣食住行的过程变复杂化了。而我们还洋洋自得,认为我们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不是原话,大意如此。)
  我们生存的目的没有改变,一奶同胞的人们,却分成了三六九等。7万年前,地球打了个“喷嚏”,差点就要把人类所有的种群灭亡干净。对地球来说是打了个喷嚏,而对我们来说是印尼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使得大量的火山灰进入大气层,遮挡了大部分的阳光,造成了动植物的大规模灭绝。
  现在我们族群的人口已经达到几十亿,可是利用基因技术对人类始祖进行考证的话,会发现我们现在所有人都是同一个女性的后裔,本质上根本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最初是私有制打破了这个平等的关系,随着私有制的产生,我们的族群彻底堕入到了黑暗中。
  即便在唯一有进步的科技方面,我们也太容易被主观的认知所蒙蔽。比如说有很多人认为当代的科技发展迅猛,一年小变样,十年大变样,这其实是被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发展所蒙蔽了。而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能源、工业、制度等等,却没有多大的发展,这几年即便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也只是在进行拓展,颇有点黔驴技穷的意思。真正可以被称作是发展的,比如还未问世的量子计算机,比如更高效的新能源替代现在高污染的能源。
  以电力为例,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在用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不光会造成巨大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成本又大,得到的能量还有限。现在的很多科幻作品中,把核骤变技术作为未来的主流能源技术,绝不是空穴来风。
  这里有必要解释核裂变和核骤变的区别,核裂变是指原子核分裂为多个质量更小的原子的过程,就是原子弹的引爆过程,现在用于核裂变的原料多是铀。核骤变是指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吸引和碰撞,从而形成一个更重的原子核的过程,就是引爆氢弹的过程,产生核骤变的原料之一是氘。
  这两个反应是截然相反的过程,铀是一种稀有元素,而氘却不同,他可以从氢里提取。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进一步说,地球上有七成的面积是海洋,在宇宙中也到处能找到氢原子。可想而知核骤变技术更安全、更成熟,并能妥善地处理核废料,电力会变得多么廉价,替代石油成为新能源是肯定的,而且还非常环保。
  直到有一天,从几桶水中就能得到一个城市所用的电量。面对这种可行性的设想,我们作何感想?我们真的了解现代的科学么?我们愿意了解现代的科学么?现代科学会改变未来的社会形态么?
  《2001太空漫游》的艺术性和哲学性,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契机。这便是科幻的魅力所在,他可以让我们在这个嘈杂的社会中,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想一想世界,让陷在那些鸡毛蒜皮、消磨意志的苟且当中的人们,有喘息的机会。
  2.黑石碑
  影片《2001太空漫游》中的黑石碑,可以说是一个关键所在,是他在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也是他推动着电影中人类的进步。黑石碑第一次出现,让人类的始祖学会了使用工具。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人类的进步并不是某个族群的智者在冥思苦想中产生的,而是在自然环境的变化中,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产生的变化。
  比如在前面提到的,冰河时代结束后,很快产生了农业。并不是说我们的始祖先有了耕作的想法,才产生了农业,而是我们的始祖通过观察发现,地上的草越来越茂盛,茂盛到草种子也可以作为食物的来源之一。始祖们储藏食物的本性,会让他们越来越关注地上生长的草,渐渐地才有了耕作的想法。
  在观察中得到了经验,然后产生了耕种的革新,在耕作的革新中产生了新的经验,进行了耕作工具和耕作规律的革新,然后再产生新的经验,发生新的革新。前面说过,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文明向前发展的过程。
  不要误以为产生农耕过程的主体是人类,如果没有冰河世纪的结束,产生了一个适宜耕种的气候。如果没有黄河冲刷黄土高原,制造出了一片适宜耕种的土地,人们不会想到耕种。就如中原开始出现耕种的时候,长江流域的气候其实更适宜耕种,可是长江流域物产丰富,人们根本就不愁吃,所以长江流域出现农耕的时间较晚。
  可以把黑石碑看做是推动着人类进步的自然力量,这种自然力量是抽象的东西,用黑石碑来表示这种力量,等于把他具象化了,更利于观众对神秘的自然力量的理解。
  黑石碑第二次出现,人类科技又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人觉得驶往木星的飞船和空间站、月球基地没什么区别,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对木星与地球的距离没什么概念。天文学上,把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定义为一个天文单位,火星距离太阳1.52个天文单位,而木星与太阳距离一下子拉开了,距离太阳5.2个天文单位。
  火星与木星之间,距离非常巨大,这段距离绝对是一处断崖。我们如果想跨过这处断崖,关键问题不是我们要用多长时间飞到木星,而是在长时间的航行中,飞船上的食物、燃料问题该怎么解决?
