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的变迁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相当优秀的习作。其一,立意不同凡响,以门的变迁反映了物质文明的变迁,又用物质文明的变迁反衬了精神文明的变迁。物质文明向前推进,而精神文明却向后倒退,这正是作者要引起读者深思的地方。其二,对比手法运用得十分纯熟,原始人中壮年男子对妇女孩子的保护,透露出缕缕温情,而当今中年男子的不耐烦却显出丝丝冷漠。其三,体裁打破常规,用画外音揭示人们对变迁的感受,使主旨更突出。
  (湖南澧县一中陈军老师)
  第一幕
  时间:原始社会
  人物:北京周口店原始人
  事件:在一个山洞里,一群原始人围坐在一起。几个壮年男子把刚刚打来的猎物分发给妇女和孩子。他们围坐在一起心满意足地吃着食物,一派和谐景象。突然,不远处的森林中传来一阵嚎叫,大家顿时惊惶起来。他们知道有猛兽要来了。壮年男子把妇女和孩子们围在中间,手里拿着木棍望着嚎叫传来的方向。随着嚎叫声越来越近,孩子们已经吓得哇哇大叫……
  画外音:卑微无助的人们多么希望能有一扇遮挡危险、阻挡猛兽的门啊!
  第二幕
  时间:唐朝开元年间
  人物:小镇居民
  事件:在这个繁荣开放的开元盛世,长安有一个“诚信”小镇,百姓安居乐业,家家物阜民丰。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小镇居民都处于熟睡之中。不远处,一阵灰尘扬起,一群黑衣强盗打马而来。他们下马之后,闯进一个院子,取出闪着寒光的利剑,一阵惨叫过后,院子里尸横遍地。强盗们在杀人掠财之后,扬长而去。
  画外音:淳朴善良的人们多希望有一扇能防暴防盗的坚不可摧的铁门啊!
  第三幕
  时间:21世纪10年代
  人物:8岁的小明和他的爸爸
  事件:8岁的小明住在30层楼的“诚信”大厦里。一天,小明放学回家对爸爸说:“爸爸,您知道对面那位邻居叔叔叫什么名字吗?”爸爸好奇道:“你问这个干什么?”小明回答道:“老师叫我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邻居’,我不知道那位邻居叔叔叫什么名字,所以才问您呢!”爸爸漫不经心地说:“你随便用一个名字代替算了。”小明认真地说:“老师说过,我们要做诚实的孩子。”爸爸说:“那你自己去问那位邻居叔叔吧。”
  小明跑到邻居的防盗门前,轻轻地敲了敲门。一会儿,门上的一扇小窗被打开了,冒出一位中年男子。小明望着眼前陌生的叔叔问道:“叔叔,您叫什么名字?”这位中年男子望着门前稚气未脱的小明,不耐烦地说:“现在的小孩,什么都想知道。”遂“砰”地一声关上了小窗,只留下小明在楼道里傻傻地站着。
  画外音:幼稚的小明多么希望眼前没有一扇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防盗门啊。
其他文献
陆宗达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见过先生,黄侃一个字也没给陆宗达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再见老师时,黄侃翻了翻那卷了
传言:富兰克林曾经与雷电有亲密接触。据说他将一把铜钥匙系在风筝线的末端。风筝升入雷雨云层,闪电在风筝附近闪烁,雷声隆隆。一道闪电掠过,风筝线上有一小段直立起来,像被一种看
北大学生之众,听课时常盈盈数百人。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和名师接触交往。然声正风远,偌大校园,数株菩提,他们的高风亮节,大义之言,使奋斗中的学子感到一种天高地阔的照射。
每个人眼中都有不一样的孔子,或其本真如此,又或许反映出的只是自己的心绪。薛仁明从《论语》开篇就看出了孔学的"正法眼藏"——"光明喜气",透过纸张上的"悦"、"乐",他仿佛看到了老夫
一幅不经意的插画经常带给我们跨越时空的错觉,使我们怀疑自己的眼睛有没有出问题,当然眼睛是没有问题的,是插画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这批来自韩国Tang Yau Hoong的插画艺术给我们
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白上再加上一点白 仿佛积雪的岩石上 落着一只纯白的雏鹰;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绿上再加上一点绿好比野核桃树林里飞来一只翠绿的鹦鹉。我最喜爱的不是白,也不是绿
杰西卡·福特纳是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位插画家,专注于编辑、广告和儿童插图。她的作品主要是用传统和数码结合的方式创作的。她的作品经常刊登在《JUXTAPOZ数字艺术》、
你知道"最迟销售"日期吗?它也叫"保质期",甚至有人更委婉地称之为"享用日期"。无论是哪种叫法,其实它们基本上属于商业营销中的一种措词,而与食物本身新鲜与安全与否甚至没有太多关
仿佛是昨天,这位女老板还在与我谈企业的生存问题,一晃,十几年后的今天,她又找上我,谈女儿的接班问题,时光,好像就在两个话题的转换中倏忽滑过。我不免感到意外,因为还记得她
毕加索终生酷爱画牛。刚开始画牛的时候,毕加索只是照牛的样子画牛,其"牛"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世人惊叹为"真牛"!年轻时,毕加索画的牛形体庞大,有血有肉,雄壮威武。一次,他在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