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十七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屏显伽利略像,板书:伽利略,齐读)
师:请大家举起右手,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略”字。它是左右结构,我们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田”要写得瘦一点,右上短撇要收,长撇要舒展,捺要有捺脚,这样写,“略”字才显得特别有精神。这一撇一捺就像是张开了双臂,拥抱谁啊?(生:口)“口”的大小要写得适中。好,下面在你的写字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两遍。(生写字)我们写字的时候,腰杆要挺直,“三个一”要记牢!就像这个同学一样,姿势端正,字也容易写得漂亮!注意笔顺!
【点评】新“课标”强调:“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课始,教者不仅范写,而且边写边提醒学生关注“略”这个字的整体布局是左窄右宽,再关注笔画细节,也就是每个笔画的书写要领,这样的指导是有效的。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积累不少写好字的秘诀。“三个一”写字姿势的提醒及时必要,它培养的是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体现的是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教学片段二】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大家认真听,并仔细想,看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生读)
师:这个女同学,你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声音响亮。
师:如果再——
生:如果有点感情就好了。
师:这一段中,你找到哪些词句表现人们非常信奉亚里士多德?
生: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屏显这句话,生齐读)
师:我听到了一些责备的意思,但还有一些是善意的,不是责备的。(生再次朗读,情感略好)
师:要是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产生了疑问,人们会怎么责备?(生读句子)
师:是啊,当时那个社会,如果你要公然挑战权威的话,你就会受到人们的责备。在十六世纪,布鲁诺就是因为坚持“日心说”,还被活活地烧死呢!而我们年轻的伽利略退缩了吗?
生:没有!
师:这个时候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
生:他是一个勇敢的伽利略。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师板书:勇敢)
生:敢于挑战。(板书:敢于挑战)
师:课文就是要写伽利略勇敢,敢于挑战!那又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去写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呢?
生:这样可以突出文中的伽利略坚持真理。
师:这是侧面烘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写作方法。今后习作中,我们也可以运用。
【点评】新课堂应该是充满问题探究的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哪些语句表现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这个时候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去写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呢?”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让课堂充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学生在一次次探究中不仅感受到了伽利略的品质,也习得了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侧面烘托。此处,教者敢作为,教得到位。有时我们就该大胆施教,教扎实,教到位,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片段三】
师:伽利略到底是对亚里士多德的什么提出了疑问?他又是怎么想的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3自然段,用笔勾画出来。
师:好,这位女生你来告诉我,他对哪句话产生了疑问?
生:他对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的,一个一磅重的,同时……
师:这是谁的观点?
生: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师:哦,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的铁球从高处落下来,谁先着地?(生:十磅)
师:他认为是十磅重的先着地,那伽利略呢?这时候怎么想的?(生读文)
师:伽利略做了几种假设?(生:两种)
师:我们一起来看,老师来演示一下。第一种是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铁球,它的速度肯定会比十磅的铁球慢。但是呢,如果第二种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整体,那它落的速度就比十磅重的铁球要快,这样的话就有几种结果?(演示实验。边演示,边叙述)
师:现在你们来看加红的这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屏显)
生:这是伽利略的猜想吧。
师:他用了几组关联词,那从这几组关联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伽利略很聪明!
师:好,那从这儿,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
生:充满智慧的伽利略。
生:一丝不苟的伽利略。
生:严谨认真的伽利略。
师:(板书:严谨认真)伽利略敢于向权威挑战,而且他通过反复地试验,来公开证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是伽利略说过的一句话,一齐读这句话。(屏显: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伽利略)这句话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
师:是不是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勇敢,敢于挑战,严谨认真的伽利略?
师:下面请大家拿起手中的课文纸,再把第3自然段读一读。(生读)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近伽利略,认识了一个勇敢、睿智、敢于挑战权威、严谨认真的伽利略。下节课请跟着你们的老师再次走近伽利略,去认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好吗?
【点评】随着文章大意的把握、写作方法的领悟,学生已经对伽利略建立了越来越深的印象。但这样的印象还不全面,教师让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问题,写下理解。学生在已经习得的基础之上,潜心阅读,有了新的收获。随后的交流,教师巧妙地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融入在对文本的“读”中,引导学生通过关注关联词,实验演示等方法理解难句,理解伽利略从一种事实得出两个相反结论的过程。这样的交流,让学生很有现场感,也能感同身受,似乎正跟着伽利略一起去质疑,去分析,去推断,去想办法求证……此刻,再来诉说对伽利略的印象,学生的认识自然会更丰满,更立体,更清晰。
(本课教学实录由王春荣根据录像整理;教学片段由李建国节选)
(徐连萍,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五四小学青年教师;李建国,本刊特约编辑、特级教师)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十七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屏显伽利略像,板书:伽利略,齐读)
师:请大家举起右手,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略”字。它是左右结构,我们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田”要写得瘦一点,右上短撇要收,长撇要舒展,捺要有捺脚,这样写,“略”字才显得特别有精神。这一撇一捺就像是张开了双臂,拥抱谁啊?(生:口)“口”的大小要写得适中。好,下面在你的写字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两遍。(生写字)我们写字的时候,腰杆要挺直,“三个一”要记牢!就像这个同学一样,姿势端正,字也容易写得漂亮!注意笔顺!
