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开展群众美术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神州民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s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字化时代带给人们许多便利,足不出户即可尽享便捷,其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应辐射到我们群众美术工作中来,与时俱进,让数字化技术为群众美术工作服务,在带来巨大便捷的同时,也让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其受益。本文就数字化背景下群众美术活动的开展提出一些构想,并找出目前不足之处。希望能够改善传统形式,推陈出新,为群众美术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关键词]数字化;群众美术;文化馆
  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习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每个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如今,以新科技、新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馆工作者的新课题。我们经常提到这一文化馆的发展趋势——数字文化馆,随着2017年国家公共文化云的上线,体现着新的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工作向数字化转变。而其中群众美术活动的开展更该顺应时代要求,改变传统形式,由二维向三维转变,由单一形式向多样形式转变。目前,群众美术工作的主要职责包括展览、培训、讲座、创作、写生等一系列面向群众的美术活动,即由文化馆牵头,组织市内美术骨干及业余美术爱好者参与。相比于专业美术机构如美协、美术院校等,具有受众面更广、群众参与度更高、参与门槛更低、普及性更强等特点。群众美术骨干赋有繁荣群众美术事业的使命,应用互联网高新技术手段,拉近艺术与大众的距离,让艺术不再高冷,让广大群众都能欣赏美术,学习美术,参与到美术创作中来。
  一、群众美术工作的现状
  (一)传统的美术活动形式单一,仅能局限于较小的场地空间,无法达到群众工作普及力度大的要求。例如,珠海市文化馆美术展厅场馆面积较小,90米的展线只适合举办小型画展;举办美术讲座的小剧场仅能容纳150人入座,常常座无虚席,一座难求;每期美术培训班一班最多20人,每次网上报名都需要比手速,通常都是秒杀。因场地或资金等条件限制,使得举办活动受众面窄,辛苦策划举办美术活动后,并不能得到群众的巨大反响,通常只能受惠于居住在文化馆周边的群众。
  (二)宣传方式单一。传统的贴海报、挂喷绘的宣传方法,既不环保,宣传力度也不足。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通常行色匆匆,很少驻足观看到海报的宣传内容。许多情况下,很多热心美术的群众并不知晓活动,错过活动开始时间,导致群众活动参与度较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三)易受时间、空间等限制。如工作日美术展厅参观人数稀少,通常只有一些退休老人来参观展览,许多群众居住地较远,不方便来现场参观展览或接受美术培训,至使文化惠民受众面小。
  二、數字化时代开展群众美术工作的措施与展望
  群众美术的特点是普及性、业余性和通俗性。数字化手段有助于我们普及美术知识,让高深的美术鉴赏变得平易近人,使不会画画、不通艺术的群众,用数字化手段建立丰富的美术教学互动资源的基础上,也能轻易拿起画笔,描绘心中蓝图,创作出更多接地气、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美术作品。相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美术馆,我们文化馆美术干部的使命在于推广美术常识,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美术展示交流平台,激发基层群众参与到美术创作中的热情,将美术爱好者培养成美术骨干,创作反映珠海地域特色与人文风情的美术作品。以下为几点措施:
  (一)培养数字化高新技术人才
  首先,我们应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思想觉悟。有些老同志不易接受新思潮新变革,则应先让他们认识到数字化新时代下群众美术工作新方式的便捷之处,让年轻同志带领老同志,共同学习进步,了解群文工作数字化趋势的重要性。其次,提升工作人员自身数字化技术使用技能,懂得如何操作数字文化馆平台,在工作中熟练运用数字网络技术,熟知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发挥数字化建设应有的高屋建瓴的指导性作用。
  (二)购买社会力量参与服务
  文化馆中的工作人员以专业技术人员为多,所学知识有限,对于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并不专业。这需要我们向社会借助力量,选择合适的网络科技公司,提出针对珠海市文化馆地域特征和文化特性的建设要求,合作打造数字化美术平台,使得传统的美术展览模式向数字化模式转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寻求更多创新的美术活动形式,让新颖好玩的美术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获得美术知识,普及艺术常识。
  (三)大数据分析,更有针对性
  文化馆的展览内容多种多样,不仅有传统的书画展、油画展、摄影展,也有丰富多彩的学生手抄报展、少儿美术作品展、小众的漆画展等等。运用大数据,分析出各个年龄段喜欢美术门类的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美术活动,比如在2017年举办的《老年大学书画展》便是针对老年群众的书画展览。大数据的统计可以让我们知道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美术活动是什么,由此则可以更多地举办相应的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让群众的精神更加富足。这也提升了文化馆美术公共服务的效能,实现一站式管理与服务,推进并实现群众美术服务供需匹配。
