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编制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如村庄规划主要服从上位规划的问题、布局不合理、缺少区域全要素统筹等,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编制措施,主要包括科学划定管控三线、用途分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合理引导城郊融合型村庄产业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等进而不断提高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编制水平。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下;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编制
引言:传统规划过于偏重城镇,对城郊融合型村庄的规划管控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相应规划管控体系,布局不合理、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建设无序等一系列问题。在农村振兴战略下,村庄规划对于进一步促进农村建设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
(1)与上位规划的关系
在规划体系中,村庄规划在城镇规划绝对的主导地位中属于弱势。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在以往规划编制中要符合上位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实际的发展需求与上位规划的要求存在矛盾;也存在上位规划覆盖了村庄规划针对性不强,忽视了城郊融合型村庄的特殊性。在经济建设发展往往需要较多的城镇土地指标,而城郊融合型的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较高,有较大的建设用地指标潜力可挖,相关规划控制指标从村庄的空间中置换。在各级规划编制中都想方设法尽量挖掘村庄建设用地规划规模,导致村庄规划大多是减量规划,压缩了村庄规划的发展空间,缺乏编制规划的内在动力。
(二)规划布局不合理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建设规模扩大,周边的村庄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原来的规划已经不适合。城郊融合型村庄与城市主体相邻,但是土地利用犬牙交错、轮廓复杂,利用效率低下,因基础设施不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村庄居住环境未得到有效地改善,影响城镇的风貌,城乡不协调。城市规划过于注重自身发展,而忽视了村庄的存在,村组织集体无法参与到规划中,比如在规划时没有考虑好安置规模、建设模式和发展方向,没有对安置社区的居住空间、生活环境与设施配套展开研究,导致城镇更新及村庄改造无法正常推进,影响城镇化的进度。
(三)产业架构不完善,发展动力不足
城郊融合型村莊因交通便利、居住成本低成为城市与农村的缓冲带,村庄产业大多以发展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且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具有人口结构复杂,素质偏低、人口流动性强的特点。城郊融合型存在承担着部分城市职能,小企业在环保政策、租金上涨的压力下选择在城郊农村进行投资生产,这部分企业规模小并且经营粗放,给村庄带来生产污染的环境压力。城郊融合性村庄产业发展问题从现实大部分村庄发展来看,居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租金收益,虽然靠棚户区改造拆迁可在短时间内获益,但是没有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四)缺少区域全要素统筹
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一般单个进行规划建设,缺乏与城区、周边村庄进行全要素统筹。一是缺乏整体片区谋划,单个村庄在进行规划时没有考虑周边村庄的撤并、综合改造提升等客观要求,导致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活配置设施布局的重复、无序,最终形成设施利用效率低下的局面。二是重村庄硬件建设的“面子”工程,缺少软环境的建设。但在实际规划中,村庄规划过于注重文化礼堂、公园、老年活动室的硬件配置,而轻视了配套制度建设的现象;过分强调硬件设施的大而全,过分突出各项规划目标的设定,缺乏对村民实际需求的关注和落实,村民参与度不足。
二、国土空间规划下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编制的建议
(一)划定村庄“三区三线”空间的管控边界和用途分区
统一利用三调做工作底图,采用“多规融合”的规划编制方法,结合管控要求和实际情况,对村庄地类实施更细的分区分类,优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村庄建设用地开发边界线制线,强化刚性管控;同时保留城规建设空间的精细管理,发挥城镇规划在居民点用地布局、农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布局、产业发展引导、乡村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优势。
根据人口增长规律、村庄产业发展等结合城市的布局发展合理安排全域各类用地的规模和比例,细化与功能结构相匹配的用途性质,确定本村资源要素的国土空间用途,明确农业用途分区、空间用途分区、生态用途分区界限。建立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进行可持续利用管制的依据,通过利用许可、用途变更审批和利用监管等环节,有效管制国土空间保护与利用。
(二)完善公共设施,构建城郊融合型村庄生活服务圈
以15分钟生活圈为载体促进城乡生活的内涵式完善,以社区生活圈为平台,培育社会自治环境,构建城郊融合型村庄生活服务圈,打通共建共享的互动路径;着力补齐城乡一体化配套设施短板,以村组织为主体联动多方参与,以“共谋、共建、共治、共享”方式,须遵循多元、灵活、均衡的配套原则,注重城郊融合型村庄在生产、生活、生态、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搭建乡村规划建设共同体。
