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8年新疆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实用预防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740047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2007-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新疆2007-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主要死因和孕产期保健服务情况进行描述,Spearman秩相关分析孕产妇死亡率与孕产期保健服务指标相关性,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影响因素.结果 新疆孕产妇死亡率从2007年73.7/10万下降到2018年26.8/10万,年均下降率8.78%.孕产期保健服务指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孕产妇死亡率与各项孕产期保健服务指标呈负相关,前三位分别为住院分娩率(r=-0.945,P<0.001),产前检查率(r=-0.933,P<0.001),产后访视率(r=-0.901,P<0.001).住院分娩率是孕产妇死亡率最大的影响因素,其次是产前检查率.结论 新疆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要提高产科系统管理服务质量,加强孕产妇高危预警和分级管理,提高基层人员技术水平,加强孕产妇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工作.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1例55岁女性肺腺癌患者从初诊、根治性手术、术后辅助治疗到远处转移后的多学科诊治过程。患者因右肺结节就诊,经多学科讨论后接受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为腺癌,基因检测提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敏感突变,患者接受多学科讨论的建议进行含铂双药辅助化疗4个周期。但患者在12.5个月后因颅内单发囊性肿块再次就诊,经多学科会诊后给予手术切除寡转移病灶,术后病理证实为转移性腺癌,且EGFR基因敏感突变,随后进行脑转移灶瘤床立体定向放疗序贯酪
目的 探讨新生儿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回顾.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市儿童医院15例新生儿红斑狼疮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新生儿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随访.结果 15例患儿中女11例,男4例,就诊年龄8 d~3个月.皮损位于头面部14例,位于非曝光部位8例;皮损表现为水肿性红斑样13例,表现为脂溢性皮炎2例;并发房室传导阻滞1例;4例患儿母亲患有干燥综合征,无临床症状11例.抗核抗体比值1∶100~1∶1 600,所有患儿SSA和(或)SSB阳性.结论 新生儿红斑狼疮具有表型变异性,遇到可疑患
银屑病是一种以表皮过度增生和表皮异常分化为特征的免疫性疾病,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protein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在角质形成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该信号通路活化与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密切相关,提示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能是银屑病的潜在治疗靶点.该文对该信号通路在银屑病发病
12岁男性患儿,头皮孤立性结节12年.皮肤科情况:头顶部可见一直径0.5 cm大小结节,表面光滑,触之有囊性感.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颗粒层略增厚,棘细胞层增厚;真皮浅层散在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真皮中下层可见较多大汗腺腺腔样结构,腔壁由单层立方形细胞组成,见顶浆分泌,腺腔内为嗜碱性无结构物质,囊腔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诊断:大汗腺汗囊瘤.
目的 探讨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及皮肤镜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皮肤镜诊断且组织病理确诊为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的6例21处皮损其临床及皮肤镜特征.结果 6例多发性基底细胞癌患者的平均年龄54.2岁,平均病程8.25年,男女比例1∶1.21处皮损中临床分型为结节溃疡型9处、色素型7处、浅表型5处.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特征按出现频率依次为:蓝灰色卵圆形巢(85.7%)、多发性蓝灰色小球(71.4%)、分支状血管(61.9%)、分支状毛细血管扩张(61.9%)、溃疡(47.6%)、无结构区(47.6%)等.结论
来华留学生培养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知名度、中国大学国际化程度的环节之一.皮肤科留学研究生的培养在来华留学生中有一定的需求,但大多数以东南亚来源国和非洲国家为主,其文化背景、医学基础知识差异大,很多不懂中文,缺乏统一的英文或英汉皮肤性病学教材等,这些都给带教老师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该文分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协和医院皮肤科16年来培养皮肤科留学研究生的心得体会:规范教材选择、强化门诊教学及临床病理联系、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主动学习和培养写作精神、
47岁女性患者,鼻旁暗红色肿物伴瘙痒2个月余.皮肤科情况:左鼻翼单发蚕豆大小暗红色肿物,表面光滑,境界清楚,触之柔韧.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可见淋巴细胞结节状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示CD2、CD3、CD20(L26)均阳性,CD4、CD8、CD21、PD-1、KP-1散在阳性,Ki-67(MIB-1)7%阳性.诊断:T/B混合型结节状皮肤假性淋巴瘤.
目的 调查湖南省某地一起医院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析传播因素,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检测,对可疑暴露现场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根据调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病例A为湖北来源输入性病例,在医院呼吸科ICU无负压的临时隔离单间可能将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给靠近隔离门的病例B,病例B转至普通病房后,又将病毒传播给了2位陪护家属(无症状感染者C、D)和相邻床位的病例E.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在无负压的临时隔离单间病房,可能传播给临近床位的患者,医院隔离病房需按标准建设并加强感
目的 了解伏案工作人员工作时长与中心型肥胖发生的关系.方法 2019年4-7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市920名伏案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腰围测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工作时长与中心型肥胖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共获取有效样本876例,平均工作时长(48.73±3.61)h/周,中心型肥胖检出率为40.63%;不同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身体活动水平和工作时长之间中心型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03、21.617、16.584、14.523、27.021和20.9
目的 探讨孕前使用避孕药对妊娠天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方法,以基础资料为匹配条件,将使用避孕药者设为观察组,按照1:4匹配未使用者为对照组.随访获取妊娠天数资料,进而探讨孕前使用避孕药和妊娠天数的关系.结果 共匹配避孕药组241例,对照组964例,匹配以后各项资料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基础资料后,使用避孕药可使妊娠天数缩短,危害比(hazard ratio,HR)为0.85(95%CI:0.74~0.98).亚组分析发现,年龄≥31岁、体质指数≥24、无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