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指环作证:20年琴声悠扬妈妈是英雄

来源 :知音(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my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叶芝曾是上海市一名检察官,后担任长宁区区长秘书,仕途看好。她32岁那年,儿子圣捷患了强迫症,且“极度弱智”,医生判定他只能活到三四十岁,心智永远是五六岁孩子的水平。离婚后,陈叶芝毅然告别官场,辞职给儿子“陪读”……
  圣捷热爱的张国荣跳楼自杀后,他也跳楼自杀……陈叶芝必须为儿子“定制”一个英雄妈妈,让儿子一直活在温暖和快乐的世界里。20年中,母子俩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挥别官场去“陪读”:患强迫症的儿子很柔弱
  1995年11月,陈叶芝不顾领导和同事挽留,毅然辞去上海市长宁区区长秘书一职。她要陪儿子圣捷离开上海,前往苏州,让儿子在那里学习……
  陈叶芝,1963年5月生于上海市区。1985年秋,陈叶芝大学毕业后,参加了上海检察系统首次对外公开招聘考试,从一千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在原上海市南市区检察院当了四年检察官,工作出色。其间,陈叶芝与丈夫结婚,但性格不合,时常争执。
  1989年12月25日,儿子在圣诞节出生,她给儿子取名“圣捷”。不久,陈叶芝调任长宁区区长秘书。1995年9月,6岁的圣捷进上海重点小学仙霞路实验小学。有时,老师正讲课,他“呼”地一下站起来,旁若无人地走出教室,老师喊他,他置若罔闻;考试了,他在试卷上大笔一挥,写下姓名,扬长而去,加上个子较高,同学们都叫他“侠客”。
  陈叶芝心慌意乱,她和丈夫带儿子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圣捷患有强迫症,且“极度弱智”。强迫症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焦虑,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行为,时常不安、恐慌和担心,缺少安全感,严重的有暴力倾向。医生对陈叶芝说:“即使他能够活到三四十岁,心智也不过是五六岁孩子的水平。作为父母,你们能做的,就是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
  陈叶芝带着儿子走了几家医院,结果都一样。其间,她和丈夫因性格不合闹离婚。丈夫一家三代单传,尽管儿子有病,丈夫也想要儿子,她为了争得儿子的抚养权,放弃了房子、车子,净身出户。她抱着儿子流泪,圣捷给她擦泪,懵懂地说:“妈妈,我长大了要和你结婚。”陈叶芝忍不住笑了。
  陈叶芝只能给儿子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经打听,她得知江苏苏州有所常规学校,愿接收强迫症患者。陈叶芝毅然决然地辞去区长秘书这一职务,带着儿子前往苏州……
  陈叶芝和儿子租住在学校附近,每天陪着儿子上学。陈叶芝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给儿子补课,圣捷没听懂的地方,她就再讲一遍,如果还听不懂,她还讲,直到儿子点头说:“妈妈,我会了。”
  陈叶芝靠着一点积蓄,维持母子俩的生活。她舍不得买贵的菜,割点猪肉,把瘦肉全挑到儿子碗里。圣捷让她吃,她就说:“再吃,妈妈要胖得成大象了。”
  圣捷总是混淆“6”和“9”。陈叶芝陪儿子饭后散步,对着小区的车牌进行强化训练。经过一两万遍的认知,圣捷终于分辨清楚了“长辫子的是6”、“大头的是9”。一个简单的生活常识,他一晚上可以问上百遍。妈妈困了,他说:“你要认真地回答我。”
  一般孩子半小时做完的作业,圣捷擦了写,写了又擦,要磨蹭三四个小时。他还反着写字,很难纠正。
  圣捷喜欢听钢琴曲,陈叶芝听说弹钢琴可以纠正不规范的握笔方法,就想陪儿子一起学钢琴。她带儿子报了钢琴班,并买了一架旧钢琴。她已33岁,手指远不如孩子的灵活。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背谱子;夜深了,儿子进入梦乡,她还在强化训练。