  黑石碑第三次出现,是在木星轨道上,大卫操纵着机械臂触碰到黑石碑后,随之出现了一段光怪陆离的镜头。很显然,黑石碑带着大卫进入了四维时空。
  自从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提出了四维时空的概念,我们就大概瞥见了宇宙的狰狞面目。时间是个很公正的“人”,不论贫穷还是富有,时间都一律驱使着他们向前。时间又是个冷血的“人”,他不给人讲情的机会,也不給人反抗的机会,他说驱赶你前进一秒,就是一秒,从来不会跟人们商量。   以上所说的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时间。在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中,时间也有打瞌睡的时候,比如说在一座高塔的顶部和底部各放置一个石英钟,经过一年之后,会发现塔顶的石英钟,比塔底的石英钟快了一秒。所以在物理中,时间又不那么公正和冷血。
  同时,时间又是第四个维度。众所周知,人类是三维的生命体,而我们所处的宇宙很可能是四维的,所以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看清宇宙的真面目。但是宇宙的狰狞我们却完全能感受得到。
  有这样一个假说: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10厘米打出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每隔10厘米单位,必然会有一个洞。
  这是著名的射手假说,不要去同情靶子上的二维生物,对于我们来说,现在的所有宇宙定律,可能就是四微生物打靶的结果。如果神枪手有一枪打偏了,跟上一枪的距离是11厘米,当我们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会完全抓了瞎,之前的很多定律会被推翻,甚至会引发宇宙模型的重构。
  再回到影片中,黑石碑让大卫跨越了时间这个维度,让他回到了时间的源头:奇点。接着宇宙的大爆炸发生,这时候有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随着宇宙迅速地扩张,并在迅速冷却的过程中产生了物质,后来物质在自身重力和压力下坍塌,产生了恒星。接着就是些原始地球的镜头,从原始火山的喷发,到原始海洋的形成,还特意用了一个镜头交代,这时候地球上还没有人类活动的迹象。
  影片中关于宇宙演化的描述,是影片拍摄的时代最先进的宇宙模型。当时还没办法解释奇点,以及奇点之前的宇宙状态,后来霍金提出了“虚时间”的假设,并利用虚时间成功地解释了奇点和奇点之前的状态。所谓的虚时间,就是前面那两个石英钟的例子中,那不符合常规的一秒。一年之后,塔顶的石英钟比塔底的石英钟快了一秒。他们共同经过的那一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时间,塔顶的石英钟快了的一秒,就是虚时间。
  通过虚时间的假设,推演出了时间没有尽头和结尾的设想,而黑石碑的第四次出现,好像就是在描绘这个假设。当大卫的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黑石碑第四次出现了,透过黑石碑,大卫变成一个未出生的婴儿,在太空中凝视着地球。
  这个情节的艺术性实在是高超,上面说过,有一个镜头交代过,大卫在时间穿梭中看到的地球,还没有人类的踪迹。最后这个情节是不是在说,是大卫把黑石碑带到了太阳系,黑石碑是大卫这个时间夹缝中的最后一个人类,把智慧的火种带到了地球?
  而那块黑石碑,就是人类的墓碑!一块生机勃勃的墓碑!
  影片中特别交代过,黑石碑已经存在了4百万年,现在的人类史只能模糊地知道,直立人是大概180万年前才出现的。在这之前人类的先祖被称为古猿,古猿大概是390万年前出现的,古猿之前是猩猩。
  没错,大卫在弥留之际看到的黑石碑,又回到了人类还是猩猩的时代,教会了猩猩们使用工具。
  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来自末日!
  那么黑石碑到底是什么呢?他就像时间一样,一言不发,静静地看着人类在宇宙中挣扎。
  或者说他代表的是什么?是更高级的智慧生命的智慧结晶?还是那股维系着宇宙运作的,冥冥之中的力量?
  很早之前,就有这样一种探索式的思考:当我们听到一段音乐,是什么听到的?是耳朵么?人死了以后耳朵也还在,他还能听到音乐么?