  (四)构建交流平台
  通常我们在举办完美术活动后,画家与群众、老师与学员难以及时得到交流反馈,容易降低活动的积极性与成效性,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搭建交流平台,让更多美术爱好者切磋交流。群众可在平台中畅所欲言,让工作人员及时知悉有价值的意见信息,为我们提升工作效率带来更大便利,同时也帮助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增强馆与馆之间的交流,形成桥梁。由于财力、物力、人力等限制,使得每个城市文化馆之间不能频繁及时地交流。通过互联网数字技术,整合网络美术资源,则可以互相借鉴对方成功案例及工作方式,在美术布展形式、美术讲座内容及美术培训师资等方面切磋借鉴,将一些成熟的展览引进来。好的创意点子也可以走出去,让馆与馆之间沟通更密切,使优质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分配,不浪费,无限制。
  (五)建立虚拟展馆
  珠海市文化馆每年会举办15—20期美术、摄影展览,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每期展览内容同步至线上,会使文化受众面加大。我们可以在经过画作者同意的情况下,运用数字化技术,将画作扫描为图片,形成网上虚拟展馆,建立美术精选内容库、艺术欣赏云平台,完美还原美术作品,使得展览得以不受空间及时间限制,促进美术作品的交流与共享,激发美术创作者的创作热情,避免以往每次举办完展览,撤展后便难以再见佳作。对于一些精品佳作,我们可以进行长期线上展出,让有此爱好的群众,足不出户欣赏到更多艺术作品,身临其境,细细品味其艺术精华,感受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并从中提升自身艺术修养。   (六)普及美术知识,加大少儿美育力度
  将每期举办的美术讲座、培训、展览等的精华内容编辑成数字化小程序,建立网络课堂,面向大众普及美术知识,通过数字化手段,如音频、视频、图片等多重形式相结合,生动形象地诠释美术知识,让群众更易接受,更易读懂美术作品。从经典大师作品到当代著名画家的佳作,从群众性美术作品到童稚烂漫的少儿画作,内容丰富,形式各异。“慕课”让你足不出户即可领略名师风采,零距离接触艺术,让美术真正走入大众生活中来。“慕课”(MOOC)的英文直译是“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将我们每次的线下培训课程进行录制,上传制作成“慕课”,让更广大的民众受益,有利于培养出一批基层美术工作者和群众美术爱好者,他们将不仅是群众美术的受益人,也是群众美术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国家对美育的重视,少儿美术知识普及也是文化馆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珠海市文化馆每期都开设各种类型的少儿美术培训班,孩子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與创造力。通过有利的引导,让孩子们能够自如发挥,创作出充满童趣和幻想的美术作品。数字化手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许多科技公司开发了互动触屏画板,不用购买画材,想画就画,涂改方便,更适于孩子们随手涂鸦,随时随地记录孩子的奇思妙想。
  (七)利于宣传
  通过数字化平台发布活动消息,可以增加信息传播力度与群众参与度,让更多专业和业余的美术爱好者了解活动详情,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成为繁荣群众艺术的一份子。手机APP、微信、微博、官网等网络传播途径多管齐下,结合网络媒体的大力宣传,可以加大活动受众面,让群众美术活动愈加精彩纷呈,使艺术普及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结语
  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长,文化工作者肩上的担子更重。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飨宴,成为每一位群文工作者的必修课题。数字化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也为群众美术带来了巨大助力,我们利用好互联网及数字化技术,即可事半功倍,为美术知识的普及和群众美术繁荣添砖加瓦,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人力支持,使人民群众成为艺术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周盛.数字化美术馆建设的重要性.文艺生活.2014(12):P262-263;
  [2]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J].学术研究.2004(2)。
  作者简介:陆璐(1990--),女,硕士,现任职珠海市文化馆。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广场文化活动在我国大中小城市及部分农村地区逐渐兴起并且不断发展,广场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娱乐不可或缺的、对人们生活时刻产生影响的主要活动,本论文就广场文化活动的主要特点分析广场文化活动的主要功能及应用,为促进其发展提出几点建议,期望未来广场文化活动能够推动我国文化艺术建设行进的步伐。  [关键词]广场;文化活动;应用  广场文化活动在我国的发展已经逐渐步入正轨,广场舞、太极拳
期刊
