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咨询是上海市开业指导中心服务创业者的重要项目,自专家志愿团成立以来,来自各行业的专家订聚于开业指导,他们不图回报,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上问诊,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创业者出谋划策,扶助了大量创业者走过开业之初。
本期将通过走访在开业指导活动中表现积极的优秀专家针对创业过程中的典型疑难提出有见地的建议和意见,在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合伙创业等方面给了指导,虽然只是一些小事例,然而,从一粒沙子看到一个世界,相信这些问题和疑惑在创业者群体中具有普遍性。
年末将至,有些创业者在开业指导的帮助下获得丰收,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们能够存开业指导的陪伴下走得更好,行得更远。
创业要看准市场——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陈金虎
几个月前,年过四十的创业者王先生一直很烦闷,他做饮用水的销售已有不少年了,刚开始的时候生意相当不错,因为当时销售饮用水的商家很少,门店又靠近住宅区和写字楼,可几年后,生意便大不如以前了,其至逐年亏本。王先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可以让生意起死回生,也不知道这饮用水的生意还能不能再做下去了。
“很显然,这个创业者没有看清市场的发展方向 不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如此一针见血指出王先生症结所在的陈金虎老师是一家画廊的主持,多年来一直研习书法与绘画,开创了全新的“形意书法”,虽然从事的是艺术行业,但陈老师表示,艺术需要市场,创业更要摸准市场。
近几年,陈老师接受了很多尤其是艺术领域创业者的咨询,他鉴于自己多年的策划和经营推广的经验给予了很多创业者指导和帮助。他坦言、像王先生这样的创业者不在少数,事实上,调查和分析市场是创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千万不能忽视,否则很难成功。
王先生早些年销售饮用水,销路还是不错的。这是因为当时的竞争对手较少,而客源又相对较多,眼看市场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为什么几年之后就举步维艰了呢?“随着饮用水行业的逐步兴起,越来越多的饮用水商家抢滩市场,那么王先生原来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价格更便宜,品质更好的饮用水会更有竞争优势,如果创业者自身没有这种认知,不能尽快地调整经营策略和方式,那么定会造成瓶颈,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恶性循环,连年亏损。”陈老师的解答令人豁然开朗。
经过实地考察,陈老师和几位专家认为在原来的门店地段继续做饮水机的销售可能不是明智之举,其中一个多年从事电动车销售的专家发现,门店位于交通便达之处,来往的车辆很多,而附近又没有电动车维修点,于是,专家们便鼓励王先生改行做电动车维修,并从市场的角度说服了王先生
“如果你要生产或经销某一种或某一系列产品应对这一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进行调查。也就是说,通过市场调查,对产品进行市场定位,比如你经销某种家用电器,你应调查一下市场对这种家用电器的需求量,有无相同或相类似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多少。比如你提供一项专业的家庭服务项目,你应调查一下居民对这种项目的了解和需求程度,需求量有多大,有无其它人或公司提供相同的服务项目,市场占有率是多少。还要了解市场对某种产品或服务项目的长期需求态势,了解该产品和服务项目是逐渐被人们认同和接受,需求前景广阔,还是逐渐被人们淘汰,需求萎缩。”陈老师在谈到市场定位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操作方式。
思路决定出路。不懂市场经济,就无法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创业者必须看准市场,不然容易贻误商机。
横向协调助创业一臂之力——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杜建秀
看着街道上开起了越来越多的品牌便利店,一直有创业念头的徐女士也冒出了开一家便利店的想法,她心想经营这种便利店,如果可以获得烟酒专卖权,那么利润空间就会大很多。在找好了地段、装修了店面之后,徐女士一心想办理的烟酒专卖许可证却迟迟没有批下来,这可急坏了徐女士,前期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常年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杜建秀老师在指导创业者的这类难题时非常有经验,其实,这就牵涉到横向部门协调的问题,创业者在向上级主管部门申办一些手续或证件时常常因为不了解办理程序而延误了开业时间,这对创业者来说绝对是当头一棒,处理不妥对创业的影响非常大。
针对徐女士这个具体的事例,杜老师建议,先是要找到审批部门,想获得烟酒经营权,就是要找到烟酒专卖局负责专卖审批的部门,掌握他们的联系方式和操作流程,依据流程上交相关证明等 在一个周期后会给予回复,如果没有得到肯定答复,那便是创业者自身资质欠缺或证明不足,需要通过其他部门配合协调,这就需要创业者平时多了解些行政部门的职能范围 以便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及时反应,
在与行政部门沟通协调的过程中,当然也是需要技巧的 多上门学习,向丰管部门反映自身实际状况,体现自身的诚意,这些都是有必要的。办理时尽可能出具详尽的资料和证明 这样办理起来会更加快捷。
2001年就开始参加专家指导志愿团的杜建秀老师,在志愿团成立之初为团体的规范和章程的修改投入了很多精力,由于她在工作中与各行业佛会接触较多 在处理像徐女士这样的问题时显得轻车熟路。她说:“我要把我擅长的这部分尽量发挥出来,为更多创业者解决燃眉之急 这是我的心愿。”在近几年接待咨询的创业者中,杜老师可以根据经验找出相对应的上级主管部门,为创业者提供第一手的联系资料,为两者搭建起沟通的平台。
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在碰到此类棘手的问题时,渴望得到杜老师的帮助。在杜老师手中记录在案的例子中,可以清晰地看见她在每打一个电话、了解到一点情况后就用笔记录下来,有的创业者还反复跟踪了解事件进展,有的创业者在事后得到了满意的回应。
在采访中,杜建秀老师十分谦逊,她一面对有些创业者开业的艰难状况感慨万分,一面又对可以借助自己的资源优势为创业者提供帮助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创业者在创业之初都不避免与上级主管部门打交道,根据杜老师的经验之谈,掌握了联系方法和沟通技巧,那么,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当延伸至远方的道路已经铺好,创业者的脚步自然会迈得更轻盈、更沉着。
正确的自我评价——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方维康
有两个小摊贩,都在同一巷口设摊。刚开始时,大家卖的几乎都是同样的商品,甲贩每天起早贪黑,而乙贩总是等到日上三竿,没等天黑就收摊回家了。过了几个月,那个巷口再也见不到甲贩了,听说他转做批发生意,投资开工厂去了;而乙贩依然守着那个地摊艰难度日。
众所周知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于创业的,创业对人的自身素质和精神品质有一定的要求。这两个小摊贩的故事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创业者的个体差异。
