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本色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d_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艺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作为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如何才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如何能让我的作品富有强烈的感情,让我的作品和观众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共鸣?如何将传统的木雕与当代的艺术创作联系起来,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克服一些木雕本身的弊端。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的经验和材料所表现出来的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的结果?在当代艺术活动频繁的节奏下,木雕在手工上技法上的表现以及长时间的制作过程能否及时参加展览或学术交流活动?这些问题在我的脑海中一直不停地思索着。通过对大自然中木头这一天然材料,将我脑中的这些疑问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为一位年轻的艺术家,每看一次展览,每读一本书,我的大脑就会被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艺术形式所感染,面对多种艺术语言与创作材料,我不断地在迷茫中摸索。如何才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着。起初,我尝试各种不同的材料,也对传统中的一些创作元素进行研究,可是,都没有成功,最终发现那些东西不是我内心真实想要的,不能表达我内心的真实情感。如何能让作品富有强烈的感情,让的作品和观众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共鸣呢?在不断的尝试之后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艺术——木雕。
  一提起木雕,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显现出各种各样的菩萨、观音、罗汉等形象,在我国东阳,莆田等地的工艺美术大师们的作品,他们以精湛的雕工,将各种人物、兽类等雕刻得栩栩如生。但是这些木雕也只是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和居家的装饰品。如何将传统的木雕与当代的艺术创作联系起来,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如何才能克服一些木雕本身的弊端?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的经验和材料所表现出来的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的结果?在当代艺术活动频繁的节奏下,木雕在手工上技法上的表现以及长时间的制作过程能否及时参加展览或学术交流活动?这些问题在我的脑海中一直不停地思索着。在接触木雕的过程中,我尝试着打破传统的木雕艺术形式,不断尝试将木雕与当代艺术相结合。
  进行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通过作品而表达出来,感情是所有艺术创作的最初起源,是艺术的灵魂。当人们面对一件艺术品的时候,不管是从心理上还是从视觉上,情感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艺术都是来源与生活,而高于生活。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说到“凡是用语言难以完成的那些任务,呈现感情和情绪活动的本质和结构任务都可以用艺术品来完成。艺术品本质上就是一种情感的形式。它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情感的本质”。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表现是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对于艺术家来说,情感不仅是联系日常生活到艺术创作的中介或桥梁,也是贯穿艺术创作全过程的主要因素,是艺术家表达内心世界最直接的方式,是推动艺术家创作的动力源泉。没有情感的艺术作品给观众带来的感觉是空白无力的,是经不起任何考验的。艺术是人类情感交流的一种最有力的途径,只有艺术品与观众有了很大的共鸣,那么这件艺术品才具有价值可言。
  作品情感的表达实际上也是对当代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不仅仅是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通过作品表达出来,同时也是艺术家对当下社会的一种态度,是对自身所处的客观环境的一种表现,当代很多的艺术家在情感的表述上非常地直接,他们从不同的人的角度出发,然后尝试着从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中获得创作灵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形式来打动观众的内心。这些表现形式不仅仅影响着我们80后艺术家,同时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性别的艺术家都会受影响。比如我深爱的艺术家Yoshimasa Tsuchiya(土屋仁)的雕塑作品和Gehard Demetz木雕作品。
  Yoshimasa Tsuchiya(土屋仁),一位日本的著名雕塑家,他的作品动物系列和花系列多使用桧木和樟木创作。各种不同的动物在他静心的雕刻下,虽然外表给人一种柔弱纤细的感觉,但是骨子里却透着强大的生命力,让观众的视线无法移开。作品主要是现实或神话里的动物形态,通过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与精湛的雕刻,最终创作出形神俱佳的作品。
  Gehard Demetz也是一名出色的木雕艺术家,他的雕塑具有非常强烈的故事性,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动作与表情非常耐人寻味,引发人们的震撼与思考,每件作品都带有生命,一旦进入他的世界,就会被完全地吸引。作品中孩子们那种冷漠、抑郁与绝望的情感在每个孩子身上充分地体现出来,他将自己关注的社会问题——孤儿,通过作品展现,孩子们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都给人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而这种窒息中又透着深深的疼痛。让人们不禁思考这些孩子们想要什么?他们痛苦地挣扎着什么?他运用木头材料,支离破碎的雕刻手法,将孤儿心中不完整的情感体现了出来,让我们感觉他的雕塑就像是一座座人体的标本,安静而和谐。
  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艺术就是情感”。不管是对于艺术家还是对我们的观众,一件没有情感的艺术作品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所有的艺术都是附有情感的,同时这种情感都是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在创作过程中,我选择木头这种材料并不是偶然的,是我看到大自然中这一天然而又传统的材料时,有着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同时对木雕的发展、研究、创新都充满了极大的信心。
