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以诗歌教学为例,从主题的领悟力,情感的感受力,画面的想象力,诵读的感染力等四个方面论及课堂教学不应该凭借分数而实施不平等教育。应该做到有教无类,教师要以平常心平等心走进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课堂中的养分。
关键词:教育教学 有教无类 诗歌 分数
孔子云:有教无类。当今教育,不仅要继承先贤伟大的教育思想,还应该将其理念发扬光大,令其更科学化、人性化。对于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而言,课堂上的“类”主要存在于学生成绩的差异,教师习惯凭几次考试分数便简单粗暴地将教育的对象肢解为若干层次,这种无形方阵的形成造就课堂知识传播的局限和片面,一个完整的课堂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境况。如何在四十五分钟内将知识普撒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做到“无类”,主要是靠任课者态度的转变和技术的提高。语文——语言文学,语言是母语,学生日常生活始终在接触运用;文学,作为富有艺术性审美性的科目,更不能用成绩的高低加以衡量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就诗歌教学为例,对语文课堂上学生整体能力加以分析,破除某些教师以分数论优劣的心理痼疾。
一、主题的领悟力
我曾经连续几年对高中学生做过问卷调查:你认为《金缕衣》(唐·杜秋娘)一诗的主旨是什么。多年来,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学生都能得出自己的看法,答案基本都确定以下两个历代公认的方面:爱惜时光,及时行乐。从成绩角度看,两种答案的学生没有因为语文成绩而有所区分。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调查可以看出,对诗歌主题的领悟不会因为语文成绩的高低而不同,或者说我们教师平时用成绩衡量学生的对诗歌主旨领悟力是有失偏颇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富有审美趣味的艺术题材中,至于“哈姆莱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不是用数学公式就能够计算的。反过来讲,如果班级内学生都将《金缕衣》的主旨定位为“爱惜时光”,只能说我们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因为我们的格式化教育把学生的思想僵化——审美能力趋于千人一面。
诗歌本身具有语言朦胧性、主题多元化特点,而且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转变而被另解和多解。就好比李商隐的众多无题诗,“无题”二字已然羚羊挂角了,如李氏的“锦瑟无端五十弦”,究竟是指锦瑟年华匆匆流逝,还是指爱妻早逝如二十五弦一断为五十根呢?只要我们对其主题的判定合情合理,就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答案。而且,在课堂上下,对诗歌多元主题进行探讨的时候,往往平时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同学他们的答案更具有发现性和创新性。诗是美丽的谎言(英国诗人王尔德语),在诗歌纯文本阅读赏析过程中,更应该鼓励对主题探讨发出不同声音。所以说,在诗歌主题鉴赏的课堂上,一棍子打倒一片的教学做法是极其荒谬的。这不仅违背了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二、情感的感受力
感情的领悟、感受能力是多方面的,这个与学生的感情灵敏度、人生的阅历经验、平时阅读量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不能因成绩上下而衡量学生对某诗的情感领悟水平高低。香港某媒体曾经在社会上做过一个民众调查:你最喜欢的中国古诗是哪一首。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孟郊的《游子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诗歌从作者的创作到读者赏析,虽然世殊事异,但是创作目的和审美目的都离不开一个“情”字,而作者与读者能否达到情感的共振更主要的是要看维系作品的“情”字能否心有灵犀。而打开灵犀之锁的钥匙,恰恰就是由前面提到的“灵敏、经验、阅读”三者共同打磨而成。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往往由事而发,譬如讲解古代的登高怀乡诗作,班级内来自异地他乡的学生往往能够感同身受,而深处本乡本土的学生,无论成绩优劣,在情感体验上都不如来自他乡的同学;而在一些离情别绪闺妇愁怨的诗作赏析中,女生的感受力又特别强;至于历史性强的兴衰类诗作,平时阅读量较大的学生领悟力比较强。综合以上来分析,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点”,并非所谓的考试“成绩”。鉴于此,诗歌课堂教学在情感赏析过程最不能因人因成绩而“下菜碟”。教学实践中我们反对一锅粥式的教学模式,当然一味地将教学对象划分为三六九等更是不可取。所以说近年来高考诗歌平均分低,也许就是因为教者没有把握住诗歌是艺术作品,而忽略了艺术鉴赏的规律,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将班级的四分之一学生打入看不懂学不会的地狱之中了。