方维康老师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 在国企、外企、私企等都担任过管理或人事部门主管,在众多的创业咨询里他发现创业者对自己是否有 正确的自我评价和个人定位是创业准备的必要前提,创业者自身素质不够或定位不明确,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创业的失败 方老师认为 创业者在准备创业之前,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自己进行考量和评价,以衡量创业的可行性。
首先,创业如同凤凰浑磐,需浴火才能重生。创业者首先必须能吃苦。这个“苦”不仅是身体上的辛苦,还有心理上的沉重压力。当投入了所有的积蓄甚至负债累累用于创业,必定要倾注所有的心血,创业初期,创业者会身兼多职,一个人承担多种繁重的工作,身体上的辛苦在所难免,而即便最后创业获得了成功,其间也大多要经历从亏损到保本再到赢利的过程,这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心理素质是不行的;
其次,创业者应审视自己有没有创业资源。资源包括的范围比较宽泛,开业资金、商业计划、客源、人脉等,如果一个可以依赖的资源都没有,创业者就应该考虑是否合适去创业。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技术也没有客户资源,以这样的姿态去创业,风险很大。要知道,创业不是光凭激情就可以的,它需要脚踏实地;
第三点,创业者是否是个善于动脑的人,成功创业需要抓住商机,不断进行思考总结,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优势,扭转创业局势。甲贩之所以能够结束摆地摊的穷困生活,除了吃苦耐劳之外,就是善于反思,他在赚取差价的过程中意识到要走批发之路,直至后来有了钱后又投资开设工厂,真正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
应该承认,创业者要迅速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是不现实的事情,知识和能力,素质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和积累,然而对创业者来讲在创业机会稍纵即逝的时候,必须能够紧紧抓住机遇。
面对机会,再去提升自己,那是空谈。所以创业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实践中有意识地学习,使自己逐渐成长起来——机会属于有准备的头脑,财富属于有头脑的创业者。
行业选择大有门道——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沈建华
小刘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即将面临毕业,一心想创业的他早早放弃了找工作,而是为创业做着前期准备。可是让他头疼的是至今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还没有最后定夺。小刘原本打算做游戏软件行业,他对此一直有浓厚的兴趣,但是他对该行业的市场前景不甚了解。一时间,小刘陷入艰难抉择中。
2002年加人专家志愿团的沈建华老师,几十年来一直从事的金属材料行业,后来自己创业也是邻近的相关行业。在谈到创业者该如何选择创业项目时,沈老师表示,创业者首先应该选择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行业,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强项后,创业者再去寻找切入的行业就会比较容易。比如像小刘打算做游戏软件,自己有兴趣,可能平时接触和关注的就会多一点,这当然是个很好的方向。
不过,行业选择也不应该局限于创业者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强项,也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市场性和成长性,如果行业的市场前景比较广阔,那么创业的成功概率会大大提高。因此将创业者自身和行业结合起来考察,作为行业选择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是比较理想的。
像小刘这样的大学生创业,沈老师认为是可行的,但千万不要把盈利目的看得太重。一听说某个行业能赚钱,这个行业似乎就成了取之不尽的聚宝盆,千军万马立划就会聚集在这个独木桥上撕杀夺宝。这种做法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对于没有经验的大学生们,摆正自身的创业心态,明确创业动机,将创业真正看成是做一番事业,那么在选择行业的时候将会更加理性和明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行业选择是一项艰难而又必须慎重的过程,一旦开始创业投入就是拉弓没有回头箭,所以在选择行业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可执意跟风或追涨杀跌,最好是下点功夫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眼光放得远一点,这样就可能成功的把握大一些,生命周期长一些。
创业者如何选择项目、把握项目是一个难题。选择项目不能只有激情,要善于分析,要理性的分析,最好能走进去,就是走进已经经历过的人的中间去,我们如果不想失败,想少走弯路,项目选择不能错,还要求我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以及阅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行业选择是一项艰难而又必须慎重的过程,一旦开始创业投人就是拉弓没有回头箭,所以在选择行业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可执意跟风或追涨杀跌,最好是下点功夫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眼光放得远一点,这样就可能成功的把握大一些,生命周期长一些。创业不是几句响亮的口号和豪言壮语就能成功的,创业者成功的背后都有说不尽的酸楚和艰辛 将眼光瞄准可行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行业,成功离每一个创业者都不会太远。
合伙创业“三要素”——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全月娥
张总和三个好友一起创业已经有三年了,他们从当年的白手起家到现在,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大家手上也掌握了不少财富。可近来,大家在经营和管理上的分歧越来越多,经常发生激烈争吵,张总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异常艰辛的创业初始阶段都过来了,一现在状况好了却无法再一起共事,难道真的像人们所说的“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分享”吗?
像张总这样的问题在创业群体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合伙创业固然是创业之初一种很好的实现方式,当资金、人力缺乏的情况下,合伙创业可以让资源得到有效的互补 形成合力,尤其对于初期创业者来说,合伙创业能群策群力,分担一些创业中带来的压力 这些都是“单打独斗”的创业难以比拟的优势,大大增加了创业的成功概率。然而 当合伙人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分享到成功的利益,电许,拆伙的一天也就不远了。
其实,我们看到合伙创业的成功案例非常少,往往企业已经做得很大了,不过最后也都未能逃脱解体的命运。一般来说,合伙创业解体的原因有很多,表面看合伙创业失败者大多是来自利益分配不均的矛盾,究其根本原因是人性中的弱点造成的摩擦,这一点非常准以克服。
全月娥老师曾担任工厂的厂长和大学的校长拥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她在接受创业者咨询时发现很多人在面对合伙创业的问题时举棋不定或者合伙后事端不断,全老师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可以适当规避合伙创业的风险。
首先,“诚”字当头,以诚相待,开诚布公。不可否认,合伙创业需要面对利益共同体,这就对合伙人的诚意提出很高的要求,真诚面对合作伙伴,是合伙创业的首要前提,如果合伙人连起码的诚意都没有,谈何创业?
