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我园以华安三宝之一“土楼”这人人皆知的本土资源为切入点,世界土楼之王——二宜楼是我们华安瑰宝之一,这圆圆的土楼房不仅在诺大的中国少见,在全世界的民居中更是绝无仅有。它是福建土楼中最早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民居瑰宝”乃至“神州第一楼”。它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因此“神奇的华安土楼”成为我园研究的课题。如何挖掘自身优势,构建独具地方特色的课题研究体系,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呢?
一、课题研究的方案
大力开发本土教育资源,使幼儿园形成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进一步地探索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将本土文化与五大领域有效地整合,建立系统的园本“华安乡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特色教材。在实施阶段过程中,我们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探索,首先制定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为课题的开展夯实基础。其次完善课题资料管理,保证课题实施的质量。最后汇总调查问卷表、分析现状,进行初步的宣传活动,再制定相关的目标,为课题研究的有序开展提供保证。
二、课题实施的过程
我们根据制定的课题阶段计划,每周开展一次课题活动,及三个课题区域,活动后及时总结、反思对课题进行调整,并积累相关研究资料。这学期我们主要开展语言活动:华安土楼知多少、闽南语童谣“二宜楼”。艺术活动:歌曲《看土楼》《二宜楼》、欣赏《二宜楼的雕刻艺术》《土楼连环画》,《石头上的土楼》、科学活动《土楼的墙体、屋顶,井》、结构游戏《东阳楼、南阳楼》、角色游戏—土楼小吃,以及我们两个老师执教的园级公开课:综合活动《我为土楼做宣传》,结构游戏《美丽的二宜楼》。在这些课题开展活动中,我们主要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我们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咨询者。
如艺术活动“石头上的土楼”,教师需要幼儿在石头上设计土楼。石头虽是幼儿身边常见的,但平时谁也没有去留意石头颜色、大小、形状,孩子在设计时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用一些比较大而又平整的石头来进行作画才行。因此,在绘画前,我让幼儿收集各种石头。幼儿在搜寻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各种石头,而且丰富了幼儿对石头的认识,也让幼儿为土楼设计创设了想象空间。
在“土楼连环画”活动中,以往的传统教授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往往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色彩不鲜艳,线条不清晰,教师示范时间长,幼儿等待时间更长。而且教师绘画时身体会挡住一部分幼儿的视线,不能真正地面向全体,许多幼儿还没有画就已经觉得乏味了。而我将绘画土楼的步骤大概讲一下,然后让幼儿自己去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一会儿,一本本漂亮、充满童趣的《土楼连环画》展示在我的面前,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还有廖老师设计了课题综合活动“我为土楼做宣传”,郑老师设计了结构游戏活动“二宜楼”。这不仅充分发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践行了《幼儿园教育指南》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更进一步让孩子体验到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感受到家乡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幼儿对家乡文化产生自豪感,从而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
通过“神奇的华安土楼”本土文化优质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我们发现,幼儿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想象更丰富,幼儿的欣赏水平、绘画水平大大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等得到了发展。我看到孩子们欢喜雀跃的神情,听到孩子们亲切地唱着《土楼歌》、跳着《土楼情》,画着《土楼景》、掌声不断,笑声不止,我惊喜地发现:在家长中隐藏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活动中展示的每一件作品、道具、每一个动作,哪一样不是透出家长的精心准备?活动的顺利开展,孩子们不仅在精神需求方面得到了满足和宣泄,更让他们从最初的兴趣逐步地扩展到更广阔的知识、技能上来。通过活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丰富了,自信心增强了,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通过本课题前期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诸如土楼材料的再利用,能更好地融合五大领域;土楼材料的再研发,能更好地适合不同的年龄阶段,怎样将研究从实践层面上提升到理论层面上;教学要求的难度该如何把握,重点、难点如何突破;如何开展教师的头脑风暴,在讨论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将土楼更有效地落实到区域活动中。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一、课题研究的方案
大力开发本土教育资源,使幼儿园形成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进一步地探索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将本土文化与五大领域有效地整合,建立系统的园本“华安乡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特色教材。在实施阶段过程中,我们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探索,首先制定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为课题的开展夯实基础。其次完善课题资料管理,保证课题实施的质量。最后汇总调查问卷表、分析现状,进行初步的宣传活动,再制定相关的目标,为课题研究的有序开展提供保证。
二、课题实施的过程
我们根据制定的课题阶段计划,每周开展一次课题活动,及三个课题区域,活动后及时总结、反思对课题进行调整,并积累相关研究资料。这学期我们主要开展语言活动:华安土楼知多少、闽南语童谣“二宜楼”。艺术活动:歌曲《看土楼》《二宜楼》、欣赏《二宜楼的雕刻艺术》《土楼连环画》,《石头上的土楼》、科学活动《土楼的墙体、屋顶,井》、结构游戏《东阳楼、南阳楼》、角色游戏—土楼小吃,以及我们两个老师执教的园级公开课:综合活动《我为土楼做宣传》,结构游戏《美丽的二宜楼》。在这些课题开展活动中,我们主要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我们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咨询者。
如艺术活动“石头上的土楼”,教师需要幼儿在石头上设计土楼。石头虽是幼儿身边常见的,但平时谁也没有去留意石头颜色、大小、形状,孩子在设计时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用一些比较大而又平整的石头来进行作画才行。因此,在绘画前,我让幼儿收集各种石头。幼儿在搜寻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各种石头,而且丰富了幼儿对石头的认识,也让幼儿为土楼设计创设了想象空间。
在“土楼连环画”活动中,以往的传统教授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往往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色彩不鲜艳,线条不清晰,教师示范时间长,幼儿等待时间更长。而且教师绘画时身体会挡住一部分幼儿的视线,不能真正地面向全体,许多幼儿还没有画就已经觉得乏味了。而我将绘画土楼的步骤大概讲一下,然后让幼儿自己去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一会儿,一本本漂亮、充满童趣的《土楼连环画》展示在我的面前,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还有廖老师设计了课题综合活动“我为土楼做宣传”,郑老师设计了结构游戏活动“二宜楼”。这不仅充分发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践行了《幼儿园教育指南》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更进一步让孩子体验到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感受到家乡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幼儿对家乡文化产生自豪感,从而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
通过“神奇的华安土楼”本土文化优质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我们发现,幼儿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想象更丰富,幼儿的欣赏水平、绘画水平大大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等得到了发展。我看到孩子们欢喜雀跃的神情,听到孩子们亲切地唱着《土楼歌》、跳着《土楼情》,画着《土楼景》、掌声不断,笑声不止,我惊喜地发现:在家长中隐藏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活动中展示的每一件作品、道具、每一个动作,哪一样不是透出家长的精心准备?活动的顺利开展,孩子们不仅在精神需求方面得到了满足和宣泄,更让他们从最初的兴趣逐步地扩展到更广阔的知识、技能上来。通过活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丰富了,自信心增强了,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通过本课题前期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诸如土楼材料的再利用,能更好地融合五大领域;土楼材料的再研发,能更好地适合不同的年龄阶段,怎样将研究从实践层面上提升到理论层面上;教学要求的难度该如何把握,重点、难点如何突破;如何开展教师的头脑风暴,在讨论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将土楼更有效地落实到区域活动中。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二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