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woic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概括地说,就是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对思想政治课来说,怎样看待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这个问题,主管的领导和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这里就几个主要的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特点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教育的统称。前者侧重于理论观点、思想认识的教育。两者虽各有侧重,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具有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最重要的部分。素质教育,本质上就是全面发展教育,就是党的教育方针所要求的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轻视、淡化甚至排斥这一部分,不能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代替或等同于全面发展教育。在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其他方面的教育。
  第二个特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9页)这就是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历史时期,最重大的政治就是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懂得我国当代最大的政治,坚持这一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决心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可以说,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对这一点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国内国际形势对我们具有许多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要看到,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也不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还需要进行艰巨复杂的斗争。以往那种教条式、口号式的政治是不可取的,但绝不能否定政治,不能淡化、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只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才能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三个特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既是相对于智育、体育而言,又渗透于智育、体育之中,覆盖着广阔的领域,包括提高思想认识,启发思想觉悟,培养道德品质,锻炼健康心理,养成良好行为等诸多方面。贯彻这一广阔领域的则是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矛盾。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鲜明的思想性,主要表现在教学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辨别美丑,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任何时候,尤其在假、恶、丑的现象肆虐的时候,更要坚持思想政治素质鲜明的思想性。一定要旗帜鲜明,而不能清浊不分,模糊是非、善恶和美丑,随波逐流。可以说,旗帜鲜明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生命。如果旗帜不鲜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便只剩下说教和口号,就没有任何活力了。
  第四个特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具有特定的知识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知识教育并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融和的。这种一致和融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内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大量的科学知识;其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需要以科学知识为载体。主要基于这两点,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当然也应该看到,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知识性与一般文化科学知识还是有一定区虽的,这种区别也有两个方面:其一,它只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一部分,因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不可能代替其他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其二,它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相融和,起着服务于政治性、思想性的作用。离开李政治性、思想性的"纯粹"的知识性,对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便是无意义的了。
  二 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基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尤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精心处理好几个关系。
  1.育人和升学的关系。要以育人为本,而不能以升学为本。育人和升学并不是对立的,既然是学校教育,当然既要育人,又要考虑升学,而且要认真研究升学,尤其是普通高中,应为高等学校输送更多更好的学生。不研究升学问题,在这方面没有切实可靠的措施是不应该的。然而,认真研究升学和"以升学为本"有着原则区别。所谓"以升为本",有三方面的表现:一是违背党的教育方针,造成学生片面发展;二是淡化、削弱甚至排斥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学生政治方向不明,思想认识不清;硬以升学率作为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对家庭、社会和学校自身造成误导,后果十分严重。学校教育应该以育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更应以育人为本。而这些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课也有一种以升学为本的倾向,甚至感到难于自拨。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来说,陷入"以升学为本"的泥潭,就是忘记了根本,忘记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因而既失去了这门课程的特有育人功能,也造成自毁形象、自毁荣誉的不良后果。对此我们一定要十分清醒的认识。我们只能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而不能靠"以升学为本"来维持自身的存在。
  2.明理和分数的关系。这一对关系是和第一对关系相伴生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课,要以明理为本,而不能以分数为本。这里说的明理,是广义而言,包括懂、信、用这三个依次递进的主要环节。思想政治课和其他课程一样,首先要求学生懂得所学的内容,包括必要的识记、理解和融会贯通,到这一步均属于知的范畴。在懂(知)的基础上,思想政治课还进一步要求信和用。在这两个环节,思想政治课和其他课便有了一些不同的特点,其他文化知识课,一般说来学生的懂和信是相通的,懂了也就信了。而对思想政治课来说,学生的懂和信,并不都是自然相通的,还要有一个转化、飞跃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多种教育因素的影响。至于用,就是将已经懂得的知识化为方法和德性。为个环节要求更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多。要求学生信和用是个难点,而这个难点恰恰是思想政治课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看明理和分数的关系。学校教育,特别学习各门功课,当然需要分数。所谓"分数",是衡量学习状况的一种工具和尺度。这个工具和尺度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很大,功能很强。忽视分数的作用和功能是不應该的。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同样也需要发挥这个工具的作用。然而,重视分数的作用和"以分数为本"有严格区别。在思想政治课中,"以分数为本"的主要表现也有三点:一是把分数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二是以分数作为维持正常教学的主要手段。应当看到,分数虽然对于明理有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毕竟有限。在懂与不懂、懂的程度上,分数作为检查的尺度,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在信与不信、信的程度上,分数就难于发挥作用了。在用与不用、用的程度上,分数也只能发挥部分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衡量将已懂的理论知识化为方法的程度,而对于将已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德性,分数也就无能为力了。这就是当前思想政治课研究记分改革的一个关节点。许多教师提出的将分数与评语合成作为检查标准的方案是很有价值的。这表明,许多教师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以明理为本,而不以分数为本的具体途径。   3.活学与考试的关系。要以活学为本,而不能以考试为本。活学,是泛指,包括教和不教两个方面以及整个教学过程。活学为本,就教而言,就是要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善于掌握和运用各种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学而言,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注重明理,逐步向懂、信、用三者融和的方向努力。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就是要按照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组织教学,贯彻启发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总之,活学为本就是要教活、学活,使整个教学过程既符合规律,又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研究活学与考试的关系。考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各门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有考试这个环节。考试,广泛地说就是评估,不仅可以检查办学和教学的结果,还可以成为推动、改进办学和教学的一种力量。轻视考试(评估)这个环节是不应该的。然而,重视考试与考试为本有原则区别。在思想政治课中,以考试为本的主要表现,一是以考试为中心来组织全部教育和教学工作;二是将主要精力用于研究考试的"战略"和"策略",更有甚者,猜题押宝,而忽视育人和教改;三是误导学生,将应试作为主要学习目的,而忽视了明理和做人。这样,考试这一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便会丧失。思想政治课需要有科学的、有效的考试;但是,以考试为本,将思想政治课的存在建筑在考试的基础上,是短视的,不明智的。事实说明,这样做,思想政治课反受其害。各地正在探索的考试改革,本质上就是要坚持以活学为本,寻求科学有效的考试制度和方法,废除以考试为本。
