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星”评委阎肃:不走寻常路的“80后”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aon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红歌会评委席上坐着这样一位老者:一头银发、一身戎装、一张笑脸。他自我介绍:“我也是‘80后’。”看别人纳闷,他才揭开谜底:“我80岁啦,名副其实的‘80后’。”
  人过80俗称“耄耋之年”。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还能干什么?可他端坐时犹如老僧入定,言谈时迸发激情似火,发如霜降却声似洪钟;他还知道“囧”“雷人”“玉米”等网络热词;他有“时尚老头”“老顽童”“点子王”等多个外号;他喜欢沙僧,因为“说话少、干活多,任劳任怨”。
  他连续4年担任江西电视台大众歌手选秀赛“中国红歌会”的资深评委,今年红歌会上他不时调侃选手不说,现场更是不停变换表情,有网友亲昵地称他为“表情帝”。
  他就是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
  
  由青年学子到文艺战士,激情满怀写《江姐》
  
  不夸张地说,当今的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少、领导百姓,没听过、唱过他作品的人,恐怕是寥寥无几。但他的原名“阎志扬”,估计很少有人知道。更让人惊讶的是,他还有过一个洋名:彼得。
  那得回溯到1934年,他4岁的时候。身为天主教徒的父母请来传教士为儿子洗礼,赐下教名“彼得”。
  不久,抗日战争打响。阎肃随家人颠沛流离来到重庆,在教会学校读书。钟楼下、高墙里的生活并没有化淡民族危亡时刻的少年忧愁。“共产党”“毛主席”“延安”“八路军”“新四军”……这些不时振动耳膜的新名词,叩击着他那颗年轻的心。1946年,正当修道院准备把小彼得当做未来“精深教父”重点培养时,阎肃毅然报考了重庆南开中学。
  很快,极具文艺天分的阎肃成了学生运动的骨干。重庆解放后,还在读大学的他被选调到了西南团工委青年艺术工作队。
  1952年前后,阎肃两次去朝鲜慰问演出。从朝鲜战场回来,阎肃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艺兵的岁月,先是在西南军区文工团,两年后调入空政文工团。阎肃得意地说,他曾经是文工团首屈一指的全能“打杂”:唱歌、跳舞、演戏、说相声、打快板、管汽灯、拉大幕……居然做到了一专“八”能。业余时间,阎肃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书店和戏园子。大剧、小戏、电影、曲艺、交响乐他全看,就连一些地方小剧种的戏他也一出不落。钱少就买最差的票,舍不得坐公交车就走着去。再就是伏案看书,一杯茶、一支烟,一本书看一天。看千出戏,读万卷书,“五谷杂粮”养人,他吃什么都香。于是,在空政文工团,阎肃一边继续“全能”着,一边尝试着写戏,由活报剧开始,配合形势出手快,后来他的小戏,写一个火一个。团领导就说:“你到创作组专门写作去吧。”就这样,阎肃就进了文工团创作组。
  1962年,年轻的共和国刚刚经历三年困难时期,人民士气亟待振奋。阎肃从当时广为流传的小说《红岩》中得到灵感,何不将故事改编成歌剧,广为传唱?