(三)合理引导城郊融合型村庄产业发展
城郊融合类,按照“城乡融合、共建共管”的原则,推进城乡“空间融合、产业互补、设施共用”,积极发挥服务城市能力强、突出区位优势,积极对接城区,避免贴边发展,产业发展上与城区互补互动,加强弹性发展区研究。
在国土空间规划下,实施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的过程中,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应引入农业和制造业,为此使其实现相结合。还应提炼出城郊融合型村庄的文化特色,根据一村一品的规划思路,积极的开发农业特色,从而使其得到利用,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和农业的发展,并因地制宜的田园综合型等郊野旅游项目。
(四)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村庄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规划技术人员要加强与村民的联系,各个部门之间要做到相互配合,并掌握村民的实际情况,提高村民对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视度,从而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建设的水平[4]。从技术人员的角度上来看要想保障村庄规划建设工作顺利地进行,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制定好规划的方案,加强对村集体和村民的需求调查。此外既要实施村庄整体规划工作,还应紧密地融合于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为村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推动城郊融合型村庄的发展。
结束语:而在空间治理体系背景下,有机的将城市规划和村庄规划统筹考虑,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完善传统城郊融合型村庄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城郊融合型村庄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加强空间规划的管制,构建城郊融合型村庄生活服务圈,并着重地关注村庄的具体特色,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做好规划工作将其落实,进一步推动城郊融合型村庄的发展和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林敬祥.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21(03):1-2+7.
[2]杨骏.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以安徽省绩溪县尚村为例[J].住宅科技,2021,41(04):44-47.
[3]王夏琰.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J].农村实用技术,2021(01):169-170.
[4]马长凤,马长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思考[J].房地产世界,2020(24):26-28.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下;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编制
引言:传统规划过于偏重城镇,对城郊融合型村庄的规划管控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相应规划管控体系,布局不合理、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建设无序等一系列问题。在农村振兴战略下,村庄规划对于进一步促进农村建设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
(1)与上位规划的关系
在规划体系中,村庄规划在城镇规划绝对的主导地位中属于弱势。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在以往规划编制中要符合上位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实际的发展需求与上位规划的要求存在矛盾;也存在上位规划覆盖了村庄规划针对性不强,忽视了城郊融合型村庄的特殊性。在经济建设发展往往需要较多的城镇土地指标,而城郊融合型的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较高,有较大的建设用地指标潜力可挖,相关规划控制指标从村庄的空间中置换。在各级规划编制中都想方设法尽量挖掘村庄建设用地规划规模,导致村庄规划大多是减量规划,压缩了村庄规划的发展空间,缺乏编制规划的内在动力。
(二)规划布局不合理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建设规模扩大,周边的村庄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原来的规划已经不适合。城郊融合型村庄与城市主体相邻,但是土地利用犬牙交错、轮廓复杂,利用效率低下,因基础设施不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村庄居住环境未得到有效地改善,影响城镇的风貌,城乡不协调。城市规划过于注重自身发展,而忽视了村庄的存在,村组织集体无法参与到规划中,比如在规划时没有考虑好安置规模、建设模式和发展方向,没有对安置社区的居住空间、生活环境与设施配套展开研究,导致城镇更新及村庄改造无法正常推进,影响城镇化的进度。
(三)产业架构不完善,发展动力不足