其次,共赢的思想。每个人都需要分享利益在利益的分配问题上不要斤斤计较,心胸开阔是成功创业者的必备条件,尽量做到分配合理,甚至宁愿自己吃点亏,也要让合作伙伴满意。从某种意义上说,心有多大,财路就有多宽广。
最后,是初创型企业必须重视的,即人力资源上的管理。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捕捉别人的优势 肯定别人的想法,创造出合作伙伴感到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天地,调动 合伙人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才有可能一种手足相依的创业情,这对创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内存力量,那么企业遭遇任何困难都能跨越。
总而言之,台伙的好处在于能够通过合伙来增强整体的实力,并获取更大利益;而弊处却恰恰就在于可能会因为合伙而引发内部矛盾、以及为解决这些内部矛盾而可能会耗费掉巨大的心血与精力、甚至可能会因为这些内部矛盾而导致各自利益的损伤。所以,在选择合伙人时需要谨慎对待,创业之后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把企业资源最大优化。
技术创新推动创业进程——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金葆桴
卡车司机李师傅辞职后去了浙江萧山,在那里加工橡胶鞋底。他们好不容易与一家五星级酒店达成进货意向,可是,当他们把加工好的货品运到酒店时,却遭到酒店退货。原来,李师傅加工橡胶鞋底用的科技手段已经无法保证质量,导致橡胶鞋底薄而脆,一使用就很容易断裂,酒店要求退货自然是在情理中了,这让李师傅损失不小。
在小本创业的群体中,因为技术跟不上时代发展而遭受损失的例子不在少数 尤其是中年创业者,他们大都还停留在老技术和旧观念上,根本不了解现代社会的新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要说效仿和借鉴更是无从谈起了。
“工业发展时代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创业者必须要有这种意识。”金葆桴老师是 名专业知识背景很强的专家 作为第一代石油化工人 他从事了几十年的化工教学与研究工作,致力于化工企业的发展和化工专业领域的科研,他对技术创新对于创业的意义有着独到的见解。
以前,商家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打价格战是常事。你卖一块,我卖九毛,比你还要便宜。这种竞争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商家宁愿少赚一点钱,也要让购买者在自己的天平前倾斜,以换取微薄的利润。然而,时代在不断进步 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 想通过压低价格来取胜已非易事,尤其是依靠技术力量生产的加工型企业,它们的出路并不在于便宜的价格,而在于是否能用更先进的技术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
这就是技术创新的意义。拿加工檬胶鞋底的李师傅来说,如果他可以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制作产品,那么其产品的质量就会上一个新台阶,而这家酒店就会长期与他们合作,更谈不上退货一说。就这样,他不仅在经济上亏损,损坏了信誉,更失去了一个重要客户。或许李师傅对新技术不甚了解但事实上有很多创业者明知有更好的技术却不愿意去吸收,为了省下那点引进和提高的成本,把大好机会拱手让给了别人。
“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创业并不是始终向前的,一个依靠技术的企业,如果不加强技术创新,投入研发成本,便等于是一种倒退。那些敢于创新的企业总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被时代所淘汰的企业有很多都是因为图步自封,不能顺应市场需求提高技术档次,改进产品质量,从而失去了市场,跌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金老师坦言,在技术创业领域,大学生会有一定的优势 他们可以把在学校获得的一些新技术运用到企业中来,这是对资源的合理运用。有的学生可能会有一些技术想法,不妨拿到市场中来验证一下。技术是创业的有力靠山,不断革新的技术,是适宜于创业的天然土壤。
政府应该多在资金上给予支持——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邹德礼
盖某在2006年成立了一家快递公司,因为人厚道价格公道,逐渐在客户中有了些小名气,打算把业务做大,但是苦于没有足够的现金,于是向当初帮助注册的开业中心求助,但是由于数量比较大,手续比较繁琐,最终盖某的业务扩张因为资金的瓶颈的而被迫延后……
类似的案例在非正规就业的案例堆中随处可见,劳动保障部门的独木难支,在资金协助方面的劣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究竟非正规就业者们的资金需求有多大,而开业指导中心能够提供多少帮助?
现在非正规就业中心接触过的这些创业者们,大多是为了生存而选择了非正规就业,虽然名字不是很好听,但是毕竟可以省去很多正规创业的麻烦 而且对于更多更偏向于传统行业的他们来说这是最理想的一种方式。这群人中的大部分对于资金的需求其实不是很大,能够在开业之初解决一些问题,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了,但是对于这样一群人开业指导中心所能够拿出来帮助他们的资金确实十分有限的,平均每人的可申请金额只有1万元人民币左右,而且大部分的项目都没有办法拿到全额,为什么?劳动保障部门独木难支,这个人群的基数时庞大的,如果每个人都过来借贷个1万,那么把全上海的人群集中一算会发现,这笔钱绝对不会低于一套“汤臣一品”……
在非正规就业群体中还有一些需要更多资金借贷的人,他们的需求金额基本上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这是一个很尴尬的数字,银行对于这种贷款基本不受理,原因有二:一、客户诚信度,这个问题哪怕有开业中心作保也不见得能够解决,也许只是银行推托的一个借口;二,大多数的银行更愿意去做批发生意,对于这种零售业务他们根本就没有兴趣。既然银行这条路走不通,那么只好走政府的路了。传说中财政局好像可以批到这种创业经费,只是手续的繁琐程度和最近火爆的选秀节目有得一拼,要求所谓的7个评委一致通过才能够进入复赛,否则直接淘汰,并且没有复活赛,全部完成的时间大约需要一个月。至于借贷的金额倒是恰好的卡在了100万元以下。只是如果当一个创业者拿着申请表来借贷的时候,往往就是他们急着用钱又走投无路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有复活赛制,恐怕一个月后贷款到手,黄花菜都凉了……
邹老师说,最近看着十七大的报告,想着这群为了生存而选择非正规就业的人们,心里总是那么的不痛快。徐汇区每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多达上百个亿,为什么区政府就不能拿出一小部分来支援一下孤掌难鸣的劳动保障部门呢?民生问题已经被写进了十七大的报告,就业赫然在列,既然正规就业那么拥挤,正规创业那么艰难,那么这些没有工作却又不想自食其力的非正规就业人员是否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才能对得起我们呼吁的“和谐社会”呢?
