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野下用中华经典文化建设工科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fangcu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需要大批量优秀的工程人才,培养该领域人才是工科高校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基础”,指明了对工科高校学生培养的方向。中华经典文化是建设文化自信的重要着力点。通过设计、发放及回收调查问卷,探清当代工科高校学生对“一带一路”中的中华经典文化的认知程度,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对工程人才文化自信的建设和培养。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文化自信 中华经典文化 工科高校 工程人才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2月20日考察澳门大学时曾指出:“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文化自信”,被总书记特别强调指出来。
  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基于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和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充分肯定自身文化的价值追求,形成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总书记在考察高校时提出“文化自信是基础”,就是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寄予了厚望,意义深远。
  那么,为什么要建立文化自信?用什么建立文化自信?工科高校学生有怎样的特点,需要怎样建立这个年轻群体的文化自信?一连串的问题摆在面前急需解决。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建立文化自信?提起“一带一路”,人们必然会想到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不仅把丝绸、茶叶和瓷器传向世界,更把先进的思想、制度等文化一并发扬光大。以史为镜,新的时代,我们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更应该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夯实文化基础,继承传统精华,从而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从对外交流的角度来讲,文化就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名片,如何与他国建立友好、有效的沟通机制,文化的交流必不可少。“一带一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沿线国家和地区普遍处于发展中阶段,具有广阔的上升空间。我们要向外展示和表达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理念,前提是充分肯定本国的文化,证明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地位。
  第二个问题,用什么建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自然要通过“文化”建立,自然要用中华文化建立。泱泱数千年文化,其根基是经历历史的积淀和时间的涤荡所流传下来的中华经典文化,这是独属于我们自己最深厚最具渊源的文化力量。“中华文化中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孝老爱亲、敬业乐群、扶正扬善等道德规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2]。
  中华经典文化囊括了儒、道、墨、法、名、兵、杂、阴阳、纵横等诸子百家思想体系,同时具有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点,“中国在人文地理上这种‘两半合一’和‘一分为二’的优势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3]。其中,“和”是中华经典文化内核的关键要素,也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行为准则。“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思想是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思想传统,也是支持中华文明发展至今生生不息的重要动力源泉。
  第三个问题,怎样为我国工科高校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工科高校所培育出来的人才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一线实践者,我国本科层次的工科专业布点数已达15733个,基本覆盖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所有重大工程项目[4]。那么,如何让工科高校培养适合于“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需要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程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对我国工程人才的需求方向各有不同。因此,对我国高校学生在工程技术专业方面培养的针对性要增强。如何为工科高校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前文提到的中华经典文化就应该被视作培养大学生的着力点和核心点。
  二、工科高校学生对中华经典文化的认知度
  笔者设计了一套名为《工科大学生对“一带一路”中的中华经典文化认知度调查》的问卷,有效问卷120份。填写问卷的人群以大学二年级学生为主,占总人数的70.83%,其他三个年级人数较少。其中男生84人,女生36人,男女比例为7∶3。
  问卷第一题就是“一带一路”的全称是什么:能够正确回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学生有43人,占总人数的35.83%。“一带一路”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在当代大学生人群中的接受度很高,但从统计数字看,学生对此细致了解的还有待提升。作为工科大学生,未来是进行“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力军,在校期间不仅要“知道”“一带一路”,更要“了解”“一带一路”,从而在学习专业和个人职业规划方面做到有的放矢。
  在问及“一带一路”和古丝绸之路的关系时:有15.83%认为是古丝绸之路的现代版,这部分学生无论是对“一带一路”还是“古丝绸之路”都没有明晰的认识,更多的是“望文生义”。48.33%的学生认为“一带一路”是古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发展,这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固守着古丝绸之路的经验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35.83%的学生认为“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实现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对“一带一路”有更客观的认识。至于如何用好这个“历史符号”,为实现愿景则是一门值得深刻探讨的课题。
  关于是在怎样的国内外环境下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参与调查的学生用的是多选的方式。有86.67%的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需要;有74.17%的认为是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有64.17%的认为是中国全球责任的需要;有62.5%的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还有25%的认为中国多个行业产能过剩。通过访谈,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国的发展前景持非常乐观明朗的态度,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前提下,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个大国担当。“一带一路”必然是中国前进道路的重要强心剂,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动力。
