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进行课程参与、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这就意味着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全班每一位学生都应是关注的对象,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一切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它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而不是做传声筒,同时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表现和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课例《中位数》正是基于这个理念而设计的。
1.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课例从头到尾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即数学。常见的商店30双女鞋销量问题中,设计成一个符合用数据说话的“生活化”色彩问题:“从实际出发……对指导生产是否有实际意义?”从学生的精彩回答。可看出教师的无比欣慰,因为他们已经会用数据说话了,而且已不自觉地“用数学了”。课例中“生活化”的数学情境还有不少,可以说,课例较能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使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置身于亲切自然的“主角”位置,学得轻松愉快。
2.课堂教学“活动化”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数学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课例的问题1中四个学生的相互评价过程在概念归纳过程中学生5-10的相互讨论过程应用创新中的分组讨论,确定标准日产量的定额问题等等,建立了“个人——小组——全班”、“学生——教师”地维立体的动态过程,在整个相互交流、沟通、互相启发、补充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课堂教学的“自主化”
课例中处处体现出教师在教学中能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先。立足于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体验,Hj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有两处做的比较好:一是在概念提出时,引人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先让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冲突,然后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思考的发现过程。从而体会两个概念的提出过程,再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中位数就显得非常自然,在揭示概念实质时,通过老师设计的问题(2)、(3)、(4),让学生通过自学形式,对两个概念进行归纳、整理,通过比较它们的区别,揭示实质,形成新知识结构,而且学生之间(学生9、10回答)在讨论中相互补充,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小组协作精神。二是在小结评价时,让学生把亲身感受作一小结,学生20、21的回答正好从知识、技能方面给予了评价。
4,课堂教学的“情感化”
课例中教师发挥“集思广益,智力互激”的优势,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平等、宽松、民主的讨论,整节课处处显示出新生学生、关心学生、教学民主、情感共振。对学生1、2的回答。教师:分析正确、有理有据……大家分析的不错,尤其是学生3、4,分析很有见解(听到这样的话学生能不高兴吗?)……面对学生9的回答,教师,能不能说一下你的理由?大家说他说的好不好(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当学生12的回答有点变本加厉时,没有批评,反而从保护学生积极怀出发,让其他同学帮助纠正,并说道“又该如何把学生12的例子修改一下呢?”最后小结时,教师:刚才两个同学的小结比较全面(先予肯定),其实通过……你若用心地以以教学的眼光观察它,便会发现数学规律巧妙地安排了我们的生活,……不但要学好数学,而且要会用好数学。可见,课例处处渗透的是教师的热情鼓励,虽言语不多,却始终当好向导,角色的定位始终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从而真正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然而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所以,它激励着每一位老师不懈的追求。笔者愿从以下几点与老师商榷。(1)引入概念时创设的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他们表现积极,思维活跃,学生2、3、4的独特见解,老师都给予了肯定。但提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课例中看出,“问题”仅仅起到了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而没有给出正确答案(最终解决)。故笔者建议可这样修改:在学生自学教材、用自己语言阐述概念,比较他们的区别与共同优点后,重新再来解决这个问题,给学生2、3、4明确回应,既运用了新知。又解决了问题,巩固了新知。(2)对教材的处理。《标准》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重组教材。课例中,老师对教材整体把握较好,但若在下面两个环节加以注意,可能会更好。一是在概念应用中设计了三个密切联系生活的问题,其中第一个即是对教材中引例的创造性使用。收到了“用数学”的效果。在求得30双女鞋尺寸的平均数、中位数后,要求回答“三种统计特征量对指导生产是否有实际意义?”教师的设计意图是为了从不同角度比较三个统计量在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从而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可能是因为学生12的精彩回答,老师已忘掉了另两个统计量的实际意义;尺寸的平均数、中位数对指导生产的实际意义虽并不很大,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平均数、中位数往往比较接近(如本例),能反映一定范围内人群穿鞋尺码的集中趋势,因此对指导生产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二是对教材中例3弃之可惜!其实它正好与上例形成鲜明对比,男子跳高成绩的平均数是1.75m,平均数是1.70m,平均数是1.69m,正好从三个不同角度(成绩为1.75m人数最多。1.70m以下和1.70m以上的人数各占一半,所有参赛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是1.69m)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纵观课例中的三个问题,没有一个完整地指出三个统计量的区别与联系。过分强调了每个统计量的单独运用。(3)课后作业的设计显得过分“开放”,想突出学生探究能力,但笔者以为两个问题提得过于散,面太宽,学生没法具体操作,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恐怕流于形式,未必有效果。
