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顽皮,是孩子在让自己变聪明
Q 我看过一些教育书籍,知道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但我的儿子实在是太调皮了。无论在家还是到了外边,他总像个破坏机器一样,把他所在的地方弄得一团糟。我该怎么办?
A 顽皮,是孩子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孩子的智力发展,关键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有多大。当孩子第一次接触事物,留下印迹,网络就产生了。比如教孩子用手拿杯子,乖孩子只用家长教的一种方式拿杯子,得到一个网络;顽皮孩子却可能发展出10种方式,拥有10种网络。有些孩子不能安静下来,因为他必须主动出击,最快地产生网络。
那应该怎么办?可以找一个时间,家长与孩子玩“一起做顽皮孩子”的游戏。和他一起投入地玩一会,孩子一定非常高兴,也会更加兴奋。比如到一个游乐场里一起疯狂一把。当孩子玩够了,就问他:要不要下周再来玩?那我们下周再玩,待会儿在餐厅吃饭时要乖乖地不能乱跑乱动了。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习到另一种规则和方式,这样也最有可能让孩子安静地坐下来。
溺爱孩子,是因为你怕被“遗弃”
Q 儿子刚上幼儿园,回家后,他总是向我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我和他爸爸觉得可能是他在幼儿园里受到的约束太多的一种补偿心理,所以我们就想方设法地满足他。结果,我们把自己搞得很累,老师还给我们提意见,说,不要在家里太溺爱孩子。我们这是溺爱吗?该怎么拒绝孩子的要求呢,
A 家长不能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欲望。你们之所以会这么做,归根结底是因为你们不知道该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你们变得越来越像孩子的玩伴,想尽一切办法来取悦“行”与“不行”几个字。你们必须重新学会对孩子说“不”,给孩子设定界限,清楚地告诉孩子:自己工作了整整一周,已经很累了。偶尔拒绝孩子的要求并不会剥夺你们做父母的权利!相反,事实证明,大人越是能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愿望,越有利于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清晰。你们想想,是不是因为孩子上了幼儿园让你们有了被“遗弃”的感觉,想努力找回他上幼儿园之前的那种亲密的关系?
指责孩子拖拉,会让他觉得自己很笨
Q 孩子入园一个多月了,我最怕的是早晨上班的时候。这边我赶时间急得火上墙,他却总是慢慢吞吞。拖拖拉拉。结果,我每天上班都迟到。我心里非常着急,但跟他讲道理也没用。有时我真恨不得打他一顿。我该怎么办呢?
A 你儿子刚上幼儿园,现在是一个对故事的敏感期,所以你可以用拟人化的方式有技巧地给他讲故事:小熊妈妈早上着急出门,小熊……但不要说得太露骨,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影射他,也不要在讲完故事后接着追问他故事的意义。关键是要在故事里把孩子应该怎么做的方法教给孩子,告诉孩子怎么样做是对的,说得尽量详细一些,让孩子有模仿的对象。
爸爸温柔,孩子情感发育好
Q 妻子工作忙,我在家里管孩子比较多,比如,要给孩子换纸尿裤,要给他喂奶,夜里还得哄他入睡。我觉得自己既当爹又当妈,我不知道,这会不会给孩子造成父母角色的混乱?
A 我们与其把这种现象称为“父亲的女性化”,不如把这些父亲称做“与妈妈并肩作战的爸爸”。心理分析学一直提倡男人走进妻子生活中,陪她们进产房、分担家务事。男性履行女性职责的现象是现代社会的需求,也是一种必然结果。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要在孩子的生活中履行父亲的权威。
因为爸爸是永远不可能变成妈妈的,即便他肩负起传统意义上该由母亲完成的任务,他也依然是个父亲,他只是参与了孩子性格中母亲角色参照的构建。这就像再严厉的母亲也不会变成父亲,因为她只是参与了父亲角色参照的构建一样。而所有的研究也表明,父亲越是感性、越是温柔,对孩子在社会性方面、情感方面和认知方面的成长越有益。
不要在孩子面前和老人争吵
Q 我们的孩子和祖父母一起住,老人特别溺爱孩子,我们给孩子立的规矩总是被他们打破。这种情况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怎么才能给孩子建立起规则?
A 老人溺爱,和父母教育产生冲突时,孩子往往会对4个人采取4种不同的模式。比如:对奶奶会撒娇,对爷爷就好一些,对妈妈就甜言蜜语,对爸爸什么也不敢说。不过,不需要过分担心祖父母的照顾下会造成太大的伤害,反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父母与祖父母的冲突造成问题,不要在孩子面前与祖父母吵架——假如上两代有争执,孩子就更迷乱了。所以,让老人帮助照顾孩子前要开家庭会议说清楚,家里的规则最好保持一致。在共同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与老人很好地沟通。如果内心有冲突、别扭,面和心不和,孩子会知道,甚至可能还会利用这一点,学会当两面派。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空间——要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跟孩子的空间,也有孩子与老人的空间。如果教育方式实在不行,往往无法改变祖父母的做法,最好找个理由适当分开些,比如同一小区不同单元,保持“一碗水”的距离。
编辑 牛淑娟
Q 我看过一些教育书籍,知道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但我的儿子实在是太调皮了。无论在家还是到了外边,他总像个破坏机器一样,把他所在的地方弄得一团糟。我该怎么办?
