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熟的西瓜不好吃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一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几岁的孩子,在台上秀自己的歌喉或舞姿。有一个被称为“江湖小侠女”的孩子,唱完《何惜百死报家国》,接着是连续几个悬空翻,博得一片喝彩。主持人问她“小侠女”是什么意思,孩子回答:就是行侠仗义,消灭坏蛋,保卫世界和平。另一个孩子唱一首旋律很熟的老歌,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他们给我的感觉不像是孩子,声音虽然稚声稚气,说出的话语却俨然是大人的口吻,有高度,有气魄,有声有色。
  那次去市场买西瓜,一个卖主热情地向我推销:我这西瓜没用催熟剂,都是自然熟的。这才知道,原来西瓜还有非自然熟的。难怪有些瓜看起来溜圆饱满,新鲜好看,但吃起来口感极差,不是不熟,是少了那份鲜甜和脆酥。后来听朋友说,才知道被催熟的不仅是西瓜,其它水果,凡是需要赶时间抢先上市的,被催熟在所难免。
  电视里的这些孩子,他们有超出一般孩子的才艺,但他们过早地表現出的成人化的思维,是成人对他们进行训导,亦即催熟的结果。他们在本该自由散漫地嬉戏玩耍的年龄,被灌输进一些他们其实根本不懂的东西,对于他们稚嫩的童心,这无疑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这对于他们未来人生中,能否正确地感知和认识世界,我不敢说。只是觉得,这些被灯光聚焦,被掌声陶醉过的孩子,在其实还没有开始的学习生活及漫长人生中,少了孩子应有的那份清纯、天真、恬淡和笃实。
  邻居家的孩子,才两岁多时,父母便给他报了个什么早教英语班;还不够,又报了个健身班,每周一次,送去健身房,又是游泳,又是学体操。今年秋季可以上幼儿园了,又报了个幼儿园学前班,据说是为上幼儿园打基础。这不仅仅是为孩子“注射催熟剂”了,是不把孩子自由发展的那点空间填满塞满,决不罢休。再“土豪”,钱再多,也不可以这样“任性”地折腾孩子的。
  希望孩子成为明星,希望孩子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这本身并没有错。但如何才能成为明星,什么才是良好的早期教育,这却是许多家长没有搞清的问题。他们一厢情愿,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对世界的理解,强加给孩子,殊不知这种违背常识的愚蠢之举,纵然会获得虚荣心的一时满足,但其最终结果,一定会和他们的初衷南辕北辙。
  无论是什么生物,包括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其生命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顺其自然,是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培养、引导,对于孩子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前提是必须顺应儿童自由发展的天性。催熟的西瓜不好吃,催熟的孩子不正常。催熟,是对生命节律的破坏,是始于功利的摧残。生而为瓜,本就是人类的口中之物,幸或不幸,和自身关系不大。可是,孩子是我们的同类,是我们的骨肉,是我们寄予希望的未来,他们,怎么能没有最自然的成长?