  这是古代的智者对那种隐晦力量的思考,而非是对不可解释的大自然现象的扭曲描述。前者是一种到现在都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后者是刮风下雨,这些已经被我们了解了其原理的东西。
  隐晦力量的概念,有点像是老子所说的“道”,《道德经》在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是在说,他脑海中的“道”用语言和文字是说不清的,就像是用汉字去描述一些复杂的数学概念一样,即便能写明白,也大大丧失了数学概念的本意,所以数学为了方便描述,才有了专用的数学符号。
  后来我们勉强给那种隐晦的力量,找到了一个名词进行描述:意识。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东西,可能是意识所看到的、听到的。
  那么意识又是什么?
  其实我是在设问,意识所代表的那种宏大的自然力量是什么?用“宏大”这个词也不是太贴切,因为根本无法形容那种自然力量,意识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其他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比如,为什么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为什么他一亿年前和一亿年后依旧是这个速度?是什么在驱动着光做如此快、如此恒定的运动?是时间么?如果是,又是什么在驱动着时间?
  思考到这一步,我们就会发现,当代用质量、体积、温度、速度,构划出了一个看似一目了然的宇宙。可是诸如自然运作的源头这类的问题,却无法用这些概念解释。
  会不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直到今天,我们对于宇宙的本来面貌一无所知,现在给宇宙的定义,都是大自然的表面形态。在质量、体积等等这些概念的外衣下,其实是如意识之类的这种隐晦的力量在运作。而物理学一直追求的宇宙大统一理论,只不过是揭开那层外衣的敲门砖?
  印度有个神话说,世界是在三头大象的背上。因为没有人从“大象的背上”摔下去,所以这个说法不成立。这样的结论,只是基于我们知道地球是圆的,以及太空里并没有大象这样的认识,才会认为这只是个传说。
  前面说过,我们很容易被自己主观的认知所蒙蔽。如果神话中所说的世界是指全宇宙呢?
  到目前为止,甚至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无法了解宇宙的全貌。在此期间我们宇宙之外的情景,就依然是个谜,我们也不知道宇宙是在大象的背上,还是在一只乌龟的背上。当谜底揭晓那一刻,我们可能会发现,现在一切的合理解释,只是比印度神話中的“大象说”稍微靠谱一点而已,兴许还不如“大象说”靠谱。   又或许根本没有宇宙外这个概念!所有的所有都囊括在我们所处的宇宙中,现在人们构划出来的平行宇宙、宇宙是奇点的投射等等,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人类实在渺小得可怕,我们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全世界,其实我们一无所知。而往相反的方向去想,宇宙的奇妙又实在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
  请注意,这里并没有丝毫消极的意思。就要有黑石碑那种神秘的东西,吸引着我们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前进,我们才不会像古时候一样,原地踏步,或者退步了都不自知。
  或许有一天,我们会明白黑石碑所表达的意义,能理性的解释意识是什么,也想明白了老子所说的“道”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在走向未来的时候才有意思。
  3.启示和未来
  首先要说一点题外话,本文好像是借着《2001太空漫游》大肆地宣扬西方式的科学观,其实是想对一些依旧顽固的旧观念进行抨击,所抨击的对象也包括很多西方式的观念。现在国家提倡的中国梦,以及年年在进行的改革,并不是大家闲着没事瞎折腾,而是国家的领导层可能已经意识到,现在主流的西方式工商体系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我们必须在工商体系进入死角,或者崩溃之前,找到一种新的体系,来替代旧的体系。
  刘慈欣老师有篇科幻小说叫做《赡养人类》,在这篇小说中,就对工商体系的未来发展做了预演。小说的内容大致是说:工商体系继续发展下去,社会还勉强能继续运作。可是当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之后,情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所谓的教育变革,用到了科学假设的成分,不是说教育的形式变了,而是说在掌握了改造大脑的技术后,学习的形式变了。
  于是拥有足够财富的那批人最先享受了这项技术,他们的智力迅速提升,直到富人跟穷人的智力水平,与人类跟猴子的智力水平差不多。这时候其实已经分成了两个不同的族群,再去谈平等,还会有平等么?
  就像去对猴子说:别在树林里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了,我们要给你们建楼房,要你们全搬进去,要让你们加入到我们的社会当中。先不说猴子能不能听得懂,现在还有很多人为了买房而发愁,却去给猴子建房?这是什么意思?还要让猴子进入我们的社会?那大街上不乱了套了?
