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项目专家工作组会议召开
5月4日,“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项目”专家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项目领导小组组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会上指出,课程教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德育体系的基础性工作,要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
袁贵仁部长指出,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要坚持正确的导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系列要求,坚持德智体美、德育优先,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要求,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总结10年来德育教材建设的成功经验,广泛吸取学术界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的态度。要始终坚持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地位,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注重把握思想品德教育规律和新时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特点。三要坚持民主的作风。要充分交流,集思广益,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特别是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努力取得各方共识。
(来源:人民网2011年5月5日)
上海:中山德育登上全国校长研修班讲坛
应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邀请,5月23日上午,中山市教育局局长刘传沛为第41期全国高中校长研修班学员作了《让德育富有魅力和效力》的专题讲座。多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探索具有中山特色的德育模式,并得到了中央文明办、广东省教育厅等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被誉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又一个创新经验。中山市中小学秉承“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德育理念,在传承中创新、在联动中引领、在互动中生成,突破传统德育的符号化、说教化、知识化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活化、体验式、互动性教化育人的新路子,努力追求让德育像呼吸一样自然,让德育与学生心灵无缝对接,让德育富有魅力和效力的育人理想。
(来源:中山教育信息港2011年5月30日)
俞国良:从人才选拔和培养着手,培养心理素质优秀的教师
近年来,许多调查都显示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容忽视的心理压力,制约着教师的成长,影响了教师的身体健康,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症为:一是怨职情绪,即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二是生理和心理的一系列症状,如抑郁、焦虑及伴随而来的失眠、头痛、食欲不振、咽喉肿痛、腰部酸痛、呼吸不畅、心动过速等症状。三是缺乏爱心和耐心,因成绩不好就埋怨学生不好好学习,体罚、打骂学生或者进行口头羞辱,夸大学生的问题,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四是职业倦怠,难以从工作中体验到积极情绪。
对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俞国良指出,培养心理素质优秀的教师,需要从教师人才选拔和培养着手。对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进行考察,考察与测试其人格特征、自我意识、情绪自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与教学有关的知识、角色意识、职业期望、教育观念等,确保这些“准教师”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同时,学校应该随时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压力应对能力,预防、减少和杜绝职业倦怠的出现。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尝试成立“教师中心”,由几个学校或行政区组成服务于该区域教师的机构,为教师提供一个可以与同行讨论教学问题、获得新的教学技巧和心理支持的场所;有条件的地区,还应为每位新教师配备一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教师,帮助新教师度过最初的心理不适应期。
(来源:《人民日报》2011年 5月6日)
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自我接纳程度持续提高
为全面了解当前少年儿童的发展状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1999年、2005年和2010年,先后对全国十个省份的中小学进行了三次“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调查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少年儿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持续提高,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未来的期望进一步升高。第一,自我接纳程度持续提高,城乡差异明显缩小。2010年调查显示,和五年前相比,少年儿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有所提高,尤其对学习状况满意度提高较大,由2005年的69.5%提高到77.7%。城乡少年儿童在自我接纳方面的差距缩小,农村少年儿童的满意度大幅提高。第二,更加认可自身价值,对未来期望更高。2010年调查显示,有93.8%的少年儿童“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较2005年(89.8%)增长了4个百分点;只有6.3%的少年儿童“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较2005年(10.8%)下降了4.5个百分点。
就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建议应整合优化心理健康资源,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家应严格规范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认证,强化督导机制,加快培养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积极提升学校心理教师的地位和效能,使其能够参与协调整个教育服务系统,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日常管理提供指导、参谋、咨询和决策,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更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规律。同时,加强对全体教师和学生父母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课堂主渠道和家庭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完善的人格。探索借助外力,如社区和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为教师和学生设置系统的、长期的心理援助项目,发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
(来源:《光明日报》2011年5月31日)
上海奉贤区:农民工子女职业理想与城市学生无异
团上海市奉贤区委对辖区内5个镇8所农民工子女学校1634名学生进行的《农民工同住子女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同住子女未来理想的职业领域主要涉及教育(33.4%)、卫生和社会保障的社会福利业(28.6%)、文化和体育(13.7%)、法律和公证(9.6%)等,这与他们父辈大多从事工业(54.6%)、建筑业(27.4%)等工作大相径庭。不难发现,农民工同住子女的职业理想已基本与城市学生无异。他们普遍希望自己将来从事一些受人尊重、带有社会服务功能的职业,教师、医生、警察(军人)是提及频次最高的三个选项。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农民工子女都树立了较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被问到“拥有以下哪些东西会让你觉得生活‘幸福’”时,健康(67.2%)、亲情(55.6%)、友谊(48.7%)和好的学习成绩(30.1%),远高于金钱(10.8%)、财富(9.6%)、名誉(8.9%)、地位(6.2%)等选项。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1年5月24日)
“另类”的德国小学
德国的小学从不要求学生穿校服上学,也根本没订过统一的校服,目的就是为了体现“个性化”发展,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个性”、发挥“个性”。每次考完试,老师都不评分,而是在前面讲解,学生在下面对照正确答案给自己的试卷评分。如此评分方法,不怕学生“耍鬼”吗?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在德国小学生的心中,“自己骗自己”是最可耻的行为,所以绝不会出现“假分”现象。这种评分方法,有利于孩子们从小养成诚信的品格和习惯。此外,学生也没有家庭作业。
德国的老师认为,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场所,家庭是孩子娱乐和成长的摇篮,要严格区别两者的社会功能。德国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总体有三方面:健康成长、享受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德国将基础教育的理念调整为:最大限度地给孩子们以自由成长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来源:《广州日报》2011年5月5日)