  圣捷很执著地练习着,慢慢能弹奏一些简单的曲子了。一年后,他错误的握笔姿势也纠正了过来。
  圣捷练习钢琴,只停留在弹简单的曲子上,他渐渐生出厌倦。陈叶芝只有自己努力坚持,每次练琴时,都让儿子陪坐在旁边。圣捷看到妈妈的手指像十只天鹅一样,在键盘上翩翩起舞,神情里满是陶醉和崇拜。
  有一次,陈叶芝发高烧,让儿子给她倒杯水,圣捷把水端过来后,问她:“妈妈,你是不是要死了?你什么时候死?你死了我会害怕的!”一时间,陈叶芝百感交集,她对儿子说:“妈妈不死,妈妈一直陪着你!你不要害怕,儿子。”圣捷开心地笑了。
  患强迫症、而且“弱智”的儿子,是那么柔弱,是那么害怕和恐惧这个世界,陈叶芝要用自己的翅膀保护他,她不怕别人取笑,就怕儿子丧失信心。
  时光漫长而苦闷。陈叶芝开过久久鸭店,帮人经营过旅行社,收入仅够维持母子俩的生活。圣捷感觉不到周围世界的严酷和冷漠,也很少看到他的眼泪。儿子的这种安静、纯洁与快乐,减轻了陈叶芝内心的痛苦,她觉得这是上帝给她的最大奖赏。
  2002年,陈叶芝钢琴考到六级后,遇到瓶颈期,谱子总是记了又忘,忘了又记。特别是儿子状态不好的时候,她更不想練琴,在屋里焦躁地走来走去。家里没有了琴声,圣捷变得更加烦躁不安,他把妈妈盖上纱巾的钢琴打开,把妈妈拉到钢琴前,自己坐在旁边等着她练。圣捷说:“妈妈,我想唱歌!”
  儿子充满期待的眼神,触痛了陈叶芝的心。她向儿子道歉:“妈妈不好,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既然你喜欢,妈妈一定考过六级。来,跟着妈妈的琴声唱。”她弹起光良的《童话》,圣捷跟着唱:“我愿变成童话里,你爱的那个天使,张开双手,变成翅膀守护你……”她眼角的泪光在琴键上闪烁。
  2002年夏天,圣捷拿到了小学肄业证书。不久,在亲友的资助下,陈叶芝回到上海开办了“叶子琴行”。她钢琴刚过六级,也没有教师资格证书,只好聘请钢琴老师教学生,圣捷则由她自己带在身边,亲手教他,她每月付老师的工资和水电费,最艰难的时候,她身上仅剩30元,母子俩靠它度过了一星期。
  “定制”一个英雄妈妈:让儿子活在快乐的世界里
  考虑到钢琴教学的需要,2002年10月,陈叶芝报考了比利时联合商学院与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合办的硕博连读课程,课程设置在每个周末。陈叶芝让来琴行打工的保姆照看儿子,自己去同济大学听课。可是,一旦打不通妈妈的电话,圣捷就急了。   一天,陈叶芝的手机恰好没电了,圣捷找不到妈妈,搬起凳子把电脑屏幕砸出一个大窟窿。他裸体跑下楼,把练习钢琴的老师和学生们吓哭了。圣捷又跑到琴行对面的超市,掀翻里边的货架,老板打110报警,民警赶来把他带到派出所,他竟然对着民警唱起张国荣的《我》:“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一样盛放的赤裸裸……”民警被弄得啼笑皆非。
  陈叶芝赶到派出所,要把儿子带回家,圣捷抗拒她。怕发生意外,警察劝她把圣捷送到精神卫生中心,疗养一段时间后再接回家。陈叶芝实在没办法,只好在警察的帮助下,把圣捷送到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
  待在这里,见不到妈妈,圣捷更是焦躁不安。每天下午,是患者和家人的见面时间,陈叶芝每天往返5个多小时,去看望儿子,一旦她迟到几分钟,圣捷就会“大闹天宫”,工作人员要么给他打镇静剂,要么把他绑在床上或凳子上。陈叶芝看到后,哭得一塌糊涂,求工作人员:“我还是把孩子接回家算了,看到妈妈在身边,他总会有一些安全感。”
  陈叶芝不可能24小时看着儿子。周末,她上课或有事外出时,经常接到110民警的电话,她先后三次把儿子送往精神卫生中心。她无法排解内心的痛苦,就用毛笔小楷抄写佛教《金刚经》。
  圣捷正值青春期,一米八的个子,力气大。一次,陈叶芝被儿子痛打后,看着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的妈妈,圣捷又过来坐在地上,拉拉她的手问:“妈妈,疼不疼?”陈叶芝摇摇头:“不疼,儿子!妈妈不疼!”
