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味”课堂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all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多方面教育功能的语文学科,在其前沿的教育教学中,人文性更具魅力,它蕴含了人生世相里的诸多现象,也涵盖了语文不同于别的学科的独特韵味——语文味。
  那么如何让课堂里富有“语文味”呢?
  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语文课堂里的“真味”
  作为文本的课文,是人类社会的智慧的总结,人类社会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或直白或曲致地表现在这课文里,作为具有人文性的语文,就得挖掘出此些意蕴,让学生明白,使学生感受,让学生领悟,使学生吸纳。
  我们知道,语文课文都是一些经典,都或多或少地对社会人生作出了不等同的透视,因而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这份“真味”,探寻这份“真谛”,势必会引起课堂的有效求“真”气氛进而创建一个热情高涨的体验场所,使学生沉醉于这份“真”的美妙之中。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选入课文里的这两部分,看似游离,其实非常紧密地阐释了相同的一份“真善美”——地坛与母亲,让作者获取了生活的信念与勇气,让作者懂得了生命意义,都是作者人生中的生命导师。如果说地坛里的植物们或留存的遗迹给了作者阐释了生命的厚度,那么母亲的没日没夜的操心与掂记则给了作者诠释了生命的宽度;如果说地坛是一位孕育过灿烂生命和正在浇灌着生命色泽的母亲话,那么母亲就是一个培育出生命过程看护者,也是一个具有生命传承的地坛,有繁华亦有黯淡,有辉煌亦有无奈。这就是一份生命的本真,作为人的主观性的生命意识,就这样彰显在课文里。于是也只有这样,园子里的废墟与那些充满活力的植物,为什么能引起作者的钟情,又为什么能成为他笔下无法割舍的记忆,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于是母亲的默默守候、无奈又无声无息的期待,以及那声声长长的叹息,都让作者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于是这样,课堂中的“真味”才更能充分与崇高,课堂中的语文味也就会更加吸引人,于是也就调动起学生的求“真”兴味。
  二、营造语文课堂里的“品味”
  文本的语言离不开“品”,品其义析其巧赏其妙,就会让文字的优美化作一道道撞击心灵的彩虹,让心灵的天空里绽放出人品的精华,让课堂成为学生涵泳人品的空间。
  文章不仅贮藏了人生真谛,还绚烂着人品精华;不仅教人求“真”,还促人升“品”。在文章里或有渺小或有伟大或有平庸或有崇高或有俗气或有高贵……这些人品精华,是我们人类的美好体现,是我们人类的伟大所在。
  比如,《葛朗台》,则从人性的反面来展示了其丑恶的一面,他的自私,对金钱的占有,欲望的极度膨胀等等,导演了一场场人生的闹剧。那种对亲情的漠视,对金钱的疯狂,诉求了人性中亟待回归的美好真诚。如果课堂里只一味去鞭笞这种丑陋,而不去探求人与人之间理应享有的和谐,那么人品精华将更远离我们人类,也更不会靠近我们学生的人生意识,得到的只是更恶劣的种种手段与心态。惟其追求这种“品性”,才能构建人类之间的至诚至爱,才能孕育出如文天祥一样从《孟子》里养出“浩然之气”。
  语文的人文性不仅叫人求真,更要让人获得思想品质上的提升,这种提升就可以在课堂里利用课文所褒扬的美德来进行细细“品味”。作为人类所固有的美德,万万千千,她之所以能永世传承,正是缘于她不仅让人求真向善,还让人求知向美。
  三、营造语文课堂的“情味”
  先贤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一定会具有其感人的情味。我们知道,文章乃感情的产物,课文里的文字只不过是这种感情的载体。可以说,没有情则无文,没有情则无人;也可以说,人生就是人情的历练。一个拥有丰富情感的人,才能使生活富有诗意。“人情练达即文章”,文章就是人情所催生的宠儿,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凉热冷暖的再现。
  比如,李密《陈情表》,言辞所致,全为浓烈的情感,情意绵绵,这种千古恒久的对亲人的依恋,是人生中最有力的攻坚克难的勇气;这种为天下百姓所表率的忠心,也是人生中奉守职责的信念。亲人的看护,君主的逼凌,人生中命运的矛盾就这样丰富了人情意蕴的内涵。如果课堂中只限于字词含义的理解而不去探寻课文里的丰厚人情意蕴,那么这千古至情之文就显得单调,也少了些让人心动的至美之味,少了一份社会人世间的至恻之语。于是在课堂里,就可以以情动人,让学生能理解在生活中对人绝不能不以情处之,情动万物。
  比如,韩愈《祭十二郎文》那哀惋凄恻的字里行间中所荡涤人之心灵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大悲,亲人之间的聚散离合,家事的起起落落,就充溢其文。如果课堂涵泳这份大悲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拷问,那么定会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固守亲情,变成一个重情厚义之人。这样一来,人情意蕴的“情味”就会让课堂活泼而富于弹力。
  四、营造语文课堂的“世味”
  “世味凉来薄似纱”一感叹,深藏着人世沧桑的浮沉。文学作为人学,一定是人世变化的观照,一定蕴含着岁月沧桑的轨迹。作为课文,也包罗了人生起起落落,包罗了社会风风雨雨。作者们往往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有力的叙写语言乃至跌宕起伏的人事或环境之间的矛盾来展现社会的人生世态,洞察人世里的命运归宿,反映人世沧桑,寓社会本质于其中。若在課文的赏析评价时,能以这些作为一个探寻点去窥探,定会使此意蕴变得厚重而让学生觉察到此语文味——人世沧桑与社会本质的“世味”之深刻,体察到课文的文学之美。