三、画面的想象力
想象是艺术的灵魂,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作者创作不出、读者领略不明。画家张大千笔下的虾灵动、栩栩如生,这正是因为他将画纸幻化成一沟清水。而如果哪个幽默的欣赏者不小心将其看成了油焖大虾,那其人就似乎太“现实”主义了。这与诗歌上“黄河之水天上来”和地理学中“黄河之水青藏高原来”大小之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读者如果着迷于“桃花潭水深千尺”究竟有多深,其人即使理科成绩斐然,也难以创造出更高的成就。
我曾经在课堂上将一道老题——画出“深山藏古寺”抛给学生。班级共五十名学生,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以绘出古寺的一角而凸显这个“藏”字,有五名学生画的不知所云何,还有五名学生用袅袅升起的香烟、晚归的僧人、习武的僧人等形式来表现主题。统计这五位学生,其中三名同学平时语文成绩均在班级后十五名。由此可见,艺术的想象力与语文成绩的高低没有关系。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领悟。中国古诗词短小精悍,一幅画面一件事几十个字就建构出来,没有想象力的读者,怎么能还原诗人创造的情境呢?
讲解杜甫《登高》时,我要求学生对前两联进行画面再现。班级中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大都能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将杜诗内容准确地描述出来,而几名成绩虽然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却能够在描绘中加入一些创造性的词语,比如:落叶滑落诗人的面颊;风吹透了老者的衣衫等词句。王国维曾提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一理论④,无论词还是诗歌,无论有我还是无我,既然诗人造境了,那么读者就需要入境,而入境的条件之一就是联想与想象,可谓武陵在陶诗中,陶诗在读者的想象中。想象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鉴赏课堂内的灵魂,而这个灵魂,与成绩依然没有必然的联系。
四、诵读的感染力
由于诗歌起源于伴随劳动的歌唱,因而虽然诗歌在发展中与音乐逐渐分离,但仍保留了音乐的某些特质,形成诗歌自身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铿锵的音调,这就是诗歌的音乐性。
它与音乐所不同的是,诗歌的音乐美是在朗读中实现的。诗歌的优美意境和引人入胜的内容常常是通过在自然朗读中所形成的音节铿锵、节奏有致、音韵和谐表现出来的。所以古人称读诗为吟诗。如苏轼曾提及: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诗歌诵读的提高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如果把班级化为一个整体诵读对象,那么能让声音飞扬起来的中坚力量一定是男生。如果化整为零,那么朗诵好的未必是学习成绩好的。而那些胆子大一些感受力强一些的男同学往往成为课堂中的主角,在诗歌感染他们的同时,他们也用吟诵出的语句感染整个班级。我们的教育是能力培养,如果仅仅限制于考试的分数,那么作为审美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就失去了一大半的存在意义。另外,诗歌的吟诵与赏析理解是一对有机的整体,双方具有互助互见的作用。譬如讲解毛泽东《七律·长征》一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二句,“暖”的抑扬圆润、“寒”的凝重幽远与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强度大渡河的惨烈相互映衬,不仅便于学生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赏析诗歌的兴趣,甚至对学生在写作时善于字斟句酌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一举多得的教学模式适合在整个课堂中铺展开来。
所以说,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不能因成绩而泯灭一部分分数低的学生的能力培养,让课堂活跃起来,将听说读写练都展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有声有色有情有感的富有语言文学艺术的课堂。
孔子云:因材施教。可是今天的语文课堂却成立因“分”施教,此举的功利性不仅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宗旨,同时更是扼杀了一些平时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感受力,打消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成绩只是能力的部分外现,本文从诗歌教学的角度探讨教育教学中的有教无类——不以成绩来定性语文课堂,虽有管中窥豹之狭,但希望能引起一些思想偏狭的教师重视起来。课堂是一个整体,每一个学生都是主人都是客人,也都是天帝派来的精灵,需要我们精心去呵护。这样的课堂才充满阳光,这样的语文才充满月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温馨幽美。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
