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整个9月份,30家中资银行、6家外资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573款。
本月,首先是“华尔街风暴”拉开序幕,与雷曼、美林相关的QDII产品倍受市场关注。据普益财富数据库统计,截至9月25日,4家在华经营的外资银行,有76款代客境外理财QDII产品与美林相关。这4家银行分别是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
其次,国内贷款利率下调对已发行的信贷资产类银行理财产品有一定影响,对新发信贷资产类产品则影响不大。
QDII产品形势严峻
受金融危机拖累,4家外资银行的QDII产品被“华尔街风暴”席卷,QDII理财产品的整体表现更加晦涩。
近期,大宗商品重获市场宠爱。我们看到,9月17日,黄金涨幅高达11.16%,创出金价历史上最大的单日涨幅,受益于此,当周挂钩于黄金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QDII产品平均涨幅达8.04%,位列前端。
普益财富对正在运行的252款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跟踪研究结果显示,9月19日-9月26日这一周,正收益的QDII理财产品有6款,相比上一周增加2款。但这并不能说明QDII产品已经打了“翻身仗”,其整体形式依然严峻。
其中,中资银行46款QDII产品中,正收益有4款,其余42款负收益,亏损超过40%的有11款,占比近二成五,其中包括3款累计亏损超过50%的QDII产品。外资银行206款QDII产品,正收益的有2款,其余204款负收益,亏损超过40%的有43款,其中6款QDII产品累计亏损超过50%。
在此期间,中信银行QDII产品巨亏的事实也浮出水面。截至9月18日,中信银行共有9款QDII产品在运行,并已全部亏损,其亏损幅度也较深,亏损介于30%-40%的2款,介于40%-50%的3款,超过50%的3款。据悉,9款QDII产品运行期都在8个月以上,平均亏损高达41.36%,运行期限已经可以说明管理能力。
据分析,亏损最为严重的3款QDII产品的产品结构设计与汇丰银行QDII如出一辙,均银行为用募集的资金购买海外票据资产,票据的挂钩标的为某类单一境外基金,这3款QDII产品的挂钩标的为霸菱香港中国基金。据悉,霸菱香港中国基金是QDII产品挂钩标的中亏损较为严重的基金之一。
同时,中信银行没有公布这些产品的投资管理人,只有境外托管人的相关信息,这样的问题也存在于众多的QDII产品中。理财专家建议,若投资者无法从公开渠道获取产品的重要信息,就应该对产品提出质疑,境外投资管理能力、实力是决定投资收益的关键。
近期QDII产品的发行量逐渐萎缩,截至9月26日,9月发行了13款QDII产品,最后一周则没有QDII新品发行。
四家外资银行卷入金融风暴
配置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包括两个大类,一类是投资于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另一类是投资于贝莱德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由于美林持有贝莱德美林投资管理公司近一半的股权,因此该类产品同样受到市场的关注。
投资于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主要以挂钩美林世界能源金属类基金、美林环球动力股票基金以及美林新兴市场基金为主。其中共有3家外资银行涉及45款该类产品,包括德意志银行2款,花旗银行15款,渣打银行28款。投资于贝莱德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主要以挂钩贝莱德美林环球资产配置基金、贝莱德美林世界矿业基金为主。其中的31款该类产品,均为汇丰银行旗下所有。
美林证券以及贝莱德美林投资管理公司目前未对美林被收购后的相关资产重组事件进行披露,关于涉及美林和贝莱德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的后续情况,有关银行也表示将保持关注。
暂时可以庆幸的是,中资银行QDII产品中,暂无配置雷曼、美林以及贝莱德美林的相关资产。与雷曼事件略有关系的,也仅有中国银行的两款中银稳健增长(R)和中银新兴市场(R)。据中国银行的相关披露显示,该两款产品用雷曼兄弟1-10年美国政府债券指数,作为衡量管理人业绩表现的基准,作为该指数的编制和数据提供商,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后,可能不再提供该项服务,上述两款产品管理人将更替债券部分的业绩基准,更换为与之接近的其他投资银行编制的债券指数,业绩基准的修改不会对产品净值造成任何影响。
降息不影响信贷新品
9月16日,央行下调“双率”。贷款基准利率与信贷资产理财产品的关系非常密切。北京银行多款产品在贷款利率下调后因借款人提前还款而提前终止,这是由于产品发行时贷给借款人的是固定利率贷款,借款企业在利率下降后决定提前偿还高息贷款并借入低息贷款以减少成本。
此类影响主要表现在已发行的产品上,下调之后贷款基准利率,对新发信贷资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影响不大。
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虽然目前仅有北京银行的产品发生这种现象,但是这表明其他银行的同类理财产品也可能提前终止,持有这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需要注意自己持有的产品是否已经提前终止。
目前,国内银行最大的利润来源为存贷利差,贷款利率降低意味着银行收入减少,银行以减少信贷资产理财产品收益率来获得更多的收入也并非不可能。
此次调整将6个月贷款基准利率下降0.36%达到6.21%,1年贷款基准利率下降0.27%达到7.20%,相应期限的信贷资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4.90%和5.80%左右,下调之后贷款基准利率和理财产品收益率之间的差值仍然比较大。