[摘 要]深圳市外来人口巨大,如何保障数百万外来人员文化权益,是深圳文化服务工作的难题。加强文化馆文化进企业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建立企业内部文化队伍,是提升外来人口文化服务覆盖的三个关键措施,是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外来人员  深圳建立特区三十多年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千千万万的外来务工人员功不可没,时至今日,他们仍是深圳建设和发展不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数字文化馆的意义,以广东数字文化馆为例,对数字文化馆的平台运营和推广策略作一探讨。  [关键词]数字文化馆;运营;推广  一、数字文化馆的意义  (一)数字文化馆对全民艺术普及的价值  伴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接受信息的方式都在被彻底的改变中,人们获取和使用信息的习惯也体现在公共文化生活的参与上。人们不仅依靠实体交流,还会更多地寻求線上互动。在
期刊
[摘 要]华强北街道办事处按照福田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十大文化功能区”之街道特色文化功能区 “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中所提出的“各街道要成立群众文化学会,在社区试点成立社区文化发展联谊会,融合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参与基层文化建设,有针对性地策划、组织和开展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社区文化氛围”的要求,率先成立了华强北街道群众文化学会,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欢迎、商家点赞的群众文化活动,为社区社会组织
期刊
[摘 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惠民,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构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党在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指引下,加强党政机关的行政指导,在公共文化活动中组织社会广泛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形成综合的、多层次的、创新的活动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社会文化资源;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活动模式  伴随着
期刊
[摘 要]本文探索以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为抓手,提领起整个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以平台建设为载体,形成核心竞争力,探索与社会力量合作的途径,不断完善和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范围。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社会力量  公共文化服务的头绪很多,文化像一个大篮子,感觉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图书馆和博物馆还比较简单,图书馆在阅读上做文章,博物馆在文物上做文章,而文化馆今天搞演出、明天搞培训,文化
期刊
[摘 要]以鹤山市“走进社区——创文惠民文化活动”为例,从舞台要素、参与主体、呈现的思想意义等三个方面介绍鹤山市文化馆“模块化设计”的探索。  [关键词]模块化;群众文化;品牌  近年来,鹤山市文化馆在省市宣传文化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打造群众文化品牌,其中已连续举办多年并在当地较为有影响力的有:走进社区——创文惠民文化活动年系列活动咏春文化节之山水诗画展演;全市慈善公益晚会;百姓大舞台——新春群
期刊
[摘 要]推进以县级文化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制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对于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以海珠区文化馆分馆副馆长的视角,探索不断完善分馆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建设;特色;素质;问题  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
期刊
[摘 要]强化文化馆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服务,是文化馆的重要任务,也是文化馆的职责与使命所在。本文简要阐述了江门市新会区文化馆在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通过分析思考,提出了解决对策.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志愿服务制度、转变工作理念,不断强化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培训服务的需求。希望这些分析思考能够对文化馆提升培训服务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
期刊
石库门是旧时上海传统弄堂最具代表性及民居特色的建筑,它融汇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特点,逐步成了上海传统里弄堂住宅的代名词和一种标志,通常被认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上海石库门建筑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占据了当时沪上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至今仍有不少申城市民居住在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石库门中。  上海石库门建筑始建于19世纪70年代清同治年间。1860年,以忠王李秀成为首的太平军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