诚实和毅力比技能更重要——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白宏
年轻人小徐最近很郁闷,因为他虽已工作了好几年,但一直没能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总是在不好不歹地混着。而在他内心,却还是想趁年轻做点事情,创出自己的事业。然而,他虽然是大学毕业生,可一没有特殊技能和资源,二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为此小徐一直没有找到创业的突破口。对此,开业指导专家白宏谈了自己的看法:
创业本身是实现价值的另一种形式,鉴于小徐不是为了谋生而是想做事业的创业动机 我觉得他首先应该从心理上进行充分准备,包括积累创业知识,承担压力的心理准备。创业的面很宽,也是多层次的。有的人起点很高,有的人则可以从基础做起。对于项目和行业的选择,一是看社会需求二是看特长 如果没什么特殊技能,便可以考虑从事都市服务业,比如房地产中介、护理、家政中介、 饮食、导购等,虽然这些也需要资质,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并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成为行家,专家。除了都市服务业之外,小徐还可以选择化妆品、服装、保健品等类似行业。
其实,在很多行业里的创业不需要太多高科技知识,也不需要有多高智力,而最基础的需要恰恰是创业的热情与不怕吃苦的性格。做企业应该有做事业的心态,而不是用赚钱的心态去做。创业开始的时候都是为了赚钱,但如果为了赚钱才做事的话往往反会而赚不到钱。太急、太功利的初衷常常会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甚而形成恶性循环。好比做服务业,服务还没开始做或做得还不到位,就想着要大赚一笔肯定是行不通的。反过来,如果做好产品和服务,先让客户满意了,有可能开始会比较辛苦,但一定会越做越好。所以,技能与踏实、耐心相比较,后者无疑更为重要,尤其对服务行业而言更是勤能补拙。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务的质龟、种类也呈现出多层次需求,在这些社会需求中寻找创业机会是可行的,但前提是创业要有耐心,能踏实做事。
年轻人创业一定要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客观评估。我曾接触到的一个年轻人,创业几次都不成功。他的问题就出在没能客观地评估自己和了解市场。一开始他觉得创业缺的不是别的,就是钱,只要有了钱,一切都将会是水到渠成,于是理直气壮地伸手向爸妈要钱。不曾做过细致的市场调查,看到了一些皮毛,便觉得同行业的人根本没有竞争力,自己一定能一鸣惊人。真正做起来才发现里面的学问太多,自己一无所知。最后的结局肯定只能是失败。总的说来,是他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导致他看不清自己和市场。创业时本该强调客户的想法,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并据此调整自己,而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会大大阻碍这种沟通与调整。更多时候,正是这一点点的心态差别决定了企业的生死。
另外,利用网络是一个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创业手段,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提升任何原有行业的效率,小徐的创业也可以从这一平台切入。
灵活转变营销策略——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侯宗泽
范老板做配送业务快半年了,列于一个初次创业又没有多少配送经验的他来说,一直在寻觅拓宽业务范围的好方法,可是问了很多亲朋好友,也没人可以给他一个好的解决方法。于是,范老板寻思着找开业指导中心的专家问个究竟。经过咨询,范老板眼前豁然开朗,生意量蹭蹭往上涨。这专家究竟为范老板支的什么招呢?
候宗泽老师加入专家志愿团有好几年的时间了,接待了不少前来询问此类问题的创业者。谈到范老板的这宗案例,侯老师依然记忆犹新。
在了解了范老板的业务范围之后,侯老师分析了他的创业环境和实际情况。想要做好配送业务,首先要了解配送业务的消费群体,显然,有配送需求和消费能力的大多是收入水平较高而空闲时间较少的人群,那么可以将对象锁定在白领人群中,这些白领出手大方,因为图方便,有广泛的配送需求。于是,范老板集中精力主攻白领和高端人士入住的高档住宅小区,效果比较显著,短时间内业务量提高了,很多白领和家庭成了范老板的固定客户。
下一步,侯老师建议范老板与货品厂家直接挂钩,看能否直接从厂家发至客户手中,这样,范老板就减少了库存,节约了成本,实现了无库存管理是一举多得。与厂家达成协议之后,范老板的到货速度越来越快,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经过这番启发,范老板又将触角伸向了大卖场,与大卖场合作可以有效地拓宽业务范围,将配送公司做大做强,成为区域性品牌,推动公司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虽然范老板做的是小本生意,但只要做得好,一样可以赚大钱。现如今,范老板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他也深深得懂得:在创业过程中,灵活地转换思路,对经营效果大有神益。
侯老师表示,做生意再像往常一样不动脑筋是不行了,创业者的眼睛要多看,脑子要多动,找到适合于自己创业项目的好方法。要想把自己的产品推广出去,可以尝试不同的方式,在不断地尝试中总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往往不经意的一个点子,就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谈到案例,候老师还指导过一个做中医针灸的创业者,因为门店闭塞,价格又较为昂贵,因此生意比较冷清。于是,侯老师建议他更换门店地址,并且免费为顾客作两三次针灸,当顾客感觉到疗效之后,生意自然会有所好转。这对于这种行业来说,亦是可行之举。
营销如战争,商场如战场。目的都是打败竞争对手,在某个领域取得更大的胜利和利益。而战争的胜利要讲究战略与策略。营销的成功则依赖于有效的市场策略。只要学会掌握市场营销的技巧和要领,了解营销战争的本质,强化在工作中的执行力一定能够超越对手,占领市场。
再见!我们的2007
2007年最后一期的《科技创业》,虽然恽小华被害案让人震撼,我们仍以“2007人和事”的方式进行了年终的盘点和展望。
2007年的上市狂潮让这一批企业走上更为广阔的平台,一批创业者开始蜕变为企业家;几家欢乐几家愁,李宝宇的“隐退”、陈晓旭的m家及香消玉殒、恽小华案的发生,这些悲情故事同样值得关注与思考;新《企业所得税》的两税合一、《物权法》出台、十七人召开,创业环境呈现出独好风景;2007年股市近乎病态地红火,外资银行全面开放、风险投资退出渠道拓宽、创业板即将推出,令人目不暇接;而柳暗花明又村的召回门和专利门也敲响了“中国制造”的警钟。从玩具、宠物食品,牙膏、轮胎的召回,再到MP3专利的纠纷与官司,无一不让人捏着一把汗。
翻翻过去一年的《科技创业》,内容始终锁定于创业和与创业相关的一切。这一年,特别独行的创业者和资本人倪正东展示了其奔跑CEO风采;网盛科技的孙德良则让我们学会激情澎湃走楼梯;怀抱科学家梦想的邓中翰以其敏锐的企业家思维获得水到渠成的成功;俞敏洪用最为豁达的人文情怀成就着新东方企业文化;刘迎建用14年持续创新、坚守成长;邓裕强凭着定力、想象力和执行力成为引领无线互联网领域发展趋势的标志性人物;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李万毒的资本诤言中凝练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思熟虑,王明君则告知我们,没有取合便没有策略与智慧可言;新天科技以11年永不停歇的技术创新获得健康的成长和成功……
2007年这么多关乎创业者生死、成长、成功的人和事,带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思考,反省和憧憬,希望。