  那时他正新婚,没来得及与妻子(小他8岁的医生李文辉)度蜜月,一转头跑到重庆体验生活——戴上铁铐脚镣,将自己关进渣滓洞,蹲了七天七夜。
  黑暗的牢房、三餐不变的木桶菜糊、地上发霉的草垫子、国民党特务用来折磨革命者的各种刑具。这些,阎肃一一体验。为了亲历上大刑,他还坐上了“老虎凳”。江姐的痛,痛在他的身上,也痛在他的心里。一个铮铮铁骨的女子,令他热血沸腾;一个呼喊真理的旋律,在他心头萌芽。
  新婚燕尔,上级批了18天探亲假。阎肃来到妻子所在的辽宁锦州部队,在9平方米的小屋内,开始了创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4年9月,《江姐》公演,旋即轰动,一年内连演200多场,观众无不热泪盈眶,拍手称道。
  《江姐》演出后,毛泽东、周恩来都看了,在全国掀起了《红梅赞》的热潮。“火到什么程度呢?水壶上印有《红梅赞》、手帕子上绣《红梅赞》、小孩子的红背心上也有《红梅赞》图片,据说港澳台观众也都喜欢。”
  当年11月的一天晚上,阎肃刚从剧院出来,一辆吉普车突然停在他身边,车上人喊道:“阎肃,上车!紧急任务!”阎肃一愣:“紧急任务?我没穿军装!”他只裹了件破旧的黑棉袄,棉裤上沾满石灰,一条大围脖耷拉在胡子拉碴的下巴前。
  来不及换衣服,车子驶入中南海,阎肃这才知道,毛泽东主席深为《江姐》感动,要接见他。
  见到久仰的领袖,阎肃激动不已,想说句问候的话,一时不知如何开口,想敬个军礼,却未穿军装。毛主席笑着向他走来,他手足无措地鞠了个躬,想想不对,又赶紧握住主席伸过来的手,憨厚的样子逗得毛主席和在场的人都笑了。
  
  “好斗”儿子让母心伤,宠儿爱妻全家喜洋洋
  
  婚后第4年,儿子阎语出生了。
  阎语上幼儿园第一天就与小朋友打架,结果头被打破了,身上也有好多处伤。后来,阎语不服管教,谁管教他,他就跟谁“狠”。一次,当他和一个孩子打得难分难解时,幼儿园的阿姨来劝架,他拾起砖头就要砸这位阿姨。阿姨吓跑了,他却把教室的桌子推倒了一大半。母亲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孩子是被你宠坏的,那就让他跟着你吧。”
  儿子跟了阎肃后,一点也不收敛。上小学一年级,没去两天,他就与班上的“大王”挑战,结果是一场“恶战”,阎语成了新“大王”。
  有段时间,阎肃对儿子打架不仅不管不问,还从不督促儿子学习,而是一有空闲就与儿子斗蛐蛐。为了能有一只好蛐蛐,阎肃还不惜在外出开会的间隙四处去抓。
  可就是这斗蛐蛐,儿子竟不再那么热衷于打架了,倒是对蛐蛐相关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阎语看见一只蛐蛐全身变白了,问爸爸是怎么一回事。阎肃也不太明白,就请来了一位懂得昆虫的专家请教。专家对阎语说,你抓来的是蛐蛐秧子,它变白是在蜕皮,只有像这样经过两次蜕皮后,变黑了,也就是成熟的蛐蛐了。听了专家的话,阎语的心头一下子敞亮了,他没想到,大自然会如此的奥妙。
  而这正是阎肃所期盼的。儿子“斗蛐蛐”说不定能激发出他学习自然知识的热情,有效转移“斗”的方向。
  令人称奇的事果然出现了。阎语不仅课外知识丰富了,而且在体育运动上成了班上的一名健将,长跑、短跑,他几乎每次都是第一,甚至连手工课上做手工活他也总是最快。
  阎肃认为是该引导儿子发奋学习课堂及书本知识的时候了。又一个漫长的暑假,一天,阎肃带着儿子看了一次古诗文朗诵。见到儿子那痴迷的样子,回家后,他扔给儿子一本唐诗,说:“儿子,你要把这本诗背熟了,任何古诗词、古文就都不怕了。”阎语斜眼望着爸爸:“是吗?”阎肃加了一句:“我就会背。”就是这句话,儿子好斗的劲头又上来了,他不服气地说:“你能背,我也能背!”一个暑期下来,书中的唐诗他大部分都能背了。从此以后,儿子走到哪里,阎肃就会让儿子适时露一手,背上一首两首唐诗,人们对儿子也就刮目相看,儿子那颗好强的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阎语不再打架了,学习成绩一天一个样。小学毕业,阎语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北京重点中学师院附中。高考时又取得了全校文科第一的好成绩。2007年,阎语出了一本书:《我和我的阎肃父亲》。如今,已是某银行副行长的阎语还要在百忙中写一本小说,他要让父亲再次高兴高兴,以报答父亲对自己费尽心血的养育之恩。
  有人问阎肃的老伴李文辉:“嫁给阎肃,一定很幸福吧?”在别人眼里,阎肃真的是好:有才气、有政治头脑;又时尚,知道天下时事,还知道八卦新闻;热心、乐观、公正、干活卖力;最难得的是具备“怕老婆”的美德,工资卡全都交给老伴。
  但在老伴眼里,阎肃是个无法改造的顽固分子:手总也洗不干净,他的毛巾最黑;喜欢吃剩菜,喝菜汤,以至越来越胖;不干家务活,买米买油这类体力活也不干,还总唠叨、瞎指挥。
  不过,看着相守五十载的老头子,她想想也不容易。虽说老头子不实用,但还能拿来“欣赏”。“他老了,长得也不漂亮,人家还总爱用他,说明是真喜欢他。既然大家高兴,我就跟着高兴吧!”
