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对城市经济福利的内涵分析,构建由个人福利指数、社会服务设施发展指数、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居住环境保障指数四大指标构成的城市经济福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对北京市经济发展福利指数进行测度评价。研究发现,2013年,北京市经济发展福利指数达到0.791,但根据现有发展趋势规律推算,北京市人口的过度集聚,将使得社会服务设施人均分布不均衡,从而造成局部社会福利设施较为落后。
关键词:经济福利;提升策略;北京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08-02
一、城市经济福利评价模型构建
公共福利是政府投资由社会成员共同无偿消费的福利,其承载体是公共产品。本研究构建包括个人福利指数、社会服务设施发展指数、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居住环境保障指数四大指标在内的城市经济发展福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对北京市经济发展福利指数进行测度评价(见下表)。为了对各指标进行消除量纲,考虑到指标体系中既有正向指标,又有逆向指标,指标间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模糊性,因此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各指标的“价值”进行量化。
二、北京市经济福利发展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
(一)北京市经济福利总体阶段性特征
2013年,北京市经济发展福利指数达到0.791,经济发展福利指数总体处于中上发展水平。从2013年的现状数据与200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规划数据对比分析来看,在经济、社会、交通、公共服务、城乡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一部分指标体现了城市的良性发展趋势,另一部分指标则反映了城市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十年来,北京市人均GDP增长3倍,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单位GDP用水量每万元下降49.4立方米,可再生能源比重由2.8%上升到3.2%,人均绿地面积达到49.7平方米/人,这些指标已提前实现规划预期目标,但是在三产内部结构、绿地对市民的服务水平、能源消耗结构等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益和质量。随着人口的增加,养老设施、基础教育、医疗设施等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持续的人口快速增长将给北京带来难以承受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住房供给和社会管理的壓力。
(二)北京市经济福利分要素特征分析
1.个人福利指数。2012年,北京市被调查的5 000户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41 103元,同比增长10.7%。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36 469元,同比增长10.8%。同期,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从2.32缩小到2.19。特别是2009年、2010年,农民收入的增长连续以较大幅度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呈缩小趋势。但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仍然在扩大。
2.社会服务设施发展指数。北京市社会服务设施发展指数在1978—1993年为波动上升期,从1978年的0.661上升到1993年的0.783;1994—2003年为下降期,从0.774降低为0.607;1995—2013年为加速增长期,2013年社会服务设施发展指数增加到0.763。
3.基础设施发展指数。1978—2013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指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1978—1994年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低速增长期,从1978年的0.219增加到1994年的0.338,增长速度较慢;1995—2004年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增长期,从1995年的0.312增加到2004年的0.687;2005—2013年为基础设施建设指数的波动增长期,2005年为0.658,2008年波动增加到0.716,2013年变化为0.702。
4.居住环境保障指数。北京市居住环境保障指数在1978—2013年间一直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从1978年的0.199逐渐增加到2013年的0.878,这也是所有社会福利发展指标中较高的一个。城镇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从1978年的6.7平方米/人增加到2013年的30.4平方米/人,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9.2平方米/人增加到2013年的49.5平方米/人,增加幅度较大。
(三)北京市经济福利空间分异特征
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经济福利指数最高,分别为0.892、0.875、0.853;位于第二等级的为昌平区、朝阳区、平谷区、丰台区及房山区,经济福利指数处于0.8左右;门头沟、密云经济福利指数处于中等水平,分别为0.783、0.791;延庆、怀柔、顺义、通州、大兴经济福利指数较低,大约处于0.75左右。
三、北京市经济发展福利的提升策略
(一)打破固化的利益格局,推动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转移疏解
当前,在中心城区集聚效应的作用下,首都作为特大城市固有的矛盾和单中心城市格局带来的问题,使“大城市病”日益突出,交通、人口、空气污染等问题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一方面,中心城区功能日益膨胀、人口过度集聚问题较为突出,新增功能叠加、产业功能强化、公共服务资源聚集的“虹吸效应”凸显;另一方面,新城尚处建设初期,“兴业”功能和配套公共资源严重不足,导致新城“职住分离”。未来要打破固化的利益格局,培育新城产业功能,逐步实现“职住平衡”,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优质服务资源向新城辐射。
(二)调整经济空间结构,将新城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阵地