总之,瑕不掩瑜,课例中已注入了先进的课改新理念,也给兰j前还在使用老教材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方向,融新理念于老教材中,同样会取得良好效果。只要教师自己的观念转变了,教学中始终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意识就能真正得到提高,学生也就真正地“快乐学数学,享受数学”。
1.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课例从头到尾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即数学。常见的商店30双女鞋销量问题中,设计成一个符合用数据说话的“生活化”色彩问题:“从实际出发……对指导生产是否有实际意义?”从学生的精彩回答。可看出教师的无比欣慰,因为他们已经会用数据说话了,而且已不自觉地“用数学了”。课例中“生活化”的数学情境还有不少,可以说,课例较能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使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置身于亲切自然的“主角”位置,学得轻松愉快。
2.课堂教学“活动化”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数学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课例的问题1中四个学生的相互评价过程在概念归纳过程中学生5-10的相互讨论过程应用创新中的分组讨论,确定标准日产量的定额问题等等,建立了“个人——小组——全班”、“学生——教师”地维立体的动态过程,在整个相互交流、沟通、互相启发、补充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课堂教学的“自主化”
课例中处处体现出教师在教学中能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先。立足于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体验,Hj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有两处做的比较好:一是在概念提出时,引人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先让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冲突,然后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思考的发现过程。从而体会两个概念的提出过程,再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中位数就显得非常自然,在揭示概念实质时,通过老师设计的问题(2)、(3)、(4),让学生通过自学形式,对两个概念进行归纳、整理,通过比较它们的区别,揭示实质,形成新知识结构,而且学生之间(学生9、10回答)在讨论中相互补充,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小组协作精神。二是在小结评价时,让学生把亲身感受作一小结,学生20、21的回答正好从知识、技能方面给予了评价。
4,课堂教学的“情感化”
课例中教师发挥“集思广益,智力互激”的优势,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平等、宽松、民主的讨论,整节课处处显示出新生学生、关心学生、教学民主、情感共振。对学生1、2的回答。教师:分析正确、有理有据……大家分析的不错,尤其是学生3、4,分析很有见解(听到这样的话学生能不高兴吗?)……面对学生9的回答,教师,能不能说一下你的理由?大家说他说的好不好(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当学生12的回答有点变本加厉时,没有批评,反而从保护学生积极怀出发,让其他同学帮助纠正,并说道“又该如何把学生12的例子修改一下呢?”最后小结时,教师:刚才两个同学的小结比较全面(先予肯定),其实通过……你若用心地以以教学的眼光观察它,便会发现数学规律巧妙地安排了我们的生活,……不但要学好数学,而且要会用好数学。可见,课例处处渗透的是教师的热情鼓励,虽言语不多,却始终当好向导,角色的定位始终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从而真正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然而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所以,它激励着每一位老师不懈的追求。笔者愿从以下几点与老师商榷。(1)引入概念时创设的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他们表现积极,思维活跃,学生2、3、4的独特见解,老师都给予了肯定。但提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课例中看出,“问题”仅仅起到了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而没有给出正确答案(最终解决)。故笔者建议可这样修改:在学生自学教材、用自己语言阐述概念,比较他们的区别与共同优点后,重新再来解决这个问题,给学生2、3、4明确回应,既运用了新知。又解决了问题,巩固了新知。(2)对教材的处理。《标准》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重组教材。课例中,老师对教材整体把握较好,但若在下面两个环节加以注意,可能会更好。一是在概念应用中设计了三个密切联系生活的问题,其中第一个即是对教材中引例的创造性使用。收到了“用数学”的效果。在求得30双女鞋尺寸的平均数、中位数后,要求回答“三种统计特征量对指导生产是否有实际意义?”教师的设计意图是为了从不同角度比较三个统计量在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从而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可能是因为学生12的精彩回答,老师已忘掉了另两个统计量的实际意义;尺寸的平均数、中位数对指导生产的实际意义虽并不很大,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平均数、中位数往往比较接近(如本例),能反映一定范围内人群穿鞋尺码的集中趋势,因此对指导生产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二是对教材中例3弃之可惜!其实它正好与上例形成鲜明对比,男子跳高成绩的平均数是1.75m,平均数是1.70m,平均数是1.69m,正好从三个不同角度(成绩为1.75m人数最多。1.70m以下和1.70m以上的人数各占一半,所有参赛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是1.69m)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纵观课例中的三个问题,没有一个完整地指出三个统计量的区别与联系。过分强调了每个统计量的单独运用。(3)课后作业的设计显得过分“开放”,想突出学生探究能力,但笔者以为两个问题提得过于散,面太宽,学生没法具体操作,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恐怕流于形式,未必有效果。
总之,瑕不掩瑜,课例中已注入了先进的课改新理念,也给兰j前还在使用老教材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方向,融新理念于老教材中,同样会取得良好效果。只要教师自己的观念转变了,教学中始终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意识就能真正得到提高,学生也就真正地“快乐学数学,享受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