关键词:教育教学 有教无类 诗歌 分数
孔子云:有教无类。当今教育,不仅要继承先贤伟大的教育思想,还应该将其理念发扬光大,令其更科学化、人性化。对于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而言,课堂上的“类”主要存在于学生成绩的差异,教师习惯凭几次考试分数便简单粗暴地将教育的对象肢解为若干层次,这种无形方阵的形成造就课堂知识传播的局限和片面,一个完整的课堂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境况。如何在四十五分钟内将知识普撒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做到“无类”,主要是靠任课者态度的转变和技术的提高。语文——语言文学,语言是母语,学生日常生活始终在接触运用;文学,作为富有艺术性审美性的科目,更不能用成绩的高低加以衡量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就诗歌教学为例,对语文课堂上学生整体能力加以分析,破除某些教师以分数论优劣的心理痼疾。
一、主题的领悟力
我曾经连续几年对高中学生做过问卷调查:你认为《金缕衣》(唐·杜秋娘)一诗的主旨是什么。多年来,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学生都能得出自己的看法,答案基本都确定以下两个历代公认的方面:爱惜时光,及时行乐。从成绩角度看,两种答案的学生没有因为语文成绩而有所区分。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调查可以看出,对诗歌主题的领悟不会因为语文成绩的高低而不同,或者说我们教师平时用成绩衡量学生的对诗歌主旨领悟力是有失偏颇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富有审美趣味的艺术题材中,至于“哈姆莱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不是用数学公式就能够计算的。反过来讲,如果班级内学生都将《金缕衣》的主旨定位为“爱惜时光”,只能说我们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因为我们的格式化教育把学生的思想僵化——审美能力趋于千人一面。
诗歌本身具有语言朦胧性、主题多元化特点,而且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转变而被另解和多解。就好比李商隐的众多无题诗,“无题”二字已然羚羊挂角了,如李氏的“锦瑟无端五十弦”,究竟是指锦瑟年华匆匆流逝,还是指爱妻早逝如二十五弦一断为五十根呢?只要我们对其主题的判定合情合理,就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答案。而且,在课堂上下,对诗歌多元主题进行探讨的时候,往往平时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同学他们的答案更具有发现性和创新性。诗是美丽的谎言(英国诗人王尔德语),在诗歌纯文本阅读赏析过程中,更应该鼓励对主题探讨发出不同声音。所以说,在诗歌主题鉴赏的课堂上,一棍子打倒一片的教学做法是极其荒谬的。这不仅违背了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二、情感的感受力
感情的领悟、感受能力是多方面的,这个与学生的感情灵敏度、人生的阅历经验、平时阅读量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不能因成绩上下而衡量学生对某诗的情感领悟水平高低。香港某媒体曾经在社会上做过一个民众调查:你最喜欢的中国古诗是哪一首。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孟郊的《游子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诗歌从作者的创作到读者赏析,虽然世殊事异,但是创作目的和审美目的都离不开一个“情”字,而作者与读者能否达到情感的共振更主要的是要看维系作品的“情”字能否心有灵犀。而打开灵犀之锁的钥匙,恰恰就是由前面提到的“灵敏、经验、阅读”三者共同打磨而成。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往往由事而发,譬如讲解古代的登高怀乡诗作,班级内来自异地他乡的学生往往能够感同身受,而深处本乡本土的学生,无论成绩优劣,在情感体验上都不如来自他乡的同学;而在一些离情别绪闺妇愁怨的诗作赏析中,女生的感受力又特别强;至于历史性强的兴衰类诗作,平时阅读量较大的学生领悟力比较强。综合以上来分析,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点”,并非所谓的考试“成绩”。鉴于此,诗歌课堂教学在情感赏析过程最不能因人因成绩而“下菜碟”。教学实践中我们反对一锅粥式的教学模式,当然一味地将教学对象划分为三六九等更是不可取。所以说近年来高考诗歌平均分低,也许就是因为教者没有把握住诗歌是艺术作品,而忽略了艺术鉴赏的规律,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将班级的四分之一学生打入看不懂学不会的地狱之中了。
三、画面的想象力