彭曲波
bobo-leer@163.com
本期将通过走访在开业指导活动中表现积极的优秀专家针对创业过程中的典型疑难提出有见地的建议和意见,在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合伙创业等方面给了指导,虽然只是一些小事例,然而,从一粒沙子看到一个世界,相信这些问题和疑惑在创业者群体中具有普遍性。
年末将至,有些创业者在开业指导的帮助下获得丰收,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们能够存开业指导的陪伴下走得更好,行得更远。
创业要看准市场——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陈金虎
几个月前,年过四十的创业者王先生一直很烦闷,他做饮用水的销售已有不少年了,刚开始的时候生意相当不错,因为当时销售饮用水的商家很少,门店又靠近住宅区和写字楼,可几年后,生意便大不如以前了,其至逐年亏本。王先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可以让生意起死回生,也不知道这饮用水的生意还能不能再做下去了。
“很显然,这个创业者没有看清市场的发展方向 不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如此一针见血指出王先生症结所在的陈金虎老师是一家画廊的主持,多年来一直研习书法与绘画,开创了全新的“形意书法”,虽然从事的是艺术行业,但陈老师表示,艺术需要市场,创业更要摸准市场。
近几年,陈老师接受了很多尤其是艺术领域创业者的咨询,他鉴于自己多年的策划和经营推广的经验给予了很多创业者指导和帮助。他坦言、像王先生这样的创业者不在少数,事实上,调查和分析市场是创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千万不能忽视,否则很难成功。
王先生早些年销售饮用水,销路还是不错的。这是因为当时的竞争对手较少,而客源又相对较多,眼看市场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为什么几年之后就举步维艰了呢?“随着饮用水行业的逐步兴起,越来越多的饮用水商家抢滩市场,那么王先生原来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价格更便宜,品质更好的饮用水会更有竞争优势,如果创业者自身没有这种认知,不能尽快地调整经营策略和方式,那么定会造成瓶颈,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恶性循环,连年亏损。”陈老师的解答令人豁然开朗。
经过实地考察,陈老师和几位专家认为在原来的门店地段继续做饮水机的销售可能不是明智之举,其中一个多年从事电动车销售的专家发现,门店位于交通便达之处,来往的车辆很多,而附近又没有电动车维修点,于是,专家们便鼓励王先生改行做电动车维修,并从市场的角度说服了王先生
“如果你要生产或经销某一种或某一系列产品应对这一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进行调查。也就是说,通过市场调查,对产品进行市场定位,比如你经销某种家用电器,你应调查一下市场对这种家用电器的需求量,有无相同或相类似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多少。比如你提供一项专业的家庭服务项目,你应调查一下居民对这种项目的了解和需求程度,需求量有多大,有无其它人或公司提供相同的服务项目,市场占有率是多少。还要了解市场对某种产品或服务项目的长期需求态势,了解该产品和服务项目是逐渐被人们认同和接受,需求前景广阔,还是逐渐被人们淘汰,需求萎缩。”陈老师在谈到市场定位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操作方式。
思路决定出路。不懂市场经济,就无法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创业者必须看准市场,不然容易贻误商机。
横向协调助创业一臂之力——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杜建秀
看着街道上开起了越来越多的品牌便利店,一直有创业念头的徐女士也冒出了开一家便利店的想法,她心想经营这种便利店,如果可以获得烟酒专卖权,那么利润空间就会大很多。在找好了地段、装修了店面之后,徐女士一心想办理的烟酒专卖许可证却迟迟没有批下来,这可急坏了徐女士,前期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常年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杜建秀老师在指导创业者的这类难题时非常有经验,其实,这就牵涉到横向部门协调的问题,创业者在向上级主管部门申办一些手续或证件时常常因为不了解办理程序而延误了开业时间,这对创业者来说绝对是当头一棒,处理不妥对创业的影响非常大。
针对徐女士这个具体的事例,杜老师建议,先是要找到审批部门,想获得烟酒经营权,就是要找到烟酒专卖局负责专卖审批的部门,掌握他们的联系方式和操作流程,依据流程上交相关证明等 在一个周期后会给予回复,如果没有得到肯定答复,那便是创业者自身资质欠缺或证明不足,需要通过其他部门配合协调,这就需要创业者平时多了解些行政部门的职能范围 以便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及时反应,
在与行政部门沟通协调的过程中,当然也是需要技巧的 多上门学习,向丰管部门反映自身实际状况,体现自身的诚意,这些都是有必要的。办理时尽可能出具详尽的资料和证明 这样办理起来会更加快捷。
2001年就开始参加专家指导志愿团的杜建秀老师,在志愿团成立之初为团体的规范和章程的修改投入了很多精力,由于她在工作中与各行业佛会接触较多 在处理像徐女士这样的问题时显得轻车熟路。她说:“我要把我擅长的这部分尽量发挥出来,为更多创业者解决燃眉之急 这是我的心愿。”在近几年接待咨询的创业者中,杜老师可以根据经验找出相对应的上级主管部门,为创业者提供第一手的联系资料,为两者搭建起沟通的平台。
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在碰到此类棘手的问题时,渴望得到杜老师的帮助。在杜老师手中记录在案的例子中,可以清晰地看见她在每打一个电话、了解到一点情况后就用笔记录下来,有的创业者还反复跟踪了解事件进展,有的创业者在事后得到了满意的回应。
在采访中,杜建秀老师十分谦逊,她一面对有些创业者开业的艰难状况感慨万分,一面又对可以借助自己的资源优势为创业者提供帮助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创业者在创业之初都不避免与上级主管部门打交道,根据杜老师的经验之谈,掌握了联系方法和沟通技巧,那么,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当延伸至远方的道路已经铺好,创业者的脚步自然会迈得更轻盈、更沉着。
正确的自我评价——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方维康
有两个小摊贩,都在同一巷口设摊。刚开始时,大家卖的几乎都是同样的商品,甲贩每天起早贪黑,而乙贩总是等到日上三竿,没等天黑就收摊回家了。过了几个月,那个巷口再也见不到甲贩了,听说他转做批发生意,投资开工厂去了;而乙贩依然守着那个地摊艰难度日。
众所周知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于创业的,创业对人的自身素质和精神品质有一定的要求。这两个小摊贩的故事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创业者的个体差异。
方维康老师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 在国企、外企、私企等都担任过管理或人事部门主管,在众多的创业咨询里他发现创业者对自己是否有 正确的自我评价和个人定位是创业准备的必要前提,创业者自身素质不够或定位不明确,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创业的失败 方老师认为 创业者在准备创业之前,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自己进行考量和评价,以衡量创业的可行性。