城郊融合型村莊因交通便利、居住成本低成为城市与农村的缓冲带,村庄产业大多以发展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且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具有人口结构复杂,素质偏低、人口流动性强的特点。城郊融合型存在承担着部分城市职能,小企业在环保政策、租金上涨的压力下选择在城郊农村进行投资生产,这部分企业规模小并且经营粗放,给村庄带来生产污染的环境压力。城郊融合性村庄产业发展问题从现实大部分村庄发展来看,居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租金收益,虽然靠棚户区改造拆迁可在短时间内获益,但是没有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四)缺少区域全要素统筹
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一般单个进行规划建设,缺乏与城区、周边村庄进行全要素统筹。一是缺乏整体片区谋划,单个村庄在进行规划时没有考虑周边村庄的撤并、综合改造提升等客观要求,导致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活配置设施布局的重复、无序,最终形成设施利用效率低下的局面。二是重村庄硬件建设的“面子”工程,缺少软环境的建设。但在实际规划中,村庄规划过于注重文化礼堂、公园、老年活动室的硬件配置,而轻视了配套制度建设的现象;过分强调硬件设施的大而全,过分突出各项规划目标的设定,缺乏对村民实际需求的关注和落实,村民参与度不足。
二、国土空间规划下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编制的建议
(一)划定村庄“三区三线”空间的管控边界和用途分区
统一利用三调做工作底图,采用“多规融合”的规划编制方法,结合管控要求和实际情况,对村庄地类实施更细的分区分类,优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村庄建设用地开发边界线制线,强化刚性管控;同时保留城规建设空间的精细管理,发挥城镇规划在居民点用地布局、农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布局、产业发展引导、乡村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优势。
根据人口增长规律、村庄产业发展等结合城市的布局发展合理安排全域各类用地的规模和比例,细化与功能结构相匹配的用途性质,确定本村资源要素的国土空间用途,明确农业用途分区、空间用途分区、生态用途分区界限。建立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进行可持续利用管制的依据,通过利用许可、用途变更审批和利用监管等环节,有效管制国土空间保护与利用。
(二)完善公共设施,构建城郊融合型村庄生活服务圈
以15分钟生活圈为载体促进城乡生活的内涵式完善,以社区生活圈为平台,培育社会自治环境,构建城郊融合型村庄生活服务圈,打通共建共享的互动路径;着力补齐城乡一体化配套设施短板,以村组织为主体联动多方参与,以“共谋、共建、共治、共享”方式,须遵循多元、灵活、均衡的配套原则,注重城郊融合型村庄在生产、生活、生态、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搭建乡村规划建设共同体。
(三)合理引导城郊融合型村庄产业发展
城郊融合类,按照“城乡融合、共建共管”的原则,推进城乡“空间融合、产业互补、设施共用”,积极发挥服务城市能力强、突出区位优势,积极对接城区,避免贴边发展,产业发展上与城区互补互动,加强弹性发展区研究。
在国土空间规划下,实施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的过程中,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应引入农业和制造业,为此使其实现相结合。还应提炼出城郊融合型村庄的文化特色,根据一村一品的规划思路,积极的开发农业特色,从而使其得到利用,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和农业的发展,并因地制宜的田园综合型等郊野旅游项目。
(四)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村庄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规划技术人员要加强与村民的联系,各个部门之间要做到相互配合,并掌握村民的实际情况,提高村民对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视度,从而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建设的水平[4]。从技术人员的角度上来看要想保障村庄规划建设工作顺利地进行,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制定好规划的方案,加强对村集体和村民的需求调查。此外既要实施村庄整体规划工作,还应紧密地融合于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为村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推动城郊融合型村庄的发展。
结束语:而在空间治理体系背景下,有机的将城市规划和村庄规划统筹考虑,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完善传统城郊融合型村庄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城郊融合型村庄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加强空间规划的管制,构建城郊融合型村庄生活服务圈,并着重地关注村庄的具体特色,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做好规划工作将其落实,进一步推动城郊融合型村庄的发展和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林敬祥.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21(03):1-2+7.
[2]杨骏.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以安徽省绩溪县尚村为例[J].住宅科技,2021,41(04):44-47.
[3]王夏琰.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J].农村实用技术,2021(01):169-170.
[4]马长凤,马长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思考[J].房地产世界,2020(2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