  到如今,李文辉一直珍藏着老头子写给她的一首《伴君行》:缘分早注定,心海已相通。携手坎坷路,遥对夕阳红。
  
  苦学短信帮儿追爱,“全面进攻”奏奇效
  
  30多岁的阎语曾坚持“不婚主义”。可当遇上刘莉娜时,他的防线崩溃了。
  第一次见面时,得知阎语的身份后,很多人都上前问好,做自我介绍。只有一个女孩不为所动,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只一瞬间,阎语的心头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那天阎语穿了一双黑布鞋,让刘莉娜一眼就与他划清了界线,因为他的穿着和行为方式,让刘莉娜不能认同。所以,当阎语热情地给她发短信问好时她也没回,打电话也不接。
  这份情愫阎语告诉了父亲阎肃,阎肃便开始关注起这位女孩来。
  后来,阎肃了解到刘莉娜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在别的学生纷纷出去唱歌、拍广告挣钱时,只有她老老实实地在学校学习。阎肃又让那位熟人试探刘莉娜是否需要关系,在北京找一份好工作,在歌唱事业上找一个好平台。刘莉娜却婉拒说要靠自己的努力。看刘莉娜这么不图名利,阎肃对她非常满意,当即鼓励儿子加油。
  一个周末,阎肃让儿子请刘莉娜到家里来吃饭。阎肃原本想在家里迎接刘莉娜的到来,可是,那天他临时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结果比客人还晚到家,也恰恰因迟归而“隆重出场”。担心给刘莉娜压力,他一进楼道就用高八度的曲调唱起来:“我回来了!”阎肃平时怕惊扰别人,走路都悄没声的,今天是怎么了?李文辉和阎语连忙出来查看。阎肃扮了个鬼脸说:“要和小美女聊天了,我润润嗓子。”刘莉娜的紧张一下子消失了。
  那天晚上,刘莉娜消除了对阎家的成见。阎肃是那么和蔼可亲,幽默健谈。李文辉更是一个贤惠且知书达理的阿姨。阎肃又趁热打铁:“我和老伴都喜欢热闹,你能不能多来陪陪我们?如果嫌我老,就当我是你爷爷。来家里,就当是孙女回爷爷家。”送走了儿子和刘莉娜,阎肃跟老伴说,这个女孩文静老实,很适合做我们家的儿媳妇。但要想让她彻底认可这个家庭和儿子,还要“全面进攻”,要对她多关心。阎肃突然想起,短信就是一种沟通感情的好方式。此前,儿子曾教过他发短信,但他觉得太难,放弃了。为了刘莉娜,阎肃决定从头学起。他向邻居家10岁的小孙子学了1个多小时,掌握了其中的技巧。当晚23时,刘莉娜返回宿舍,突然收到一条特殊短信:“娜小宝,平安到达后打电话。老爷子。”尽管没有落款,刘莉娜一下就猜到这是阎肃发来的,连忙打电话向他报平安。阎肃在电话那端孩子气地炫耀着:“丫头,你是第一个收到我短信的人。而且,是阎语第一次带回家的姑娘。”放下电话,刘莉娜感觉到自己被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紧紧包围着。
  阎语向刘莉娜求婚时,阎肃花了近一个小时,戴着老花镜给刘莉娜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娜小宝,切记好男人须有如下标准:通文墨,即要有一定的文化;幽默,要懂得调侃;身体健康,坚持运动和锻炼;有一门好手艺,炒一手好菜或家务活做得很棒;疼老婆,不朝三暮四。所以,你在下嫁给一个男人前,要认真检测一下他是否具备这几条。”刘莉娜看到短信,非常认真地核对了一遍,调皮地回信息说:“老爷子,很不幸,阎语完全具备以上几点。”
  如今,活跃在各种大赛评委席上的“阎老肃”幽默风趣,点评更是妙语连珠。2011年,江西电视台举办的“中国红歌会”角逐非常激烈。自开赛以来,外界对于红歌改编、红歌范围的界定以及首次设立的红歌评审这几大热点问题产生了极大的争议,到底什么才是红歌?阎肃回答:“歌颂真善美的歌曲就是红歌。”自此一锤定音!他对红歌有极深的感情:“我若年轻60岁也会成为红歌手。”
