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趣味教学五法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引导得好,兴趣会成为学习的动力。本着激发学生兴趣这一问题的认识,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摸索出语文趣味教学五法,现作简要阐述。
   一、导入法
   设计好导入环节,能带领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吸引学生专心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在钻研课程标准、熟悉教材文本、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灵活有趣的导入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尝试着归纳了三种:
   1.故事导入
   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往往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用“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故事导入;在教学《醉翁亭记》时用安徽广播电台征集“美人浇美人蕉”下联的故事导入。
   2.矛盾导入
   矛盾导入法是通过设置与学生认知相矛盾的情境导入新课的方法。而矛盾冲突容易激起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画山绣水》时的导入:游客正在兴致勃勃地观赏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时,导游却在一旁喋喋不休地说着大煞风景的凄惨故事。相信大家第一反应都是这个导游太不称职。可当代散文大家杨朔偏偏就当了一回这样不称职、招人嫌的导游。
   3.设疑导入
   设疑,就是运用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孔子曾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一旦对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必然会出现急切寻求解答的心理,求知欲望被激发,学习热情必然高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挖掘教材中可设疑的内容,设计好导入方案,达到设疑激趣的效果。例如朱自清《绿》的导入:朱自清先后两次到梅雨潭游玩,第一次对梅雨潭的绿无动于衷,第二次却惊诧不已,这思维还真有点与众不同。
   二、直观法
   学生都喜欢形象直观的文学艺术形式。作为本身具有艺术性质的语文教学,如果充分利用直观性的原则,就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直观教学分为两类:形象的直观和抽象的直观。前者指具体的教具、板书,特别是多媒体中的教学资源,后者指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富有表现力。
   语文教师不但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而且能以娴熟的语言吸引学生领会所讲授的内容,唤起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兴趣。最好善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比如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只要把“三人三心理、三答三语气,三谏有三赏、三时三情况”介绍给学生,教师稍加点拨,便可清楚明白了。
   三、质疑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目标明确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于漪先生也曾说:“读书要能发现,要能提出问题,探究疑难,否则,往往是蜻蜓点水,不甚了了,深入不下去。”可目前大多语文教学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为问而问,学生为答而答……这种被动的学习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毫无主体精神可言。
   而质疑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愉悦课堂氛围、和谐师生关系、彰显民主精神。比如分析《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菲利普夫妇真的冷酷无情、无人性吗?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经小组合作,学生结合文本,能找到相关语句作为论据,给予反驳。如,菲利普夫婦生活拮据,他们渴望提高生活质量,这无可厚非。况且,是于勒给了他们希望的肥皂泡。十年之后,由希望的顶峰坠入失望的深渊,逃避是正常的选择。
  由此可见:质疑法必然从不同的侧面激趣,活跃气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四、交流法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而中学生很容易感情用事,亲其师则信其道。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亲近他们,爱护他们,利用一切机会帮助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当学生愿意把你当作朋友的时候,就自然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乐意接受你的教育和管理,从而在课堂上他们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对于一些程度较差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对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帮助。面向全体,公平民主对待每一个学生才是教育的真谛。
   师生课下交流是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在课堂上教师更应注意交流。课堂交流分为有声交流和无声交流两种。有声交流是指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包括提问、回答、质疑、讨论等;无声交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动作、眼神、表情等反馈信息,并及时给予回应。特别是眼神的交流。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惊奇、疑惑、受窘或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无声的反馈,及时调整语速的快慢、内容的详略、难度的深浅。要用动作、眼神、表情与学生进行畅快的交流,以此修正教学。
   五、引申法
   引申主要是把知识引向纵深发展,让学生重新认识,得以深刻掌握知识点。恰当合理的引申,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进取意识,并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引申的方法主要有纵向引申、横向引申、逆向引申。
  1.纵向引申
   纵向引申是指语文学科不同知识点间的综合。包括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综合。纵向引申集中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已得到重视。
  2.横向引申
   横向引申是指对教学内容进行多角度的剖析,旨在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以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这个单元是小说单元,节选了四篇课文。其中《故乡》刻画了“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侧重小说的“人物”;《我的叔叔于勒》叙述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因其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侧重小说的“情节”;《在烈日和暴雨下》侧重小说的“自然环境”;《多收了三五斗》剖析了“旧毡帽朋友”“丰收成灾”的种种原因,侧重小说的“社会环境”。
   人物、情节、环境正是小说的三大要素。若在这个单元教学之后增加一堂关于小说的引申课,肯定能促使学生对小说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3.逆向引申
   逆向引申是在学生思考出现障碍时引导学生迅速转到另一种思维中去,用不同的立场、角度和侧面去思考。平时教学通常要求学生正确运用知识进行正向思维解决问题,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定势。而逆向引申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深刻性,克服单向思维所造成的刻板与僵化。
   例如,《多收了三五斗》这篇文章重在剖析“旧毡帽朋友”“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归纳不全。这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米行压价,“旧毡帽朋友”是否可以延时粜米、易地粜米、易行粜米或干脆不粜?四个小问题难度都不大,只要熟悉文本,答案跃然纸上。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其他文献
基于热弹性力学与有限单元法,建立了一台国产新型龙门式加工中心主轴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轴承发热量、热对流系数。进行了主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并采用“热-结构”耦合模
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用于“机床-刀具-工件”切削加工工艺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该系统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实现了切削过程时域信号采集、传函分析、模态分
化学是九年制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如何让学生在一年之内从入门到熟练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思维碰撞的过程,轻松愉
文言文是先贤们经过历史的检验留下来的智慧结晶,选进教材的更是具有宝贵的精神财富、流传百世的杰作。伴随教育改革的发展,初中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文言文拓展阅读,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能够背诵初中阶段的优秀文言文60篇,可通过字典及注释工具书对浅易文言文进行阅读并理解主要内容。  文言文一般为古诗文,由曲、词、诗及散文组成,作为一种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应重视培
按照定义来讲,国家治理,就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控制、管理和服务.2011 年7 月刘家义审计长在美国联邦审计署(又称联邦问责公署)发表“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专题演讲后,首次将国家
介绍了济南一机床近年来开发的几种畅销数控机床的研发背景、技术特点以及规格参数等。
中国古典诗歌距今年代久远,学生受到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的制约,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教师上课时或进行专题讲解或一味赏析,学生被动接受或成为'看客',因此,古代诗歌
县级公立医院是政府向县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经济责任审计作为考核、检查主体、追究财务管理人责任的重要手段,在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中起到了积极的作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作者往往会将现实生活中各个人物身上的鲜明特点凝聚在某一个人物形象上,让小说人物充满典型性。高中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鉴赏小说中的人物,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一、梳理情节,整体认知  在小说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是阅读的第一步,而整体感知必须建立在了解情节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梳理小说的情节,体会人物在情节中的起伏变化。这样能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人物,对人物的感受
随着国家对水利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如何保证资金安全,给水利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水利基建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如何采取措施提高水利基建内审工作水平,使各项水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