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拭教育的后视镜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we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的教育存在盲区。不仅忽略了所谓的“弱势群体”,也忽略了学习上的“强势人群”。新课改之下,我们要实现教育的公平,就要首先实现公平的教育:公平地面对学生,公平地给予每一个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公平地关心、爱护、指导、教导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成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大写的“人”。
  【关键词】盲区;关注;塑造
  
  1.因为高度关注,所以常常忽略
  教育的盲区往往在教育者的眼皮底下形成、扩大、成灾。
  2.对于“差生”,我们不是不关心,而是太过关心他们的分数,忽略了他们也是需要疼爱的孩子、需要引导的学生和需要平等对待的人
  生理学上讲,人的视网膜上有一个不能感光的区域,它虽不影响人们的视力,但因为人的视野局限,往往造成人们对眼前的事物视而不见。这就是盲点,也称作盲区,它是造成车祸的罪魁祸首。
  常说的马太效应指的是:“富有的,使你更富有;没有的,连你有的也要夺去。”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学习好的学生,不惜给予所有的关爱、期盼、荣誉,从而使之更优秀;而少将青睐的目光转向成绩差的学生,甚至忽略,甚至轻视,甚至批评,以至将这些学生做人的自尊层层盘剥,使之成为班级里卑微的弱势群体。
  一个所谓的差生在随笔中写道:“成绩考不好,每次都被猛批说不用功。其实我们这些‘差生’比他们用功得多。”“他们”当然指的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这句话像一支响箭,刺得我猛悟到教学的愚昧:教书十多年,竟然一直下意识地认为学不好就是没有好好学,成绩不好就是一切都不好;教室中竟还有这么一群人也是我的学生,他们每天都在我的视野里,一样听课,一样完成作业,而我几乎视而不见。深深懂得他们有更为细致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体察、感知与修复时,我已经送走了三届学生了。就在前天晚上,接到一个越洋电话,是从德国打过来的,“我叫李小鹏,是你1994年教的学生。那时我的成绩很差,没有老师愿意理我,只有你过问我的学习,亲切地叫我小鹏……我辗转了很多人才找到你的电话,你还记得我吗,老师?”近20分钟的通话,尽管多次向我描述他那时的情形与模样,后来又将他的照片通过E-meil发过来,我还是想不起来有这么一个学生曾经在我教的班里。他在电话中的声声呼唤,让我心生诸多惭愧:只不过一般性的关照,竟让他有这么多年感念,即使穿上洋装,还将老师唤他名字的声音挂在心上。心理学上说,孤独的人往往对于他人的爱具有强烈的体验,而爱又相对容易地将人从孤独中拯救出来。我想,这也许正是许多老师感叹“好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对他再好也不领情,不好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对他有一点好也能让他感动”的原因吧。处于劣势的人往往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就像路边遭人践踏的草根最能感知春风的抚慰,给它一点阳光,就灿烂地歌唱。
  我们太忙了,忙于备课、上课、出题、考试、改卷子、排名次,忙得自己成了一架教学的机器,机器没有感情,于是教育暴力频频发生。《南京晨报》有关南京某教师让差生开弱智证明的报道最是骇人听闻,为了完成指标,为了自己的名利,一个据称是优秀教师的教师置学生的名誉、尊严、人格于不顾,铤而走“险”。
  我们在名利的道路上走得太急切了,恨不能将自己的所有灌注到学生的脑袋里,恨不能每个学生都能上清华、北大,没有时间旁顾,也没有精力周旋,一门心思往前奔,以至错误地认为学生也是只会赶路的人。一个男生向我讲述出国的理由:“我很自卑,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那次元旦文艺汇演,我在舞台上自弹自唱,台下那么多人为我鼓掌,我一下子体验到了从没有过的美好感觉。当拿着吉他走在通往教室的走廊上,身上有一种新生的力量,可是一看到教室的门,心就忽地冷了,‘成绩差’这三个字快把我压死了。”我们的教育环境总是给学生这样一个暗示:成绩是衡量他们价值的唯一尺度,成绩不好,一丑百丑。这种暗示从小学至初中再到高中,钢铁一样的做人自信也会被铁锈蚀掉,参天大树一般的做人尊严也会被巨风折断。
  我们太急于成功了,目光太专注于眼前的利益了,心太浮躁了,手段太单一了,盲区太大了,车撞了,船翻了,“人”没了。