对北京经济布局进行调整,核心是对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进行调整,大力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有效缓解北京空间结构矛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推进名学校、名医院加快设立新校区、新院区,支持中心城区高校建设新校区或整体搬迁通州,超前配置生活服务、文化休闲等功能;交通设施方面加快强化通州与中心城、顺义、亦庄及首都机场、北京新机场的交通联系,建设地下交通设施、地面慢行系统、高架有轨电车等,形成现代化城市交通新模式;发展高品质生活服务业,试点社区生活服务综合体,集中建设生活服务综合运营设施,高标准引进运营商,鼓励连锁化、品牌化,政府对其给予一定补贴支持。
(三)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管理,防止房地产市场“硬着陆”
结合北京市实际,既要把稳定房价作为政治任务,坚决执行好中央政策,也要提高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做好监测、预判和政策储备,努力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强化新房市场调控具体措施,防止新房价格出现大幅上涨。重点是加强对租房市场的监测,防止房租价格大幅上涨。继续引导社会投资投向实体经济、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进一步降低首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
(四)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
北京市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治本之策,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来抓。实施了综合缓堵措施,在小汽车拥有量突破520万辆的情况下,中心城交通拥堵状况得到初步遏制,交通出行结构得到优化。未来应将继续构建快速公交通勤系统,在用地优先、路权优先上寻求突破,促进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较大提升,促进公共交通吸引力增强,促进中心城进出小客车数量和中心城内小客车使用量“双减少”,加快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
(五)推进农民转移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大力促进农民在二三产业的稳定就业,通过农民组织化和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从根本上改变短期就业、福利就业和不充分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向二三产业特别是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领域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更广泛、更稳定地实现就业,促进工资性收入增加。将农民增收情况纳入各级干部考核评比的指标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缅昆.社会福利指数构造的理论和方法初探[J].统计研究,2009,(7):37-42.
[2] 李建国.坚持公交优先战略 大力发展北京公共交通[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8,(6):2-4.
[3] 刘元春,曹芳萍.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回落的性质与未来取向——从总量调控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2,(5):43-48.
[责任编辑 吴明宇]
关键词:经济福利;提升策略;北京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08-02
一、城市经济福利评价模型构建
公共福利是政府投资由社会成员共同无偿消费的福利,其承载体是公共产品。本研究构建包括个人福利指数、社会服务设施发展指数、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居住环境保障指数四大指标在内的城市经济发展福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对北京市经济发展福利指数进行测度评价(见下表)。为了对各指标进行消除量纲,考虑到指标体系中既有正向指标,又有逆向指标,指标间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模糊性,因此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各指标的“价值”进行量化。
二、北京市经济福利发展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
(一)北京市经济福利总体阶段性特征
2013年,北京市经济发展福利指数达到0.791,经济发展福利指数总体处于中上发展水平。从2013年的现状数据与200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规划数据对比分析来看,在经济、社会、交通、公共服务、城乡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一部分指标体现了城市的良性发展趋势,另一部分指标则反映了城市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十年来,北京市人均GDP增长3倍,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单位GDP用水量每万元下降49.4立方米,可再生能源比重由2.8%上升到3.2%,人均绿地面积达到49.7平方米/人,这些指标已提前实现规划预期目标,但是在三产内部结构、绿地对市民的服务水平、能源消耗结构等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益和质量。随着人口的增加,养老设施、基础教育、医疗设施等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持续的人口快速增长将给北京带来难以承受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住房供给和社会管理的壓力。
(二)北京市经济福利分要素特征分析
1.个人福利指数。2012年,北京市被调查的5 000户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41 103元,同比增长10.7%。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36 469元,同比增长10.8%。同期,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从2.32缩小到2.19。特别是2009年、2010年,农民收入的增长连续以较大幅度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呈缩小趋势。但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仍然在扩大。