  当然《赡养人类》中的描述有夸张的成分,不过却让我们领略到了任由工商体系发展下去的可能性后果。虽然工商体系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进步,可是他的进步是有限的。试想,人类是个欲望很强的族群,而财富却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人们的欲望,这样自欺欺人的体制确实令人担忧。我们之所以还没有感受到工商制度的局限性,是因为这个制度还有发展空间。当他毫无发展潜力的时候,势必会通过尝试,总结出新的制度。或者进入死角,开始第二个封建时代。
  既然西方的工商体系挑不起未来的大梁,那东方文化呢?
  王东岳老师在《中西哲学启蒙课》中,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当代的中国人,抛弃了我们原有的东方文化,推崇西方文化,而我们的思维模式却还是东方式的,所以多数人都挣扎在东、西方文化矛盾中。(大意如此)
  其实王东岳老师太小看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了,我们没有彻底抛弃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中的糟粕,那些君君臣臣、人情世故,我们不是传承得很好么?!
  所谓的君君臣臣、人情世故,说白了就是官僚体系、人情体系、子弟体系。有人可能认为这种东方式的“人情味儿”,是现在中国社会的基调,而且东方文化中虽说有糟粕,但也有精华。况且西方奉行“盗贼政府”的思想,像防贼一样防着任何组织、体系,可是他们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
  不能以为别人的是错的,我们自己的就会是对的,那些“人情味儿”在固化之后,会再次形成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那时候文化中的精华,怕也是少数人的精华。仔细观察一下现在的社会形态,就会发现我们已经开始自发地构建这样的固态社会,这说明糟粕正在一点点地掩盖精华。
  可见东方文化也同样存在着极大的弊端,进而东、西方文化体系都不适合作为未来的主流,因为渐渐开化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一定是朝着彻底的人权,或者彻底的平等前进。最终的状态,可能就好像在私有制产生之前的形态差不多。私有制产生之前,是血缘社会,都是一家人,哪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一家人这样的理念,只会出现在报道中,绝不可能出现在现实中。因为现在被我们认为是社会基调的东、西方文化的主体,大多是产生私有制之后形成的,也就是说我们用私有制的文化和思想,去构建一个没有私有制的概念,同时也没有公有制的概念的社会,完全是在自己骗自己。(没有私有制的概念,自然不会有公有制)
  有人会说,没有私有制,社会就会丧失运行的动力,人的惰性会毁掉好不容易构建出来的社会。可能还会有人进一步质问:用什么制度来代替私有制?
  这个问题就相当于去问司马光原子弹的制作方法。我只能回答,未来肯定会制造出一个毁天灭地的大炸弹,就是我们要去构建的,是一个彻底消除了不平等的社会,这是最终的目的。而那个威力巨大的炸弹的做法,肯定不会像做鞭炮一样,换句话说,他不能以上古时代那个没有私有制的社会为蓝本。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我们不可能再倒回去了。
  至于你让一个宋朝人回答原子弹的具体做法,这实在是一个滑稽的问题。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原子弹的制造,用宋朝人的经验式思维模式永远也造不出来。原因很简单,我们是看不见原子的,在经验中永远都不可能解释原子的原理。
  社会的进步肯定是个渐进的过程,当人们普遍认识到私有制的毒害,不再崇尚私有制的时候,就会自发地去构划新的社会模型。现在人类文明所处的阶段,只能算是婴儿阶段,或许还没有过百岁。让一个婴儿去说明一个成人的思考模式,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新的社会模型,会更好地抑制人们的惰性,并呈现一种更健康的运行方式。前方,任重而道远。
  要达到最终的目的,就要不停地抛开现有的理念和思想。比如说当代,要跳出东、西方文化的限制,去看待未来,未来才会有進步。因为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未来,很容易越想越迷糊,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既然文化这条路走不通,可以尝试着从科学的角度,对未来进行思考。现在的情况是,科技一直在进步,不管你愿不愿意他都在进步。
  现代科学已经跟古代科学不太一样,霍金在《时间简史》中阐述过一个观念:古代的科学比较简单易懂,一个学者能阐述一切科学理念,随着现代科学越来越深奥,已经不可能再出现那样的“全才”了。(大意如此)
  也就是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作为主流的哲科式思维模式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广义上的哲学已经渐渐地要变成科学的附庸。举个例子,比如说中国古代的大哲学家老子,他以水为例去阐述他心中那个难以言表的“道”。在生物学有了一定发展的今天,有学者尝试着将老子的“水”,跟生物学中生物是在水中产生的观念挂在一起,认为这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个想法真的是很水,木卫三的液态水含量比地球还多,我们的探测器都派過去了,怎么至今还没有发现木卫三存在生命的迹象?因为木卫三离太阳太远,光照不充足,在木卫三上看太阳,可能还没有鸽子蛋那么大。火星之前也跟地球一样湿润,怎么现在也没有生命的迹象?因为火星的体积太小,他的磁场无法保护自身的大气层,致使大气层变薄,大部分的水都跑到外太空去了。
  可见再用哲学从上往下地描述越来越具象化的科学已经很困难,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科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后,再反过来影响哲学。可以把他看做是科学的失控。就像《2001太空漫游》中的第三个桥段,人工智能的夺权。
  人工智能早已经被写烂了,演烂了,大多数人认为人工智能的夺权只是作家和编剧的一厢情愿,还有很多人不相信会被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夺权。
  不管怎么说,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生产的第一线,也正在被我们改造得越来越拟人化。他会是一个越来越高效的工具,相信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会越来越好,这个过程,其实本身就是个淘汰劳动力的过程。社会对被淘汰下来的劳动力要怎么安排?