  圣捷的暴力倾向,很多出现在他完全没有意识的时候,陈叶芝不仅不能反击儿子,还要更加小心地呵护。强迫症患者出现暴力倾向,主要是因为受到情绪的刺激。陈叶芝意识到因为琴行刚刚开办,她压力大,周末又要去上课,陪伴儿子的时间少了,所以导致儿子情绪出现问题。之后,她把琴行的管理交给一位老师,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儿子身上,圣捷的情绪慢慢稳定,又变得安静了。她哄着儿子说:“在妈妈的心中,你是一个天才,妈妈要做一个真正的英雄,陪着你,永远不和你分开!”圣捷很开心,从此再也没有打妈妈。
  圣捷非常喜欢张国荣,竟能学唱108首张国荣的歌。他认真地对妈妈说:“我要改名,就叫张国荣。”陈叶芝劝儿子:“改名行,但不能改姓呀。”圣捷不依不饶,陈叶芝只好退一步:“你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说过,长大以后,要娶妈妈。张国荣在《为你钟情》中唱过,‘以后同用我的姓’。那你叫‘陈国荣’,行不行?”圣捷欣然同意。从此,他改名叫陈国荣。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跳楼身亡。听说偶像自杀了,陈国荣哭得很伤心:“我的偶像都死了,我活着也没意思。”陈叶芝努力安慰儿子:“可是妈妈还活着啊,你至少还得陪妈妈吧。”陈国荣听不进去,坚定地摇摇头:“妈妈,我还是不想活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陈国荣都没放弃像偶像一样跳楼自杀的想法。在康复中心接受治疗时,他爬上房顶,嘴里嘀咕着要找张国荣,被赶到的保安救了下来。
  陈叶芝把儿子从康复中心接回家。一天,陈国荣趁她不注意,从三楼阳台跳了下去,双脚粉碎性骨折,鲜血染红了裤腿,陈叶芝把他送到医院,双脚打了钢板。至今,他双脚里面仍有手术镶嵌进去的钢板。
  陈叶芝万般无奈,只好忍痛卖掉黄金地段三楼的房子,买了距离琴行较近的一楼商品房居住。在她的慢慢引导下,儿子终于又变得安静下来。
  即便一次次经历这样的磨难,陈叶芝仍没有放弃钢琴。2005年,她钢琴考到了九级,但遭遇到了比六级更大的瓶颈。谱子越来越长,速度也更快,很多具有音乐天赋的学员都不想学了,她也坚持不下去,内心无比焦躁,家里的钢琴她连碰都不敢碰一下。
  一天晚上,陈国荣从浴室出来,头发湿漉漉的。窗子开着,风刮进来,他不禁打了一个喷嚏。陈叶芝急忙用毛巾被裹住儿子,用吹风机给他吹干头发。陈国荣央求妈妈:“我想唱歌,给我伴奏。你是最棒的!”陈叶芝说:“好,好!妈妈给你伴奏,妈妈是最棒的。”
  陈叶芝坐到钢琴前,弹起光良的《童话》,陈国荣跟着钢琴的音乐声唱。那一刻,陈叶芝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再努力一下,说不定九级这道槛就跨过去了。她是儿子心中的英雄,就绝不能让儿子失望!