2.社会服务设施发展指数。北京市社会服务设施发展指数在1978—1993年为波动上升期,从1978年的0.661上升到1993年的0.783;1994—2003年为下降期,从0.774降低为0.607;1995—2013年为加速增长期,2013年社会服务设施发展指数增加到0.763。
3.基础设施发展指数。1978—2013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指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1978—1994年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低速增长期,从1978年的0.219增加到1994年的0.338,增长速度较慢;1995—2004年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增长期,从1995年的0.312增加到2004年的0.687;2005—2013年为基础设施建设指数的波动增长期,2005年为0.658,2008年波动增加到0.716,2013年变化为0.702。
4.居住环境保障指数。北京市居住环境保障指数在1978—2013年间一直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从1978年的0.199逐渐增加到2013年的0.878,这也是所有社会福利发展指标中较高的一个。城镇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从1978年的6.7平方米/人增加到2013年的30.4平方米/人,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9.2平方米/人增加到2013年的49.5平方米/人,增加幅度较大。
(三)北京市经济福利空间分异特征
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经济福利指数最高,分别为0.892、0.875、0.853;位于第二等级的为昌平区、朝阳区、平谷区、丰台区及房山区,经济福利指数处于0.8左右;门头沟、密云经济福利指数处于中等水平,分别为0.783、0.791;延庆、怀柔、顺义、通州、大兴经济福利指数较低,大约处于0.75左右。
三、北京市经济发展福利的提升策略
(一)打破固化的利益格局,推动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转移疏解
当前,在中心城区集聚效应的作用下,首都作为特大城市固有的矛盾和单中心城市格局带来的问题,使“大城市病”日益突出,交通、人口、空气污染等问题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一方面,中心城区功能日益膨胀、人口过度集聚问题较为突出,新增功能叠加、产业功能强化、公共服务资源聚集的“虹吸效应”凸显;另一方面,新城尚处建设初期,“兴业”功能和配套公共资源严重不足,导致新城“职住分离”。未来要打破固化的利益格局,培育新城产业功能,逐步实现“职住平衡”,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优质服务资源向新城辐射。
(二)调整经济空间结构,将新城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阵地
对北京经济布局进行调整,核心是对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进行调整,大力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有效缓解北京空间结构矛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推进名学校、名医院加快设立新校区、新院区,支持中心城区高校建设新校区或整体搬迁通州,超前配置生活服务、文化休闲等功能;交通设施方面加快强化通州与中心城、顺义、亦庄及首都机场、北京新机场的交通联系,建设地下交通设施、地面慢行系统、高架有轨电车等,形成现代化城市交通新模式;发展高品质生活服务业,试点社区生活服务综合体,集中建设生活服务综合运营设施,高标准引进运营商,鼓励连锁化、品牌化,政府对其给予一定补贴支持。
(三)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管理,防止房地产市场“硬着陆”
结合北京市实际,既要把稳定房价作为政治任务,坚决执行好中央政策,也要提高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做好监测、预判和政策储备,努力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强化新房市场调控具体措施,防止新房价格出现大幅上涨。重点是加强对租房市场的监测,防止房租价格大幅上涨。继续引导社会投资投向实体经济、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进一步降低首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
(四)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
北京市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治本之策,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来抓。实施了综合缓堵措施,在小汽车拥有量突破520万辆的情况下,中心城交通拥堵状况得到初步遏制,交通出行结构得到优化。未来应将继续构建快速公交通勤系统,在用地优先、路权优先上寻求突破,促进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较大提升,促进公共交通吸引力增强,促进中心城进出小客车数量和中心城内小客车使用量“双减少”,加快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
(五)推进农民转移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大力促进农民在二三产业的稳定就业,通过农民组织化和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从根本上改变短期就业、福利就业和不充分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向二三产业特别是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领域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更广泛、更稳定地实现就业,促进工资性收入增加。将农民增收情况纳入各级干部考核评比的指标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缅昆.社会福利指数构造的理论和方法初探[J].统计研究,2009,(7):37-42.
[2] 李建国.坚持公交优先战略 大力发展北京公共交通[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8,(6):2-4.
[3] 刘元春,曹芳萍.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回落的性质与未来取向——从总量调控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2,(5):43-48.
[责任编辑 吴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