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海怪的灭绝故事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lige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眼鱼龙超薄的口鼻部(它们因此在水中受到的阻力很小)不停地左右摆动,嘴巴不停地开闭,乌贼们纷纷沦为大眼鱼龙的盘中餐。尽管大眼鱼龙发起的攻击历时仅5秒,却足以保证每头鱼龙都捕食到6只或更多的有甲乌贼。大眼鱼龙一边享受美餐,一边穿破水面呼吸空气。要知道,大眼鱼龙毕竟是货真价实的爬行动物,其祖先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蜥蜴类动物,所以它们必须呼吸空气。
  鱼龙将水面附近搅得四邻不安,那些有甲软体动物不得不笨拙地让位。有着蜗牛壳一样的大壳和数十根触角的有甲软体动物其实并不害怕大眼鱼龙,因为大眼鱼龙的嘴巴和牙齿都奈何不了它们那坚硬“盔甲”。然而,当晚还有其他更可怕的海怪在捕猎,它们喜欢的海味正是像有甲软体动物这样的坚壳动物。
  果然,一头怪物出现了!它那丑陋的三角形脑袋长达60多厘米,眼朝上方。它从下面猛然发起攻击,一只有甲软体动物的螺旋形外壳旋即多处碎裂,这是被怪物那极具穿透力的长圆锥形牙齿狠咬的结果。怪物张开嘴巴,像是要放生猎物,却又一下子闭上,猎物所受的伤害雪上加霜。怪物再次狠咬猎物,并甩头摇晃早已昏迷的猎物,猎物的身躯和触角无助地痛苦翻腾,最终脱离“盔甲”。怪物再次昂起头,将近2千克重的猎物躯体一口吞下。
  在这场攻击刚开始时,大眼鱼龙群就赶紧撤到了一边,它们仔细地观察着这头新来的掠食者,发现在怪物那丑陋的大脑袋后面,是一根近5米长的颈子,逐渐变宽的颈子连接在2米多长的躯体上。怪物不但脑袋丑陋,口鼻部也很难看,伸出的獠牙与它那顺滑、匀称的身体移动毫不相符。怪物有两对向后倾斜的鳍状肢,以不规则的节奏击水,前肢上升时后肢却下降。跟今天的企鹅一样,这种怪物看上去就像是“水中飞”。
  大眼鱼龙终于松了口气。它们认得这种怪物,而且知道对方并非是一个威胁。那不过是一条蛇颈龙而已,它还有“天鹅蜥”的美誉。尽管体重可达5吨,蛇颈龙的嘴却并不大,因此伤害不了像成年大眼鱼龙这么大的动物。事实上,在桑丹斯海中,鱼龙和蛇颈龙并非是竞争对手。鱼龙捕猎的是大群的小型乌贼,蛇颈龙的目标则是小数量的大型有甲软体动物和中等大小的鱼。
  警报解除后,大眼鱼龙群开始向有甲乌贼发起另一次攻击,领头的鱼龙再度高速冲向乌贼群,但这一次,当它冲进乌贼群中的后卫部队时,它看见了一头庞然大物,那怪物的15米长的躯体卷成“U”形。大眼鱼龙赶紧下潜逃命。这个大海怪,就是桑丹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最顶级掠食者、令无论是大眼鱼龙还是蛇颈龙都闻风丧胆的上龙。上龙颈子短,头巨大,其他所有海洋动物都不是它的对手。
  眼看大眼鱼龙的紧急下潜就要成功了,但上龙那近3米长的脑袋猛然戳向企图逃逸的大眼鱼龙,它那比暴龙还强壮4倍的嘴巴一下就咬住了比上龙体型小的大眼鱼龙。大眼鱼龙使尽全力抽动自己的躯体和尾部肌肉,终于得以脱身。但它已是遍体鳞伤,血从伤口处汩汩地冒了出来。由于肺被刺穿,这头大眼鱼龙次日便死在了桑丹斯海底。
  
  对于科学家来说,发现这头大眼鱼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收获,通过研究它,他们得以了解发生在侏罗纪-白垩纪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事件。
  
