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追求精神文化的首选地方就是博物馆。博物馆中众多的文物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更有极大的经济价值,这也是许多不法分子觊觎它们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做好博物馆的安全防范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重点介绍了如何对博物馆安全防范工作进行防范化建设。
关键词:博物馆;安全防范;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博物馆的功能主要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文物,它是保存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机构,通过对具有科学、历史或艺术价值的文物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观赏文物的机会和场所,有利于提高公众的文化思想,使观众接受知识的熏陶,提高欣赏能力。然而,对大众免费开放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博物馆安全管理的难度,并且对博物馆安全防范的等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这种发展下的安全形势,也是博物馆防范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 博物馆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性
博物馆传承和弘扬古老优秀文化,是国家文化传承的重中之重。随着各地博物馆开放的深入,博物馆如何做好安全防范已经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一个向社会众开放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大多数博物馆以学习、教育和娱乐为目的,其存在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社会文化的发展。然而,这种弘扬优秀文化的精神之地,却也因其经济价值而存在安全问题,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博物馆的安全防范化建设进行探讨。
2 博物馆内的安全问题分析
2.1 博物馆内的设备安全问题
博物馆的藏品都放置在展柜中,但藏品也会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外进行展出,每次展出时,不同博物馆的展柜条件和安全措施等都是不相同的。有些博物馆因经济条件所限,设备相对简单,比如有些地区博物馆的展柜是木质展柜和单层玻璃的组合,这是极其容易被盗的。随着参观人数的逐渐增多,其中也可能有不法分子混入,他们利用人多混杂,破坏展柜,达到盗取文物的目的。馆内安保人员常过度依赖博物馆的安保设备,任何的安保设备都是由人工来操纵的,平常也不可能做到安全无误,更何况是管理人员的松懈对待呢。对于这种情况,要从根本上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实时观察安保设备情况,绝不松懈才是关键。
2.2 藏品展览时的安全问题
博物馆对藏品进行展览,不论是展出过程,还是结束之后都存在安全威胁。在展出过程中,博物馆安全防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藏品被损坏、盗窃等。鉴于多数博物馆的文物展览是免费服务,社会人员较多且复杂,即使有提醒游客的标志牌存在,也无法避免会发生轻微的磕碰事故,造成藏品损伤。藏品在不同的地区进行展览时,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藏品进行清洁和保存,在这一过程中,损伤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轻拿轻放,体会藏品的珍贵,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毕竟这些藏品是国家的财产,是人民的财富,也是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
2.3 外部环境对藏品的安全威胁
环境因素对藏品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在對藏品进行展览和清洁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环境因素对藏品的损坏,尤其是腐蚀问题。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影响主要包括光线照射、生物活动、室内温湿度变化等。参观人群在博物馆参观时,会带来空气中的灰尘,灰尘附着到没有玻璃保护的藏品上,会对藏品造成一定的损伤。另一方面,藏品的摆放位置也有很大学问,不恰当的摆放位置对藏品也会造成不小的伤害,比如一些书画作品在时间和各种因素的双重作用下,纸质变得相当脆弱,如果在这个时候使用不当的灯光照射,对这些书画藏品将会是雪上加霜,因此,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要学习专业的知识,来完成对藏品的安全展览。环境中的湿度、温度问题多出现于南方地区的博物馆,其直接的表现就是环境中的湿度过大、温度过高,造成一些藏品生锈变形、发霉腐蚀等问题,破坏藏品的收藏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外部环境对藏品的收藏和保存影响是巨大的。
3 提高博物馆安全防范工作的策略
3.1 制订完善的博物馆安全制度
制度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准则,社会依靠制度来维系其和谐稳定的发展,人们依靠制度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博物馆安全制度是规范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维护博物馆安全的个人行为准则,是博物馆安全保卫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人员在各自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工作规范,是博物馆安全防范的执行标准。博物馆安全预防措施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可靠的安全系统来进行衡量,博物馆应该及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博物馆的安全保障。虽然一些博物馆也制订了相关的安全和保障规定,但这些规定因缺乏可操作性,在日常工作中没有被严格遵守或实施,相关安全法规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3.2 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知识储备