  三 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受到客观的、主观的多种因素的制约。从宏观上看,主要受到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课发挥育人作用的重要客观条件。现在,精神文明建设愈来愈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改善党风、民风、社会风气成为普遍的要求,这样,就会为思想政治课营造比较好的客观条件。从我们思想政治课来说,不能只是哀叹世风坐待客观条件的改善。应当看到,制约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还有重要的主观条件。最为直接的是三个方面。
  1.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领导。中共中央自从1985年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以来,又连续发出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特别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国家教委根据中央的精神,颁发了《中学德育大纲》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年前國家教委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中央和国家教委颁发的这些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思想政治课的高度重视,文件所提出的许多重要政策、要求和措施,对于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地位,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质量将产生重要作用。我们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党政领导,坚决贯彻中央和国家教委的要求,从大局、从长远、从政治上看问题,把思想真正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这样才能有效地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课的领导。缺乏有效的具体领导,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就会步履维艰。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地领导,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指导和督促思想政治课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为已任,这是对思想政治课最大关心、爱护和支持。
  2.要有比较完善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课程建设的"宪法",有了比较完善的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工作、考试方法等,才有一个可以遵循的下确根据。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就会对思想政治课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产生巨大的影响。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有了比较完善的教材,就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思想政治课的教材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同样也会对思想政治课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产生巨大的影响。多年来,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虽然在不断改革,不断探索,有所前进,但是距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程。国家教委制定并即将颁布实施的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按课程标准组织编写的教材,上海初中开设的公民课程,高中进行的课改实验,都在探索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我们要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3.要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素质教育从一定意义说,最终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的高素质,是素质教育最直接、最切实的保证。现在我们提出高质量的师资,大体上包括思想好、水平高、作风硬三个方面。政治教师要以育人为天职,懂得党的教育方针,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作为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要懂得党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有坚实的马列克主义理论基础,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科学和有关方面的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和育人艺术;要既会顺水行舟,条件好的时候,能获得出色成绩,条件差的时候,更能显示政治教师不辱使命的本色,始终坚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阵地。
  江泽民同志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课教育。"思想政治课业已创造了光辉的过去;只要坚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这个阵地,思想政治课就会青春常在,创造更为光辉的未来。
其他文献
曾经有学者指出:"课堂教师的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设计得好,能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确实实现素质教育。但是笔者作为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认为,很多教师意识到了提问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有问题意识,但是真正善于提问的教师却少之又少。  一 提问过于频繁
期刊
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文化,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经济的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翻译作为一种加强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了解的一种手段,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一 英汉思维的差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用任意创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表达感情和愿望,交流思想的方法。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思维离不开作为材料的语言;另一方面,思维还支配着语言。思维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对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的内在理念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基于此,本文对新课标下高中政治的创新教学法进行了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创新;高效课堂;高中政治  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我国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不断推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一线的政治教师都开始适应新课改下的全新教学理念,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思维等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给我国高中政治教学带
期刊
(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七中学校 重庆 408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不断地完善,对初中政治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政治学科的教育和教学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大企业对人才的思想素质越来越重视,如何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有利于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因此,笔者在文中结合自身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学经验重点分析和讨论了提高初中
期刊
摘要: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我们的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生活与哲学》中的好多知识理论性比较强、有些又过于抽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本文的一大目的;为此把人们比较喜闻乐见、通俗易懂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语引入政治课教学中,使抽象的空洞的哲理变得具体化、通俗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较轻松愉快地接受和理解知识。  关键词:俗语;哲学;教学;运用  高中生学好《生活与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
期刊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引导学生深入角色,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已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思想品德学科特点是理论性、概念性、抽象性的东西比较多,而学生受社会经验所限,有些内容不容易理解掌握。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状况。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材的培养、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政治课起着其他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存在的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是老师难教。学生厌学,教学情况用"挣扎着前进"来形容一点不会过份。从效果来看也不能令人满意,只重视分数,为分数而学习,知行脱节。社会现实常常是文化水平越高,思想品德、伦理道德、社会公德等水平越低的状况
期刊
摘要:高职语文教学是加强高职教育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只有认真地处理好高职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从而最终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职语文教学要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语文能力培养,注重教学实用性,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  关键词:高职语文 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不仅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日益体现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