  灭绝法则
  在陆地上,物种的灭绝毫无例外地都是从食物链的顶层开始的。然而,在海洋中最先灭绝的却是食物链底层的物种。
  
  
  我们知道,在陆地上,物种的灭绝是从食物链的顶层开始、而后向底层蔓延的。那些位于陆地生态金字塔顶部的动物是最大的掠食动物(食肉动物)和食素动物,它们也最先遭遇可怕的灭绝,例如食肉的异龙和食素的剑龙;而位于金字塔底部的动物们则几乎毫发无损,例如吃昆虫的微型哺乳动物、蜥蜴和青蛙等,它们都几乎未经任何改变地存活下来,许多陆地植物种群也是一样。
  这种自上而下的灭绝模式,对陆地生态系统发生的每一次物种大灭绝来说都毫无例外。最近的一次大灭绝发生在11000年前的上一次冰期,当时诸如剑齿虎这样的食肉巨兽都销声匿迹,像猛犸、大地懒这样的食素巨无霸也都没了踪影,而钱鼠、鼹鼠、青蛙、树、灌木和草等却都挺过难关存活了下来。
  然而,发生在海洋里的灭绝故事却完全不一样。在侏罗纪的海洋中,处于生态金字塔顶端的是短颈子的庞然大物——上龙。假如遵循陆地生态系统的灭绝规则,那么像上龙这样巨大的家伙应该是最容易遭遇灭顶之灾的,但事实上,上龙安然度过了发生在侏罗纪-白垩纪交界时期的那场大灭绝。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白垩纪中期灭绝事件中,它们再次挺过危机,几乎未受到任何可见的冲击,当时它们的模样跟近1亿年前的祖先几乎一模一样。作为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上龙傲视了多次主要的灭绝事件。
  在侏罗纪的海洋中还有一种进化得很好的海洋动物——大眼鱼龙。作为整个鱼龙族群中最先进的成员,大眼鱼龙拥有大大的眼睛、小小的牙齿和适合快速游弋的体型,这些都是为适应在生态金字塔底部猎食小型猎物而进化出来的。然而,在侏罗纪末期,大眼鱼龙却灭绝了。更离奇的是,一些更原始的、以食物链中较高端的猎物为生的鱼龙,比如保留着较大的牙齿、强壮的嘴巴和较长的身体的格兰道鱼龙,它们却存活了下来并进入白垩纪早期。不过,比起上龙来,它们在食物链中的位置仍然低了太多。所以,当白垩纪中期的灭绝浪潮来袭时,所有残留的鱼龙都死绝了,而位于食物链顶层的上龙等海洋巨型动物们依旧稳坐泰山。
  
  前面已经讲到,所有的鱼龙种群都在白垩纪中期灭绝了,“机会主义分子”长喙脸上龙则在白垩纪末期担当了原本由大眼鱼龙担当的角色。那么,蛇颈龙的命运又怎样呢?
  传统教科书上说,蛇颈龙对灭绝事件有很强的韧性,它们不但挺过了侏罗纪末期的大灭绝,而且还在白垩纪中期的灭绝事件后存活了下来。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按照海洋物种自下而上的灭绝法则,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位置远在巨型上龙之下的蛇颈龙,它们的命运应该跟大眼鱼龙相似(两者都是捕猎小到中型猎物的高手),它们应该也在侏罗纪-白垩纪交界时期走向了灭绝。那么,白垩纪“蛇颈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长喙脸上龙取代大眼鱼龙的事实,科学家推测,所谓白垩纪“蛇颈龙”并非是从侏罗纪的蛇颈龙演变而来的,而是另一个充当“机会主义分子”的物种。那是什么物种呢?如果从白垩纪“蛇颈龙”和侏罗纪蛇颈龙的体型来看,两者是一样的——前后鳍、肩部、臀部、颈身比例都一样。要想将两者区分开来,必须从两者的解剖学特征入手。
  先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从外表看,非洲斑鬣狗很像是非洲猎狗的高大翻版,这两种掠食性哺乳动物都有大大的口鼻部和颀长、结实的腿脚,而且都集群捕猎。但是,两者的耳朵和颚关节的解剖学特征却显示,两者的相似习性实际上是从截然不同的祖先独立进化出来的。事实上,非洲猎狗是狗家族的成员之一,是狼、豺、小狼的近亲,而非洲斑鬣狗却跟猫、麝猫和猫鼬有关,属于掠食动物家族树上完全不同的枝桠。
  再来看侏罗纪蛇颈龙和白垩纪“蛇颈龙”。科学家对两者的口腔顶部、前两节颈骨和口鼻跟头骨背部连接处等解剖学特征进行比对后发现,白垩纪“蛇颈龙”根本就不是侏罗纪蛇颈龙的后代,而是来自上龙家族的一个“冒名顶替者”。侏罗纪蛇颈龙早在侏罗纪末期就已灭绝,这是不争的事实,所谓白垩纪“蛇颈龙”其实是一种乔装改扮了自己的上龙。
  
  灭绝命运
  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动引发了侏罗纪-白垩纪交界期的海洋物种灭绝事件。
  