  如同神助,陈叶芝的九级考试竟然通过了。她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着。2006年,陈叶芝43岁,考过钢琴十级,还获得了博士学位。2008年,她继取得初级、中级教师资格之后,又取得高级教师资格。
  陈叶芝的故事感动了很多学生和家长,最多时,她一个人就带了140名来学钢琴的学生。
  2011年,陈叶芝专门考取了中级心理咨询师。她弄清楚了像儿子这样的强迫症患者,平均寿命只有40岁,但大多数患者不是因为身体原因死亡,而是因为钻牛角尖、产生过激行为,导致意外伤亡。要想确保儿子的安全,陈叶芝还得为儿子做些什么。
  陈叶芝想到了表演。可是,她和兒子都没有舞台表演经验,她有点恍惚。那段时间,网上有旗袍走秀大赛,一外国女孩身着旗袍走秀,不伦不类。陈国荣看了,忍俊不禁:“妈妈,你穿旗袍比她们美多了。”
  陈叶芝听了,立即换上旗袍,在客厅走起秀来。陈国荣兴奋地拍着巴掌,连声喊着:“好!好!”陈叶芝放起音乐,拉着儿子的手起舞,母子俩开心极了!
  金指环作证:20年琴声悠扬母爱深深
  陈叶芝不畏难地学习表演,上台唱得最多的是《隐形的翅膀》,跳的舞也是金翅舞。她还带着儿子去周游世界。在慕尼黑欣赏德国最大的木偶报时钟,那天刚好赶上晚上5点报时,塔阁里,彩色人手持斧剑,骑着骏马,提着花灯,排着队簇拥而出。木偶们配合音乐节奏载歌载舞,陈国荣简直乐坏了。
  在瑞士铁力士雪山,在白雪皑皑的映衬下,一身红色风衣的陈叶芝,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在法国卢浮宫,陈国荣反复看看名画又看看妈妈,大声地笑着说:“微笑的蒙娜丽莎就是妈妈……”
  2016年1月15日,陈叶芝勇敢地走进“中国最美妈妈”大赛现场。在3分钟演讲中,她讲述了自己和儿子的故事后说:“我是他的妈妈,我给了他生命,我要对他负责,只要他活着一天,那就是我的希望!儿子跟我的相互陪伴,也成就了我……”   陈叶芝的演讲打动了大赛评委,给她颁发了一个“最勇敢妈妈特别荣誉奖”。陈国荣兴奋地替妈妈抱着奖牌,为妈妈点赞:“妈妈是最勇敢的,也是最特别的。”陈叶芝强忍着泪水,露出灿烂的笑容。
  2016年7月,陈叶芝和儿子随同上海表演团体来到维也纳。在庄严的金色大厅里,她穿着旗袍跳起了埃及肚皮舞《金翅莱拉》带翅膀的一个片段,寓意女神张开金色的翅膀保护她的子民。陈国荣则独唱了《掀起你的盖头来》的片段,这些中国元素深受欧洲观众欢迎。最后,陈叶芝获单项表演金奖。本来只有一个银奖,大赛组委会被母子俩的故事感动,还给陈国荣颁发了一个亚银奖。看到儿子捧着奖杯,满脸欢喜地站在台上,陈叶芝禁不住热泪盈眶。
  儿子喜欢唱歌,唱歌能让他忘记执念。陈叶芝决定自己伴奏,在儿子30岁前,给他开10场演唱会。有人听了,风言风语:“健全人都开不了演唱会,她这个傻儿子怎么可能?”陈叶芝也不知道,给儿子开专场演唱会的梦想是不是能够成真,但她必须坚持!