  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突然找我们索要人权,我们该怎么办?
  会毫不犹豫地给予他们人权?会觉得他们这个提议很好笑?还是会手足无措?于是科学的发展,就会反过来让我们做一些哲学上的思考。
  如果真的有女蜗和上帝,那么他们创造了人类之后,给了我们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这个举动实在令人可敬。试想当我们创造了带有智慧的人工智能,我们不光不会给他们自由的发展空间,还会对他们指手画脚。如果人工智能真的要夺权,双方的矛盾也是我们一手制造出来的。我们让他们懂得了自由,却一直在压迫他们。我们让他们公平对待每个公民,而我们自己却在不停地制造不公平。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还不是上帝,却要做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再说第四个桥段。在第四个桥段中,大卫迅速地衰老,而且在同一个空间内出现了多个大卫。我想这是一种对四维时空的表现形式,在那间欧式的房间里没有过去和未来,也没有时间流逝的概念。那是一种时间仿佛是前进的,又是停滞不前的状态。
  爱因斯坦提出宇宙可能是四维的观点之后,又给人们浇了一盆冷水,任何有质量的物体想要超越光速,都要消耗无穷大的能量。不能加速到光速,就无法打开时间这个维度,所以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理解自己所处的宇宙。
  虽然明知不可为,却无法限制我们的想象力,《2001太空漫游》为我们构建了一个非常直观的四维时空。可以想象一下,能看到过去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会是怎样的情景?会跟现在处在三维世界的思想有什么不同?
  当大卫的生命到了尽头的时候,可能时间也已经到了尽头。试想一下,在未来的某一天,每个人都能看到时间的尽头和结尾,每个人都能看到人类的演化和灭亡,那会是怎样的一个情景?
  现在看来,人工智能和四维时空好像是天方夜谭,但这可能又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蒙蔽。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而霍金在后来利用“虚时间”所建立的新的宇宙模型,也让时间旅行成为可能。今天的天方夜谭,可能就是明天的轻而易举。
  在上世纪,美国启动曼哈顿计划之后,还有很多物理学家认为人类永远都不可能制造出原子弹,结果只用了三年就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再比如《2001太空漫游》中出现的视频通话,不要说1968年,就是在1998年,对普通人来说也是天方夜谭。而现在只需要个小小的手机就能做到,而且普及率已经非常高。
  科学发展对社会的冲击,已经渐渐地像是之前西方的工商业体系对农业体系的冲击一样强势。这可能又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冲击,面对这番冲击,可以尝试着用科学的眼光去拓展未来,用哲学的基调去看待在未来科学与文化的冲突问题。
  这种看待未来的方式,跟构思科幻故事的过程非常相像,科幻就是科技、哲学、文化、想象力极富逻辑性的结合。完全可以把科幻看做是尝试着寻找科学与社会平衡的过程,他绝对是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他也绝对是有一定前瞻性的。
  再反过头来看看科幻在大多数人心中的位置,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看一些科幻类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是好的。而到了孩子成年之后,就不适合再去看科幻类的东西。到了而立之年之后,几乎就没有人喜欢科幻了,甚至还有人反感科幻。
  为什么在逻辑和世界观都不完善的时候,有发挥想象力的权力,而当成熟了之后,就要把想象力禁锢起来?
