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九”工作完成后,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学生无学上的现象得到了解决。随着“普九”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的另一问题“学校均衡发展”得到重视。如何让教育实现公平,各级各类学校均衡发展,已成影响基础教育正常发展和义务教育成果巩固的一个主要因素。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地处渝东南边陲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为例,该县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级贫困县,人口65万,少数民族占52.6%。本研究选择了该区域内的12所有代表性的农村小学作为研究样本。其中,乡(镇)中心校4所,村完小4所,村民小4所。本研究采用听、查、问、访相结合的研究办法,对12所农村小学的设施设备、教学管理、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等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内农村不同类型小学存在的问题,为各级领导制定农村小学均衡发展目标、策略、措施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三类农村小学现状分析
(一)三类学校硬件设备情况及分析
调查中发现:12所农村小学具备一定的办学条件,几乎所有学校都修建了宽敞的教学楼,配置了完备的课桌凳,绝大部分学校有硬化的体育场地,校园清洁卫生,美观大方,文化氛围浓厚。教师们有单独的办公室、寝室,保证了教师的正常办公和生活。但从(表1)中看出,仍没一所学校能达到重庆市小学办学水平硬件设施A级指标。硬件上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学校实验器材严重不足。走访中发现不少学校从“普实”验收后就一直未配置实验器材,很多易损的器材早已不知去向。座谈时老师们说,由于学校挂图、演示器材缺乏,很多时候只能口述实验。同时还发现学校对实验管理重视力度不够,很多学校的实验器材摆放不规范,老师用了器材后不按时归还,学校教导处对老师是否在课堂中开展实验不做考核,只重视学生期末考试的笔试成绩。第二,图书严重匮乏,特别是村完小和村民小,几乎看不见老师和学生在学校阅览室借阅图书和学习,从(表1)看出三类农村小学生均拥有图书约为1.5册。由于图书少,加之陈旧图书多,学校均对此工作未引起重视,使得很多学生阅读量大大低于课程标准要求,造成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在知识拥有上存在较大差距。第三,农村学校信息闭塞。表现最突出的是村完小和村民小,四所村完小有两所学校开通了英特网,四所村民小均没开通。在与这两类学校老师的交流时,大部分老师说他们不能网上查阅资料,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提升,制约了他们发展。第四,农村小学均无音乐、美术实作室。按要求乡(镇)中心校音乐、美术至少应各具备一间以上的实作室,以满足音乐、美术教学。但调查的4所中心校均未有单独的教室来摆放音乐、美术器材,开展其教学活动。
(二)三类小学教师素质和工作量情况及分析
1.所调查的12所农村小学,222个教师学历全部达标。教师中中心校大专比例明显高于村完小和村民小,中心校大专占89.2%,村完小占24.3%,村民小占53.%。村民小高于村完小的原因是,村民小年轻老师多,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大专毕业生比例大。而村完小“代转工”教师占有相当大比例,这部分老师年龄大,学历低、教龄长。
2.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中心校比例高于村完小,村完小又高于村民小。中心校小学高级占38.6%,村完小占29.2%,村民小占23.%。调查发现,村完小小二职称老师所占比例最小,村民小所占比例最大,它们分别是26.8%和72.7%,这一比例也表明,村民小新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村完小中年青教师所占比例较大。
3.市县级骨干教师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心校,村完小很少,村民小没有。中心校市级骨干教师所占比例为1.2%,县级骨干占7.1%。
4.中心校教师周课时数比村完小少,村完小又比村民小少。越是偏远的学校教师周课时越多,越是离县城近的学校,教师周课时越少,反映了县城附近学校教师相对富裕。从教师所担任学科数量上看,中心校教师任教学科在1—3门,村完小在2—5门,而村民小在3—6门之间。调查中发现,有3所村民小教师均存在包班,老师们白天忙上课,晚上忙备课,所以,白天不仅没有时间学习,也没有时间备课和批改学生作业,更没有时间进行教学研究。
(三)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基本情况及分析
调查发现,三类学校均有指定的教学管理人员,中心校负责对其管辖的村完小和村民小进行经费和业务管理,片区内的教学管理主要由学校管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负责。为加强对村完小和村民小的有效监管,部分中心校成立了专门的教学监察小组来加大管理力度。多数中心校实行的是分片包校,只有一所学校实行集中监管。学校对教师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出勤、教案撰写、作业批改、参加学校组织活动、教学成绩、教研、科研成果等。对主要考核内容中心校实行周查,村完小、村民小实行月查。调查发现,教师间相互听课交流和每期学习培训的次数中心校明显多于村完小和村民小。访谈中了解到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学技能、新课程内容等。内容虽然较多,但学校在如何引导和帮助教师们进行有效的学习,并不十分重视。农村小学课题研究均非常薄弱,12所农村小学具有县级课题的学校仅有两所两个课题,校平均课题数为0.16个。原因是学校无能力进行课题研究,老师被撰写教案、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教学活动占据了时间。调查的4所村民小教师人数最多的也仅4人,多数只有2至3人,根本无法开展教研活动,只要能保证学生正常上课,工作量就已经很大了。所有学校的教师工作业绩都与绩效工资的30%进行了挂钩,个别老师绩效工资还出现了负数。目前,教师对绩效考核办法基本赞同,绩效实施后,该县的教学质量正逐年得到了提升。
对策
