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term outcome of arthroscopic TightRope fixation of displaced lateral end clavicular fractures: A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血清人β防御素-1(HBD-1)水平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28d)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诊断为ACLF的患者50例,同时纳入同期住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各20例,收集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清HBD-1水平、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与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筛选与ACLF患者短期(28d)预后相关的指标。依据患者28d疾病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与恶化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HBD-1水平及上述其他指标
目的耗竭T细胞是免疫功能障碍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耗竭T淋巴细胞特点,为ACLF免疫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分子。方法选取6例HBV-ACLF患者和3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单细胞RNA测序方法进行T细胞异质性检测,并且筛选耗竭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其基因表达特点,并且通过拟时间分析其发展轨迹。两组样本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HBV-ACLF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具有不同的分化轨迹,可分化为8个具有不同特征的亚群,其中高度表达耗竭基因的CD
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尚缺乏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毒理机制等也有待进一步明确。针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国内外相关指南存在诸多差异,部分内容未形成共识。现选择国内外影响较大的5个药物性肝损伤临床指南——2021美国胃肠病学会临床指南、2021亚太肝病学会共识指南、2020国际医学组织理事会药物性肝损伤国际共识、2019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2015中华医学会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等,并参考其他相关共识意见或指南,就药物性肝损伤尤其中草药肝损伤的流行病学、风险因素、诊断评估、治疗管理等内容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可能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日益受到临床的关注。儿童DILI尚缺乏独立的诊疗指南,但其临床特征不完全类似于成人。现就儿童DILI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儿童DILI的管理提供参考。
随着对肝病患者营养的研究,肌肉减少症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肌肉减少症是肝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肝病患者中越来越常见。有研究证明肌肉减少性肥胖的肝病患者比单纯肌肉减少或肥胖的肝病患者预后更差。在临床上很容易发现营养不良、肌肉质量减少的患者,却往往忽略体型正常甚至肥胖的患者,同样会出现肌肉减少的情况,仅单纯的依靠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的监测并不能准确评估肝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肌肉状态。目前关于慢性肝病与肌肉减少性肥胖之间的关系认知仍然不够。现对近几年慢性肝病与肌肉减少症和肌肉减少性肥胖的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