首先,创业如同凤凰浑磐,需浴火才能重生。创业者首先必须能吃苦。这个“苦”不仅是身体上的辛苦,还有心理上的沉重压力。当投入了所有的积蓄甚至负债累累用于创业,必定要倾注所有的心血,创业初期,创业者会身兼多职,一个人承担多种繁重的工作,身体上的辛苦在所难免,而即便最后创业获得了成功,其间也大多要经历从亏损到保本再到赢利的过程,这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心理素质是不行的;
其次,创业者应审视自己有没有创业资源。资源包括的范围比较宽泛,开业资金、商业计划、客源、人脉等,如果一个可以依赖的资源都没有,创业者就应该考虑是否合适去创业。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技术也没有客户资源,以这样的姿态去创业,风险很大。要知道,创业不是光凭激情就可以的,它需要脚踏实地;
第三点,创业者是否是个善于动脑的人,成功创业需要抓住商机,不断进行思考总结,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优势,扭转创业局势。甲贩之所以能够结束摆地摊的穷困生活,除了吃苦耐劳之外,就是善于反思,他在赚取差价的过程中意识到要走批发之路,直至后来有了钱后又投资开设工厂,真正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
应该承认,创业者要迅速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是不现实的事情,知识和能力,素质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和积累,然而对创业者来讲在创业机会稍纵即逝的时候,必须能够紧紧抓住机遇。
面对机会,再去提升自己,那是空谈。所以创业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实践中有意识地学习,使自己逐渐成长起来——机会属于有准备的头脑,财富属于有头脑的创业者。
行业选择大有门道——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沈建华
小刘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即将面临毕业,一心想创业的他早早放弃了找工作,而是为创业做着前期准备。可是让他头疼的是至今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还没有最后定夺。小刘原本打算做游戏软件行业,他对此一直有浓厚的兴趣,但是他对该行业的市场前景不甚了解。一时间,小刘陷入艰难抉择中。
2002年加人专家志愿团的沈建华老师,几十年来一直从事的金属材料行业,后来自己创业也是邻近的相关行业。在谈到创业者该如何选择创业项目时,沈老师表示,创业者首先应该选择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行业,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强项后,创业者再去寻找切入的行业就会比较容易。比如像小刘打算做游戏软件,自己有兴趣,可能平时接触和关注的就会多一点,这当然是个很好的方向。
不过,行业选择也不应该局限于创业者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强项,也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市场性和成长性,如果行业的市场前景比较广阔,那么创业的成功概率会大大提高。因此将创业者自身和行业结合起来考察,作为行业选择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是比较理想的。
像小刘这样的大学生创业,沈老师认为是可行的,但千万不要把盈利目的看得太重。一听说某个行业能赚钱,这个行业似乎就成了取之不尽的聚宝盆,千军万马立划就会聚集在这个独木桥上撕杀夺宝。这种做法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对于没有经验的大学生们,摆正自身的创业心态,明确创业动机,将创业真正看成是做一番事业,那么在选择行业的时候将会更加理性和明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行业选择是一项艰难而又必须慎重的过程,一旦开始创业投入就是拉弓没有回头箭,所以在选择行业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可执意跟风或追涨杀跌,最好是下点功夫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眼光放得远一点,这样就可能成功的把握大一些,生命周期长一些。
创业者如何选择项目、把握项目是一个难题。选择项目不能只有激情,要善于分析,要理性的分析,最好能走进去,就是走进已经经历过的人的中间去,我们如果不想失败,想少走弯路,项目选择不能错,还要求我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以及阅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行业选择是一项艰难而又必须慎重的过程,一旦开始创业投人就是拉弓没有回头箭,所以在选择行业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可执意跟风或追涨杀跌,最好是下点功夫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眼光放得远一点,这样就可能成功的把握大一些,生命周期长一些。创业不是几句响亮的口号和豪言壮语就能成功的,创业者成功的背后都有说不尽的酸楚和艰辛 将眼光瞄准可行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行业,成功离每一个创业者都不会太远。
合伙创业“三要素”——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全月娥
张总和三个好友一起创业已经有三年了,他们从当年的白手起家到现在,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大家手上也掌握了不少财富。可近来,大家在经营和管理上的分歧越来越多,经常发生激烈争吵,张总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异常艰辛的创业初始阶段都过来了,一现在状况好了却无法再一起共事,难道真的像人们所说的“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分享”吗?
像张总这样的问题在创业群体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合伙创业固然是创业之初一种很好的实现方式,当资金、人力缺乏的情况下,合伙创业可以让资源得到有效的互补 形成合力,尤其对于初期创业者来说,合伙创业能群策群力,分担一些创业中带来的压力 这些都是“单打独斗”的创业难以比拟的优势,大大增加了创业的成功概率。然而 当合伙人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分享到成功的利益,电许,拆伙的一天也就不远了。
其实,我们看到合伙创业的成功案例非常少,往往企业已经做得很大了,不过最后也都未能逃脱解体的命运。一般来说,合伙创业解体的原因有很多,表面看合伙创业失败者大多是来自利益分配不均的矛盾,究其根本原因是人性中的弱点造成的摩擦,这一点非常准以克服。
全月娥老师曾担任工厂的厂长和大学的校长拥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她在接受创业者咨询时发现很多人在面对合伙创业的问题时举棋不定或者合伙后事端不断,全老师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可以适当规避合伙创业的风险。
首先,“诚”字当头,以诚相待,开诚布公。不可否认,合伙创业需要面对利益共同体,这就对合伙人的诚意提出很高的要求,真诚面对合作伙伴,是合伙创业的首要前提,如果合伙人连起码的诚意都没有,谈何创业?