  21世纪最高的教育呼声是“为了一切学生”,实际情况是,哪怕日在中天,地上仍然有阴影。也就是说,这不过是一个理想,教育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成为教育者的盲区。现行的教育机制就像万米淘汰赛,分数是计时器,高考录取分数线是终点红线,教师是教练,学校是训练场地,挤在一条跑道上,向着一个目标,万马齐喑。每年中招、高招之后,各中学竞相打出大红横幅:“祝贺我校ⅩⅩⅩ考入清华大学”、“祝贺我校升入重点中学ⅩⅩⅩ人”等等不一而足,评判好学校的标准是考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人数多少, 评判学生好坏的标准自然是分数的高低。我们几乎可以从任何一个中小学校得到一份和升学率挂钩的奖惩条例,甚至还可以得到一份与学生成绩相关的教师聘任制度,在下岗的恐惧与名利的诱惑之下,教师的双眼如一盏盏电源充足的探照灯,光束小,光度强,眼前越亮,身旁越暗,优等生越来越少,差生面越来越大。
  3.我们总是高度关注优等生的成绩,却常常忽略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忽略他们的人格塑造与健康心理的培养
  在一般状态下,车速越快,转弯角度越大,盲点就越多。有专家证实,当车速行驶到120km/h时,驾驶员的视野仅为29度,驾驶者看不到的地方就比较多,这就给行车造成了安全隐患。
  目前,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是一辆在高速公路上疾速奔驰的汽车,坐在驾驶室里的老师双眼紧盯学生的成绩,成绩上不去,就加大作业的油门,成绩一上来,就一好百好,一了百了。孔子弟子三千,“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我们却以分取人,失其所有。所谓的优等生得到了理想的分数,失却了理想的人格。
  随着升学压力的进一步攀升,许多教育者的盲点发生了转移。一些重点学校每个班级从高一起在每个档次上都有升学目标,目标的完成是评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教师们深知完不成目标的严重后果,因此一致的判断是:成绩好的学生不用管,成绩差的学生要管严。于是,“无微不至”地关怀那些“差生”的学习、心态、,于是谈心、补课,于是成绩上来了,下达的目标完成了,皆大欢喜了。殊不知当我们双眼盯着“差生”时,“优等生”的需求又成了我们的盲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基本需求为安全感与自我满足感,其往往在他人的评定与认可中得以满足;如果总是得不到满足,就会缺少情绪的安全感,安全感的缺失直接影响着心态,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一个学生不无抱怨地对他的语文老师说:“你从来没有表扬过我的作文,我一直做得很努力。”事后,这位老师生发感慨:“真没想到没受表扬会这样难受!其实他的作文是做得比较好的,没有表扬他是认为用不着表扬。”谁不渴望受到表扬呢?一个小男孩对他父亲说:“我们两个到沙滩上做游戏,我来投标枪,你来说‘投的好极了’。”谁又能像这个孩子一样向别人“要”表扬呢?谁在内心深处不在时时地向老师、家长“要”表扬呢?作为孩子,得不到师长的认可,何以寻找心灵的抚慰与精神的寄托呢?
  《高中生心理学》告诉我们:优等生生因承受着学校、家庭、社会的厚望,而长期处于高亢奋、极度紧张、过度疲惫的状态之中,容易造成大脑正常功能的损害,诱发心理问题或埋下不良心理的隐患。2004至2005年,武汉六中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一项名为《资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课题。597人中有近三成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敌对性、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交往障碍、偏执,其中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5.8%。另有一项调查显示,高中生中发生性行为的一半以上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马家爵这个公认的“乖孩子”、“好学生”有着怎样解不开的心结?“好学生”的好成绩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我们知道的东西?从人的发展角度身为人师的我们需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好成绩”与“做一个好人”之间有着多远的距离?我们是为社会造就“好成绩”还是培养“好人”?