【点评】新“课标”强调:“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课始,教者不仅范写,而且边写边提醒学生关注“略”这个字的整体布局是左窄右宽,再关注笔画细节,也就是每个笔画的书写要领,这样的指导是有效的。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积累不少写好字的秘诀。“三个一”写字姿势的提醒及时必要,它培养的是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体现的是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教学片段二】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大家认真听,并仔细想,看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生读)
师:这个女同学,你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声音响亮。
师:如果再——
生:如果有点感情就好了。
师:这一段中,你找到哪些词句表现人们非常信奉亚里士多德?
生: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屏显这句话,生齐读)
师:我听到了一些责备的意思,但还有一些是善意的,不是责备的。(生再次朗读,情感略好)
师:要是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产生了疑问,人们会怎么责备?(生读句子)
师:是啊,当时那个社会,如果你要公然挑战权威的话,你就会受到人们的责备。在十六世纪,布鲁诺就是因为坚持“日心说”,还被活活地烧死呢!而我们年轻的伽利略退缩了吗?
生:没有!
师:这个时候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
生:他是一个勇敢的伽利略。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师板书:勇敢)
生:敢于挑战。(板书:敢于挑战)
师:课文就是要写伽利略勇敢,敢于挑战!那又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去写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呢?
生:这样可以突出文中的伽利略坚持真理。
师:这是侧面烘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写作方法。今后习作中,我们也可以运用。
【点评】新课堂应该是充满问题探究的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哪些语句表现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这个时候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去写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呢?”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让课堂充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学生在一次次探究中不仅感受到了伽利略的品质,也习得了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侧面烘托。此处,教者敢作为,教得到位。有时我们就该大胆施教,教扎实,教到位,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片段三】
师:伽利略到底是对亚里士多德的什么提出了疑问?他又是怎么想的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3自然段,用笔勾画出来。
师:好,这位女生你来告诉我,他对哪句话产生了疑问?
生:他对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的,一个一磅重的,同时……
师:这是谁的观点?
生: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师:哦,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的铁球从高处落下来,谁先着地?(生:十磅)
师:他认为是十磅重的先着地,那伽利略呢?这时候怎么想的?(生读文)
师:伽利略做了几种假设?(生:两种)
师:我们一起来看,老师来演示一下。第一种是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铁球,它的速度肯定会比十磅的铁球慢。但是呢,如果第二种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整体,那它落的速度就比十磅重的铁球要快,这样的话就有几种结果?(演示实验。边演示,边叙述)
师:现在你们来看加红的这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屏显)
生:这是伽利略的猜想吧。
师:他用了几组关联词,那从这几组关联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伽利略很聪明!
师:好,那从这儿,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
生:充满智慧的伽利略。
生:一丝不苟的伽利略。
生:严谨认真的伽利略。
师:(板书:严谨认真)伽利略敢于向权威挑战,而且他通过反复地试验,来公开证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是伽利略说过的一句话,一齐读这句话。(屏显: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伽利略)这句话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
师:是不是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勇敢,敢于挑战,严谨认真的伽利略?
师:下面请大家拿起手中的课文纸,再把第3自然段读一读。(生读)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近伽利略,认识了一个勇敢、睿智、敢于挑战权威、严谨认真的伽利略。下节课请跟着你们的老师再次走近伽利略,去认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好吗?
【点评】随着文章大意的把握、写作方法的领悟,学生已经对伽利略建立了越来越深的印象。但这样的印象还不全面,教师让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问题,写下理解。学生在已经习得的基础之上,潜心阅读,有了新的收获。随后的交流,教师巧妙地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融入在对文本的“读”中,引导学生通过关注关联词,实验演示等方法理解难句,理解伽利略从一种事实得出两个相反结论的过程。这样的交流,让学生很有现场感,也能感同身受,似乎正跟着伽利略一起去质疑,去分析,去推断,去想办法求证……此刻,再来诉说对伽利略的印象,学生的认识自然会更丰满,更立体,更清晰。
(本课教学实录由王春荣根据录像整理;教学片段由李建国节选)
(徐连萍,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五四小学青年教师;李建国,本刊特约编辑、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