本月,首先是“华尔街风暴”拉开序幕,与雷曼、美林相关的QDII产品倍受市场关注。据普益财富数据库统计,截至9月25日,4家在华经营的外资银行,有76款代客境外理财QDII产品与美林相关。这4家银行分别是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
其次,国内贷款利率下调对已发行的信贷资产类银行理财产品有一定影响,对新发信贷资产类产品则影响不大。
QDII产品形势严峻
受金融危机拖累,4家外资银行的QDII产品被“华尔街风暴”席卷,QDII理财产品的整体表现更加晦涩。
近期,大宗商品重获市场宠爱。我们看到,9月17日,黄金涨幅高达11.16%,创出金价历史上最大的单日涨幅,受益于此,当周挂钩于黄金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QDII产品平均涨幅达8.04%,位列前端。
普益财富对正在运行的252款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跟踪研究结果显示,9月19日-9月26日这一周,正收益的QDII理财产品有6款,相比上一周增加2款。但这并不能说明QDII产品已经打了“翻身仗”,其整体形式依然严峻。
其中,中资银行46款QDII产品中,正收益有4款,其余42款负收益,亏损超过40%的有11款,占比近二成五,其中包括3款累计亏损超过50%的QDII产品。外资银行206款QDII产品,正收益的有2款,其余204款负收益,亏损超过40%的有43款,其中6款QDII产品累计亏损超过50%。
在此期间,中信银行QDII产品巨亏的事实也浮出水面。截至9月18日,中信银行共有9款QDII产品在运行,并已全部亏损,其亏损幅度也较深,亏损介于30%-40%的2款,介于40%-50%的3款,超过50%的3款。据悉,9款QDII产品运行期都在8个月以上,平均亏损高达41.36%,运行期限已经可以说明管理能力。
据分析,亏损最为严重的3款QDII产品的产品结构设计与汇丰银行QDII如出一辙,均银行为用募集的资金购买海外票据资产,票据的挂钩标的为某类单一境外基金,这3款QDII产品的挂钩标的为霸菱香港中国基金。据悉,霸菱香港中国基金是QDII产品挂钩标的中亏损较为严重的基金之一。
同时,中信银行没有公布这些产品的投资管理人,只有境外托管人的相关信息,这样的问题也存在于众多的QDII产品中。理财专家建议,若投资者无法从公开渠道获取产品的重要信息,就应该对产品提出质疑,境外投资管理能力、实力是决定投资收益的关键。
近期QDII产品的发行量逐渐萎缩,截至9月26日,9月发行了13款QDII产品,最后一周则没有QDII新品发行。
四家外资银行卷入金融风暴
配置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包括两个大类,一类是投资于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另一类是投资于贝莱德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由于美林持有贝莱德美林投资管理公司近一半的股权,因此该类产品同样受到市场的关注。
投资于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主要以挂钩美林世界能源金属类基金、美林环球动力股票基金以及美林新兴市场基金为主。其中共有3家外资银行涉及45款该类产品,包括德意志银行2款,花旗银行15款,渣打银行28款。投资于贝莱德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主要以挂钩贝莱德美林环球资产配置基金、贝莱德美林世界矿业基金为主。其中的31款该类产品,均为汇丰银行旗下所有。
美林证券以及贝莱德美林投资管理公司目前未对美林被收购后的相关资产重组事件进行披露,关于涉及美林和贝莱德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的后续情况,有关银行也表示将保持关注。
暂时可以庆幸的是,中资银行QDII产品中,暂无配置雷曼、美林以及贝莱德美林的相关资产。与雷曼事件略有关系的,也仅有中国银行的两款中银稳健增长(R)和中银新兴市场(R)。据中国银行的相关披露显示,该两款产品用雷曼兄弟1-10年美国政府债券指数,作为衡量管理人业绩表现的基准,作为该指数的编制和数据提供商,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后,可能不再提供该项服务,上述两款产品管理人将更替债券部分的业绩基准,更换为与之接近的其他投资银行编制的债券指数,业绩基准的修改不会对产品净值造成任何影响。
降息不影响信贷新品
9月16日,央行下调“双率”。贷款基准利率与信贷资产理财产品的关系非常密切。北京银行多款产品在贷款利率下调后因借款人提前还款而提前终止,这是由于产品发行时贷给借款人的是固定利率贷款,借款企业在利率下降后决定提前偿还高息贷款并借入低息贷款以减少成本。
此类影响主要表现在已发行的产品上,下调之后贷款基准利率,对新发信贷资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影响不大。
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虽然目前仅有北京银行的产品发生这种现象,但是这表明其他银行的同类理财产品也可能提前终止,持有这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需要注意自己持有的产品是否已经提前终止。
目前,国内银行最大的利润来源为存贷利差,贷款利率降低意味着银行收入减少,银行以减少信贷资产理财产品收益率来获得更多的收入也并非不可能。
此次调整将6个月贷款基准利率下降0.36%达到6.21%,1年贷款基准利率下降0.27%达到7.20%,相应期限的信贷资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4.90%和5.80%左右,下调之后贷款基准利率和理财产品收益率之间的差值仍然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