必须在意识中把握安全这一重要命题,提高博物馆的安全性,从根本上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藏品在展览前、展览中和展览后,都有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增强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护相关专业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经常发生盗窃和贩卖文物的案件,并且作案的都是高智商犯罪,犯罪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盗取文物,这要求博物馆要不断强化安保队伍,加强安全队伍的思想建设,定期进行紧急演练,不断提高安保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博物馆的文物安全。
3.3 运用高科技进行安全防范
博物馆引进合适的高科技产品,对博物馆整体安全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博物馆应该利用高科技来建设全面、完整的技术支持体系,不断完善网络技术管理体系,提高系统的反应能力。事实证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博物馆建立完整的安全系统是可以实现的。博物馆实行计算机安防一体化,可以对重要的藏品进行监控和管理,可以随时了解各个藏品的安全情况,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展厅里各个藏品的情况完全控制在一个控制室内,即使是展厅角落里容易忽视的藏品也能观察到,防止发生盗窃事故。同时,也能对博物馆内其他地方的突发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将博物馆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扼杀在摇篮里。
3.4 采取一定方法进行安全防范
20世纪80年代,陕西省文博系统推出的安全责任制,是经过众多博物馆应用实践总结得来的一套完整有效、系统化的安全管理办法。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动员博物馆内全体工作人员提高对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面安全防御的局面。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安全保卫部门实行责任制,每个地方的每个部门都有相应负责的人,出现安全事故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惩罚。对于全年表现良好无事故发生的负责区域,要进行奖励。这种方法从上到下将安全责任分解到个人,并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博物馆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安保人员可能因为疏忽而造成的安全问题,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语
博物馆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也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综上所述,博物馆安全防范化建设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某些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也恰好证明安全防范措施是博物馆的重要性基础工作,贯穿于博物馆管理、运营的方方面面。做好博物馆的安全工作,是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的任务和使命,更是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小山.地方博物馆藏品的安全防范工作浅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4):98-100.
[2]孙联社.浅谈博物馆安全的规范化管理[J].科技资讯,2016(36):163-164.
[3]徐慧.浅谈安全技术防范在某博物馆安保工作中的应用[J].群文天地,2012(1):280.
关键词:博物馆;安全防范;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博物馆的功能主要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文物,它是保存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机构,通过对具有科学、历史或艺术价值的文物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观赏文物的机会和场所,有利于提高公众的文化思想,使观众接受知识的熏陶,提高欣赏能力。然而,对大众免费开放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博物馆安全管理的难度,并且对博物馆安全防范的等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这种发展下的安全形势,也是博物馆防范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 博物馆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性
博物馆传承和弘扬古老优秀文化,是国家文化传承的重中之重。随着各地博物馆开放的深入,博物馆如何做好安全防范已经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一个向社会众开放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大多数博物馆以学习、教育和娱乐为目的,其存在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社会文化的发展。然而,这种弘扬优秀文化的精神之地,却也因其经济价值而存在安全问题,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博物馆的安全防范化建设进行探讨。
2 博物馆内的安全问题分析
2.1 博物馆内的设备安全问题
博物馆的藏品都放置在展柜中,但藏品也会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外进行展出,每次展出时,不同博物馆的展柜条件和安全措施等都是不相同的。有些博物馆因经济条件所限,设备相对简单,比如有些地区博物馆的展柜是木质展柜和单层玻璃的组合,这是极其容易被盗的。随着参观人数的逐渐增多,其中也可能有不法分子混入,他们利用人多混杂,破坏展柜,达到盗取文物的目的。馆内安保人员常过度依赖博物馆的安保设备,任何的安保设备都是由人工来操纵的,平常也不可能做到安全无误,更何况是管理人员的松懈对待呢。对于这种情况,要从根本上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实时观察安保设备情况,绝不松懈才是关键。
2.2 藏品展览时的安全问题
博物馆对藏品进行展览,不论是展出过程,还是结束之后都存在安全威胁。在展出过程中,博物馆安全防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藏品被损坏、盗窃等。鉴于多数博物馆的文物展览是免费服务,社会人员较多且复杂,即使有提醒游客的标志牌存在,也无法避免会发生轻微的磕碰事故,造成藏品损伤。藏品在不同的地区进行展览时,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藏品进行清洁和保存,在这一过程中,损伤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轻拿轻放,体会藏品的珍贵,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毕竟这些藏品是国家的财产,是人民的财富,也是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