  15年中,陈叶芝教了7000多名学生,有许多学生打电话、发微信鼓励她,她更有了自信。
  2016年12月29日,第37届世界丽人大赛中国区总决赛在江苏常州保利大剧院进行。陈叶芝身着旗袍,款款走上舞台,淡雅、从容、镇定,如出水芙蓉,光芒四射。台下,陈国荣把巴掌都拍疼了。陈叶芝获风韵组全国总冠军,陈国荣上台给妈妈送了一束鲜花,她泪水顿时从脸庞上滚了下来。
  有媒体称陈叶芝为“中国内地的赵雅芝”。陈叶芝对儿子说:“妈妈觉得咱们应该有更大的舞台。”陈国荣高兴地吻了一下妈妈的脸颊,回答:“只要妈妈开心,我都陪着妈妈。”
  每次演出结束,主办方都会给陈国荣发个红包,可他对钱没什么概念,往往抽出一张百元大钞去买汉堡,朝柜台一扔就走人。他对红包不感兴趣,却很在乎妈妈的评价,每次他都会认真地问:“妈妈,我是不是最帅的?”陈叶芝用手帕擦擦他额头的汗珠,点点头:“我儿子是最帅的。”他立刻眉开眼笑。
  2017年3月初,陈叶芝带儿子参加了东方卫视“妈妈咪呀”的节目录制。因为节奏没跟上,又唱错了词,陈国荣丢掉话筒,气呼呼地坐在地上,被妈妈劝急了,他一扭头:“我不回去了。”导演过来说,评委都夸赞他唱得很好,他才笑呵呵地起来,还朝导演邀功请赏:“那你得给我买虎皮蛋糕。”第二天节目正式录制前,导演果然买了四块,陈国荣大快朵颐。
  那天,在陈叶芝的伴奏下,陈国荣深情演唱了张国荣的《我》。评委们表示:“在这么大的舞台上,陈国荣演出一场相当于10场。”陈国荣开心极了。
  节目播出后,陈国荣乘地铁时被乘客认了出来,受到明星般的追捧,他一路上合不拢嘴。陪妈妈美容,陈国荣在旁边打盹,两个顾客指着他,惊讶地问:“你是不是上电视了?”
  陈国荣惊醒后,认真地回答:“是啊。”对方拍着手说:“那现场给我们演唱一首吧?”陈国荣立刻从椅子上站起来,大腕一样地回答:“你们等我一下,我马上给你们唱!”
  2017年4月1日,陈国荣在上海徐汇区扎西达娲餐厅举行以“为你钟情”为主题的第二场个人演唱会。演唱会前夕,陈叶芝和儿子特意去拍了婚纱照,作为MV的音乐背景。摄影师不知道原委,还以为他们是夫妻,喊陈国荣:“新郎进来。”面对着妈妈,陈国荣单膝跪地,举着金灿灿的戒指向妈妈求婚。
  恍惚间,陈叶芝仿佛回到了儿子小时候,听到他那稚嫩的声音:“妈妈,我长大了要和你结婚。”
  在第二场个人演唱会上,陈国荣深情演唱了张国荣的《为你钟情》:“用那金指环作证,对我讲一声终于肯接受,以后同用我的姓……”儿子第一次把陈叶芝唱哭了,这是一次酣畅淋漓的哭。
  母子俩踏上表演之路后,陈国荣再也没有死亡的执念,儿子的未来有了希望。今年54岁的陈叶芝觉得自己还没有老,她正活在儿子的青春里。
  編辑/胡平
其他文献
温婉女孩王一帆  “芙蓉如面柳如眉”“朱唇一点桃花殷”,为了再现句中描述的古代女子螺黛轻描、胭脂淡扫的情景,90后辽宁女孩王一帆有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梦想:复原古代妆品。为了这一梦想,王一帆放弃了大学时人人羡慕的法学专业,沉浸于古籍典藏、山野花草,从2016年开始至今,成功复原了包括武则天曾经用过的“玉女桃花粉”在内的32件古代妆品,被誉为我国“古代妆品复原第一人”。  令人欣喜的是,因了这份兴趣爱
二战时,鲁尼在英国空军部队当后勤兵,负责给战斗机做保养。部队规定,战机的皮革座椅要用骆驼粪来保养。这让鲁尼苦恼不已,因为粪便的气味实在难闻,可又不能违反规定。半年后的一天,由于骆驼粪短缺,鲁尼暂时闲了下来。望着那些不能保养的战机,鲁尼问战友:“既然迟迟等不到骆驼粪,为何不用其他东西代替?”战友笑着说:“就数你脑瓜好使?既然部队规定必须用骆驼粪,就说明它有特殊的功效。”鲁尼本想继续追问,可听着战友们
“延安五老”分别是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董必武、林伯渠,他们出生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中国传统社会虽然日渐解体、封建王朝正走向衰亡,但传统科举制度依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延安五老”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科举的烙印。徐特立:十年读书,科场试手  徐特立187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当时的洋务运动和新式教育并没有给徐特立带来太大影响,他依然延续中国传统读书人的晋升之路,进蒙馆,读私塾。徐特