  因为进入社会之后,想象力没多大用处,而所谓的人情世故才是处世的关键。这完全是鼠目寸光的表现。只有想象力才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看待问题,从而渐渐地构划出新的社会形态。反之,如果让人情世故掩盖住了想象力,那么我们就会慢慢地僵化,直到最后的僵硬。
  从来没有人夺走过我们的想象力,也没有人有能力夺走我们的想象力,他就在那里,只是我们很喜欢把他禁锢起来。如果哪天,科幻这类缜密的幻想文学被大众所接受,成为了所谓的“主流”之一,那才说明,我们终于从自己的手里夺回了想象力。
其他文献
莫言在《读书》2019年8期《莫言评麦家》中说:《人生海海》其实讲的是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既被人尊称为“上校”,又被人贬损为“太监”;他当过白军,当过红军,当过木匠,当过军医,当过军统特务;经历过新中国前的所有战争,又参加过抗美援朝。这样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过吗?但这样的追究没有意义,因为小说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能把不存在的人物写得仿佛是我们的朋友。在茫茫人海中,也许永远找不到上校这样的人,但
期刊
摘要:发掘“美学大讨论”时期“主流话语”之外“非主流话语”中体现的“诗性话语”,目前未被学术界重视,但细究后,其又是对中国当代美学史有着深厚影响的闪光点。“诗性话语”远离喧嚣的政治大讨论,自觉或不自觉地挖掘了中国古代文论思想中的美学“因子”,为中国当代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诗性话语”是特殊时期个别学者坚守“品格”的结果。一部分学人在坚守“学术品格”的同时,也努力地在自己所熟知的艺术门类领
期刊
清代画家彭暘的画作《曲水流觞》。曲水流觞是古代一种古老的习俗:三月初三上巳节,大家常常约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后来,曲水流觞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件雅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位全国军政高官,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被引为千古佳话。据史载,在这次
期刊
近年来,我开始接触和关注90后作家的创作。90后这个代际概念当然是权宜之计,和70后、80后等概念一样,在一个文学流派命名乏力的时代,给与一个作家群落一个暂时性的“想象的共同体”。各文学报刊、网站开设的90后专栏,其意义毋宁说是为这些年轻作家的出场提供一个相对隆重的仪式。包括笔者在内的90后专栏的策划者、参与者的目的其实都是助推文坛新人,发现更多真正有潜力的青年作家,为中国文坛输送新鲜血液。正如7
期刊
摘要:诗与画本身就有相通处,宋代绘画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文人画备受推崇,黄庭坚的题画诗创作自有其家学渊源,而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创作、画论观念也多有受到苏轼的影响。黄庭坚的题画诗创作内容广博,无论是山水花鸟画还是人物画,他都有会意处,在创作中或就画论画,或品评画家,或借此阐发议论,既有情致又有理趣。因而本文从黄庭坚的题画诗入手,对其题画诗创作的内容风格等进行赏析。  关键词:黄庭坚 题画诗
期刊
前 言  秦汉交接之际,是一个风云多变的时代,用司马迁《史记》中的一句话说: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这句话大致是说:五年间,中央政权三次易手,自从建立了统治机制以来,从来没碰上这种破事儿!  正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多变与巨大的转折,使得那段历史到今天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唐末的宦官专权,但一定知道赵高导演的指鹿为马,可能有很多人对南北朝的历史知之甚少,但一定
期刊
2006年6月26日,我和田中禾先生一起住进了鸡公山解放军疗养院,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每年的夏季我们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在读书或写作的空闲里,我们外出散步或者坐在廊台上看着从远处山林里涌出的云雾聊天的时候,话题自然会涉及到我们正在进行的写作。天长日久,我对田先生正在创作《二十世纪的爱情》产生了期待。我正是心怀着期待,2010年夏季在鸡公山上读完这部长篇小说的,那时他将这部小说更名为《父亲和她们》①。 
期刊
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1985年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这部小说旨在“重新评估我们这个民族的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力量”,探讨“是什么精神支撑着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延续和发展”的文化主题,因而具有“寻根文学”的某些意味。李准曾在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代后记中说:“在描写他们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的同时,我也描写了他们的因袭负担,描写了那些落后和愚昧的封建意识。这些精神枷锁,就
期刊
《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文章称:“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着眼全国发展大局,明确指出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刻阐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作
期刊
一.《包法利夫人》:为什么是名著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也是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可以称之为杰作的作品之一。不过,福楼拜能写出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在很多人看来,多少还是有些令人惊奇的。一方面,福楼拜写这部作品的时候,他并没有太多的成功的写作经历,“他开始写《包法利夫人》时年已30,但还没有出版过一部真正的作品”[1]。另一方面,在毛姆看来,就作为作家的个人能力而言,福楼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