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呼唤新的学习方式。以沟通为前提,师生、生生之间的密切合作,在表达交流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以达到群体性学习效果的合作性学习正逐渐地被众多的教师引进课堂。把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进政治课堂,是众多教师的明智选择,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小组讨论又是政治课合作学习的一种常见方式。由于部分教师操作不当,经验缺乏,使讨论只是一种形式。根据自己多年在政治这一科的教学经验,就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自己浅显的看法。
首先,小组合作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讨论的环节要具体,而且分工要明确。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安排学生讨论时只是让学生翻到课本多少页,或者针对哪一方面展开讨论.无明确的具体任务,让学生无从下手。例如:有一名教师在学习《党是我们的领路人》一课时,第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讨论“三个代表”。好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效果自然不怎么样。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的小组讨论,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情境中,在问题情境中不断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帮助学生迅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最佳效果.然后通过一系列具体的问题使学生对新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而且每一个问题都应有明确的要求,包括讨论的时间,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小组讨论,并非成员围坐在一起,就意味着讨论的开始,很多课堂上因为学生缺乏这种讨论的意识,所以使讨论流于形式。对于学生的讨论,要根据学习的内容,不同学生的能力和成绩,进行合理分工,不然的话我们的讨论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只有少数学生在讨论问题,大多数在谈天说地,显然这种分工不具体的讨论学习是毫无效果的。
其次,小组讨论,师生之间不能“两张皮”,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有的教师认为小组讨论就是把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自由讨论解决问题,而自己好象是一个旁观者置身局外,在教室转来转去,这样一来学生就陷入了漫无目的的讨论之中。有的学生甚至还在讨论和学习无关的话题。我认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应作为参与者积极投入到学生的讨论中,给他们及时的指点,成为学生讨论的引导者、促进者。这样既可以很好的感受和观察学生的认知力,也符合学生求亲求近的心理,有利于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的营造。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设计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感到是在和教师一起成长、一起获知,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与每一个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好象是在平等的对话、共同琢磨讨论,这样学生的发现能力、质疑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锻炼。
再次,课堂上小组讨论的时间要注意合理分配不宜过长或过短,讨论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合理地搭配小组的每一个成员。一节课45分钟,如果长时间的讨论,部分学生没有紧张感,可能在课堂上谈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使讨论流于形式;有的讨论时间太短,学生刚坐到一起,就停止了讨论,这样小组讨论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对每一个问题都有较长时间的思考。
最后,小组讨论不宜过于频繁。过于频繁的讨论,使学生忙于应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要回答的问题。因此需要讨论的问题在课前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合理安排,同时教师应具备应付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突发性问题的能力。
总之,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的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在组内成员之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互相激励,积极促进、共同提高,既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能合理设计,及时高效处理突发问题,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联通:711509陕西省镇安县东川中学)
首先,小组合作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讨论的环节要具体,而且分工要明确。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安排学生讨论时只是让学生翻到课本多少页,或者针对哪一方面展开讨论.无明确的具体任务,让学生无从下手。例如:有一名教师在学习《党是我们的领路人》一课时,第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讨论“三个代表”。好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效果自然不怎么样。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的小组讨论,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情境中,在问题情境中不断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帮助学生迅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最佳效果.然后通过一系列具体的问题使学生对新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而且每一个问题都应有明确的要求,包括讨论的时间,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小组讨论,并非成员围坐在一起,就意味着讨论的开始,很多课堂上因为学生缺乏这种讨论的意识,所以使讨论流于形式。对于学生的讨论,要根据学习的内容,不同学生的能力和成绩,进行合理分工,不然的话我们的讨论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只有少数学生在讨论问题,大多数在谈天说地,显然这种分工不具体的讨论学习是毫无效果的。
其次,小组讨论,师生之间不能“两张皮”,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有的教师认为小组讨论就是把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自由讨论解决问题,而自己好象是一个旁观者置身局外,在教室转来转去,这样一来学生就陷入了漫无目的的讨论之中。有的学生甚至还在讨论和学习无关的话题。我认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应作为参与者积极投入到学生的讨论中,给他们及时的指点,成为学生讨论的引导者、促进者。这样既可以很好的感受和观察学生的认知力,也符合学生求亲求近的心理,有利于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的营造。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设计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感到是在和教师一起成长、一起获知,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与每一个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好象是在平等的对话、共同琢磨讨论,这样学生的发现能力、质疑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锻炼。
再次,课堂上小组讨论的时间要注意合理分配不宜过长或过短,讨论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合理地搭配小组的每一个成员。一节课45分钟,如果长时间的讨论,部分学生没有紧张感,可能在课堂上谈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使讨论流于形式;有的讨论时间太短,学生刚坐到一起,就停止了讨论,这样小组讨论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对每一个问题都有较长时间的思考。
最后,小组讨论不宜过于频繁。过于频繁的讨论,使学生忙于应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要回答的问题。因此需要讨论的问题在课前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合理安排,同时教师应具备应付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突发性问题的能力。
总之,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的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在组内成员之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互相激励,积极促进、共同提高,既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能合理设计,及时高效处理突发问题,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联通:711509陕西省镇安县东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