被追杀,惊险刺激的逃亡……这些电视剧中的情节,曾真真切切发生在黄子洋身上,成了他一辈子埋藏在心中的伤,总忍不住去看,却又不敢撕开……  日本打工,落入假发票圈套  黄子洋,河北省保定市人,典型的80后一枚,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梦想做老板挣大钱,开过面馆,摆过摊,批发过蔬菜,但最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2012年的春天,他投资七八万在县城做早点生意,再次赔钱欠债后,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决定去日本打工。 
秦基伟(1914年-1997年),湖北红安人。参加过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大革命时期,历任红31军274团团长、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补充师师长、西路军总部四局局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独立支队司令员、129师新编第11旅副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四兵团15军军长等职;建国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刘岁章出生在一个不愁吃不愁喝的大户人家,家里有好几百亩良田,拴着大车,开着粉房、豆腐房,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刘岁章的爹是靠着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才积攒起这些家业的,他希望儿子以后不要像他这样辛苦,能干成大事儿。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有钱人家供孩子念书,没钱人家让孩子放猪。别看刘岁章的爹大字不识几个,却知道念书的好处,刘岁章天生聪明,功课学得特别好,天天都能得到先生的表扬,刘岁章的爹乐得嘴巴咧得老大,暗暗
在20世纪90年代某一年的除夕,著名“山药蛋派”代表作家马烽突然收到一张山西某师范学校学生寄来的贺年片。除夕贺年,本该为祝颂,可这张贺卡却满纸狂言恶语:“请原谅我的冒昧,你没有什么了不起!十几年之后,你将被我擠得没有饭吃!新年愉快!”马烽看后却没有一点怨愤之情,他平静坦然地给这位同学写了封回信——  某某同学:  你的贺年片收到了。上边有四句话:第一句是“请原谅我的冒昧。”这是一句套话。第二句为“
因为体弱多病,林海华的妈妈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趁着一息尚存,妈妈交给海华媳妇梁丽一个匣子,气息微弱地说:“这个你收着……你是个好孩子,妈没福啊!”  那匣子紫黑色,不大不小,是用上好的细木打成的,做工相当精巧,自打林海华有记忆时妈妈就有这个匣子了。海华见妈妈把匣子给梁丽,心里不免奇怪:妈做了一辈子教师,也清贫了一辈子,能有什么好东西留给梁丽?更奇怪的是,匣子留给儿媳而不是儿子。可母命大如天,他哪
克列伊泽尔是二战时期著名的犹太人将军。他出生于沃罗涅日的一个军官家庭,完成学业后到一个铁路工地上工作。当时在工地上,工头是最具权威的人,对于工头的欺负,工人们大多只能选择忍耐。  可能是因为犹太人的身份,也可能是性格内敛,工头对克列伊泽尔格外挑剔,隔三差五地找他的茬。有一次,因为临时被派去其他组帮忙,克列伊泽尔自己的工作落下了很多,工头发现后,不分青红皂白就将他毒打一顿,完全不听解释。那次责罚,导
隆·延克尔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著名作家,但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他还只是艾奥瓦州首府得梅因的一个小编辑,负责编辑一本不太出名的文学期刊。  一天,延克尔收到一份短篇小說来稿,寄稿人称该稿是她母亲在打扫老房子时,无意间发现的,自己读后感觉非常好,所以推荐过来,希望能被发表出来。  延克尔看完这篇小说,觉得内容很精彩,但出乎意料的是,在文章的结尾处,还有几个潦草的字——“威廉·西德尼·皮特作”。  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