农村学校教育发展滞后是一个历史的问题,除了与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缓慢,教育事业底子薄、起点低、自然条件限制等因素以外,同时还与教育内部管理有关。要解决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均衡发展,首先要解决好乡(镇)片区内的小学均衡、协调发展,然后才可能让县域内所有学校得到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才可能真正实现。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解决途径。 第一,加大投入改善校际间硬件发展不平衡现象,逐步缩小校际之间差距,实现区域内学校均衡发展。政府应根据本区域教育实情,把薄弱学校的治理放在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以项目工程形式来逐步加大对农村小学经费投入,确保薄弱学校治理工作得到落实。
第二,加强学校的硬件管理,确保各学校现有设施设备高效率利用。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学校现有设施设备、实验器材的管理登记,并纳入学校考评。各学校同时也要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对一些重要设施、设备要落实责任人,每学期至少要全面检查一次,保证学校的硬件设备完好无损。通过优化管理,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第三,加大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在当前农村教师工作量大,负担过重的具体形势下,业务部门在利用节假日集中培训的同时,要制定定期到村完小和村民小进行个别指导的行动计划,确保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得到一定时间的学习和培训。乡(镇)中心校要把抓村完小、村民小教师队伍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分管,定期互派教师到学校进行交流,逐步缩小校际教师之间的素质差距,保证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第四,政府要逐步实现足额配备农村学校教师,保证教师有时间学习,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目前很多村民小实行的是包班制,有的是一人一班,一人一校,对这样的学校要配足两人一班,保证教师有时间进行备课和批改作业,完成规定的业务学习任务。
第五,政府要加大督察力度。上一级政府要定期对下一级政府进行检查,借鉴“两基”攻坚的经验,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均衡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政策,政府是解决均衡发展的主体力量,只有政府的政策到位,检查到位,验收到位,均衡发展才可能得到落实。
第六,科学有效的制定好农村小学发展规划,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整合、兼并,提升农村小学自主办学能力。当前在以中心校管理为主的体制下,中心校要对村民小加强管理与引导,要利用好现有政策,切实对一些薄弱学校进行整合、兼并。同时中心校要合理制定本乡(镇)小学的发展规划,不断探索学校发展策略,提升学校品质,实现均衡发展。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首先亟待解决的就是农村学校的均衡发展。只有农村学校的均衡发展实现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均衡化才能得到落实。教育的公平目标才能实现。
(责任编校:白水)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地处渝东南边陲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为例,该县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级贫困县,人口65万,少数民族占52.6%。本研究选择了该区域内的12所有代表性的农村小学作为研究样本。其中,乡(镇)中心校4所,村完小4所,村民小4所。本研究采用听、查、问、访相结合的研究办法,对12所农村小学的设施设备、教学管理、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等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内农村不同类型小学存在的问题,为各级领导制定农村小学均衡发展目标、策略、措施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三类农村小学现状分析
(一)三类学校硬件设备情况及分析
调查中发现:12所农村小学具备一定的办学条件,几乎所有学校都修建了宽敞的教学楼,配置了完备的课桌凳,绝大部分学校有硬化的体育场地,校园清洁卫生,美观大方,文化氛围浓厚。教师们有单独的办公室、寝室,保证了教师的正常办公和生活。但从(表1)中看出,仍没一所学校能达到重庆市小学办学水平硬件设施A级指标。硬件上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学校实验器材严重不足。走访中发现不少学校从“普实”验收后就一直未配置实验器材,很多易损的器材早已不知去向。座谈时老师们说,由于学校挂图、演示器材缺乏,很多时候只能口述实验。同时还发现学校对实验管理重视力度不够,很多学校的实验器材摆放不规范,老师用了器材后不按时归还,学校教导处对老师是否在课堂中开展实验不做考核,只重视学生期末考试的笔试成绩。第二,图书严重匮乏,特别是村完小和村民小,几乎看不见老师和学生在学校阅览室借阅图书和学习,从(表1)看出三类农村小学生均拥有图书约为1.5册。由于图书少,加之陈旧图书多,学校均对此工作未引起重视,使得很多学生阅读量大大低于课程标准要求,造成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在知识拥有上存在较大差距。第三,农村学校信息闭塞。表现最突出的是村完小和村民小,四所村完小有两所学校开通了英特网,四所村民小均没开通。在与这两类学校老师的交流时,大部分老师说他们不能网上查阅资料,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提升,制约了他们发展。第四,农村小学均无音乐、美术实作室。按要求乡(镇)中心校音乐、美术至少应各具备一间以上的实作室,以满足音乐、美术教学。但调查的4所中心校均未有单独的教室来摆放音乐、美术器材,开展其教学活动。
(二)三类小学教师素质和工作量情况及分析
1.所调查的12所农村小学,222个教师学历全部达标。教师中中心校大专比例明显高于村完小和村民小,中心校大专占89.2%,村完小占24.3%,村民小占53.%。村民小高于村完小的原因是,村民小年轻老师多,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大专毕业生比例大。而村完小“代转工”教师占有相当大比例,这部分老师年龄大,学历低、教龄长。