A 顽皮,是孩子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孩子的智力发展,关键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有多大。当孩子第一次接触事物,留下印迹,网络就产生了。比如教孩子用手拿杯子,乖孩子只用家长教的一种方式拿杯子,得到一个网络;顽皮孩子却可能发展出10种方式,拥有10种网络。有些孩子不能安静下来,因为他必须主动出击,最快地产生网络。
那应该怎么办?可以找一个时间,家长与孩子玩“一起做顽皮孩子”的游戏。和他一起投入地玩一会,孩子一定非常高兴,也会更加兴奋。比如到一个游乐场里一起疯狂一把。当孩子玩够了,就问他:要不要下周再来玩?那我们下周再玩,待会儿在餐厅吃饭时要乖乖地不能乱跑乱动了。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习到另一种规则和方式,这样也最有可能让孩子安静地坐下来。
溺爱孩子,是因为你怕被“遗弃”
Q 儿子刚上幼儿园,回家后,他总是向我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我和他爸爸觉得可能是他在幼儿园里受到的约束太多的一种补偿心理,所以我们就想方设法地满足他。结果,我们把自己搞得很累,老师还给我们提意见,说,不要在家里太溺爱孩子。我们这是溺爱吗?该怎么拒绝孩子的要求呢,
A 家长不能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欲望。你们之所以会这么做,归根结底是因为你们不知道该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你们变得越来越像孩子的玩伴,想尽一切办法来取悦“行”与“不行”几个字。你们必须重新学会对孩子说“不”,给孩子设定界限,清楚地告诉孩子:自己工作了整整一周,已经很累了。偶尔拒绝孩子的要求并不会剥夺你们做父母的权利!相反,事实证明,大人越是能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愿望,越有利于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清晰。你们想想,是不是因为孩子上了幼儿园让你们有了被“遗弃”的感觉,想努力找回他上幼儿园之前的那种亲密的关系?
指责孩子拖拉,会让他觉得自己很笨
Q 孩子入园一个多月了,我最怕的是早晨上班的时候。这边我赶时间急得火上墙,他却总是慢慢吞吞。拖拖拉拉。结果,我每天上班都迟到。我心里非常着急,但跟他讲道理也没用。有时我真恨不得打他一顿。我该怎么办呢?
A 你儿子刚上幼儿园,现在是一个对故事的敏感期,所以你可以用拟人化的方式有技巧地给他讲故事:小熊妈妈早上着急出门,小熊……但不要说得太露骨,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影射他,也不要在讲完故事后接着追问他故事的意义。关键是要在故事里把孩子应该怎么做的方法教给孩子,告诉孩子怎么样做是对的,说得尽量详细一些,让孩子有模仿的对象。
爸爸温柔,孩子情感发育好
Q 妻子工作忙,我在家里管孩子比较多,比如,要给孩子换纸尿裤,要给他喂奶,夜里还得哄他入睡。我觉得自己既当爹又当妈,我不知道,这会不会给孩子造成父母角色的混乱?
A 我们与其把这种现象称为“父亲的女性化”,不如把这些父亲称做“与妈妈并肩作战的爸爸”。心理分析学一直提倡男人走进妻子生活中,陪她们进产房、分担家务事。男性履行女性职责的现象是现代社会的需求,也是一种必然结果。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要在孩子的生活中履行父亲的权威。
因为爸爸是永远不可能变成妈妈的,即便他肩负起传统意义上该由母亲完成的任务,他也依然是个父亲,他只是参与了孩子性格中母亲角色参照的构建。这就像再严厉的母亲也不会变成父亲,因为她只是参与了父亲角色参照的构建一样。而所有的研究也表明,父亲越是感性、越是温柔,对孩子在社会性方面、情感方面和认知方面的成长越有益。
不要在孩子面前和老人争吵
Q 我们的孩子和祖父母一起住,老人特别溺爱孩子,我们给孩子立的规矩总是被他们打破。这种情况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怎么才能给孩子建立起规则?
A 老人溺爱,和父母教育产生冲突时,孩子往往会对4个人采取4种不同的模式。比如:对奶奶会撒娇,对爷爷就好一些,对妈妈就甜言蜜语,对爸爸什么也不敢说。不过,不需要过分担心祖父母的照顾下会造成太大的伤害,反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父母与祖父母的冲突造成问题,不要在孩子面前与祖父母吵架——假如上两代有争执,孩子就更迷乱了。所以,让老人帮助照顾孩子前要开家庭会议说清楚,家里的规则最好保持一致。在共同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与老人很好地沟通。如果内心有冲突、别扭,面和心不和,孩子会知道,甚至可能还会利用这一点,学会当两面派。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空间——要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跟孩子的空间,也有孩子与老人的空间。如果教育方式实在不行,往往无法改变祖父母的做法,最好找个理由适当分开些,比如同一小区不同单元,保持“一碗水”的距离。
编辑 牛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