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0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4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为合并组,再选取同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40例肺结核患者,为单纯组,均实施CT平扫,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区别。结果:合并组患者的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以及空泡征等的发现率分别是55%、77.5%、70%、25%,单纯组分别是15%、42.5%、25%、7.5%,,差异性显著(P<0.05)。合并组患者的空洞征发现率(25%)明显比单纯组(37.5)少,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使用CT影像学诊断的临床价值良好,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诊断;CT影像学;特征
  肺结核合并肺癌[1]属于我国临床治疗中发病率较低的一种疾病,但近几年,受到环境污染与吸烟等因素的影响,严重损害患者的呼吸系统,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形式,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大大增加患者的痛苦。在临床影像学诊断中,肺结核合并肺癌与肺结核的差异性不明显,临床诊断难度较高,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临床疗效不理想[2]。CT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4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与4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现将探究经过与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资料分布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时间段中,为我院救治的4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与40例肺结核患者,分别属于合并组与单纯组,
  其中合并组中,男患者25例,女患者15例,患者年龄自39岁到75岁,平均是(52.4±4.6)岁;单纯组中,男患者26例,女患者14例,患者年龄介于40岁—78岁,平均是(55.9±5.1)岁,比较与分析合并组与单纯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中的差异性,不明显(P>0.05),但有可比性。80例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以参与此次探究实验。
  1.2方法 研究对象均实施胸部CT平扫,选择型号是GE8排的螺旋CT,扫描自患者的肺尖一直到膈肌,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扫描,重点扫描患者的可疑部位,并提高CT分辨率,以准确扫描患者病灶。
  1.3对两组患者CT影像中存在的分叶征、空洞征、空泡征以及毛刺征等进行记录与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版本是SPSS17.0的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资料,计量数据与计数资料表示分别利用( )、%,并分别完成t、X?检验,P<0.05说明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探究实验中,合并组患者的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以及空泡征等发现率均明显多于单纯组,差异性显著(P<0.05)。合并组患者的空洞征明显比单纯组少,差异性显著(P<0.05),详细情况见表一:
  3讨论
  肺结核主要是受到结核分歧杆菌的影响而造成的一种肺部疾病,肺癌又名为支气管肺癌,主要集中在支气管粘膜上皮中,就发病机制而言,上述两种疾病能够互相影响,且临床症状接近,增加临床诊断难度。
  肺结核感染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诊断中,医务人员通过观察患者胸膜增厚、黏连、咯血、咳嗽等临床症状并与患者的CT影像治疗相结合,实施综合性诊断;肺癌患者普遍存在胸痛、咯血、咳嗽等临床症状,因此影像资料极为相似,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诊断造成感染,影像患者预后[3]。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为4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与40例肺结核患者,均开展CT平扫,合并组患者的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空泡征、空洞征等的发现率均与单纯组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与刘连荣[4]等人的探究结果相差不大。
  综上所述,CT影像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能够清晰的显示肺结核合并肺癌与肺结核的影像特征,有利于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诊断。
  参考文献:
  [1] 李传资,陈向红,黄菁慧等.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及其肺内占位CT特征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3):2401-2403.
  [2] 佘科霖,李小东,李振轩等.陈旧性肺结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T临床N分期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33(5):673-677.
  [3] 董琼雄,郑浈浈,黄钥潘等.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09(3):40-42.
  [4] 刘连荣,张雪君.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表现[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17(2):270-27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讨论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听诊有杂音儿童的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效果分析。选取我县2016年3月至5月310例听诊筛查时出现杂音的14周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有183例患儿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单纯房缺的患儿为76例,单纯室缺的为49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伴肺动脉狭窄的为21例,单纯肺动脉狭窄19例,右位心伴永存动脉干11例,单纯永存动脉干7例。结论:超声
期刊
摘要:目的 预防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并进行研究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88例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中医组)和对照组(西药组),这两组随机分配,分别进行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总显效率达到95.74%,西药组的总显效率达到79.79%,两者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早孕及中孕早期超声诊断胎儿前腹壁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于2013年2月~2015年10月共检胎儿55350例,其中超声诊断为前腹壁异常86例,成功随访55例,回顾性分析这55例早孕及中孕早期胎儿前腹壁异常的产前超声检查的图像特点及随访结果。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4%,腹裂发生率为0.45‰(25/55350),脐膨出0.43‰(24/55350),羊膜带综合征0.05
期刊
摘要:研究CT引导下自动活检针在胸部介入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56例胸部病变患者,均实施CT引导下的活检操作。结果 56例患者共穿刺102次,18G与21G活检枪操作下,成功率分别为100%与80.36%。诊出7个良性病变,49个恶性病变。患者穿刺后存在不良反应但程度较轻,经干预后可缓解。结论 自动活检针在CT引导下能够实现安全操作,可在胸部介入诊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的种类以及针对职业伤害的种类而采取相应的有效的防护措施 方法:对南充市两家三甲医院共240名医务人员采取问卷式无记名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归纳总结分析。结果:医务人员采取的防护措施不到位,对职业伤害的认识不足,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理心理因素为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的四大显著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室医务人员作为职业伤害高风险人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胃癌的CT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择医院胃镜检出的81例胃癌患者,同期收治的胃溃疡与癌前病变患者50例,进行CT检查。结果:CT鉴别诊断胃癌、胃溃疡与癌前病变,敏感度98.77%(80/81),特异度88.00%(44/50),符合率94.66%(124/131);CT分期与病理T分期Kappa=0.428,中度一致性,CT诊断T1、T2、
期刊
摘要:医院感染检测、控制、管理是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当今全球医务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密切相关;与医院的效率、效益密切相关;与医院诊疗技术的发展相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因此,对医院来说,切实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中,很大部分与护理工作有关,而且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有一定
期刊
摘要:本文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职高专学生《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的实践进行探究分析,阐述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关键词:医学影像 技能实践 培养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一本集X线、CT、MRI、USG检查技术和核素成像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教材。其中普通X线检查、CT、MRI、USG检查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实践性较强,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领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脑卒中患者使用微量泵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方法:将45例老年脑卒中鼻饲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每次鼻饲时由护士手工推注鼻饲营养液;观察组22例,每次鼻饲时使用微量泵推注鼻饲营养液。鼻饲1周后送检咽拭子、痰、胃管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胃腔细菌在咽部逆向定植情况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鼻饲后胃腔细菌在咽部逆向定植情况及发生吸入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阴道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7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诊断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阴道彩超诊断,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经腹部彩超诊断,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观察两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为92.5%,对照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为78.38%。实验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