其次,共赢的思想。每个人都需要分享利益在利益的分配问题上不要斤斤计较,心胸开阔是成功创业者的必备条件,尽量做到分配合理,甚至宁愿自己吃点亏,也要让合作伙伴满意。从某种意义上说,心有多大,财路就有多宽广。
最后,是初创型企业必须重视的,即人力资源上的管理。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捕捉别人的优势 肯定别人的想法,创造出合作伙伴感到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天地,调动 合伙人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才有可能一种手足相依的创业情,这对创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内存力量,那么企业遭遇任何困难都能跨越。
总而言之,台伙的好处在于能够通过合伙来增强整体的实力,并获取更大利益;而弊处却恰恰就在于可能会因为合伙而引发内部矛盾、以及为解决这些内部矛盾而可能会耗费掉巨大的心血与精力、甚至可能会因为这些内部矛盾而导致各自利益的损伤。所以,在选择合伙人时需要谨慎对待,创业之后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把企业资源最大优化。
技术创新推动创业进程——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金葆桴
卡车司机李师傅辞职后去了浙江萧山,在那里加工橡胶鞋底。他们好不容易与一家五星级酒店达成进货意向,可是,当他们把加工好的货品运到酒店时,却遭到酒店退货。原来,李师傅加工橡胶鞋底用的科技手段已经无法保证质量,导致橡胶鞋底薄而脆,一使用就很容易断裂,酒店要求退货自然是在情理中了,这让李师傅损失不小。
在小本创业的群体中,因为技术跟不上时代发展而遭受损失的例子不在少数 尤其是中年创业者,他们大都还停留在老技术和旧观念上,根本不了解现代社会的新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要说效仿和借鉴更是无从谈起了。
“工业发展时代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创业者必须要有这种意识。”金葆桴老师是 名专业知识背景很强的专家 作为第一代石油化工人 他从事了几十年的化工教学与研究工作,致力于化工企业的发展和化工专业领域的科研,他对技术创新对于创业的意义有着独到的见解。
以前,商家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打价格战是常事。你卖一块,我卖九毛,比你还要便宜。这种竞争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商家宁愿少赚一点钱,也要让购买者在自己的天平前倾斜,以换取微薄的利润。然而,时代在不断进步 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 想通过压低价格来取胜已非易事,尤其是依靠技术力量生产的加工型企业,它们的出路并不在于便宜的价格,而在于是否能用更先进的技术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
这就是技术创新的意义。拿加工檬胶鞋底的李师傅来说,如果他可以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制作产品,那么其产品的质量就会上一个新台阶,而这家酒店就会长期与他们合作,更谈不上退货一说。就这样,他不仅在经济上亏损,损坏了信誉,更失去了一个重要客户。或许李师傅对新技术不甚了解但事实上有很多创业者明知有更好的技术却不愿意去吸收,为了省下那点引进和提高的成本,把大好机会拱手让给了别人。
“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创业并不是始终向前的,一个依靠技术的企业,如果不加强技术创新,投入研发成本,便等于是一种倒退。那些敢于创新的企业总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被时代所淘汰的企业有很多都是因为图步自封,不能顺应市场需求提高技术档次,改进产品质量,从而失去了市场,跌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金老师坦言,在技术创业领域,大学生会有一定的优势 他们可以把在学校获得的一些新技术运用到企业中来,这是对资源的合理运用。有的学生可能会有一些技术想法,不妨拿到市场中来验证一下。技术是创业的有力靠山,不断革新的技术,是适宜于创业的天然土壤。
政府应该多在资金上给予支持——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邹德礼
盖某在2006年成立了一家快递公司,因为人厚道价格公道,逐渐在客户中有了些小名气,打算把业务做大,但是苦于没有足够的现金,于是向当初帮助注册的开业中心求助,但是由于数量比较大,手续比较繁琐,最终盖某的业务扩张因为资金的瓶颈的而被迫延后……
类似的案例在非正规就业的案例堆中随处可见,劳动保障部门的独木难支,在资金协助方面的劣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究竟非正规就业者们的资金需求有多大,而开业指导中心能够提供多少帮助?
现在非正规就业中心接触过的这些创业者们,大多是为了生存而选择了非正规就业,虽然名字不是很好听,但是毕竟可以省去很多正规创业的麻烦 而且对于更多更偏向于传统行业的他们来说这是最理想的一种方式。这群人中的大部分对于资金的需求其实不是很大,能够在开业之初解决一些问题,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了,但是对于这样一群人开业指导中心所能够拿出来帮助他们的资金确实十分有限的,平均每人的可申请金额只有1万元人民币左右,而且大部分的项目都没有办法拿到全额,为什么?劳动保障部门独木难支,这个人群的基数时庞大的,如果每个人都过来借贷个1万,那么把全上海的人群集中一算会发现,这笔钱绝对不会低于一套“汤臣一品”……
在非正规就业群体中还有一些需要更多资金借贷的人,他们的需求金额基本上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这是一个很尴尬的数字,银行对于这种贷款基本不受理,原因有二:一、客户诚信度,这个问题哪怕有开业中心作保也不见得能够解决,也许只是银行推托的一个借口;二,大多数的银行更愿意去做批发生意,对于这种零售业务他们根本就没有兴趣。既然银行这条路走不通,那么只好走政府的路了。传说中财政局好像可以批到这种创业经费,只是手续的繁琐程度和最近火爆的选秀节目有得一拼,要求所谓的7个评委一致通过才能够进入复赛,否则直接淘汰,并且没有复活赛,全部完成的时间大约需要一个月。至于借贷的金额倒是恰好的卡在了100万元以下。只是如果当一个创业者拿着申请表来借贷的时候,往往就是他们急着用钱又走投无路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有复活赛制,恐怕一个月后贷款到手,黄花菜都凉了……
邹老师说,最近看着十七大的报告,想着这群为了生存而选择非正规就业的人们,心里总是那么的不痛快。徐汇区每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多达上百个亿,为什么区政府就不能拿出一小部分来支援一下孤掌难鸣的劳动保障部门呢?民生问题已经被写进了十七大的报告,就业赫然在列,既然正规就业那么拥挤,正规创业那么艰难,那么这些没有工作却又不想自食其力的非正规就业人员是否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才能对得起我们呼吁的“和谐社会”呢?
