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利工程的基坑基本上都存在着渗水现象,不但影响到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也威胁到施工质量与安全,因此,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最合理的基坑排水技术,才能保障施工的顺利实施。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水利施工中的基坑排水措施,以供参阅。
关键词:水利施工;基坑排水;措施
引言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其建设意义重大。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基坑排水工程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环节,其降水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安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将各种先进的降水措施与科学技术应用在其中,将基坑内部的雨水、积水及渗水全部排除,这样才创造水利工程一个干地施工的环境,保证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缩短整个工程的施工工期,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1水利工程基坑排水的作用及分类
首先基坑排水作用。基坑排水是为了保证水利基础工程的顺利施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基坑排水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基坑内出现的雨水以及地下渗水进行有效的排出,防止出现基底土质被长期浸泡的现象,导致土质变得松软,对边坡防护的稳定性带来影响。基坑排水通畅之后对后续的开挖以及施工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其次,基坑排水分类。将水利工程基坑排水工作做好,不但能够确保工程基础的施工质量,而且还能使工程整体质量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按照排水时间与施工进度可以分为以下这两大类:1)基坑挖掘前的初期排水。排水量按围堰闭气后的基坑积水量、抽水过程中围堰及地基渗水量、堰身及基坑覆盖层中的含水量以及可能的降水量等组成计算。
2)基坑挖掘后的经常性排水。基坑积水排干后,围堰内外的水位差增大,此时渗透流量相应增大。另外基坑已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还有不少施工废水积蓄在基坑内,需要不停地排除,在施工期间,还会遇到降雨,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2水利施工的基坑排水措施
2.1管井施工
对于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埋藏较浅、颗粒较粗的砂砾渗水量较大的基础采用管井降水。管井成孔施工可采用回旋钻机或冲击钻机成孔,成孔直径为50~60cm,井管外径约30~40cm,为了防止在造孔过程中井壁发生坍塌,使用水泥砂浆进行护壁,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测定泥浆浓度。泥浆过浓影响钻进速度,过稀不利于护壁、排渣。根据施工经验,泥浆浓度控制在1.15-1.25之间。在钻孔过程中要随时提取钻渣查验,若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采取相应措施。泥浆的循环,拟采用高压泥浆泵进行反循环,压、排浆均采用泥浆泵。钻孔一般以每小时1.5~2.0m左右的速度为宜,这样既能保护孔壁均匀完好,又有利于保持浆液钻渣含量基本稳定,排渣顺畅均匀,使混合液的浓度得到控制,同时防止扩孔或缩孔颈现象。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进行井管安装,用提吊下管法按设计井管结构依次下管。沿井管四周均匀连续填入滤料,随填随测,所填入料的数量及深度与设计量、深度相符。安装结束后及时洗井。洗井后进行抽水。
2.2轻型井点降水
对于开挖深度较大、渗透系数较小且土质不好的地层采用轻型井点降水。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布置,应根据基坑的平面形状与大小、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而定。
平面布置: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6m,降水深度小于5m时,可采用单排井點,井点管布置在地下水流上游一侧;当基坑或基槽的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则宜采用双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基坑或基槽的两侧;当基坑或基槽的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状井点布置。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井点管可不封闭,开口间距宜在4m左右,开口位置宜留在地下水相对较少的一侧。井点管距坑壁间距宜为0.7~1.2m。集水总管标高宜尽量接近地下水位线并沿抽水水流方向有0.25%~0.5%的上仰坡度,水泵轴心与总管齐平。井点管的入土深度应根据降水深度及储水层所在位置决定,但必须将滤水管埋入含水层中,且比挖基坑底深0.9~1.5m。
高程布置:当地下降水深度小于6m时,应采用一级轻型井点布置;当降水深度大于6m、一级轻型井点不能满足降水深度时,可采用二级井点降水。
井点管埋设:井点管埋设一般采用水冲法,冲孔直径应不小于300mm,以保证井管四周有一定数量的砂滤层,冲孔深度应比滤管底深500mm左右,以防冲管拔出时,部分土颗粒沉于坑底而触及滤管底部。井孔充成后,立即拔出冲管,插入井点管,并在井点管和孔壁间迅速填灌砂滤层,以防孔壁坍塌,砂滤层的填筑质量是保证轻型井点顺利工作的关键。
2.3明沟排水措施
明沟排水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开挖基建面低于地下水水位,下覆土质为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上下层之间及附近水体联系较弱,开挖土层较稳定,上层滞水较少,无流砂层等松散土层。在基坑围堰作业和开挖施工完成后,应快速及时地将基坑积水排除,充分利用水利施工现场下游流域的地形地貌条件,采用直流排水方法,如果基坑中还存在余水,可使用动力水泵或者人工开挖排水沟等方式引出基坑余水。同时,应注意在水利施工中应尽早进行基坑排水施工作业,为基坑土层的固结干燥留出充足的时间,从而保障后续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如果地形地貌条件允许,可采用地形自流排水方式;如果施工现场条件不允许,可在合适位置开挖排水沟,人工引导排水。基坑施工排水沟布置时,一方面应符合基坑实际情况,合理选取开挖位置,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逐渐开挖排水沟,使基坑中积水流入集水井中,再用水泵将水排出;另一方面,基坑开挖难度较大,应按照基坑等高线,合理布置排水沟或者排水井,使用水泵将水排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坑排水施工作为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稳固性等方面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基坑排水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端正态度,坚持适用合理的原则,选择最佳方案和措施,实现对基坑地下水的有效排除,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实施,从而促使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创造更多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水利施工;基坑排水;措施