  关于调查学生所认为的“一带一路”的内涵,在学生看来,“一带一路”主要是一条经济贸易之路,同时非常重视文化传播,认为“一带一路”是我国和战略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文化之路。   关于“一带一路”对人才的需求,是一道多选题。在上题中多数人认为“一带一路”首先应是一条“经济贸易之路”,因此在本题中更多人认为金融商务人才最急需。作为被调查的工科生群体,毕业后更多从事的工程技术工作,但“工程技术人才”在四个选项中仅排第三位。后经访谈,有学生认为,专业关系,尽管毕业后会在项目一线承担工程技术相关任务,但是非常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进行提升,成为某个项目的实际管理人和负责人,把自己所学在项目中进行实现。同时,由于各项项目的实施管理都离不开金融商务等相关环节,学生非常希望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成为集商务、项目、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至于人文艺术方面的人才,尽管有一些学生勾选,但通常情况下都认为人文艺术人才不能直接创造财富,不能快速实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工科大学生本身专业领域的限制,对跨领域的方面难免不夠了解;二是折射出当前一些学生社会对人文艺术人才的不重视。
  问及希望通过怎样的渠道了解中华经典文化时,60%的选择网络媒体,25%的选择书籍杂志,其他15%的选择心传口授。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书籍杂志、心传口授的象征意味更多,但实用价值正在一步步向衰落,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三道开放式问答题,第一道是:假如您是“一带一路”某项目中方代表,初次和外方代表沟通交流时会用到什么内容的中华经典文化?经过分析,答案中位居第一位的高频词是:“丝绸。”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古丝绸之路的直观感受是深刻的,这得益于“丝绸之路”的概念深深地扎根在学生接受教育的全过程中。
  第二道是:假如您是“一带一路”某项目中方负责人,您认为我方团队精神核心应该是什么,请用一两个词汇概括。在没有任何关键词的提示下,高频词汇集中出现了,分别是“合作”、“互利”、“包容”、“发展”、“创新”。
  第三道是:您认为如何在“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做到文化包容?这道题在设计之初,就被认为差异化比较大的文化之间的交流,首要做到的应该是“包容”,这在上一题的高频词中有了体现,说明这一点是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的。除了“文化”作为第一高频词外,其他几个按照出现频率的高低依次排开分别是“尊重”、“理解”、“精华”、“求同”。这几乎可以说是文化之间包容的必经步骤:首先是要“尊重”,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差异性是必然的,可以不理解,可以不接受,但是不能不尊重。在“尊重”的基础上,试着去理解,理解什么?理解对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最后,把对方的文化“精华”与我们自己的文化“精华”放在一起,从中寻找出相同相通之处,从而成为文化包容的着力点。
  三、结语
  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所需人才的分析,具备文化自信的高水平工程人才,是当前工科高校学生应具有的“软实力”。中华经典文化则是建设“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根据学生对“一带一路”中的中华经典文化认知度的调查,摸清培养重点和方向,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人才支持,建设人才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J].红旗文稿,2010(15).
  [2]双传学.“一带一路”视阈下的我国文化开放战略[J].东岳论丛,2016(5).
  [3]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70.
  [4]杨小卜.“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J].科技与企业,2016(01).
  项目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青年教改项目
  项目名称:从“一带一路”中发掘中华经典文化对工科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创新的研究
  项目时间:2017年
其他文献
住宅小区房屋建设中,保障施工建设安全质量,借助于专业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施工现场的有序性,提升施工安全质量水平。相反,忽视工程质量,盲目追求缩短工期,需要从根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HR-MRI)对烟雾病和血管炎相关性烟雾综合征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28例烟雾病(A组)、32例血管炎相关性烟雾综
摘 要: 近十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最核心的变化当属由新课程改革引发的阅读教学范式转型,主要表现在:援引语言学、接受美学、核心素养的理论与观点诠释阅读教学理论,阅读教学的工具性重受重视,体验式阅读备受推崇,语感教学回归,培养学生创造力成为热点;在阅读教学策略方面,朗读、有效提问、反馈话语的关注度日益上升。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范式转型 理论视角 阅读教学策略 不足与对策  一、中学语文阅读
近年来,网络、移动传播的“手机报”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很快,甚至有人预言“新旧媒体已经到了‘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的境地,传统媒体必将在这场博弈中惨淡收场”,这种说法虽然
长期以来,受对内宣传一定要"弘扬主旋律,坚持正面报道为主"这一方针的影响,对外宣传中正面报道占绝大多数,几乎没有负面报道.外国受众打开中国的外宣电视,或翻开中国的外宣刊
摘 要: 高校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构建新时代科学有效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学生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辅导员 考核评价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作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
本文主要介绍了笔者在以往工作中,对民航GPS导航和塔台低空通信所遇干扰问题,如何进行排查分析,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心得。文中所讲均是经验之谈,不存在任何杜撰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异常严峻的经营形势,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各单位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和冀北公司党委决策部署,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同时,全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响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因素也在不断地增加,不利于通信网络更好的服务于各行各业。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因素,在发现通信网络运行维护
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可以很好地节约工程建设成本,保证工程建设效益。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性工具,借助计算机,可以对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