  比如《项链》,玛蒂尔德发现项链丢失以后,她并没有绝望,勇敢承担了这一切。对朋友,一如既往地讲求信用,变卖了所有的家产,不顾后果地借高利贷,买了一副和朋友佛莱思节夫人形态一模一样的项链偿还。并承担了这一切,花了十年的时间还掉了债务。在艰辛中,她丢弃了原有的“虚荣”而成为一个诚实坚强的人。在生活的重大困难与灾难面前,保持一份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多么值得礼赞。十年的磨练,使她认识了真实的人生,也使她变得勤劳、坚强、真诚,更使她在患难中与丈夫一起建立了家庭的温暖。于是,我们可以有这样的收获:“项链”是美的,它见证了玛蒂尔德的高尚,它是人类美德的载体。这里,我们看到了人世的沧桑,人情世故的变迁;于是,也就知道了这个人间的“世味”。我们让学生这样去理解与评价课文时,课堂中就会充满着不同的声音,而在不同的声音的背后,发展的正是不同的思想。
  如果说课堂是一桌丰盛的大餐,那么作为教师就不能只让学生去尝其中的一味,而对其余之味不闻不问。须知“味道”之不同,才能满足人的欲望,也才能让这桌大餐变得热烈而富有激情。因而,课堂里体现了这种“语文味”,是保证课堂富于活跃富于激情富于思想的原则之一。要想使语文的教育功能的人文性更加凸显,要想使课堂上更完美,追求这“真味”“品味”“情味”“世味”,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语言场。
  ★作者通联:贵州天柱民族中学。
其他文献
药品说明书是临床安全用药的重要依据,本文就中成药注射剂说明书中项目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行简单分析,以期有关部门能够加强药品说明书中项目的规范设立及内容的具体要求。
【摘要】 本文通过对支扩合并哮喘、单纯支扩及单纯哮喘患者各30例的研究,探讨支扩合并哮喘患者疾病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支扩合并哮喘疾病的认识。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中两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而支扩合并哮喘是呼吸道疾病中的一个较为特殊的类型, 相对其它呼吸系统疾病而言,此类疾病国内文献报导不多,但此类疾病的确存在,故对我院近年收治的确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后腹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 年1 月~2012 年1 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后腹胀患者共10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在入院后开始
为揭示志丹油田延长组长3油层组的微观特征,研究区的油气成藏及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进行长3储层砂体的岩石学特征
茶碱作为有效的平喘药物在临床应用大约已60多年。特别近20多年对该药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及药物分析检测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使其疗效大大提高。本文仅就(氨)茶碱在儿童
同一种风景,不同人欣赏,不同的心情,但终究企望着同一种美,或清秀或華丽的风景,早已被前人的妙笔描绘殆尽,再多添一笔,多加粉饰反显得多余。其实“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平常风景早已无需加以赘述,殊不知,处于美景之中,参悟其真谛,以自己的心品味,欣赏那风景,也就不知不觉成了风景。  独处高山之巅,望尽来时拾级而上之路,青苔封印的石阶镌刻下自己的步伐,望着云雾叆叇,天色已灰,大团云雾聚集,日光游移不定
有一次在郵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了起来。  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病死了,死时还不到四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又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觉得日子是再无什么指望。她想到了死。她乘火车跑到一个靠海的城市,在这城市的一个邮局里,她坐下来给父母写诀别信。这城市是
老年哮喘具有复杂性和多表现性,增加了护理的难度.本文通过对32 例老年哮喘患者的护理中总结出一些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以期对同行有所帮助.
双语教学是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在学习验光中,学生自身担当标准化病人,具有学习者、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四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I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
【摘要】 目的 观察通心络治疗社区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社区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通心络,治疗前后通过观察病人每周心绞痛发作硝酸甘油的用量及动态心电图记录的24小时心肌缺血时间 (min),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心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肌缺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可靠,安全性好,适于社区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