想象是艺术的灵魂,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作者创作不出、读者领略不明。画家张大千笔下的虾灵动、栩栩如生,这正是因为他将画纸幻化成一沟清水。而如果哪个幽默的欣赏者不小心将其看成了油焖大虾,那其人就似乎太“现实”主义了。这与诗歌上“黄河之水天上来”和地理学中“黄河之水青藏高原来”大小之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读者如果着迷于“桃花潭水深千尺”究竟有多深,其人即使理科成绩斐然,也难以创造出更高的成就。
我曾经在课堂上将一道老题——画出“深山藏古寺”抛给学生。班级共五十名学生,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以绘出古寺的一角而凸显这个“藏”字,有五名学生画的不知所云何,还有五名学生用袅袅升起的香烟、晚归的僧人、习武的僧人等形式来表现主题。统计这五位学生,其中三名同学平时语文成绩均在班级后十五名。由此可见,艺术的想象力与语文成绩的高低没有关系。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领悟。中国古诗词短小精悍,一幅画面一件事几十个字就建构出来,没有想象力的读者,怎么能还原诗人创造的情境呢?
讲解杜甫《登高》时,我要求学生对前两联进行画面再现。班级中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大都能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将杜诗内容准确地描述出来,而几名成绩虽然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却能够在描绘中加入一些创造性的词语,比如:落叶滑落诗人的面颊;风吹透了老者的衣衫等词句。王国维曾提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一理论④,无论词还是诗歌,无论有我还是无我,既然诗人造境了,那么读者就需要入境,而入境的条件之一就是联想与想象,可谓武陵在陶诗中,陶诗在读者的想象中。想象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鉴赏课堂内的灵魂,而这个灵魂,与成绩依然没有必然的联系。
四、诵读的感染力
由于诗歌起源于伴随劳动的歌唱,因而虽然诗歌在发展中与音乐逐渐分离,但仍保留了音乐的某些特质,形成诗歌自身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铿锵的音调,这就是诗歌的音乐性。
它与音乐所不同的是,诗歌的音乐美是在朗读中实现的。诗歌的优美意境和引人入胜的内容常常是通过在自然朗读中所形成的音节铿锵、节奏有致、音韵和谐表现出来的。所以古人称读诗为吟诗。如苏轼曾提及: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诗歌诵读的提高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如果把班级化为一个整体诵读对象,那么能让声音飞扬起来的中坚力量一定是男生。如果化整为零,那么朗诵好的未必是学习成绩好的。而那些胆子大一些感受力强一些的男同学往往成为课堂中的主角,在诗歌感染他们的同时,他们也用吟诵出的语句感染整个班级。我们的教育是能力培养,如果仅仅限制于考试的分数,那么作为审美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就失去了一大半的存在意义。另外,诗歌的吟诵与赏析理解是一对有机的整体,双方具有互助互见的作用。譬如讲解毛泽东《七律·长征》一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二句,“暖”的抑扬圆润、“寒”的凝重幽远与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强度大渡河的惨烈相互映衬,不仅便于学生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赏析诗歌的兴趣,甚至对学生在写作时善于字斟句酌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一举多得的教学模式适合在整个课堂中铺展开来。
所以说,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不能因成绩而泯灭一部分分数低的学生的能力培养,让课堂活跃起来,将听说读写练都展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有声有色有情有感的富有语言文学艺术的课堂。
孔子云:因材施教。可是今天的语文课堂却成立因“分”施教,此举的功利性不仅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宗旨,同时更是扼杀了一些平时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感受力,打消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成绩只是能力的部分外现,本文从诗歌教学的角度探讨教育教学中的有教无类——不以成绩来定性语文课堂,虽有管中窥豹之狭,但希望能引起一些思想偏狭的教师重视起来。课堂是一个整体,每一个学生都是主人都是客人,也都是天帝派来的精灵,需要我们精心去呵护。这样的课堂才充满阳光,这样的语文才充满月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温馨幽美。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