  王青/图
其他文献
西汉宣帝时,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出了两个著名人物:一个叫做疏广,一个是他兄长的儿子疏受,时人称之为贤人“二疏”。  叔侄俩博览群书,通晓古今,原本“家居教授”,不过一介布衣先生而已。《汉书》说,因为仰慕其人品学识,“学者自远方至”,许多求学者都老远地慕名而来,拜他们为师。于是名声传扬开来,疏广被朝廷聘为博士,不久又被任命为太子太傅(从一品)。疏受因了疏广推荐,也被封为太子少傅(太傅的副职,从二
期刊
我观察过明月夜下的影子,在我童年时代的夏夜。天幕笼罩过来,村庄并没有睡去,鸡刚刚进窝,还在里面相互拥挤着,炊烟也刚刚散去,灶台是热的。这个时候,月亮如一块明镜,圆润,悬挂在夏夜的天空,这应该是一个农历十五或十六的日子吧——在我的记忆里。人拖着影子进屋,而后又出来,屋里有点燃的煤油灯,人或进或出,影子随从。许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在怀念着那样的夜晚,怀念我童年夏夜的生活。如今生活在城里,我再也没有体验过
期刊
贾平凹曾这样写道:“如果一棵树,能生长数百年,这棵树便成了神灵。”关于老树通灵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听得太多了,甚至可以一口气说出十几个。  记得小时候,吃过晚饭,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老树下,听老祖父或者老祖母讲关于树的故事。月光皎洁,树影婆娑,老树神秘的光环让我们心怀敬畏。  不管老树中有没有神灵,我们对树的虔敬和膜拜自古延续至今。老树与人息息相关,见证着兴衰起落,也记录着悲欢离合。它的年轮里,融进
期刊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把帝制推翻了,后来虽然又有过“洪宪皇帝”和张勋复辟,但都不过是折腾几天、几十天的一场闹剧,不能算真正的皇帝。紫禁城里的皇帝没有了,但还有“土皇帝”,彻底清除“土皇帝”的难度也不小。  这种“土皇帝”主要是指权力末稍上的某些角色。  2017年1月,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强调,加大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的整治,决不允许其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侵蚀基层政权。1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
期刊
当前,中国经济领域存在一个对比鲜明的现象:一方面商品出口增幅收窄,企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者的境外消费却异军突起旺盛不衰。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提出:我们正面临一场严峻的“品质革命”!周教授说:“现在的市场对品质出价了,而现有国产产品的品质满足不了内需。鸿沟到底有多大?看看国外代购、海淘流行、进口消费品猛增就可以明白。那些东西我们不会造吗?不,大部分我们都能造,
期刊
一  陈梦家在西南联大讲《论语》,诵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时,他便挥动双臂,長袍宽袖,飘飘欲仙。有学生问他:“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有几人结了婚?几人没结婚?”陈梦家信口作答:“冠者五六人,五六得三十,故三十个贤人结了婚;童子六七人,六七得四十二,四十二个没结婚,三十加四十二,正好七十二贤人。”此番对答,一时传为佳话。  二  赵元任是清华国学研究院
期刊
炎炎夏日,看着各商家冰柜里装满的冒着丝丝凉气的各种冷饮、冰激凌,我的思绪飘飞到遥远的童年……  夏天吃冰棍,曾经是我童年里最奢侈,也是最幸福的事兒。  那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父亲单位为了方便职工的生活,福利科常常购进一些瓜果蔬菜,按照“内部价”卖给本厂职工。到了夏天,西瓜是我们买得最多的,五分钱一斤,一个又甜又大的西瓜净重就二十多斤。暑假的时候,厂里还会成立临时冰棒房,自己做冰棒,给职工发票。大一些
期刊
须,即胡须,是多数成年男子的“标配”。胡须按分布位置又有不同的称呼,唇上为“髭”,唇下为“须”,长在两腮叫“髯”,《三国演义》里的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乃绝对的“美髯公”。当然,也有面皮白净、不见髭须者,动作、行为、形象偏女性化的。  长不长胡须,到底谁说了算?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是人的身体说了算,或者用科学的术语表述是人体内的荷尔蒙说了算。  明朝有个官员叫王祐,官做到工部侍郎,善谄上官
期刊
一天,梁实秋先生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熏鱼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东西;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  最后,八宝饭端上来了,大家都猜他一定不会碰,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开心地说:“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里面既有糖又有淀粉。”  梁先生则笑着说,他当然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吃前面的菜时他才特别节制。“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為我血糖高
期刊
有人说:思考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最容易懈怠。怎样才能不让思想懈怠、不让思想偷懒?这是信息爆炸时代、竞争白热化时代、科技一日千里时代,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有人又说:電视、手机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际交流的隔绝。  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思想懈怠。满足于一知半解,满足于“只知其一”,满足于掌握皮毛;这是这个时代人的一种通病。在互联网时代,人人享受到科技发展给生活工作带来的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