  那么,海洋中的大灭绝事件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为什么海洋动物的灭绝命运与陆地上的截然不同?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解释陆地物种灭绝的最佳理论。该理论认为,陆桥(指史前连接两块大陆的狭长地带)的出现使得不同大陆上的巨型动物相互混合,由于新掠食者的引入、竞争和疾病等因素,最终造成陆地巨型动物的率先灭绝。科学家认为,对海洋来说,这一理论照样行得通。
  现在,科学家一致认为,侏罗纪-白垩纪交界期发生在海洋中的灭绝事件是由当时整个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动引发的。当时,整个桑丹斯海干涸、退缩,使原本肥沃的浅水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或者,当时有大量极地冷水涌向赤道;又或者,当时海洋中的养分上升流发生了严重改变。这三类事件有可能同时发生,而所有这些改变都可能跟陆桥的出现有关——陆桥阻碍了正常的海洋循环。
  
  在陆地上,顶级掠食者都是行动迅速的旅行者,它们比陆地“种群箱”里的其他所有角色都传播得更快,能够到达各种生态环境(不管是多么恶劣的环境)。以上一次冰期为例,当时剑齿虎很快就从欧洲扩散到了巴塔哥尼亚高原(南美洲东南部高原)南端。对新地区的迅速而彻底的渗透,意味着这些掠食者将造成最严重的生态破坏,也将遭遇各种各样的新的竞争者,包括在那些地区土生土长的微生物病原。难怪那些看似凶猛的陆地巨兽在灭绝事件中最不堪一击。
  但是,在海洋中,顶级掠食者的远程巡游习性所起到的作用恰好相反——它能把顶级掠食者的灭绝可能性降到最低。这么说的理由在于,假如海洋物种灭绝是由海洋中的生态环境改变引发的,那么从生态角度来看,“种群箱”中那些最局限于某个或某些栖息地的物种就最为脆弱。比如大眼鱼龙,它们主要猎食小型的快速乌贼。如果浮游生物受到惊扰,乌贼的数量就会随之下降,大眼鱼龙自然就难以为继。而那些顶级掠食者如巨型上龙,它们早在侏罗纪末期和白垩纪中期的灭绝事件开始前很久便已经遍布全球海洋,它们很可能有着广大的捕猎范围,能以海洋“种群箱”里的其他任何动物为食,就像今天的大白鲨一点也不挑食、捕猎范围极大一样。只要海洋中的某处存在猎物,顶级掠食者就能够挺过危机。只有最深远、最严重的海洋危机,例如据信发生于白垩纪末期的巨型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才能终结像巨型上龙这样的海洋顶级掠食者家族。
  
  发生在侏罗纪-白垩纪交界期的海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灭绝是发生在陆地上还是海洋中,每个物种的生或死都取决于它能否找到自己合适的“生态位”。这,就是侏罗纪的海怪们——鱼龙、蛇颈龙和上龙带给我们的启发。
其他文献
报社为印制高质量的报纸,除了精美设计外,更为关键的是有标准无误的输出作保证,还要有专业的印刷知识为依托。本文就设计及输出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报纸印刷对纸张和油墨的要求
柴油机是通过喷油泵和喷油嘴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把高压柴油以雾状喷人气缸,直接在气缸内部形成混合气,并借气缸内空气的高温自行发火燃烧的。根据柴油机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柴油
最近,在意大利的一条铁路延长线施工中,考古学家意外地发现了超过10000座古墓,其中包括许多跟迦太基人作战的士兵的尸骸。这些古墓的发现地点在意大利西西里地区靠近古希腊希米
当考古学家进入危地马拉金字塔下的这座如今已被灌木丛覆盖的墓葬时,里面散发着的“淡淡尸臭”和“停尸房般的阴森气氛”令他们感到恐怖。实际上,他们甚至还没进入墓室就已经有
通过分析少油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的灭弧过程,为合理选择断路器提供依据。
财务报表分析的起点是财务报表,分析使用的数据大部分来源于公开发布的财务报表。因此,财务分析的前提是正确理解财务报表。
对于生物学家来说,在陆地上发现新物种已经越来越难,然而,对于海洋生物学家来说,发现新物种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因为海洋里还有许多人迹罕至的区域。最近,海洋生物学家在澳大利亚美丽的珊瑚礁海域发现了100多个色彩斑斓的新物种。  研究人员在全球海洋生物普查时发现了这些先前未知的生物。他们在潜水员的帮助下,分别对澳大利亚的三个珊瑚礁——大堡礁中的亚利泽德岛、宁格罗暗礁群以及大堡礁中的赫伦岛——附近海域进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图书馆是社会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不仅对图书
集团公司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而产生的一种高级企业组织形式,不仅能聚集庞大的社会生产力,产生单个企业难以实现的组织效应,而且又能充分体现商品经济灵活经营的基本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我国的OA产业从80年代末发展至今,已从最初的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