  《细胞花系列》(如图)木雕作品是我对大自然的一种全新的理解,我选择运用自然中的木头材料来表现自然植物本身,在对传统木雕技法深入研究的同时又增加了当代的色彩,植物中的花卉让我通过自然的媒介对现实的生活多了一些迷茫、忧伤的情感。我想通过植物系列的作品表达出自己对宁静的生活的向往,植物系列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什么令人激动的题材,但是它却能给我一种宁静的心理安慰。作为一位年轻的女性艺术家,我将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孤独感与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以扭曲的植物的形式表现出来,我希望我的作品能通俗易懂,希望观众在看到它们的时候能够产生一种共鸣,希望这些作品能够唤起观众们内心最深处的那份感动。扭曲变形的植物造型,传统的手工艺技术,拼接的技法,以及木头天然的纹理将我内心自然的、纯朴的情感都表达了出来,运用自然的材料表达出自然的植物本色,让自己完全安静地停留在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当中。
  艺术对人精神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被人们所关注的,而现在更多的艺术作品是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艺术家们通过艺术作品让我们更多地去思索现实世界,去探讨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同时让我们更多地关注人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内心真实的需要。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有好的作品,才能够打动别人,才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参考文献:
  1 (法)罗丹:《罗丹艺术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5月1日
  2(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其他文献
纽扣也称之为扣子,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件之一。  纽扣是服装上用于两边衣(裤)相连接的系结物。在我国服饰发展史上,明朝以前多以“结带式”互连接衣物,自明代晚期开始,逐渐被纽扣取代。直到清朝,纽扣俨然成为服饰文化中的重要角色。纽扣不仅能把服饰连接起来,起到保暖及着装整齐的效果,还会对服装有装饰作用。  早先的纽扣多为铜制的小圆扣,皇族富绅多用鎏金扣,甚至金银扣。乾隆以后,纽扣的材质大为发展,除了铜扣、
期刊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正是丰收的季节,好友吴维清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成功举办个人青瓷艺术展,非常值得庆贺。说实在话,对于在龙泉青瓷艺坛崭露头角的他,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举办个人青瓷艺术展,需要何等的勇气、底气、才气、人气。由此,我对他肃然起敬。  龙泉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深厚,英才辈出的地方,虽然地处穷乡僻壤,远离城市喧嚣,却因为它蕴育了可以承载中华文化精神的龙泉青瓷和龙泉宝剑而蜚声海内外
期刊
编者按: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张少俊老师,最近开设了一门  “民间艺术”课。这门课程的整个教学情况和设置目的,非常有  趣。民间艺术如何传承,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和理解并且能  动手实验,这个过程值得交流推广。课程主题明确,内容丰富,  轻松自如,但又不失严谨,通过几周的教学和互动,课程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人们很想具体了解开设这门课程的用意和想法,课  程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又如何呢?取得了什么样的效
期刊
20多年风风雨雨和坎坎坷坷的路上,倾听着所有关心、关怀“中国白”事业发展的支持和鼓励,凝聚着所有从事“中国白”生产创作、研究者的智慧与心血,写出德化窑的密码,是我多年的梦,一做就是20年。  历史文化  世界陶瓷的发展历程就是人类不断追求瓷器白如玉的过程,而最好的玉质瓷就是德化的“中国白”。“中国白”在世界陶瓷中占了特殊的地位,欧洲陶瓷专家要人仿作而不可能,他们称它为“世界上最精良的瓷器”,“中国
期刊
摄影人的镜头应该聚焦什么?是风花雪月的吟叹还是名山大川的跋涉,我们的相机应该对准哪里?是小桥流水的温婉还是大漠风云的苍凉……创作题材的“撞车”,摄影画面的雷同,创作景点的“蜂拥”,让越来越多的摄影人陷入创作的盲区,也引起了当下摄影界的关注和思考。  工艺美术师、摄影家李京南在摄影创作上当然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李京南给我的印象是比较低调。我能常常看到他整理出来的新作。他在艺术圈里有不少朋友,他曾
期刊
近年来中国省会和直辖市已经把公共艺术的设计和规划纳入到城市的整体布局中;各种式样的文化广场,雕塑公园积极涌现已经成为了大城市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当雕塑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来传递社会公共信息和文化精神的时候;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工作、生活、精神文化的品味。从学科领域的审美眼光来看;在发现布局不合理的同时,学习国外相关领域的经验就显得重要了。英国有很多现实主义雕塑的先驱者,不仅在艺术观念上走在前列
期刊
龙泉青瓷始于五代,南宋时期达到鼎盛,形成了以釉饰为主的独特风格,至明代开始逐渐衰落。龙泉青瓷分为哥窑和弟窑:紫口铁足的为“哥窑”;清润如玉的为“弟窑”,也称“龙泉窑”。明嘉靖四十年《浙江通志》记载:“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主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也有记载“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
期刊
上海当代艺术馆与迪奥合作,将“迪奥精神”(Esprit Dior)展览带来上海,展览悉数展出百件历代迪奥设计师最具代表性的高级订制服、设计手稿,与国内外当代艺术家合作,完美展现法国高级订制服融合艺术、设计和工艺的独特魅力。  展览中,艺术家勒内.格鲁瓦(René Gruau)克里斯汀·贝拉尔(Christian Bérard)、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与迪奥先生展开一场时尚与
期刊
“象牙丝编西洋古帆船”是由上海长江企业发展合作公司(原上海长江刻字厂)的工艺师们历时一年多精工细作而成。在不久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13“国信·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金奖。  此船模在制作中采用了濒临失传的象牙丝编织技法,所以取名为“象牙丝编西洋古帆船”。船高45cm,长70cm,宽20cm.。整只模型未作任何色彩修饰,洁白高雅,纹理自然,细致光滑。船体
期刊
2013第十三届APD亚洲包装设计展示交流会,于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上海“中国国际印刷包装创意园”举行。这是亚洲地区包装设计的高层峰会。  为了提高亚洲地区的包装水平,促进亚洲包装设计界的发展,增进亚洲设计师之间的友谊与合作,1992年由日本包装设计协会、韩国包装设计协会、中国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中国台湾包装设计协会组成大会理事会,决定轮流举办设计高层峰会。自1993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已成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