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池雨水花园系统径流水量控制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水电能源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sao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现有城市工业区建筑物屋面雨水径流的特点,在原有雨水花园基础上增设蓄存功能,提出了一种前池雨水花园系统,并模拟了降雨量下(降雨条件为重现期0.5、1、2年,降雨历时为30、60、120 min)的径流水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前池雨水花园系统对径流的削减可达到1/2以上,甚至可全部削减,且蓄水高度、各部分水量分配及流量曲线等均与重现期和降雨历时相关.与常规雨水花园系统进行对比试验发现,前池雨水花园系统的径流总量削减率更高,且其溢流时间点和出流时间点均延迟约34 min,而溢流峰值与出流持续时间却分别缩短了 24、40 min.因此,在雨水花园系统中增设前池能显著提高其对雨水的管控能力.
其他文献
冰坝洪水风险是威胁寒区调水工程冬季输水安全与效益的重要风险之一,而保险是风险经济压力转移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探讨调水工程冰坝洪水风险保险业务的可实施路径.通过剖析调水工程冰坝洪水风险多利益主体特性,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理论解求解和参数影响特性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行冰坝洪水风险保险的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从工程管理单位、沿线周边利益主体和保险企业三方演化博弈角度,最优演化稳定策略为投基本险、投附加险、承保;增加保费或减少赔付额能加快模型演化速度;减小冰坝洪水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高于免赔率概率有利于模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切割式横缝接触面存在一定初始强度,忽略该强度与坝体实际运行状态差异较大.对此,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考虑各相邻坝段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切割式横缝接触面初始强度,对全坝段三维光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地基—库水体系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最大可信地震作用下的动位移响应.结果表明,忽略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切割式横缝接触面初始强度会降低坝体动位移响应程度,且三维数值模型相对于二维更能反映重力坝各相邻坝段间相互作用行为,对高碾压混凝土坝非线性动力响应理论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坝安全监测序列中异常数据的准确识别是科学评判大坝运行性态与安全状况的前提和保障.传统的基于回归模型的异常识别方法会在监测数据的拟合精度较低时造成正常值误判或异常值漏判.因此,提出基于日变化速率的改进云模型识别方法,以测值的日变化速率代替原始数据建立云模型,对用外轮廓区间作为预警阈值的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效果与传统统计回归方法、改进前云模型识别方法进行对比.工程应用表明,提出的改进云模型识别方法简单实用,控制区间较为合理,能够准确识别监测数据中的突跳测值.
为研究缝高比对大坝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对不同缝高比(0.3、0.4、0.5)的带缺口立方体大坝混凝土试件(边长为300、450 mm)分别开展楔入劈拉试验,同时采用声发射技术监测大坝混凝土的声发射特性.根据试验结果获得了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P-CMOD)曲线、断裂韧度、断裂能及声发射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300、450 mm立方体大坝混凝土试件的起裂韧度均与缝高比无关,可视为一常数;而失稳断裂韧度随缝高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缝高比的增大,试件的断裂能、临界裂缝扩展量、声发射累积撞击数和振铃计数逐渐减小
针对传统图像分割算法难以分割噪声污染严重的混凝土坝面细小裂缝图片的问题,结合大津阈值算法和区域生长算法提出一种新的裂缝分割算法.该算法通过一个滑动的窗口遍历整幅灰度图并计算窗口内的局部大津阈值,遍历过程中将所有灰度值在局部阈值以上的窗口中心像素点作为区域生长种子点,设计生长阈值,生长完成后得到分割结果.运用该算法、基于全局的大津阈值等经典分割算法对四幅存在光照不均、污渍覆盖等噪声污染的裂缝图片进行分割.结果 表明,所提算法的分割结果中背景噪声最少,误差最小.通过连通域分析去除剩余的背景噪声,可实现对裂缝的
针对分期施工导流中通过围堰束窄河道会使河道的水流流速变大进而可能引起围堰堰坡、河床及岸坡坡脚冲刷的问题,以沙坪一级水电站一期导流为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束窄河床覆盖层的冲刷情况,并针对河床冲刷特性提出河道防护方案,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物理试验结果.物理模型及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导流工程的布置较为合理,围堰的设计防护措施能抵御水流冲刷,针对下游左岸岩坎处冲刷情况,采用块石防护方案能更显著改善河床覆盖层的冲刷现象.研究成果为采用分期导流的水利工程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为验证和提高堆石面板坝面板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以云南省某水库堆石坝面板混凝土为例,对比研究了3种典型膨胀剂(Ⅰ型和Ⅱ型硫铝酸钙类膨胀剂、氧化镁膨胀剂)对面板混凝土强度发展、早期非接触收缩、早期抗裂、干燥收缩和限制膨胀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3种膨胀剂在面板混凝土中的膨胀性能发挥差异较为明显,其中使用Ⅱ型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效果最显著,混凝土早期收缩率降低75.8%且未开裂、28 d干缩率减小50.9%、42 d限制收缩率减小83.3%,说明其膨胀历程与混凝土性能发展协调性较好(且混凝土56 d抗压强度提高23.6
山溪性河流上梯级枢纽开发,由于河道水浅、滩多、弯道多,给枢纽整体布置带来较大困难,以天马枢纽为依托,建立了比尺为1∶100的枢纽整体水力学物理模型,采用超声波多普勒测速技术(ADV)研究了船闸口门区的水流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原枢纽布置方案下,上游停泊段未做掩护措施,船闸口门区流速过大,不利于通航;调整航道中心线后,修建隔流墙及调整泄洪闸的运行方式均可改善上游船闸的通航水流条件,在考虑河道的行洪后,推荐使用调整泄洪闸运行方式的措施.为天马枢纽单线船闸工程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亦为其他山溪性河流上
通过耦合SWAT水文模型和SDSM统计降尺度模型,研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兰江流域未来气候及其径流响应.选用2008~2019年兰溪水文站径流资料建立月尺度SWAT模型,将2030~2100年CanESM2模式RCP2.6、RCP4.5、RCP8.5三种情景数据降尺度到兰江流域各气象站点,生成未来气候数据并输入到已校准的SWAT模型,模拟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径流响应.结果 表明,未来兰江流域径流呈上升趋势,RCP8.5情景增幅最大,RCP2.6情景次之,RCP4.5情景涨幅最小.各时段年径流量呈不同变化趋势,R
面对传统混凝土安全监测分析方法针对单一测点展开研究难以应付与日俱增的数据量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数据挖掘的有关知识,提出了 一种基于混凝土坝接缝变形监测数据的时空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考虑单测点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和多测点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别从完整时段和总体结构的角度研究了混凝土坝接缝变形监测数据的时空关联挖掘方法,并以某寒区混凝土重力拱坝的接缝变形监测数据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从而为结构健康服役提供有力判据,亦为工程运行管理提供富有价值的潜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