2.3 外部环境对藏品的安全威胁
环境因素对藏品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在對藏品进行展览和清洁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环境因素对藏品的损坏,尤其是腐蚀问题。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影响主要包括光线照射、生物活动、室内温湿度变化等。参观人群在博物馆参观时,会带来空气中的灰尘,灰尘附着到没有玻璃保护的藏品上,会对藏品造成一定的损伤。另一方面,藏品的摆放位置也有很大学问,不恰当的摆放位置对藏品也会造成不小的伤害,比如一些书画作品在时间和各种因素的双重作用下,纸质变得相当脆弱,如果在这个时候使用不当的灯光照射,对这些书画藏品将会是雪上加霜,因此,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要学习专业的知识,来完成对藏品的安全展览。环境中的湿度、温度问题多出现于南方地区的博物馆,其直接的表现就是环境中的湿度过大、温度过高,造成一些藏品生锈变形、发霉腐蚀等问题,破坏藏品的收藏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外部环境对藏品的收藏和保存影响是巨大的。
3 提高博物馆安全防范工作的策略
3.1 制订完善的博物馆安全制度
制度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准则,社会依靠制度来维系其和谐稳定的发展,人们依靠制度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博物馆安全制度是规范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维护博物馆安全的个人行为准则,是博物馆安全保卫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人员在各自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工作规范,是博物馆安全防范的执行标准。博物馆安全预防措施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可靠的安全系统来进行衡量,博物馆应该及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博物馆的安全保障。虽然一些博物馆也制订了相关的安全和保障规定,但这些规定因缺乏可操作性,在日常工作中没有被严格遵守或实施,相关安全法规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3.2 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知识储备
必须在意识中把握安全这一重要命题,提高博物馆的安全性,从根本上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藏品在展览前、展览中和展览后,都有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增强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护相关专业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经常发生盗窃和贩卖文物的案件,并且作案的都是高智商犯罪,犯罪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盗取文物,这要求博物馆要不断强化安保队伍,加强安全队伍的思想建设,定期进行紧急演练,不断提高安保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博物馆的文物安全。
3.3 运用高科技进行安全防范
博物馆引进合适的高科技产品,对博物馆整体安全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博物馆应该利用高科技来建设全面、完整的技术支持体系,不断完善网络技术管理体系,提高系统的反应能力。事实证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博物馆建立完整的安全系统是可以实现的。博物馆实行计算机安防一体化,可以对重要的藏品进行监控和管理,可以随时了解各个藏品的安全情况,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展厅里各个藏品的情况完全控制在一个控制室内,即使是展厅角落里容易忽视的藏品也能观察到,防止发生盗窃事故。同时,也能对博物馆内其他地方的突发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将博物馆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扼杀在摇篮里。
3.4 采取一定方法进行安全防范
20世纪80年代,陕西省文博系统推出的安全责任制,是经过众多博物馆应用实践总结得来的一套完整有效、系统化的安全管理办法。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动员博物馆内全体工作人员提高对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面安全防御的局面。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安全保卫部门实行责任制,每个地方的每个部门都有相应负责的人,出现安全事故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惩罚。对于全年表现良好无事故发生的负责区域,要进行奖励。这种方法从上到下将安全责任分解到个人,并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博物馆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安保人员可能因为疏忽而造成的安全问题,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语
博物馆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也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综上所述,博物馆安全防范化建设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某些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也恰好证明安全防范措施是博物馆的重要性基础工作,贯穿于博物馆管理、运营的方方面面。做好博物馆的安全工作,是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的任务和使命,更是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小山.地方博物馆藏品的安全防范工作浅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4):98-100.
[2]孙联社.浅谈博物馆安全的规范化管理[J].科技资讯,2016(36):163-164.
[3]徐慧.浅谈安全技术防范在某博物馆安保工作中的应用[J].群文天地,2012(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