诚实和毅力比技能更重要——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白宏
年轻人小徐最近很郁闷,因为他虽已工作了好几年,但一直没能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总是在不好不歹地混着。而在他内心,却还是想趁年轻做点事情,创出自己的事业。然而,他虽然是大学毕业生,可一没有特殊技能和资源,二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为此小徐一直没有找到创业的突破口。对此,开业指导专家白宏谈了自己的看法:
创业本身是实现价值的另一种形式,鉴于小徐不是为了谋生而是想做事业的创业动机 我觉得他首先应该从心理上进行充分准备,包括积累创业知识,承担压力的心理准备。创业的面很宽,也是多层次的。有的人起点很高,有的人则可以从基础做起。对于项目和行业的选择,一是看社会需求二是看特长 如果没什么特殊技能,便可以考虑从事都市服务业,比如房地产中介、护理、家政中介、 饮食、导购等,虽然这些也需要资质,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并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成为行家,专家。除了都市服务业之外,小徐还可以选择化妆品、服装、保健品等类似行业。
其实,在很多行业里的创业不需要太多高科技知识,也不需要有多高智力,而最基础的需要恰恰是创业的热情与不怕吃苦的性格。做企业应该有做事业的心态,而不是用赚钱的心态去做。创业开始的时候都是为了赚钱,但如果为了赚钱才做事的话往往反会而赚不到钱。太急、太功利的初衷常常会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甚而形成恶性循环。好比做服务业,服务还没开始做或做得还不到位,就想着要大赚一笔肯定是行不通的。反过来,如果做好产品和服务,先让客户满意了,有可能开始会比较辛苦,但一定会越做越好。所以,技能与踏实、耐心相比较,后者无疑更为重要,尤其对服务行业而言更是勤能补拙。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务的质龟、种类也呈现出多层次需求,在这些社会需求中寻找创业机会是可行的,但前提是创业要有耐心,能踏实做事。
年轻人创业一定要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客观评估。我曾接触到的一个年轻人,创业几次都不成功。他的问题就出在没能客观地评估自己和了解市场。一开始他觉得创业缺的不是别的,就是钱,只要有了钱,一切都将会是水到渠成,于是理直气壮地伸手向爸妈要钱。不曾做过细致的市场调查,看到了一些皮毛,便觉得同行业的人根本没有竞争力,自己一定能一鸣惊人。真正做起来才发现里面的学问太多,自己一无所知。最后的结局肯定只能是失败。总的说来,是他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导致他看不清自己和市场。创业时本该强调客户的想法,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并据此调整自己,而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会大大阻碍这种沟通与调整。更多时候,正是这一点点的心态差别决定了企业的生死。
另外,利用网络是一个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创业手段,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提升任何原有行业的效率,小徐的创业也可以从这一平台切入。
灵活转变营销策略——访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侯宗泽
范老板做配送业务快半年了,列于一个初次创业又没有多少配送经验的他来说,一直在寻觅拓宽业务范围的好方法,可是问了很多亲朋好友,也没人可以给他一个好的解决方法。于是,范老板寻思着找开业指导中心的专家问个究竟。经过咨询,范老板眼前豁然开朗,生意量蹭蹭往上涨。这专家究竟为范老板支的什么招呢?
候宗泽老师加入专家志愿团有好几年的时间了,接待了不少前来询问此类问题的创业者。谈到范老板的这宗案例,侯老师依然记忆犹新。
在了解了范老板的业务范围之后,侯老师分析了他的创业环境和实际情况。想要做好配送业务,首先要了解配送业务的消费群体,显然,有配送需求和消费能力的大多是收入水平较高而空闲时间较少的人群,那么可以将对象锁定在白领人群中,这些白领出手大方,因为图方便,有广泛的配送需求。于是,范老板集中精力主攻白领和高端人士入住的高档住宅小区,效果比较显著,短时间内业务量提高了,很多白领和家庭成了范老板的固定客户。
下一步,侯老师建议范老板与货品厂家直接挂钩,看能否直接从厂家发至客户手中,这样,范老板就减少了库存,节约了成本,实现了无库存管理是一举多得。与厂家达成协议之后,范老板的到货速度越来越快,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经过这番启发,范老板又将触角伸向了大卖场,与大卖场合作可以有效地拓宽业务范围,将配送公司做大做强,成为区域性品牌,推动公司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虽然范老板做的是小本生意,但只要做得好,一样可以赚大钱。现如今,范老板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他也深深得懂得:在创业过程中,灵活地转换思路,对经营效果大有神益。
侯老师表示,做生意再像往常一样不动脑筋是不行了,创业者的眼睛要多看,脑子要多动,找到适合于自己创业项目的好方法。要想把自己的产品推广出去,可以尝试不同的方式,在不断地尝试中总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往往不经意的一个点子,就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谈到案例,候老师还指导过一个做中医针灸的创业者,因为门店闭塞,价格又较为昂贵,因此生意比较冷清。于是,侯老师建议他更换门店地址,并且免费为顾客作两三次针灸,当顾客感觉到疗效之后,生意自然会有所好转。这对于这种行业来说,亦是可行之举。
营销如战争,商场如战场。目的都是打败竞争对手,在某个领域取得更大的胜利和利益。而战争的胜利要讲究战略与策略。营销的成功则依赖于有效的市场策略。只要学会掌握市场营销的技巧和要领,了解营销战争的本质,强化在工作中的执行力一定能够超越对手,占领市场。
再见!我们的2007
2007年最后一期的《科技创业》,虽然恽小华被害案让人震撼,我们仍以“2007人和事”的方式进行了年终的盘点和展望。
2007年的上市狂潮让这一批企业走上更为广阔的平台,一批创业者开始蜕变为企业家;几家欢乐几家愁,李宝宇的“隐退”、陈晓旭的m家及香消玉殒、恽小华案的发生,这些悲情故事同样值得关注与思考;新《企业所得税》的两税合一、《物权法》出台、十七人召开,创业环境呈现出独好风景;2007年股市近乎病态地红火,外资银行全面开放、风险投资退出渠道拓宽、创业板即将推出,令人目不暇接;而柳暗花明又村的召回门和专利门也敲响了“中国制造”的警钟。从玩具、宠物食品,牙膏、轮胎的召回,再到MP3专利的纠纷与官司,无一不让人捏着一把汗。
翻翻过去一年的《科技创业》,内容始终锁定于创业和与创业相关的一切。这一年,特别独行的创业者和资本人倪正东展示了其奔跑CEO风采;网盛科技的孙德良则让我们学会激情澎湃走楼梯;怀抱科学家梦想的邓中翰以其敏锐的企业家思维获得水到渠成的成功;俞敏洪用最为豁达的人文情怀成就着新东方企业文化;刘迎建用14年持续创新、坚守成长;邓裕强凭着定力、想象力和执行力成为引领无线互联网领域发展趋势的标志性人物;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李万毒的资本诤言中凝练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思熟虑,王明君则告知我们,没有取合便没有策略与智慧可言;新天科技以11年永不停歇的技术创新获得健康的成长和成功……
2007年这么多关乎创业者生死、成长、成功的人和事,带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思考,反省和憧憬,希望。
彭曲波
bobo-lee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