  当来自四川成都的8位“妈妈级”选手演唱了参赛曲目后,阎肃说:“你们的音色很好,高低音处理的也很到位,刚才你们在台下练习时我还以为是一群小姑娘呢,没想到是一群大姑娘。”他对被淘汰的选手郑好说:“年轻没有失败,你以后的路还有很长,祝你好运。在你离开时,我要向你再提个意见,刚才你为什么没有将红手帕扔给我?这让我感到非常可惜。”短短几句话,让郑好破涕为笑。他对所有选手说:“高手过招,看谁先眨眼。不要把‘比赛’看得太重,要记住4个字—气定神闲。”他建议选手重视点评享受过程:“大家参与红歌会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军装一穿就是60年,阎肃可能是全军兵龄最长的现役老兵,“廉颇老矣、壮心犹在”,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要拼命为部队写军歌。”
  这就是阎肃,一个仍然在歌声中行进的“80后”老兵。
其他文献
让我的明信片去漂流rn口述/钱台琴(32岁,户外广告)rn偶然间,在豆瓣闲逛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玩明信片漂流的小组.只要加入其中,你就能随机获得一个甚至几个网友地址,你也能登
随着动车、高铁等快速交通工具的开通,周边游已经成了旅游热点。可你知道,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物价吗?巧用地域差,换个时间、地点去淘货,边玩边购物。    前不久,我出游归来,买了不少价廉物美的东西,就约了闺密们前来欣赏。  我平素就喜欢淘各种各样的便宜,这不,上周我就从团购网上买了一个60元游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土楼的套餐。它包含交通、中餐费用在内,上午去逛土楼,饱览当地特色民居建筑;下午则是安排购物活动
期刊
她和他都是80后独生子女,毕业后,他漂到她所在的这个城市,应聘到一家物流公司。经人介绍,两人牵手踏上婚姻的红地毯。  她对他总是那么霸道,颐指气使。从小就被父母捧着宠着,她养成了任性、自私、蛮横的习性。她觉得,做女人就应该强势,否则会被男人欺负。  而他,对她总是百依百顺,言听计从。  每次他踏进家门,总有一堆家务在等着,那是她安排的任务。他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忙着洗碗、拖地。看着一个大男人这么卖力
圆妈妈梦想,成就甜美之家rn当走进新时代医院粉红色的大楼时,温馨雅致的环境和络绎不绝的人群,让我竖起大拇指.来到不孕不育诊区,唐主任正忙着接电话,满脸笑意,医助小吴说是
炎热的夏天,有没有一种冷饮既有清凉爽滑而香甜rn的口感,又有丰富的营养和美如凝脂的色泽?我想告rn诉大家,双皮奶就是这样一种集解暑、美味及营养于rn一体的美食.
小时候我一直想当小说家,可每次都是有一个开头却从未写下去.有一天,活动上遇到作家海岩,我说海岩老师,我跟你学写小说吧,他告诉我先写个大纲给他,然后再教我.这个大纲从说的
三分养育,七分等待rn口述/徐亚军(男,38岁,公司法人)rn整理/焦阳rn我高中毕业就走出家门闯天下,搬运工、货车司机、促销,三百六十行我快干了一半,等攒下“第一桶金”后创立了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可提高治愈率 ,使越来越多的病人长期生存。但由于手术切除一侧或双侧乳房给她们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和痛苦。如何弥补这一缺陷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