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西杰胃肠病三焦同治创新性治疗思路研究

来源 :中医药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zh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焦辨证不仅运用于温病的辨证,且对内伤杂病的治疗起到指导性意义。历代医家对三焦有着不同的见解,但以上、中、下三焦划分人体为纲,以温病病名为目,将六经、脏腑及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相互贯穿,被大多数人所认同。导师朱西杰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胃肠病,囊括上焦食道,中焦脾胃,下焦大小肠。提出以三焦同治法治疗胃肠病,即胃肠以通为顺,以降为用,创新通以缓胃之急,降以祛肠之浊,上中下三焦同治法,临床效果显著,是现代治疗胃肠疾病的创新性思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茯苓四逆汤调节TLR-4/NF-κB通道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抑制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法(CLP法)制作脓毒症模型。造模后6h开始给药,持续给药3d。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中药各剂量组予相应剂量茯苓四逆汤,均为灌胃给药。观察大鼠生存状态,于术前和术后24h、48h、72h各选5只大鼠处死,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及QPCR检测心肌组织NF-κB、H-FABP的蛋
目的:阐明巴戟天酒炙后在机体能量代谢上是否与盐炙具有相似的温肾助阳炮制增效作用。方法:采用氢化可的松复制雄性大鼠肾阳虚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巴戟天生品、酒炙和盐炙品干预,观察对肝组织能量代谢相关酶Na+-K+-ATP酶、Ca2+-Mg2+-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血液中能量代谢相关物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的活性和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Na+-K+-ATP酶、Ca
郁证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成为人们生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个极大困扰,传统中医主要从肝论治,治疗方向多为疏肝理气,朱庆军老师治疗郁证以肝胆为切入点,以人体神气变化作为根本,该文主要介绍朱庆军主任从少阳入手运用柴胡剂结合董氏奇穴及通督调神针法和运动疗法治疗郁证的临床运用,疗效确切,为郁证的治疗带来新的启发和借鉴。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心痛方,探讨心痛方治疗冠心病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查询柴胡、桃仁、郁金、川芎、白芥子、石菖蒲、瓜蒌、蒲黄、甘草、九香虫10味药物的有效成分及靶点信息,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服务器进行补充,在Uniprot平台上对靶点进行标准化命名。通过OMIM、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检索冠心病靶点基因。对心痛方靶基因和冠心病靶基因进行映射后,获得药物与疾病的共同基因
介绍夏黎明名医治疗恶性肿瘤经验,倡导健脾固本,行气化痰法治疗恶性肿瘤。通过扶正为本,调节平衡、慎用攻邪,性和为要、重视心理,调畅情志、养治结合,辨证用膳等多种疗法延长恶性肿瘤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忧郁悲悯的人文关怀,作品超越儿童生活题材,进入人的本质生活领域,闪耀着生命人格的灼人光焰……”,社会的评点准确概括了曹文轩的创作理念,纵观他的悲剧文学小说无一不是体现着对人本性的探讨与追求。曹文轩笔下的这些形象不仅是从中国当代民生中萃取出来,更是水乡江苏对他儿时的哺育与影响。他大多数作品都以农村少年生命悲剧展开对人的本质、生命本质的探讨。他的作品,离不开他的生活,如诗如画的水乡江苏,打造了他清淡
期刊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益肾疏肝方对去卵巢惊恐大鼠海马Glu/GABA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雌性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选取10只行假手术(A组),其余50只去卵巢大鼠随机分为5组:去卵巢组(B组)、模型组(C组)、戊酸雌二醇组(D组)、阿普唑仑组(E组)、中药组(F组),每组各10只。术后第10天起,C、D、E、F组大鼠每日接受“猫吓鼠”1h。同时,各组大鼠连续灌胃28d。末次给药后2h行旷场实验,末次给药后24h逐只取静脉血测定血清E2水平,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行心脏灌注,取脑
唐宗海所著《血证论》是一部论治各科血证的专书,其中治疗崩漏、带下的思路颇有独到之处,以阴阳气血水火论为理论依据,以治脾为主要治疗思路,取各家之长,师古而不泥古。作者通过研究唐宗海的学术理论,概括其对崩漏、带下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的思路,选方用药和其治疗经验对诊治男科白浊、下血的启发,并进行比较、总结,旨在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思路,以求更好地指导现代临床治疗崩漏、带下病。
介绍赵瑞成教授运用钩芍通络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性眩晕的经验。高血压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其本质是高血压引发的头晕,西医学多以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而缓解眩晕。赵教授认为,在中医上高血压性眩晕以脉络瘀阻、阴虚阳亢、肝肾不足为基本病机,以肝为主要病位。强调敛阴、通络、补肾同时进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自拟钩芍通络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头痛是针灸科常见病症及优势病种,常规以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等经络辨证为主。刘颖教授认为,除此之外,应考虑太阴、少阴及督脉、任脉等奇经辨证,并总结了太阴头痛、少阴头痛、督脉头痛、任脉头痛等症的主要特征及选穴方法。针灸治疗头痛时以六经及奇经进行辨证,不仅能对症灵活选穴,提高治疗效果,也能丰富经脉辨证的内涵,具有一定临床及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