5月4日,“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项目”专家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项目领导小组组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会上指出,课程教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德育体系的基础性工作,要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
袁贵仁部长指出,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要坚持正确的导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系列要求,坚持德智体美、德育优先,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要求,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总结10年来德育教材建设的成功经验,广泛吸取学术界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的态度。要始终坚持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地位,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注重把握思想品德教育规律和新时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特点。三要坚持民主的作风。要充分交流,集思广益,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特别是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努力取得各方共识。
(来源:人民网2011年5月5日)
上海:中山德育登上全国校长研修班讲坛
应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邀请,5月23日上午,中山市教育局局长刘传沛为第41期全国高中校长研修班学员作了《让德育富有魅力和效力》的专题讲座。多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探索具有中山特色的德育模式,并得到了中央文明办、广东省教育厅等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被誉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又一个创新经验。中山市中小学秉承“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德育理念,在传承中创新、在联动中引领、在互动中生成,突破传统德育的符号化、说教化、知识化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活化、体验式、互动性教化育人的新路子,努力追求让德育像呼吸一样自然,让德育与学生心灵无缝对接,让德育富有魅力和效力的育人理想。
(来源:中山教育信息港2011年5月30日)
俞国良:从人才选拔和培养着手,培养心理素质优秀的教师
近年来,许多调查都显示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容忽视的心理压力,制约着教师的成长,影响了教师的身体健康,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症为:一是怨职情绪,即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二是生理和心理的一系列症状,如抑郁、焦虑及伴随而来的失眠、头痛、食欲不振、咽喉肿痛、腰部酸痛、呼吸不畅、心动过速等症状。三是缺乏爱心和耐心,因成绩不好就埋怨学生不好好学习,体罚、打骂学生或者进行口头羞辱,夸大学生的问题,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四是职业倦怠,难以从工作中体验到积极情绪。
对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俞国良指出,培养心理素质优秀的教师,需要从教师人才选拔和培养着手。对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进行考察,考察与测试其人格特征、自我意识、情绪自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与教学有关的知识、角色意识、职业期望、教育观念等,确保这些“准教师”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同时,学校应该随时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压力应对能力,预防、减少和杜绝职业倦怠的出现。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尝试成立“教师中心”,由几个学校或行政区组成服务于该区域教师的机构,为教师提供一个可以与同行讨论教学问题、获得新的教学技巧和心理支持的场所;有条件的地区,还应为每位新教师配备一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教师,帮助新教师度过最初的心理不适应期。
(来源:《人民日报》2011年 5月6日)
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自我接纳程度持续提高
为全面了解当前少年儿童的发展状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1999年、2005年和2010年,先后对全国十个省份的中小学进行了三次“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调查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少年儿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持续提高,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未来的期望进一步升高。第一,自我接纳程度持续提高,城乡差异明显缩小。2010年调查显示,和五年前相比,少年儿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有所提高,尤其对学习状况满意度提高较大,由2005年的69.5%提高到77.7%。城乡少年儿童在自我接纳方面的差距缩小,农村少年儿童的满意度大幅提高。第二,更加认可自身价值,对未来期望更高。2010年调查显示,有93.8%的少年儿童“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较2005年(89.8%)增长了4个百分点;只有6.3%的少年儿童“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较2005年(10.8%)下降了4.5个百分点。
就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建议应整合优化心理健康资源,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家应严格规范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认证,强化督导机制,加快培养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积极提升学校心理教师的地位和效能,使其能够参与协调整个教育服务系统,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日常管理提供指导、参谋、咨询和决策,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更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规律。同时,加强对全体教师和学生父母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课堂主渠道和家庭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完善的人格。探索借助外力,如社区和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为教师和学生设置系统的、长期的心理援助项目,发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
(来源:《光明日报》2011年5月31日)
上海奉贤区:农民工子女职业理想与城市学生无异
团上海市奉贤区委对辖区内5个镇8所农民工子女学校1634名学生进行的《农民工同住子女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同住子女未来理想的职业领域主要涉及教育(33.4%)、卫生和社会保障的社会福利业(28.6%)、文化和体育(13.7%)、法律和公证(9.6%)等,这与他们父辈大多从事工业(54.6%)、建筑业(27.4%)等工作大相径庭。不难发现,农民工同住子女的职业理想已基本与城市学生无异。他们普遍希望自己将来从事一些受人尊重、带有社会服务功能的职业,教师、医生、警察(军人)是提及频次最高的三个选项。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农民工子女都树立了较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被问到“拥有以下哪些东西会让你觉得生活‘幸福’”时,健康(67.2%)、亲情(55.6%)、友谊(48.7%)和好的学习成绩(30.1%),远高于金钱(10.8%)、财富(9.6%)、名誉(8.9%)、地位(6.2%)等选项。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1年5月24日)
“另类”的德国小学
德国的小学从不要求学生穿校服上学,也根本没订过统一的校服,目的就是为了体现“个性化”发展,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个性”、发挥“个性”。每次考完试,老师都不评分,而是在前面讲解,学生在下面对照正确答案给自己的试卷评分。如此评分方法,不怕学生“耍鬼”吗?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在德国小学生的心中,“自己骗自己”是最可耻的行为,所以绝不会出现“假分”现象。这种评分方法,有利于孩子们从小养成诚信的品格和习惯。此外,学生也没有家庭作业。
德国的老师认为,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场所,家庭是孩子娱乐和成长的摇篮,要严格区别两者的社会功能。德国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总体有三方面:健康成长、享受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德国将基础教育的理念调整为:最大限度地给孩子们以自由成长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来源:《广州日报》2011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