  爱因斯坦说:“学校应该确立这样的目标,学生离开学校后,不是成为一个专家,而是成为一个和谐的人。”而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做考试的“专家”,精神的朱儒;不呆不成气,越单纯越好,越没有“杂事”越好;在学校里,只要求学生是个善于考试的机器,至于离开学校是什么样子,就非我所管了。一名教师这样做考前动员:“我们期末考试也是一场战役,总攻的号角已经吹响了,你们每个人都是英勇的战士,都有义务和责任冲锋陷阵!如果谁做了逃兵,不认真读书,不认真学习,我在后面逮住一个惩罚一个,决不手软!不好好学习的人谁也不会同情和原谅。”作为学生,真正的“义务和责任”是什么?他们除了“好好学习”之外还要做些什么?那些跟不上队伍的“逃兵”除了惩罚之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少有人去关注这些“细枝末节”,为了升学,我们做的事多着呢!美国教育家马萨莉严正指出:教师们就像工作在教育装配线上的劳动者那样,按工作时间而不是按工作质量来取得报酬,这种使质量让位于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夺走了教育工作者的良心,使教育成为了一种失去灵魂的职业。灵魂的守望者灵魂出窍了,精神的引领者精神枯萎了。于是,车撞了,船翻了,“人”没了。
  4.如果学生可以着色
  “差生”为黑,“优等生”则为白,那些来了不知走了不晓成绩不坏也不好的“灰色学生”又在遭受些什么?教育者需要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天下之大,教师之多,谁又把他们纳入自己的关照之中呢?
  5.我们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等待,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都不能等待
  他的骨骼正在成形,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灵正在发展。我们不能对他说明天,他的名字就叫今天。
  发生车祸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司机未能在正常行驶时探视反光镜或后视镜,以致使处在斜后方或后方的车不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避免车祸发生,最好的办法是经常探视反光镜或后视镜。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交给社会或未来社会一个健康、和谐的人,教育者必须经常擦拭反光镜或后视镜,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不轻视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推卸任何一个本应该由我们承担的“育人”责任。
  
  收稿日期:2008-5-27
其他文献
【摘要】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幼儿发展需要和谐,和谐能够促进幼儿发展。在幼儿教育中要取得成功,向着和谐的教育方向挺进,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基础。作者从这三个方面逐层递进地就如何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关键词】和谐;了解与尊重;真爱与信任;宽容与欣赏  Making the teacher young the relation bloom ha
期刊
【摘要】智障学生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时存在着,语言匮乏,注意力分散,识记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要想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必须从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入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的。  【关键词】营造氛围;学习质量;重视复习;回忆和阅读  The development talked a mentally retarded child a language study ability  Wang Mei-na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已成为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必修课程,此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围绕这一理念,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业认定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程;目标;信息素养  Application the new course principle promote information technique teaching  Luo Ling  【Abstra
期刊
【摘要】作为教育最前线的中学教师的我们应当怎样适应这次改革呢?在我走近新课标的这段时间里,用新课标的理念,对曾经被自己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的审视, 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教师应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由“重视现成结论的传授”向“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转变。学生也由“以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由“接受知识的容器”向“获取知识的智慧者”转变。在课堂中努力贯彻新课标思
期刊
【摘要】表象是思维加工的材料,是人脑中信息的表征形式,是更适合于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成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生物学表象形成的具体策略有:动态模拟;利用模型;图文互译;示范模仿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物表象;形成策略  The information technique is enter the function within formation of the biology idea  Qu
期刊
【摘要】商务英语视听说是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融视听于一体进行教学的语言实践课。基于商务英语视听说所具有的教学特点,和现阶段商务英语听说教学现状的分析,本文着重探讨商务英语视听说多媒体网络教学新思路的构建。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商务环境;学生为中心;互动  New ideas on business english audio-visual teaching based on multimedia
期刊
【摘要】当今衡量学校和教师业绩的评价体系主要还是中考、高考成绩,学校和教师围着分数转,无暇顾及甚至忽视了对学生体能的培养。无论是社会群体性的体育锻炼还是学校体育课,对学生来说都成了“一条短腿”。 在基础教育阶段,也就是青少年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一定意义上,学生健康比文化知识的学习还重要。因此我们要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将学校体育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关心和重
期刊
【摘要】有效的考核,巧妙的评价,有助于和谐课堂的生成,有助学生信心与兴趣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职教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呢?本文笔者针对平时成绩的比重、以及考核策略两个方面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职教英语;平时成绩;考核策略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
期刊
【摘要】新课改在全国进行地轰轰烈烈,但在广大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农村中小学师资配置不合理,教学设备陈旧,校长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师不能用新课改理念武装头脑,外语教学还徘徊于满堂灌、以追求高升学率为目标的怪圈。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对策  The Ji need the problem for solve in the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期刊
【摘要】目前有些小学语文教学的环节过多、安排太满,学生上课热闹有余、思维不足。借鉴山水画意境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借鉴“空”,让课堂净化;借鉴“静”,让课堂静化;借鉴“灵”,让课堂灵动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借鉴;山水画意境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May Draw on an Experience of the Art of Mountains-and-Wat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