引言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其建设意义重大。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基坑排水工程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环节,其降水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安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将各种先进的降水措施与科学技术应用在其中,将基坑内部的雨水、积水及渗水全部排除,这样才创造水利工程一个干地施工的环境,保证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缩短整个工程的施工工期,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1水利工程基坑排水的作用及分类
首先基坑排水作用。基坑排水是为了保证水利基础工程的顺利施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基坑排水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基坑内出现的雨水以及地下渗水进行有效的排出,防止出现基底土质被长期浸泡的现象,导致土质变得松软,对边坡防护的稳定性带来影响。基坑排水通畅之后对后续的开挖以及施工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其次,基坑排水分类。将水利工程基坑排水工作做好,不但能够确保工程基础的施工质量,而且还能使工程整体质量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按照排水时间与施工进度可以分为以下这两大类:1)基坑挖掘前的初期排水。排水量按围堰闭气后的基坑积水量、抽水过程中围堰及地基渗水量、堰身及基坑覆盖层中的含水量以及可能的降水量等组成计算。
2)基坑挖掘后的经常性排水。基坑积水排干后,围堰内外的水位差增大,此时渗透流量相应增大。另外基坑已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还有不少施工废水积蓄在基坑内,需要不停地排除,在施工期间,还会遇到降雨,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2水利施工的基坑排水措施
2.1管井施工
对于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埋藏较浅、颗粒较粗的砂砾渗水量较大的基础采用管井降水。管井成孔施工可采用回旋钻机或冲击钻机成孔,成孔直径为50~60cm,井管外径约30~40cm,为了防止在造孔过程中井壁发生坍塌,使用水泥砂浆进行护壁,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测定泥浆浓度。泥浆过浓影响钻进速度,过稀不利于护壁、排渣。根据施工经验,泥浆浓度控制在1.15-1.25之间。在钻孔过程中要随时提取钻渣查验,若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采取相应措施。泥浆的循环,拟采用高压泥浆泵进行反循环,压、排浆均采用泥浆泵。钻孔一般以每小时1.5~2.0m左右的速度为宜,这样既能保护孔壁均匀完好,又有利于保持浆液钻渣含量基本稳定,排渣顺畅均匀,使混合液的浓度得到控制,同时防止扩孔或缩孔颈现象。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进行井管安装,用提吊下管法按设计井管结构依次下管。沿井管四周均匀连续填入滤料,随填随测,所填入料的数量及深度与设计量、深度相符。安装结束后及时洗井。洗井后进行抽水。
2.2轻型井点降水
对于开挖深度较大、渗透系数较小且土质不好的地层采用轻型井点降水。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布置,应根据基坑的平面形状与大小、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而定。
平面布置: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6m,降水深度小于5m时,可采用单排井點,井点管布置在地下水流上游一侧;当基坑或基槽的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则宜采用双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基坑或基槽的两侧;当基坑或基槽的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状井点布置。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井点管可不封闭,开口间距宜在4m左右,开口位置宜留在地下水相对较少的一侧。井点管距坑壁间距宜为0.7~1.2m。集水总管标高宜尽量接近地下水位线并沿抽水水流方向有0.25%~0.5%的上仰坡度,水泵轴心与总管齐平。井点管的入土深度应根据降水深度及储水层所在位置决定,但必须将滤水管埋入含水层中,且比挖基坑底深0.9~1.5m。
高程布置:当地下降水深度小于6m时,应采用一级轻型井点布置;当降水深度大于6m、一级轻型井点不能满足降水深度时,可采用二级井点降水。
井点管埋设:井点管埋设一般采用水冲法,冲孔直径应不小于300mm,以保证井管四周有一定数量的砂滤层,冲孔深度应比滤管底深500mm左右,以防冲管拔出时,部分土颗粒沉于坑底而触及滤管底部。井孔充成后,立即拔出冲管,插入井点管,并在井点管和孔壁间迅速填灌砂滤层,以防孔壁坍塌,砂滤层的填筑质量是保证轻型井点顺利工作的关键。
2.3明沟排水措施
明沟排水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开挖基建面低于地下水水位,下覆土质为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上下层之间及附近水体联系较弱,开挖土层较稳定,上层滞水较少,无流砂层等松散土层。在基坑围堰作业和开挖施工完成后,应快速及时地将基坑积水排除,充分利用水利施工现场下游流域的地形地貌条件,采用直流排水方法,如果基坑中还存在余水,可使用动力水泵或者人工开挖排水沟等方式引出基坑余水。同时,应注意在水利施工中应尽早进行基坑排水施工作业,为基坑土层的固结干燥留出充足的时间,从而保障后续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如果地形地貌条件允许,可采用地形自流排水方式;如果施工现场条件不允许,可在合适位置开挖排水沟,人工引导排水。基坑施工排水沟布置时,一方面应符合基坑实际情况,合理选取开挖位置,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逐渐开挖排水沟,使基坑中积水流入集水井中,再用水泵将水排出;另一方面,基坑开挖难度较大,应按照基坑等高线,合理布置排水沟或者排水井,使用水泵将水排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坑排水施工作为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稳固性等方面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基坑排水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端正态度,坚持适用合理的原则,选择最佳方案和措施,实现对基坑地下水的有效排除,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实施,从而促使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创造更多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