2.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中心校比例高于村完小,村完小又高于村民小。中心校小学高级占38.6%,村完小占29.2%,村民小占23.%。调查发现,村完小小二职称老师所占比例最小,村民小所占比例最大,它们分别是26.8%和72.7%,这一比例也表明,村民小新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村完小中年青教师所占比例较大。
3.市县级骨干教师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心校,村完小很少,村民小没有。中心校市级骨干教师所占比例为1.2%,县级骨干占7.1%。
4.中心校教师周课时数比村完小少,村完小又比村民小少。越是偏远的学校教师周课时越多,越是离县城近的学校,教师周课时越少,反映了县城附近学校教师相对富裕。从教师所担任学科数量上看,中心校教师任教学科在1—3门,村完小在2—5门,而村民小在3—6门之间。调查中发现,有3所村民小教师均存在包班,老师们白天忙上课,晚上忙备课,所以,白天不仅没有时间学习,也没有时间备课和批改学生作业,更没有时间进行教学研究。
(三)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基本情况及分析
调查发现,三类学校均有指定的教学管理人员,中心校负责对其管辖的村完小和村民小进行经费和业务管理,片区内的教学管理主要由学校管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负责。为加强对村完小和村民小的有效监管,部分中心校成立了专门的教学监察小组来加大管理力度。多数中心校实行的是分片包校,只有一所学校实行集中监管。学校对教师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出勤、教案撰写、作业批改、参加学校组织活动、教学成绩、教研、科研成果等。对主要考核内容中心校实行周查,村完小、村民小实行月查。调查发现,教师间相互听课交流和每期学习培训的次数中心校明显多于村完小和村民小。访谈中了解到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学技能、新课程内容等。内容虽然较多,但学校在如何引导和帮助教师们进行有效的学习,并不十分重视。农村小学课题研究均非常薄弱,12所农村小学具有县级课题的学校仅有两所两个课题,校平均课题数为0.16个。原因是学校无能力进行课题研究,老师被撰写教案、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教学活动占据了时间。调查的4所村民小教师人数最多的也仅4人,多数只有2至3人,根本无法开展教研活动,只要能保证学生正常上课,工作量就已经很大了。所有学校的教师工作业绩都与绩效工资的30%进行了挂钩,个别老师绩效工资还出现了负数。目前,教师对绩效考核办法基本赞同,绩效实施后,该县的教学质量正逐年得到了提升。
对策
农村学校教育发展滞后是一个历史的问题,除了与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缓慢,教育事业底子薄、起点低、自然条件限制等因素以外,同时还与教育内部管理有关。要解决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均衡发展,首先要解决好乡(镇)片区内的小学均衡、协调发展,然后才可能让县域内所有学校得到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才可能真正实现。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解决途径。 第一,加大投入改善校际间硬件发展不平衡现象,逐步缩小校际之间差距,实现区域内学校均衡发展。政府应根据本区域教育实情,把薄弱学校的治理放在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以项目工程形式来逐步加大对农村小学经费投入,确保薄弱学校治理工作得到落实。
第二,加强学校的硬件管理,确保各学校现有设施设备高效率利用。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学校现有设施设备、实验器材的管理登记,并纳入学校考评。各学校同时也要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对一些重要设施、设备要落实责任人,每学期至少要全面检查一次,保证学校的硬件设备完好无损。通过优化管理,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第三,加大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在当前农村教师工作量大,负担过重的具体形势下,业务部门在利用节假日集中培训的同时,要制定定期到村完小和村民小进行个别指导的行动计划,确保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得到一定时间的学习和培训。乡(镇)中心校要把抓村完小、村民小教师队伍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分管,定期互派教师到学校进行交流,逐步缩小校际教师之间的素质差距,保证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第四,政府要逐步实现足额配备农村学校教师,保证教师有时间学习,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目前很多村民小实行的是包班制,有的是一人一班,一人一校,对这样的学校要配足两人一班,保证教师有时间进行备课和批改作业,完成规定的业务学习任务。
第五,政府要加大督察力度。上一级政府要定期对下一级政府进行检查,借鉴“两基”攻坚的经验,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均衡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政策,政府是解决均衡发展的主体力量,只有政府的政策到位,检查到位,验收到位,均衡发展才可能得到落实。
第六,科学有效的制定好农村小学发展规划,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整合、兼并,提升农村小学自主办学能力。当前在以中心校管理为主的体制下,中心校要对村民小加强管理与引导,要利用好现有政策,切实对一些薄弱学校进行整合、兼并。同时中心校要合理制定本乡(镇)小学的发展规划,不断探索学校发展策略,提升学校品质,实现均衡发展。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首先亟待解决的就是农村学校的均衡发展。只有农村学校的均衡发展实现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均衡化才能得到落实。教育的公平目标才能实现。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